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4 12:54:54

1、动作描写作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人物心理。

2、虽然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3、例如:《给我未来孩子的信》中第3题:“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这句话的实际意思什么?”

4、散文常见布局技巧,如“铺垫、伏笔、悬念”等,在“分析结构”考点考查。

5、(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6、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7、谈中考的散文阅读与高分攻略

8、描写手法:工笔、白描、动静、虚实、正面、侧面等(散文常用)

9、白描: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10、设置线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伏笔、铺垫等

11、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12、标题的作用:一篇散文的标题可以有线索的作用,有突出叙述的对象(人、物)的作用、有点明主题、承载作者情感的作用等。

13、阅读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初始阅读、分析品读和联读比较。

14、【散文阅读】答题中的理论常见的有生活理论、文艺理论、写作理论等,这种分析过程要注意理论精辟概括,理论与观点相互印证。

15、阅读散文,要准确揣摩词句,品味语言。散文的语言比其他文体更严格、更凝练。品味语言既要揣摩字面,又要了解作者生活经验与情感,特别要分析作者怎样通过积极修辞和感情表达,使语言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

16、(2)见到此物(描写)

17、4 感叹句,抒情强烈。

18、②运用了什么语言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起了什么作用。或: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修辞手法)

19、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0、分析局部段落的作用问法:

21、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22、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思索与连接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思路。

23、F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24、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25、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26、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还要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27、答题格式(思路):人物+事件(经过可以略去,起因,尤其是结果一定要有)

28、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29、“3联1依”法解答词语含义理解题

30、考点1:概括文意答题要点:找出下列内容:主要人物、情节、结局。对以上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注意事项:语言力求简练考点2:理解文意答题要点:对中心的考查注意事项:注意文中概括性的语言考点3:赏析词句答题要点:辨句:a、辨句式b、辨修辞c、辨写法赏句:a、句子在文中的含义。b、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注意事项:语言要条理,切忌重复。考点4:口语交际答题要点:提出观点分析观点总结观点注意事项:语言要美,适当运用排比句。

31、④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谋篇布局)

32、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概括了……的事件)表达了……的思想感情,(暗示)揭示了……的主旨。

33、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4、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35、(1)铺垫叙述(背景)

36、是不是在考试的时候会被经常问到:

37、散文阅读是从阅读开始的,不是从做题开始的。而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通读全文,把握主旨。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概括把握主旨的方法有:

38、答题格式(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

39、(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

40、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衬托能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形象分明,主次分明;抑扬能在行文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突出特点;强调语意,行文跌宕,曲折含蓄;渲染能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象征能让文章形象含蓄,寓意深远,引发联想,感染力强;反讽能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更鲜明地表达主题;反复可以强调作用和情感,增强文章有气势和感染力强;类比以浅寓深,以此类彼,使文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1、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42、答题格式:一是具体的意思(文中具体的XX)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43、【散文阅读】③作者接触到某物后出发的情感思想:

44、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45、答法:①根据中心确定线索。②根据材料确定线索:

46、初始阅读:略读一遍,大体指读懂文字,对应一个初三学生应该掌握的程度简单厘清文章和意思。找出关键字、特殊的词与关键句,利用上下文来理解推敲,是唯一的方法。

47、以句子为标题的,常常就是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启示。

48、物象分析: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

49、交代写作时间、地点、目的、主要内容。表明后文内容重要性、必要性。

50、二是体会句子的语境意义(即深层意义),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51、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52、关注细节,才能收获高分。“细节成就完美。”想要更加优秀,细节决定成败。加油!

53、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54、②记叙详略:详写、略写

55、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56、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

57、b.近年来常用词:寡言少语、平凡、朴实、性情质朴、憨厚老实、纯真、吃苦耐劳、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有上进心、有理想、有追求、生命力顽强、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谦卑、固执、敬业、诚实、执著、年老体衰、年轻貌美、孤苦无依、势利……

58、穆老师先给大家解析一篇散文阅读题,然后再给大家讲一些较难考点的答题技巧,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认真学习!

59、结合文本具体表现,紧扣内容(关键词、关键句)析作用(对主旨的体现、对情感的表达)。

60、①空间顺序(游览顺序):空间顺序在我们的散文中体现为我们的游览顺序,景随眼动。

61、②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意旨入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运用了哪些技巧来突出中心或吸引读者的。

62、词语顺序: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一致;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3、阅读散文,要了解散文的分类。

64、在人物的各种描写方法中都可能存在细节描写。

65、考查的表达技巧重在常见常用的方法技巧上。

66、(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67、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

68、 (3)表达作者(有时是“我”)……(情感)

69、散文特点,形散神聚

70、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71、托物言志(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72、解题思路:有的散文的文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它对行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贯串文章始终的线索。问“标题”答“结构”。首先要联系情节,比如情节的开展就是围绕标题中的某某词进行的;再次要联系中心,说它体现了中心等。

73、第三步:检索提炼,整合答案要点

74、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75、③艺术构思方面: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76、散文阅读拿不到高分,说明你对散文阅读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经验。经常性失分,又说明你对散文的把握还不够到位,散文阅读能力还有待提升。

77、结合文本和个人感悟,言之成理即可。

78、以上几种解读句子含意的方法可以独立使用一种,也可以视情况把其中几种结合起来运用。当然,句子解读无定法,句子的理解最重要的前提还应是结合文本,立足主旨,否则不能正确理解句意。

79、如果是一个复句,如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句子,句意应是两个并列意思的相加;如是个偏正关系的复句,句意当然在“正”的部分,但“偏”的部分绝不可忽视。忽视它,可能丢失要点。

80、(3)对比烘托。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81、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82、①某段文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83、情感概括:情感观点变化类题型:因文索情,即先沿着作者的情感线索读下去,在读的过程中标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语句,概括分析。情感观点梳理类题型:可采用分类归纳法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思想感情,因人、因事、因物往往不同。情感观点认定类题型:可采用语境感悟法就是针对题干所涉及的语境,或全文,或句段,先分析大致的意思,后理解主要内容,再设身处地地感受,最后领悟其中的感情倾向。

84、文首: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85、把握两类物象的不同作用

86、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87、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而设的一种题型,它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要题型。

88、答题格式 ;“........”一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89、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等

90、(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91、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92、一般有;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做铺垫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93、③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94、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有以下几点: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融为一炉;往往从细处用笔,小中见大,把作者的情思贯穿在细致的描述中;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像力,激发读者的联想;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但形散神聚。

95、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96、有些信息显示在重要句子中,概括时可摘录句子或句子中的重要词语。

97、(3)产生感想(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98、很多孩子都比较担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散文阅读。

99、我们只要掌握一些较难的考点就可以了!

100、⑵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101、词语含义分析题: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