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2 17:07:10

1、戴望舒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他的诗歌和诗论极富个性,虽然总量不多,却“以少胜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位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他的《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堪称中国新诗的杰作。戴望舒生前出版过四种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本书从其作品中精选了多篇经典诗作,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恫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若我的回答对您有用,请将其设为“好评”,谢谢!。

2、1937年11月,上海租界成为“孤岛”。翌夏,戴望舒移居香港从事文化活动。1939年10月,戴望舒与艾青在香港创办《顶点》诗刊,创刊号《编后杂记》指出:“《顶点》是一个抗战时期的刊物。它不能离开抗战,而应该成为抗战的一种力量。”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4、这首穿越时空的《雨巷》,只有风听过。风路过的那棵树,正孕育着丁香的一个梦,悠长,悠长。

5、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首先,戴望舒的爱情诗在表现爱情的隐私性以及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意象方面,明显地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连释。

6、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7、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

8、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9、聚少散多,似乎成了艾青和戴望舒友谊的宿命,但又何尝不是抗战时期日军暴戾行径带来的宿命呢这种宿命,本不属于中国人民,是日本侵略者强加的苦难

10、1956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戴望舒诗选》,少为人写序写评的艾青,为该诗集的出版写了逾3000字的序,这个序,实际上也是艾青对戴望舒的追思悼文

11、消隐了忧愁,消隐了欢快。

12、戴望舒诗歌中的悲秋主题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诗人以咏秋的传统题材来呈现现代人寂寞与青春烦忧的感伤情怀,加强了诗歌的审美张力。理解隐藏在悲秋主题背后的死亡意识则能更好的理解诗歌中的忧郁情感。

13、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14、隔了几十年的悠悠时光,乔榛已从风华才子成为翩翩老者,今日从上海来京,与朋友交谈中,无意中得知望舒先生就长眠于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顿生无限追思,不顾身体不适,执意要亲自去望舒墓前拜谒。

15、空想着天外的主人。

16、我的唇已枯,我的眼已枯,

17、其中,部分诗作于抗战前,交织着关于历史与个体、生与死、永恒与有限的人生沉思;部分诗作于抗战期间,风格转换,抒写了民族的集体创痛和渴望。

18、戴望舒生平创作的诗虽仅百余首,却在我国诗坛有着重要位置,这是因为他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对海派诗歌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19、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20、其次,戴望舒诗歌中的悲秋主题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诗人以咏秋的传统题材来呈现现代人寂寞与青春烦忧的感伤情怀,加强了诗歌的审美张力。

21、既然超越了,就纵情于借喻吧,于是,假借“人说”,超越到了亲人的美好情感,“说这是小睡中的亲人,/飞越关山,飞越云树,/来慰藉我们的不幸”。很美的假托,很酷的颠倒,也算是冥冥之期待了。

22、【戴望舒】而且还挟着眼泪,夹着太息。

23、尽管如此,戴望舒仍未放下挚爱的诗。1933年8月,上海现代书局出版戴望舒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他努力开拓创作领域、形成独特风格,从而完成了“对新诗创作倾向的最后选择和定型”。

24、亲爱滴,喜欢就点赞分享哈

25、现代诗人、现代派象征主文诗歌代表人物,原名戴梦鹤,笔名江思、郎芳等。浙江杭州人。1923年考人上海大学文学系。1926年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口》。1928年写出了凄美如梦的著名诗作《雨巷》,并因此荣获"雨巷诗人"的桂冠,一举成名,由此在诗坛刮起一股"戴望舒旋风"。他的诗将20世纪30年代的幻灭意识化解为一种梦幻的美,把社会和自我隐藏在意象中,同时把散文引人了诗中,追求诗风的朴素自然,"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种情绪的形式",形成他独特的抒情诗艺术风格。

26、诗歌合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后人辑);《戴望舒诗集》(戴望舒生前版本已轶);《戴望舒诗存》

27、1927年,戴望舒先生22岁时就写下了《雨巷》,开创了新诗的新纪元,被誉为“雨巷诗人”。他的诗歌保留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朦胧美,又借鉴西方现代的手法,从现实生活和情感中汲取营养,充满信念地为理想歌咏。“雨巷”是中国新诗百年以来永远走不到尽头的一个悠远的幻梦,囚禁了无数颗美好的诗心。

