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3、报什么德,他弄我,我弄他,他对我好,我对他好
4、【孔子名言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6、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8、君子在穷途末路、不得志的时候也能固守内心的操守和本分,小人穷途末路、不得志的时候,就会想入非非,胡作乱为。
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0、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1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1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8、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9、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1、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2、’”(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2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4、子曰:,可以为师矣。
2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6、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27、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9、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2、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3、(经典语录)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3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5、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第二》。君子会讲究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小人会相互勾结在一起,而不会顾全大局,讲究团结。
3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3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9、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4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41、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4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
4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4、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45、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6、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
47、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9、·巧言令色,鲜矣仁!
50、【孔子名言名句】·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51、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5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5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54、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5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56、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57、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58、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根基。孔子认为,仁爱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而其根本在于孝悌,因为只有在家孝敬父母、爱护兄长,仁爱才能由家庭推广到社会。
59、”(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60、孔子:患人之已知患知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耻下问三思而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所动心忍性曾益其所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有也而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尽信书则无书天时地利地利人和老子:道道非常道;名名非常名夫唯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大丈夫处其厚居其薄;处其实居其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荀子:登高山知天之高也;临深溪知地之厚也;闻先王之遗言知学问之大也积跬步无至千里;积小流无成江海挂于患而欲谨则无益矣公平者职之衡也;和者听之绳也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
6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6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3、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
6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65、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66、孔子(学习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8、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69、”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7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71、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领取名言名句摘抄小短句
7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73、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74、·过,则匆惮改。
75、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76、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7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8、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79、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80、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8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8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8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84、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只是想要速度,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会出差错,反而适得其反。
85、我们先看看完整版本:“不孝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
8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87、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88、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8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90、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9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92、(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93、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9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95、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9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9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0、所以孟子老师说得很明白了: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10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