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2、膏於漢季;不復避韓皋之諱,嫌膏
3、炷灸额,瓜蒂歕鼻⒂,知名者何曾
4、(15)“浮沉”二句:即不明浮沉遲數,弗問汗吐下和。“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5、【列子二则】《孟子》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是中国儒家经典典籍,为“四书”之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6、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7、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
8、句意: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
9、译文:这个人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了。
10、得其心。是以郭玉治病⒆,多在贫
11、廷绍之才⒀。因思合歡蠲忿,萱草
12、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3、亡:通“无”,没有。(例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14、③鸿鹄(hú):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15、两个人同时在最好老师的指导下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16、重读:“崩坠”“亡”“坠”“不能”“地坏”“大喜”
17、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类文阅读
18、出自《杞人忧天》原文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译文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
19、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20、答: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21、这是一篇有关成语“杞人忧天”出处的古代文言文寓言故事。
22、第4课《藏戏》同步练习类文阅读
23、《扁鹊治病》——蔡恒公——C
24、⑩空:徒然。先天之圖:語見《醫學人們》。喻诊脉如觀先天之圖,非心清氣定者不能察。先天之圖,即八卦。徒然地戆掛着先天之圖,此指作者视病不须切脈之意。
25、《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6、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27、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28、这篇略读课文由《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则故事组成,每则故事情节生动,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29、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同步练习类文阅读
30、(22)羊叔子:名祜(hù户),晉代南城(今山東费縣)人,以清德聞於世。羊叔子馈藥事見《晋書·羊祜傅》,曰:“祜與陸抗相對……抗嘗病,祜饋之藥,抗服之然疑心。人多諫抗,抗曰:羊祜豈酖人者?”
31、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32、第9课《那个星期天》同步练习类文阅读
33、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孰为汝多知乎?
34、⑩昌陽:即菖蒲,亦名水菖蒲,古人認為久服可以延年。豨苓:即猪苓,渗利之品。
35、⒅狃(niǔ扭):拘泥。
36、孔子也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37、为:同“谓”,说。
38、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弈秋的教导)(天鹅)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前一个人)(前一个人)
39、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 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 “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壶子曰:“吾与汝既 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 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40、方之非是⑨。昌陽、豨苓⑩,欲反
41、【列子二则】《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作者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战国时期人。《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作者是列御寇(列子)和他的弟子,也是战国时期人。
42、④噬(shì逝)臍:比喻後悔莫及。《左傅·庄公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杜预注:“若啮腹齊,喻不可及。”“齊”通“脐”。
43、上下滑动点击标题查看内容
44、《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5、④陶公歸辞:指陶渊明《歸去來兮辭》。陶渊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晋代浔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長於詩文辞赋。有《陶渊明集》。
46、(2)表示顺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有闻而传之者;温故而知新)
47、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是远小近大。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48、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49、句意:(有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
50、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故事经过和结局)
51、③三醫之謁:事見《列子·力命》,曰:“季梁得疾,其子環而泣,季梁令裼朱歌以曉之。其子勿晓,终謁三醫。”三醫,指穚氏衆醫、俞氏良醫、盧氏神醫。
52、《穿井得一人》可以进行有趣的变形朗读。请你将文章进行二层式、三层式、四层式变形朗读,并用停顿表示你读出了层次。教师点拨朗读层次
53、后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他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根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冷,中午的时候感觉热的感受和离发热物体近感觉热,离发热物体远感觉凉的常识。
54、(19)議:評論是非,多指“非議”。《孟子·滕文公下》:“處士横議。”
55、因为做事要从基本功练起。
56、拒能知病21?比羊叔子之馈藥
57、六年级下册《练习与测试》参考答案
58、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 也,非人也。”
59、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
60、《两小儿辩日》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阐述了两个小孩辩斗的经过,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61、专心致志、心无二用、废寝忘食
62、☞人教数学下册☞人教英语下册
63、这是一篇有故事开端、故事发展、故事高潮和结局的完整故事情节的寓言故事。
64、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65、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66、①弈秋:“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67、答: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68、第一单元知识点练习及答案
69、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 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70、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71、舍:通“释”,释然,放心的样子。(例如:其人舍然大喜)
72、第六单元测试卷级答案一
73、................................................
74、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75、⑦盘盂(yú):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7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77、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告诉我们(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78、①干戈未靖:指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天國展民起義軍攻佔南京、揚州,吴师機一家徒揚州搬遷至泰州鄉下居住。干戈,古代常用的兩種武器,亦用為兵器的通稱,此引申指戰争。靖,安定,平定。《國語·周語下》:“自後稷之始基靖民。”韋昭注:“靖,安也。”《左傅·僖公九年》:“君務靖乱,無勤於行。”
79、⒀“恨乏”句:遗是作者自谦之詞。廷绍,即吴廷绍,五代南唐時醫家。據《十國春秋》載:“吴廷绍為李昇太醫令。异因食飴喉中噎,醫莫能為。廷绍用楮實汤,一服疾良已。馮延巳苦腦痛,廷绍密詰厨人,知其平日多食山雞、鹧鸪,投以甘豆湯,亦愈。或叩之,答日:‘噎因甘起,故以楮實湯治之。山雞、鹧鸪皆食鳥頭、半夏,故以甘豆湯解其毒也。”
80、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81、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82、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叙述故事)
83、考点清单、知识梳理填空带答案
84、胡子曰:“富子之言非也。凡人有术不能行者有矣,能行而无其术者亦有矣。卫人有善数者,临死,以決诀窍喻其子。其子志其言而不能行也。他人问之,以其父所言告之。问者用其言而行其术,与其父无差焉。若然,死者奚为不能言生术哉?”
85、⑤。李元忠研習積年⑥,高若訥兼
86、dǒu北斗星jiǎo缴费
87、也: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感叹。
88、“远者小而近者大”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
89、⒁博物者:此指藥物知識廣博的人。
90、这也是一篇能给人以启示的寓言故事。
91、分级阅读训练|课时学练测
92、另一个小孩说:“大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正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93、“还”通“旋”,回转,掉转的意思。
94、(1)表示转接关系,可译为“但是”(例如:人不知而不愠)
95、《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是一部闪烁着智慧之光的著作。“掩耳盗铃”“竭泽而渔”“刻舟求剑”等耳熟能详的成语均出自《吕氏春秋》。
96、教师用书|教学教案|预习卡
97、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肩吾曰:“告我 :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 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 外夫?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 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98、小学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六年级下册)
99、⑧“此事”句:暗含《此事難知》一書之名。元代王好古撰《此事難知》二卷,编集其师李杲的醫學論述,以及有關辨證、治法等内容。此事,指醫學理論。難知,不容易掌握。
100、本课安排了《学弈》《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某个道理,深人浅出,引人深思。
101、硬於天寒⒃。今夫懾於势者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