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刘的历史名人【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3 18:04:41

1、【姓刘的历史名人】刘澜涛,曾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焯(隋朝天文学家)

3、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4、刘亚楼: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新中国空军的第一任空军司令员。

5、*来源:摘编自张爽主编《姓氏名人故事》,金盾出版社,2016

6、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7、刘勰:(约465—532)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8、刘姓是西汉和东汉的国姓,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上正统朝代的皇帝必须都算是历史名人。

9、其余诸子中宠姬窦漪房之子刘启最长。刘恒登基后三月后(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窦漪房为皇后。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死后葬于霸陵。

10、历史名人刘邦:即汉高祖,西汉文学家刘向,

11、由于历代文人对霸王项羽的钟爱,古代自司马迁始便对刘邦评价不高,但刘邦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奠基者,他建立了历时400余年的汉王朝,而“汉”成了中国人最大的标签——汉族、写汉字、说汉语、穿汉服。

12、刘少奇1898年出生于湖南宁乡,1919年在保定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时转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1949年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政协常委、全国总工会名誉主席。1954年一届人大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56年党的八大会后,任政治局常委、副主席。在第第三届全国人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兼国防委员会主席。196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因受林彪、“四人帮”的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在开封不幸病故。终年71岁。

13、刘秀,汉世祖光武帝,东汉王朝建立者,史称“光武中兴”。

14、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

15、得的姓氏之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

16、至公元2013年,刘姓人口已近7000万,位居李、王、张之后,排名第四。

17、刘元梁:晋代南郡破城英雄,曾被封为上卿,后被奸臣所害贬为右淮尉,精通诗词,颇有文采,诗作众多,后被庸王抄家,才不得已保存至今,残诗作有反昭新书等。

18、刘文典,民国时期国学大师,曾任安徽大学校长。

19、出自姬姓。其源头有二:一说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王季之子(周成王叔祖父)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刘聚,相传为刘累故居,因得名),其后裔以邑名为氏,形成姬姓之刘。另说是:东周末年,周匡王姬班封其小儿子到刘邑,号称刘康公。其后代亦以邑为氏,是为姬姓刘的又一来源。这两支姬姓刘氏后代均无显族。

20、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浪淘沙词》、《西塞山怀古》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堤上行》三首之《竹枝词》二首之一。

21、刘知己还主张史家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尤以史识最为重要。

22、刘锜,南宋著名军事将领,抗金名将。

23、刘少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曾任共和国主席。

24、其他历史时期的刘姓名人

25、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

26、刘徽,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代表作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

27、刘恒,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庙号太宗。

28、刘洪,东汉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29、刘步蟾,清末北洋水师右翼总兵,甲午战争时期自杀殉国。

30、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31、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32、唐魏征《隋书》“儒林”中介绍刘焯时说:“论者以为数百年以来,博学通儒,无能出其右者。”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第三册中写到“隋朝最著名的儒生只有刘焯、刘炫二人”。

33、刘裕的宋最接近北伐成功

34、刘勰(约465年—约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

35、刘基,与李善长、徐达并称明初三杰,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子房也”。

36、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37、(您的捐助将全部用于刘家平台建设和总谱出版资金)

38、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39、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建立者,汉光文帝。

40、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陈胜起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后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

41、【姓刘的历史名人】刘亨赙(1872-1926):菲律宾准将,福建南安码头人,是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一位华侨将军。

42、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

43、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

44、刘师培,民国时期国学大师。

45、刘黑闼,隋末农民起义领袖,自称汉东王,兵败被杀。

46、凤岗忠贤刘氏宗祠座落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的刘宅村,是闽省刘氏族人为纪念其入闽始祖刘存、司马参军刘贻孙而建的。为石敬塘后晋天福元年(936)初建,后历代有过多次重修,1990年由美东福建同乡会刘文善会长、旅台刘渭卿宗亲倡导,海内外刘氏族亲共同努力下,祠堂又重修整葺告峻。1994年10月22日,以马来西亚拿督刘会干率领的沙捞越刘氏公会寻根问祖恳亲团回乡见谒祖庙、祖墓,盛况空前。

47、刘华清,开国少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军委副主席。

48、汉武帝刘彻(前157年7月30日-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于7岁时被册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达54年。其正式谥号为“孝武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长的中国皇帝。

49、历史上,女人都极少留下名字的,现在我们知道的,也是极少数的,只有皇后,皇帝一类的,并且大多数人留下的名字还是后人编 的,很多丞相的老婆官封一品诰命夫人,也是不会留下名字的。

50、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51、刘知己,唐代史学家,所著《史通》20卷,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在中国史学史上影响极大。

52、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唐书》(南宋之后称为《旧唐书》)。

53、刘翔:国际著名田径运动员。

54、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55、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

56、刘焯华:广东新会人,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

57、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58、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59、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

