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4 13:17:32

1、喜欢自己的人,也容易喜欢上别人;尊重自己的人,也愿意尊重别人。

2、还记得看过李子勋老师的话:

3、还有很多人发文表示悼念。

4、生与死是这个世界上最奥妙无穷,但同时也是最自然不过的现象。我喜欢把生死看作是一种宇宙时间的属性。生命一定会来,又一定会走,从不停止,亦不重复。它存在着,同时亦不存在。甚至我以为,死的境界与生的境界是一致的。感觉到死的蜇伏,能让你更好地品味生的从容。

5、并不直接告诉来访者我能给你解决问题,只是告诉来访者我可以告诉一个方法,你可以去试试。

6、还可以吧,如果你很担心,你可以观察好他是哪天出门诊,早点到中日医院二楼门诊门口,应该能拿到,早于7点或者早于7:祝你好运

7、关系不好,那么可能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协助你去了解自己所受到的影响,就可以找到办法去面对和解决问题的。你可以从自己现在的人际关系和问题出发去思考。

8、父母原来习惯于问题取向的观察方法,总要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情绪、学习状态、人际关系找到原因,讨个说法。慢慢地,孩子会呈现出问题来满足或解释父母的困惑。也就是说,很多孩子的问题是在问题取向的心理互动中被父母“观察”出来的。心理治疗师则对这些“被观察出来的问题”采用一种资源取向,利用它去改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改善孩子与社会的关系,让孩子和家庭从中受益。

9、婚姻和爱情都是自己的事,人对他人他事的感觉是自己认知选择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你在选择一种婚姻方式,而非婚姻在选择你。

10、让他的座椅不舒服。调整高度、撤掉坐垫等等。所做得这些不要让他感觉到。

11、看书只取所需,不必全部都看,做到好读书不求甚解。

12、这些专业、严谨的提法,给当时的心理学界、教育学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种看待家庭的视角,注重儿童问题产生的情景、问题被维持的条件、问题如何改变家庭现实和家庭规则,给那些因为孩子有“问题行为”却又无力改变的绝望家庭带来了希望——问题并非不能改变,而是我们用的力气不对。

1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bbHDlqFy4jNYN44NZs7RA提取码:nin3李子勋从心理学视角、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智慧,来解读现实中人的自我成长、职场、家庭、爱情婚姻等方面遭遇的心理困惑。帮你重新打开视域,重新带着好奇的心,去看待自己。

14、“心灵绿洲”活动周期大约为一个月一次,最频繁时两周一次,大家聚在一起就某些特定的主题进行讨论,或者交流最近读的书。

15、【李子勋】“早恋”本身并不会给孩子产生压力,真正的压力来自家长和老师对他们“早恋”的态度。做家长和老师的面对孩子的“早恋”大惊小怪、如临大敌,强行压制,这才是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16、所谓的成败是他人的判断,幸福感才是自我的冷暖自知。

17、1999年,李子勋在“中德班”毕业时,对德国老师宣布自己的10年规划是要做一道桥梁,让心理学走近大众。

18、“可以害怕,但不可以逃走”既是利用系统脱敏疗法时李子勋老师的一句温柔提醒,更是李老师带给心理咨询的一方新天地。

19、http://mini.eastday.com/a/1809250515294html

20、“活着的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我们为什么需要意义?是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这样做。生命本身是依自然法则而存在的,生命的意义却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法则赋予的。

21、对什么依赖、上什么瘾,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什么。对网络聊天有依赖的人往往在社交方面有些困难;对网游有依赖的人绝对需要成就感和唯我独尊的体验。

22、要做一道桥梁,让心理学走近大众

23、在孩子3岁前,要让孩子饱受刺激,去大自然中感受信息。

24、很多人知道李子勋,都是因为央视的《心理访谈》。

25、勋位是北洋政府时期对有功之臣授予的荣誉性称号。1913年1月13日,民国发布《勋位授予条例》,在条例中有这样的规定:“凡民国人民有勋劳于国家和社会者,授予勋位。”勋位分为六等:大勋位、勋一位、勋二位、勋三位、勋四位、勋五位。凡获得勋位者,依法律享受一定的年金。勋刀是民国时期授予有功人员的一种荣誉标志。1931年11月23日,中华国民政府在《陆海空军勋刀规则》中规定:“凡陆海空军官佐建有特殊勋绩,或勋章进至最高等,而建有勋绩仍须奖励时”,颁给勋刀。勋刀通常在典礼活动时佩戴,分为一至九星级:一至三星授予校官和尉官,四至六星授予将官,七至九星授予“屡建特殊勋劳”的将官。一至三星勋刀由军政部长转授,四星以上勋刀由国民政府主席亲授。收起