28、最美的时刻,遇见最好的自己

29、可惜,这些皆不可说,只好“留在幽暗里”,也就是留在诗的象征里。

30、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31、然而,夜蛾的隐秘,毕竟是不为人知的。夜蛾的前世,人们都忘记了。就连夜蛾的今生,人们也都忽略了。就像那些亲人啊,死者啊,他们扑面而来的感情,也只能靠一首诗来停潴;就像诗人自己,有看得见的一面,有看不见的一面,这深奥难解的灵魂,也只能靠一只夜蛾来显影了。

32、像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

33、戴望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因《雨巷》而获得了雨巷诗人的尊称。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翻译了不少西方诗人的作品,其才华堪称一流作家。其诗作主要有《我底记忆》、《雨巷》、《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诗集,其中不乏有《我用残损的手掌》、《雨巷》、《烦忧》等名篇。

34、一路西行,向着一个静谧安然的清净之处驶去。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香山的春天来的会晚一些,路边偶有一些初放的花朵,俨然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一束踟蹰的丁香安在?雨巷里彷徨的诗人安在?

35、嗨!知道你一定会来,温一壶暖茶。今夜,让悦听伴你入眠吧!如果想参与免费学习诵读,关注本平台后会自动出现主播联系方式,然后进入《非凡悦听》诵读群。这里,总有你想要的好声音。

36、清晨的呼唤和灯下的闲话,

37、戴望舒(1905~19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38、戴望舒喜欢施绛年,一首接着一首的写表白诗歌,这样火热急切地追求让施绛年很是尴尬,她是一个从小被灌输淑女观念的女子,戴望舒对她的好感她只能笑而不答

39、1913年,入杭州鹾武小学读书,开始拥有私人阅读空间,阅读古典说部和《水晶鞋》《木马兵》等外国童话。1919年,考入宗文中学。

40、《我的记忆》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是诗人咀嚼过去生活的记忆,以其心境所作,此记忆忠实、亲切,是慰藉生活的密友,也是一种心酸而幸福的心境。使读者能直接地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极富自由体诗散文美。

41、我歌月徘徊文学朗诵网|国内最久的文学朗诵网站朗诵|配音|播音|美文|关注一切值得聆听的声音

42、接着,来到了自我反省,“我却明白它们就是我自己”。“大绒翅”的五彩,只是要“遮覆住我的影子”,证明夜蛾的表征下,实则是藏住了隐秘的我,犹如夜色是对日光的藏匿。

43、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44、我却明白它们就是我自己,

45、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46、幽夜底衣角,那一片清风。

47、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

48、【戴望舒】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转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

49、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

50、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51、在法国期间,戴望舒经济拮据,不得不靠译稿来挣钱,他曾在给叶灵凤的信里说:“要读书,同时为了生活的关系,又不得不译书,而不幸又生了半个月的病。”

52、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

53、现在……可不是我回家的午餐?

54、是诗人,1928年《雨巷》的发表得到人们的注意,被成为雨巷诗人。他的处女作是《凝泪出门》。其他作品有:《我的记忆》(诗集)1929年,水沫书店《望舒草》(诗集)1933年,现代书店《望舒诗稿》1937年(自费出版)《灾难的岁月》(诗集)1948年,星群《戴望舒诗选》1957年,人文《小说戏曲论集》1958年,作家出版社《戴望舒诗集》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

55、语言大师乔榛拜谒雨巷诗人戴望舒

56、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57、1929年4月,上海水沫书店出版戴望舒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特意在扉页题辞给意中人。谁知,对方却保持沉默,戴望舒继续充满激情地给她写情书。有一天,戴望舒既给意中人写情书,又为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撰稿,匆忙中竟装错信封。