60、主要有以下几位:刘备。生于161年,死于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之为先主。刘彻。生于公元前156年7月14日,死于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刘禹锡。生于772年,死于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代表作有《刘宾客文集》等。刘启。生于公元前188年腊月初死于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汉景帝,汉文帝刘恒第五子,孝文皇后窦氏所生,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61、(2017)刘氏总祠祭拜先祖开七公、广传公,场面震撼!十分感人

62、刘伟强:香港著名电影导演,代表作《古惑仔》、《无间道》。

63、刘裕,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小名“寄奴”。

64、刘邦、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病已、刘骜、刘秀、刘玄、刘庄、刘盆子、刘协、刘备、刘表、刘璋、刘封、刘禅、刘渊、刘伶、刘曜、刘聪、刘勃勃、刘裕、刘义隆、刘义庆、刘子业、刘黑闼、刘武周、刘文静、刘禹锡、刘知远、刘隠、刘龑、刘鋹、刘崇、刘光世、刘秉忠、刘因、刘福通、刘伯温、刘宗敏、刘国钧、刘统勋、刘墉

65、刘铭传,清末淮军将领,台湾首任巡抚。

66、刘歆:(约前50-23),新朝开国功臣。封红休侯。刘歆在天文学及古代典籍分类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并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

67、刘文辉:民国二级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68、刘英,全国政协常委,张闻天夫人。

69、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70、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也是一位名气很大的历史人物,后世甚至将刘伯温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71、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祖籍山东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曾寄居江苏镇江,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终于书成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该书共计三万七千余字,分十卷五十篇,书超前人,体大而虑周,风格迥异,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颇大。hxliushi

72、刘义隆,宋文帝,刘裕之子,年号“元嘉”。

73、刘庄,汉明帝,光武帝之子,较有作为。

74、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75、刘斐,原新桂系高级将领,“三个半军事家”的“半个”,建国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76、将相类44名(含民国时期军政名人)

77、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78、刘国英:法学博士、华裔美籍空军少将军衔。

79、刘光世,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80、两汉、三国时期的刘姓名人

81、▲航拍刘氏祭祖:场面壮观,大气磅礴,震撼人心

82、刘胡兰,著名英烈。

83、汉文帝刘恒: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躬行节俭励精图治,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84、刘伶:“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

85、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家人吧!

86、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是一位很有作为历史评价很高的刘姓名人,有“南朝第一帝”之美誉。

87、刘若英:台湾知名女歌手、演员,代表歌曲《后来》、《为爱痴狂》、《很爱很爱你》。

88、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89、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字文叔,即汉光武帝,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南阳蔡阳人。父刘钦曾任济阳、南顿县令母樊娴都。西汉皇族,汉高祖九世孙。秀九岁丧父,寄养叔父刘良家。早年从事农业生产。新莽天凤三年到长安求学,拜中大夫许子威为师。后因资用拮据,回到家乡。地皇三年农民起义军蜂起,与其长兄刘演率领和宾客七八千人在舂陵(枣阳)起兵,招新市、平林、下江等军编为六部,击杀王莽南阳守将,又击败王莽大将严尤、陈茂,进军围宛,声势大振。地皇四年新市、平林诸将拥立刘玄做汉帝,号更始帝。是年刘演攻下宛城,更始帝入都宛城。

90、光武帝刘秀,,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刘渊,

91、刘贺,西汉废帝,原为昌邑王,在位27天被霍光废为海昏侯。

92、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谱名绍选,表字渭璜,湖南省宁乡县人,祖籍江西吉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

93、刘秀,汉世祖光武皇帝。

94、刘焯:(公元544~610年)隋代天文学家。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

95、刘鹗:清代小说家,写的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是甲骨文收藏家。

96、刘锦棠:协助左宗棠镇压阿古柏叛乱收复新疆的功臣,新疆第一任巡抚。

97、刘因,字梦吉,元代理学家。

98、你好,中国古代历史上姓刘的人太多了,这是因为刘姓是一个大姓,而且渊源流长。比如刘邦,刘备,刘伶。

99、刘光才:清代名将,在固关阻击战中刘光才率忠毅军共打死打伤法、德侵略军一千八百多名,其中有军官多名。

100、清咸丰四年(1854),接受官府招安,在乡兴办团练。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刘铭传率团练与太平军对抗。1859年率团勇攻陷六安、驰援寿州,因功升千总。1862年,率练勇编入李鸿章的淮军,号称“铭字营”。在追随李鸿章、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的过程中,刘铭传因凶悍善战,战功显赫,很快由千总、都司、参将、副将提升为记名总兵,成为李鸿章麾下的一员大将。1865年因在山东镇压捻军而提升为直隶总督,并获得清廷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及一等男爵的赏。1868年,奉旨督办陕西军务,旋因积劳成疾,辞官回乡。

101、刘徽: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著有《九章算术》(九卷)、《海岛算经》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