26、一个不服从规则的孩子就是一个创造规则的孩子。

27、李老师对心理学界的影响将一直流传下去。

28、7/ 真正的“自我蜕变”不是形而上的,而是把“成为社会、他人喜欢的人转变为成为 自己喜欢的自己”。 这种转变核心是心理上,不是形式上的。

29、这本书更像一本心态练习操作手册。它将每个人所受的困都分解出来,一个个来论证。又好像一本习题一样,你来自己一一应证。

30、在痛里面反思前进,是很多人的不得已而为之。但如果没有温暖的鼓励,如果没有对温暖的相信,人是多么容易放弃自己啊。

31、李子勋是较早的中德心理培训班学员,现在中日友好医院坐诊,咨询风格较为轻松,效果也不错。你要是去的话,需要提前预约。

32、朱建军说,上世纪90年代他对李子勋的印象一直贯彻至今——心胸宽阔,光风霁月。朱建军说:“李子勋是一个非常善于合作、能看到别人优点的很宽厚的人,很尊重别人的想法。”

33、“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

34、【李子勋】对孩子而言,哭是磨砺内心的细腻,笑是培养性格的豪爽,不哭不笑的孩子反倒需要我们关心。哭有时是一种愤怒,不是悲伤。

35、4/ 怀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一点点地创造出—种“现实”,最终让怀疑被证实。 越怕失去什么,结果就越会失去什么,这就是生活不变的哲理。

36、朱建军说,李子勋与他一直志同道合。“我们做这一行为了什么?最初心愿就是为了社会价值,需要让更多人有心理健康的知识。”

37、家族的问题能预见你的问题。

38、人类的灵魂其实真正存在于心脏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大脑。心脏是能量场效应的动力源,全身的毛细血管就是能量场的发射源。

39、烹饪难,是因为要在火候和食材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做人之所以难,是因为你得在道德帝和技术帝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单走一条路,味道总不会太好。

40、“自我是一个流动着的概念,每一个体验都在改变着自我的内涵,让人意识到过去未曾意识到的东西。我们也不能评价他人的选择,生命自有自在之道,该经历的艰难险阻还得去经历,不然生命就无法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内涵,经历过你才活过,不想经历苦也未知甜的意义。经由后悔你可以再选择未来,而非过去,明白这一点,后悔就是一个有价值的情绪。”

41、向节目组求助的是一位特别怕狗的女孩,只要与狗有关,女孩就惊恐万分。节目组准备从呈现印有小狗的照片逐步过渡到呈现一只真实的小狗,一点点引导她接受小狗。

42、东方家庭的孩子比较善良但幼稚一些;西方家庭的孩子更独立,不会因家庭琐事而争吵,他们大多关注一些价值观方面的东西。

43、其实,只有心态真正平和,才能写出温度刚刚好的文字。就和烹饪一样,烦躁往往做的口味过重,恍惚最容易糊锅,伤心一定火候不对。

44、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45、《中国式婚姻》的结局是女主和丈夫离婚。中国式婚姻最后一集女主角林小枫和男主角宋建平最终离婚。剧中的林小枫本是一名小学的老师,但是为了家庭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在家一心一意的相夫教子。丈夫的事业蒸蒸日上,导致林小枫和宋建平的距离越来越大最后选择了离婚。现实有多少个这样家庭,有多少这样的女人对婚姻家庭的付出。

46、昨天,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因病去世,收到李老师的出版编辑给我发来的信息,心里既难过又惋惜。

47、北野武:72岁的少年|“只有一次的人生,拿出干劲来啊你”

48、只给孩子一条规则——尊重爸爸妈妈就足够了。

49、遵照李先生遗嘱将不举办追悼会。但初步拟于10月26日举办一个朴素的告别仪式。

50、中国。李子勋,男,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2018年10月24日凌晨两点,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先生因病去世。中文名:李子勋外文名:LiZixun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扩展资料:父母必读创刊背景1979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一次会议上,徐惟诚针对当时儿童教育情况提出一个建议:多出一些专供中青年父母阅读的出物,当时北京出社领导对这个建议十分的重视并很快开始着手。在创刊过程当中,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这个刊物题写了书名。1980年4月《父母必读》杂志第一期创刊号首印10万册,加印了26万册。

51、美国只有一条规则:你的行为不要影响他人。

52、2/ 童年对人的影响并不确定。人的成长是一个逐步选择与适应的过程, 童年事件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成功与失落都可以拿童年说事, 但对童年境遇不同的态度造就不同的人生。

53、佛家说:“心中有,眼中才有。”有时候人对现实的烦恼并不是现实有那么糟糕,而是自己总选择糟糕的信息,同时也缺乏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54、在婚姻的围城里,要么双赢,要么双输,从没有单一的赢家。

55、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忘却”,所谓的忘却在心理上只是通过隔离、潜移的机制,把问题留在意识的深层。无条件接纳过去的所感所受,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生命美好的资源,从中获得滋养获得情爱的智慧,才能把经历过的痛苦变成发展的动力。

56、生命结束时,我们不会后悔做过了什么,而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没有做得事情。

57、“你疯,我比你更疯!”——撒提亚

58、孤独感引发人两种基本的心理需求:一是人的归属感,一是存在的焦虑。

59、因为,现在这个世界其实真的不缺批判,缺的还是温暖。

60、李子勋,男,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曾任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特约心理专家,汇名家网特约讲师。《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健康与时尚杂志的专栏作家。

