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树立标记溺:淹没溺死就是淹死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译文楚国人还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1)“或”是因为片面、静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导致不能找到自己的剑。荆人“败”也是因为不知变通,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按通常情况处理,导致失败。(2)做人不能不知变通、墨守成规,遇事更不能片面考虑,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3、A.莎士比亚B.拜伦C.阿里斯托斯D.彼特拉客
4、角度点拨:①苦难是最真实的感受,没有美化和粉饰的必要;②苦难净化心灵
5、【荆人欲袭宋】《荆人袭宋》里“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刻舟求剑》里“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6、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不抱猎奇心理。
7、九歌上官体爱美剧政治抒情诗美国南方文学自然派
8、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
9、全文论点鲜明突出,而论述则是一步一步地展开。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因时变法”,这一中心论点是通过从反面论证“先王之法不可法”而得到证明的。换句话说,“察今而变法”的论点是通过批驳“泥古而守法”而得到证明的。作者依次陈述了三点理由:
10、③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句中划线处的“先”,因为与“所”组合,所以也活用了,应译为“抢先。”
11、比较分析柳永与清真词的结构艺术。
12、角度点拨: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宽度。
13、角度点拨:①以情观物,物皆著我色;②大自然常的轮回与人生的过往何其相似;③困顿降临,我们应当豁达地面对
14、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
15、角度点拨:珍爱生命在人生的每一刻
16、第二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17、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长辈受拜以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
18、史**载,《吕氏春秋》成书后,吕不韦将其“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一字千金”的典故即来源于此。可见,吕不韦对此书十分满意。
19、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20、〔英〕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21、作品简介:画面通过描绘警察宣讲廉洁知识,党和政府为人民发放补贴等具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百姓做的实事,表明党和政府通过努力打击腐败犯罪,使人民过上了廉洁齐家的幸福生活,画面中红豆幸福里红豆树枝繁叶茂、渔江村房屋简约雅致错落有致,景色秀美,警钟长鸣,实在是一片大好风光。
22、13向:根据。导:指引导渡河。
23、(薄)①逼近,迫近。例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2009宁夏海南卷,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敌人果然十分惊慌,城里官兵乘机大声叫喊,奋勇杀敌,杀死和俘获了很多敌人。)例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2010年山东卷,元兵从大安口入侵,很快逼近了京城,京城的九道城门白天都关闭了。)②引申为“攻打”。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2010年江西卷,到了关隘险要处,王德用认为,“回师的军队来到了关隘险要处,大家容易争先走到前面去,这样就一定会混乱;阵型混乱了,如果李继迁攻打我们,我们一定会失败。”)
24、角度点拨:①“忍”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②不善于抓住机遇,成功往往失之交臂
25、角度点拨:①居安思危;②凡事从根本着手方能恒久
26、填空(每题1分,共30分)
27、A《百年孤独》B《城堡》C《陪衬人》D《达尔杜弗》
28、角度点拨:①爱国是“自私”的;②故乡是不会消逝的家园
29、③拖延,迟延。久逋王命。
30、小论文写作(30)
31、B、爱因斯坦是科学界最善于独立思考的巨人。不要忘记,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就在物理、数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且对一般的自然科学和哲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32、角度点拨:①人性可以复苏;②苦海无涯,回头是岸;③人生的最大价值不是拥有了多少金钱,而在于做了多少有利于他人的事;④付出终有回报
33、A、阿Q:①欺软怕硬;②精神胜利法;③善于投机;④夸大狂与自尊癖
34、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35、(币)①泛指礼物,包括帛、玉、皮、马等。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质事楚。(《屈原》)例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2008江西卷,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进献的财物(纳贡)很沉重。郑国人把这事看作忧患。)
36、⑤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察今》)句中加线的句子中的“表”,原本也是名词,意思是“标记”,因为在它的前面有一个“先”字,所以也属于名词动用,翻译后的意思是“设立标记”。
37、张爱玲主要创作活动始于何时何地?其主要体裁、题材是什么?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如何?
38、最后,《吕氏春秋》还保存了大量先秦科学文化方面的资料,如古代卫生医学、音乐、天文历法、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当今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宝库,值得我们深入地发掘和利用。
39、(3)分析下列句子的预设和预设触发语(10)
40、〔英〕培根《论厄运》
41、B、(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42、③军营,营垒。例亚夫传言开壁门。(《史记·周亚夫军细柳》)例(吴)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2008江苏卷,吴汉率军与敌大战一天,兵败而退回营垒。)
43、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44、角度点拨:①母爱是这世上无可替代的情感;②行孝要趁早;③我们并不是荒漠之中的独行客;④成熟有时要付出代价
45、角度点拨: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46、角度点拨:①美与外表无关;②善良和邪恶,崇高和卑下是人性高下的分水岭;③真、善、美有其特别的真谛;④人性因为宽容而伟岸
47、《离骚》中作者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一句,从假设的角度强调自己对所向往美德的无悔,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48、【荆人欲袭宋】曹禺《雷雨》(节选)
49、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特征?
50、角度点拨:①“负责”是最好的人生态度;②人生之路千姿百态,没有固定的模式;③活出自我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
51、E、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
52、因此,在屡次发生的血的教训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追求“野味”。从前我们呼吁保护野生动物,只是关注它的生态意义,还是有一些人不以为意,我行我素;如今这些传染病提醒我们,拒绝捕食野生动物,不仅关乎生态,更关乎公共安全。由人的贪念、痴昧引起的后果来之迅速,更是来势汹汹。在此,我发出如下倡议:
53、作品简介:通过表现磨刀老人专注工作的形象,表达对清正廉洁的诉求。这也是我们伟大的党和党领导下纪检工作者们的坚定态度,而且人民也感受到了这卓越的成效!