58、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

59、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

60、1946年,杨静和戴望舒回了上海,这时候戴望舒的收入急剧下降,戴望舒在狱中落下的病情加重,他宁死不屈的名节还被别人误会

61、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

62、我要与残月同沉。

63、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64、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65、早在二十多年前,乔榛先生就录制了戴望舒诗歌专辑,当时还是录音机盒装带的年代,多少热爱诗歌热爱朗诵的人通过他特有的男中音听到了戴望舒先生《寻梦者》开花的梦,看到了《我的恋人》天青色的眼睛,找到了《我的记忆》中斑驳的旧时光,尤其是《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更是让人挥之不去。

66、1941年所作《狱中题壁》和稍后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表现了民族和个人的坚贞气节。这一时期作品后来收入《灾难的岁月》,1948年出版。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48年再次去香港,1949年辗转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

67、读过戴望舒诗集,听过乔榛朗诵的人们很自然会把这两位先生联系在一起。温润如兰又劲节似竹,才华令人仰视却谦卑到泥土里......可能正是因为人格的相近,乔榛先生才会把望舒先生的文字诠释地那么不动声色又不可抗拒吧。又或者,望舒先生的诗情亦在无声地影响着这位后世的知音,向着同一条雨巷走进。

68、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

69、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怅。

70、这些众香国的谪仙不想起

71、戴望舒是现代诗派代表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雨巷》,人们因此称他为“雨巷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是抗战时期成就最大的诗人,也是现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充分吸收象征派、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手法,运用自由诗体,将新诗艺术推向新的高峰。他的诗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等,是我国抗战前期诗歌创作最丰硕的收获。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另有代表作品《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火把》等。名句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

72、戴望舒的诗继承和发展了后期新月派、20世纪20年代末象征诗派的诗风,开启了现代诗派的时代,因此被视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他也因为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73、点击查看戴望舒往期作品:

74、点击题目下方蓝字李小托,关注我的原创文章

75、好像在开心地诉说着什么。

76、我颓唐地在挨度这迟迟的朝夕,

77、1928年8月,戴望舒的《雨巷》发表于上海《小说月报》,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之誉。嗣后,这位海派诗歌代表人物的四本诗集均在沪问世。

78、《望舒草》诗集,戴望舒作。1933年出版。收诗四十一首。大多抒发忧郁、伤感的情绪和寂寞的心境。艺术上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影响,善于通过意象、情绪和节奏的自然流动来暗示个人哀愁。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开拓者之一。

79、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80、首先,戴望舒的爱情诗在表现爱情的隐私性以及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意象方面,明显地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连释。

81、1935年5月,戴望舒返回上海,那位姑娘却已与她喜欢的一名推销员恋爱。不久,戴望舒结识像自己在《雨巷》中所写的“丁香”那样“结着愁怨”的另一位姑娘,逐渐走出失恋阴影。

82、你都会张开嘴巴, 大声歌唱 。

83、雨巷诗人,其代表作《雨巷》是高一所学的课文,里面有一个撑着花纸伞的姑娘,是作者在雨巷里遇见的,她成熟朦胧,哀怨又惆怅她彳亍着,彷徨着。

84、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85、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86、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

87、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88、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89、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90、结着愁怨的姑娘。

91、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

92、主人却在迢遥的太阳下。

93、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扩展资料戴望舒与四本诗集

94、其间,戴望舒曾在沪主编《现代诗风》杂志,创刊号印千册一下子卖完;接着,为了同“北方诗派”携手,他与朋友在沪创办《新诗》月刊,使之成为海派诗人交流园地。

95、唔,永远沈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96、1935年从法国回国。1937年出版诗作合集《望舒诗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上海继续著译, 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任理事。其间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和英文刊物《中国作家》等。香港为日军占领后,以抗日罪名被捕,陷狱中数月,健康受到很大损害。抗战开始后的作品,从生活、情绪到艺术风格转向积极明朗。

97、出门时挺起胸,伸直腰,

98、一开头,诗写了夜蛾舞蹈的可怜,转过一行,却又比之作“众香国的谪仙”,那就是反讽了——不是在“谪仙”上说夜蛾的反话,而是反讽人对夜蛾的可怜。

99、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100、叫人不能分辨,日子是那么相类,

101、《戴望舒诗集》,戴望舒作,分三部分,一望舒诗稿,二灾难的岁月,三集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