物业管理就业前景
作者:唐老师时间:2022-10-07 08:10:03
59次
摘要:物业行业的美好前景!首先是行业规模,14亿人*65%城镇化*35平*2元每平每月物业费*12月=7644亿,这是基础物业规模,物业费可能平均目前不一定有2,最低肯定也有1.5,但是日子久了总会到的,没什...
物业行业的美好前景!首先是行业规模,14亿人*65%城镇化*35平*2元每平每月物业费*12月=7644亿,这是基础物业规模,物业费可能平均目前不一定有2,最低肯定也有1.5,但是日子久了总会到的,没什么问题。增值服务长期看大概占基础物业1/3,基本上就是一个万亿的行业规模。然后还有商业物业管理(办公楼,商场,学校,医院什么的),具体我也不清楚多少,拍个脑袋5000亿好了。物业开始往城市管理的方向演进,其实也讲得通,毕竟对政府来说也是负担,而且如果物业公司能把小区管好,管好城市也是可行的。政府只要做好监管就行了。如果这个市场能打开,还能增加一万亿的空间。好了,那么这个就是1.5万亿,长期随着物价上涨包括城市服务的拓展,可能达到3万亿市场空间。其次是格局,这个行业肯定是分散的,现金流稳定,没有明显规模效应,存在品牌口碑效应,高转化成本,但是呢,一般地产公司会把自己的房子交给自己的物业公司,那么至少也是往地产公司的集中度靠拢,其实考虑到兼并重组,可能还会略高。我们就假设龙头公司5%,腰部公司3%,尾部公司1%以下好了,不算离谱。住户交了物业费,钱就到公司账,合同一签,到期缴款,人在家中住,跑也跑不掉。长期不交物业费,都是街里街坊,面子上挂不住,而且以后还进征信,打官司也是一打一个输,真的小区很多人不交,那物业公司不赚钱就退出,小区直接进入没人管的状态。总体来说,现金流极好。不需要资本开支,不需要打广告,搞定一个小区,就是70年起,直到小区倒了,不是永续也接近永续了。住户可以换物业,但是一通流程搞下来也是够呛,不是物业做的人神共愤估计也不会有人想搞这个,转化成本极高。好的物业公司,管的好,名声在外,一般人换物业肯定是找口碑好的。比如杭州认滨江,绿城,上海认万科,仁恒等等。从这个角度讲,又是一个有品牌溢价的服务行业。作为小区业主,物理上归属在小区,大部分生活场景也在小区,物业是最了解住户情况的,同时也是最贴近住户的人。加上两者高度绑定,天然降低了信任成本。这就带来,物业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大量的衍生业务,什么社区团购,维修,家政,幼教,养老,遛狗,甚至家具更新,物业通通可以参与进来,在第一线就把用户需求给截胡了。增值服务的项目只会越挖越多。同时由于节省了触达客户的广告费,场地费,加上集体谈判议价能力也强,毛利高,还能赚钱。而且这些业务,价格相对也不敏感。有新拓,那就增长,没新拓就把存量客户服务好,也不会下滑。增长不依赖资金投入,赚来的钱就可以分红,或是拿去收购别的物业公司带来更快的增长。即使是成熟态不增长,也是非常好的分红型资产,不用担心技术风险,需求变化。基础物业费增长是非常缓慢的,增值服务是可以跟上通胀的。但是怎么说呢,毕竟是个人力服务业,如果人力成本上升,物业费慢慢跟着上调也是必然,还是个能跟住通胀的业态。像日本,香港,物业费都是很高的。包括国内一线城市也比三四线高得多,都是类似。物业费长期终归还是会增长,平均到2,到3元每平都是有可能的,时间问题。物业费高的小区,业主越有钱,做增值服务的需求和空间也越大。物业费越低,反而没有油水。所以,物业费越高的公司,隐含的变现空间越大。谁家增速更快,估值更高,增速慢,估值就低一点,再低,到20x就是分红型资产的估值了。利润全分,就是5%股息率,也跌不下去了。里面唯一纠结的就是,地产公司向物业公司的利润输送问题,新小区变老的过程中,收入增长刚性但是成本快速增长影响项目后期利润率等问题,但是终归是次要矛盾。实在不放心,那就回避这些问题突出的公司好了。增值服务做的好的公司,母公司给的支持力度大的公司,净利率会高,最高假设15%。没有母公司支持,增值服务也不行的,就可能只有7%利润率。那么腰部及龙头公司市值区间就是1.5~3万亿*3~5%的市占率*7~15%的净利率*20x就是630亿~4500亿。中性市值应该是1200亿,而且是大部分腰部公司就能做到。总之,这个行业里面,哪怕是一般般的,也会比很多行业里努力的公司增长快,业绩稳定性好。没办法,这就是赛道。#北京股友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