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草领读古诗词,继承传统文化行
2、《望海潮》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繁荣、壮丽的景象,上阕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3、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4、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5、第4—6句:具体写市内的美丽繁华。
6、【望海潮翻译】(8)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弄:吹奏。
7、(怎么学)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8、上阕: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9、(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词意、技法及作用、用词意图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10、胜(shēng)不胜都(dū)都会会(huì)都会参(cēn)参差
11、(chā)差别(juàn)试卷(zhòng)凝重(qí)骑马
12、⑷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13、(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音、形、组词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14、I’llpaintapaintingofalltheviews
15、用烘托的手法来表现你家乡的景色。
16、朗诵:任志宏姚锡娟妍婷姝雅坤
17、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18、快乐,它是一种富有概括性的生存状态、工作状态。它几乎是先验的,它来自生命本身的活力,来自宇宙、地球和人间的吸引,它是世界的丰富、绚丽、阔大、悠久的体现。快乐还是一种力量,是埋在地下的根脉。消灭一个人的快乐比挖掘掉一棵大树的根要难得多。
19、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王金成)
20、落草朗读精修提高课程小打卡
21、选自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单元第4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2、释词:(羌笛声)(晴空中飘荡,与“泛夜”互文见义)(采菱)(歌曲)
23、句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4、(5)怒涛:形容汹涌的潮水。
25、我们今天分享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26、(5)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27、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28、Cassiasburstinautumn;
29、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30、词中写达官贵人到此游乐的场景,饮酒赏乐,沉迷于山水之间,烘托出西湖之美。
31、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菱:菱角。泛:漂流。
32、(11)牙:牙旗,将军用的旗帜。
33、【望海潮翻译】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
3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说市场上到处是买卖珠宝的店铺,家家户户穿戴着锦绣罗绮。竞相比谁家更豪奢。这两句啊,作为上片的结句,以珠宝众多和服装奢华作为重点,写尽了杭州市场的繁荣,居民的富有和竞相炫富的心态。读后让人深感这座城市真是一座人间天上、世间福地。“珠玑”珍贵,但是杭州的市场上到处都有珠宝店,惊人的购买力刺激着卖家众多。“罗绮”是名贵的衣料,但是杭州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放满了锦绣罗绮。
35、茶名来自望海潮,名字的含义就是一池碧水,碧海潮生,这个茶源于龙井,而这个龙井算是绿茶中非常有名的一个品类了,如果你是茶叶爱好者,相信应该有所耳闻。
36、(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国号、帝号、年号、官名、地名、物名、人名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37、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38、(怎么学)停顿恰当,节奏合理
39、(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按照“类中类文章读学法”阅读,从读学过程中生成并解决问题)
40、Southeast’sVantageGround
41、让“补课”一词从我的词典中消失。
42、(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43、(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文体、所写内容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44、还可细拟,如上阕可细拟为:
45、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46、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说这首词一流传,金国的国主完颜亮听说以后,就产生了羡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于是就有了想渡江灭宋的这个想法。这个故事很有名,但是靠谱吗?我个人觉得,它既靠谱,又不靠谱。靠谱的是这个故事,有可信的一面,那就是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文明的一种羡慕。特别是地处北方大寒之地的游牧民族,对江南鱼米之乡的杭州十分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场民族战争。不靠谱的是,完颜亮不至于因为羡慕西湖的美景就兴兵伐宋。金兵伐宋有其更重要的政治经济因素,他不会是因为一首词就导致了一场战争。
47、(4)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48、我的舞台(我的怀疑我倾吐,我的见解我展示,我的舞台任我舞)
49、重湖叠巘(yǎn)罗绮(qǐ)嬉嬉(xī)
50、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1、—TotheTuneofLookingattheTide
52、(1)形胜:谓钱塘为东南形胜之地。
53、(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内容、意图、技法、语言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54、Whenback,I’llstirmypeers:Youknow?
55、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面导引,旗子很高,故称高牙。
56、重(chóng)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jì)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jiāng)好景,归去凤池夸。
57、《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此词描绘了北宋时期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58、嬉嬉钓叟莲娃(莲:采莲。名词活用作动词)
59、Southeast’savantageground,
60、教材无处不在,生活处处语文。
61、释词:(夜间唱起,与“弄晴”互文见义)(指欢乐愉快的样子)(钓鱼)(老翁)(采莲)
62、当然,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啦,不过在以前的作品中都有一些记载,比如在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个故事。这说明什么呢?当然是说明柳永的水平非常高呀,要不然为什么会编出来这么不靠谱的故事。
63、里湖与外湖与重叠的山峰都非常秀丽。秋天桂花香味扑鼻,眼前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并唱歌,渔翁和采莲女都笑得很开心。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孙何,乘着醉意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这方山水。以后一定把这般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向京城的人们夸耀。
64、(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释词、句式、文化常识、译法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65、写何景?写杭州繁荣、壮丽的景象。
66、(2)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画桥:装饰华美的桥。风帘:挡风用的帘子。翠幕:青绿色的帷幕。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近似;高下不齐貌。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67、“嬉嬉钓叟莲娃”应为“钓叟莲娃嬉嬉”(谓语前置)
68、《望海潮》所反映的,正是这样的现实。据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鹤林玉露》)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并不正确。诱使金兵入侵,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由于统治阶级“竞豪奢”,醉生梦死的腐朽本质所造成的;引起金兵南下,给南宋王朝带来威胁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的腐朽本质造成的,与柳词本无关系。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却可以说明,《望海潮》的写作是很成功的,读了这首词,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
69、(3)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70、方法:类读法(全称:类中类文章读学法)
71、译法:运用了加法、交换法和置换法。
72、⑺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73、(7)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74、异日图将好景(图:画图。名词活用作动词)
75、掌握这两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76、体会《望海潮》通过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77、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堆积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哈佛教授)
78、只要学法在手,学习语文不愁。
79、Laketolake,hilltohill,agreatshow.
80、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指朝廷。
8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弄晴”二字,写出了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泛夜”二字,写出了采菱女的歌声,在宁静的夜晚,在水面上轻轻飘荡的情景。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82、是绿茶。这个茶的名字来自望海潮,名字的含义就是一池碧水,碧海潮生,这个很显然就是代表绿茶了。
83、Qiangflutesdelighttheday,
84、慕(mù)仰慕矶(jī)赤鼻矶乏(fá)乏力提(dī)提防
85、Onthedikegiantwillowsmakearow.
86、《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87、云树绕堤沙(云:像云一样。名词活用作状语)
88、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景物,请介绍你家乡的特色景物。
89、语气:陈述语气,读出赞美之情,读出艳羡的口吻。
90、羌管弄(于)晴,菱歌泛(于)夜(省略了介词)
91、下阕:写西湖的美丽和热闹。
92、运用了比喻、借代、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特别是巧用夸张手法描写杭州的繁华,写景壮伟,声调激越。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将这一大都市的兴盛繁华描绘得淋漓尽致。
93、合作探究(合作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94、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烟雾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树木茂盛如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95、Ahundredthousandhouseholdshighandlow.
96、(6)天堑:天然的壕沟。
97、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98、(12)烟霞:山水,景色。
99、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100、这首词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101、三吴:说法不《水经注》以吴兴(今属浙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三吴”。这里泛指江、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