54、(答案)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的意思是荆人还是按着过去的记号过河,不知澭水暴涨后,原来的记号已不对,结果溺死者千有余人。所以荆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懂得实际情况是变化发展的。本题选C项。ABD项不是认识虽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故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考点:认识虽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点评:本题一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底蕴,另一方面考查学生从故事中抽象概括出相应哲学观点的能力。此题难度适中。
55、A、汉代著名批判家王充自幼家贫,买不起书,他就到书店读书。因为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得以博览群书,贯通百家,最终写成了专门的批判书籍《论衡》,立论有据,言之成理,展示了他很高的独立思考的才华。
56、大家都知道,名词一般是不受副词、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的;因此,在名词的前面如果有了副词,或者助动词,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是活用成动词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57、角度点拨:①因为爱所以炽热;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③故乡是永远的精神家园;④时光可以改变人的容颜,但改变不了故乡情
58、D、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为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阿赫马托娃)
59、角度点拨:①尊严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②惟有坚持才可走出苦难的荒原
60、角度点拨:①爱若醇酒,历久而弥芳;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1、联系具体作家作品,说明寻根文学的文化取向
62、小学满分100(manfen100xx)
63、简述《诗经》产生的时代、地域、采诗、献诗的概况
64、80时代初,汪曾祺发表《受戒》时曾说:“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到了80年代中期,汪曾祺的朋友林斤澜说,汪曾祺的“行情见长”。请结合新时期文**流的背景及汪曾祺的创作,说明这一现象及其原因。
65、角度点拨:爱国必须爱祖国文化
66、角度点拨:①民安方能国泰;②当国者以德待民,民才能以德报国
67、角度点拨:人的行动和结果往往相反
68、《汉书》的体例和思想与《史记》有哪些重要区别?
69、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郭沫若:《天狗》节选)
70、名词术语简释(30分)
71、角度点拨:持之以恒是制胜的法宝
72、角度点拨:①人活天地间当有所作为;②至高的精神境界应当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
73、B、很久以后,我找到那枝箭插在橡树上,还不曾折断也找到那支歌,首尾俱全一直藏在朋友的心间(朗费罗)
7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75、先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
76、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77、⑥忠牧公尝牧梁州,(何易于《书褒城驿壁》),句中划线处的“尝牧梁州”中的“牧”,原本也是名词,只因为带了补语“梁州”,活用成了动词,于是不能翻译成“州牧,只能译为“做州牧”了。
78、李白的《蜀道难》中“”一句,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与天近在咫尺;而“”一句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79、2019年高考全国卷分析与2020届高三备考研讨
80、结合作品简论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81、“寻根文学”有哪些倡导者,他们提出了什么理论主张?为什么会提出这些主张?
82、(策)①鞭子。振长策而御宇内。②鞭打,鞭策。策之不以其道。③竹杖,拐杖。夸父弃其策。策扶老以流憩。④成编的竹简,同“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⑤册封或免官的文书。晋侯受策以出。
83、角度点拨:①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②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
84、小说中的叙事与叙事散文中的叙事有何不同?
85、角度点拨:①真理常在炼狱中诞生;②拥有豁达的心态才能轻松应对各种磨难;③人生的价值因服务于世界上大多数的人而伟大
86、(答案)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具体问具体分析,题干中荆人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必须要与时俱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B观点体现的是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原理,C观点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原理,D观点符合题意,说的是办事情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故答案应选D。考点:具体问具体分析点评:学生灵活调动和运用教材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解古诗词是做好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和意境,二是能准确掌握教材相关知识。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87、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豆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句中划线处的“函”,也是因为带了宾语,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思也是“用木匣子装”。
88、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89、四家诗近体诗散曲
90、角度点拨:人权平等不能只是一个诺言
91、(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朱熹强调了“人欲”中包含有天理的因素,所以“天理”和“人欲”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①说法错误,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材料含义,所以答案选B。考点:程朱理学点评:程朱理学在继承传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融合了佛道思想,使儒学的发展进入思辨化的层次,将儒学的发展推动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程朱理学在被官方接受之后,变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力的工具,极大地禁锢了人的思想,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
92、《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原因分析。
93、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94、②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加线的地方“过而能改”中的“过”,也要翻译成“有了过错”,因为在它的后面有“而”的连接。
95、原文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卫国人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辑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楚国人想偷袭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做好标志。澭水突然暴涨,楚国人不知道,仍然照着旧标志在深夜中涉渡。结果淹死了一千多人,三军惊哗,就像都市中的房屋倒塌一样,原先做标志的时候本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水位已经发生变化,上涨得多了,楚国人却仍然照着旧标志渡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啊。
96、80年代初汪曾祺发表《受戒》时曾说:“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到了80年代中期(1986),汪曾祺的朋友林斤澜说,汪曾祺的“行情见涨”。请结合新时期文学潮流的背景及汪曾祺的创作,说明这一现象及其原因。
97、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
98、论《呐喊》、《彷徨》(或者《野草》)的现代性倾向。
99、A.狄更斯B.福楼拜C.巴尔扎克D.梅瑞狄克
100、练习: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到了匈奴以后,备办礼物赠送给单于。重点词“币”、“遗”。)
101、(A、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封山而还;B、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却落得向北回望,仓皇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