61、李子勋老师在其遗留之作《自在成长:所有经历,都是完成自己》中对大家说:

62、心理咨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63、孩子5岁时突然对外部世界发生很大的兴趣。家长要好奇的、欣赏的看着孩子他在干什么,不要忙着纠正他,阻止他、教育他。

64、“一个点燃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生命希望的人”,这应该是对一位心理咨询师最好的褒奖。接触过李子勋老师的人们都说,他是一位坦诚真挚的人生导师,他运用他的智慧、情怀来贴近求助者的内心。从哲学的高度、心理咨询的角度来帮助求助者看待自己的人生,引导着大家解决生活中的麻烦与问题,重新唤醒希望。

65、关于孩子的学习与养成教育

66、孩子在5岁前,对语言的理解是比较难的,对孩子太多的价值观、对错的判断会让孩子感觉妈妈不喜欢他。

67、同理,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做美好假定,必须有勇气相信孩子的未来会比自己强、比自己好,这样父母想教育孩子的欲望就会减轻,就会更多地欣赏他成长,看着他发展,给他支持。而孩子也会一步步成长为父母假定的那样。这就是内在塑造的美妙过程。(作者吴颖单位:《父母必读》杂志社)

68、http://www.xdf.cn/redian/201111/9502html

69、当孩子在涂鸦时,千万不要让他去学画画,因为当他要画出被别人认同的画时,他就会对绘画失去兴趣。

70、最初我们对未出生的孩子的态度会影响这个孩子。

71、外在的规则越少,他自身自在生成的规则就越多。

72、早恋是中国人创造的名词。

73、孤独是一种存在,不要逃避它,也不要妄言挑战它。人能做到的只能是平心静气地觉知并接纳它,接纳它与生命并存。

74、我的编辑就和我说过:你那些打动人的文字,正是因为温度刚刚好。有些过于冷,就感觉居高临下。

75、事物的多面性可不是只有好和坏两个方面,每种事物的存在是自在的,不是他在的。人对事物本身的评价或者观察都是外部给予的,非物质自在的。好坏对错、大小方圆,都建立在观察者内在的认知与价值观基础上,所以观察出来的东西已经不是事物本身。

76、http://www.zblzhw.com/bzzx/20181005743html

77、汉传佛教被功利化了,所以其地位比藏传佛教要低。

78、朱建军说,李子勋在心理学的大众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多人在他科普教育下才知道了心理学,才对心理学感兴趣。”

79、16~25岁是依赖网络的主要时期,当他的自我认同完成之后,他就会离开网络。

80、进入青春期,性的发育已经很成熟了,在性方面有需求或者感到好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81、李子勋提醒说,孩子的很多所谓缺点,实际上是父母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人的认知过程非常神奇,不要以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就是真实的,其实常常只是被我们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结果。就像孩子的许多所谓缺点,实际上只不过是父母过度焦虑的副产品。

82、那么,如何重新解读问题,如何给问题重新赋义呢?读者可跟随我慢慢去熟悉这些方式。

83、在技术帝看来,他们不能去给出一个简单的有或者没有,这不符合概率学。我想,这本书也没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84、犯错是一种心理需要。孩子小时候犯一些错误,通过错误来确知与外界或他人的关系,可以获得对犯错的“免疫”。

85、“自由自在地做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和喜欢自己。

86、很多精神障碍的人,他们其实很更单纯,更聪明,更适应自然。正常人因为太理性而变得更疯狂和退化。精神病人在自然中的生存能力相当强。

87、先生以这样的精神和行动践行着他的一生,作为后辈,重读李子勋先生的经典语录,仅以此表达对先生深深的敬意。

88、一位大学心理教师说:“被李子勋点亮的不仅是心理工作者们,还有读者、病人、记者、还有各行各业与他有过各种交集的人们。”

89、2018年4月,在北京望园路,李子勋老师见到了中国法制出版社的李佳编辑,商谈了新书的出版事宜,李老师准备将自己从业30年来的生命哲思分享给广大读者,希望跟大家继续探讨如何用多元文化视角来解读生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找回内在的平衡。

90、阅读本书,仿佛是一缕春风拂面,一丝细雨无声,问题似乎自自然然地解开了,心境也轻轻松松地变化。

91、2018年10月24日凌晨两点,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先生因病去世。

92、心理访谈节目每次的嘉宾都不是固定的你是特别需要看李子勋老师么相对来说比较早得视频多数都是李子勋老师和格桑泽仁老师这两位都是业界比较有名的

93、真正的归属感并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我们被什么拥有。

94、传统社会,热衷用家庭成败来评定女性,用事业成败来评定男性。但事实上,在心智成长上,最能影响男人女人思维的,都是情感,只是最后折射到其它方面而已。

95、去年10月去世的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是中国第一批心理治疗师,在《父母必读》杂志上第一次向公众介绍什么是家庭治疗。他为读者讲解家庭治疗中的关键问题,用专业知识和大爱之心安抚焦虑,是带领读者用中立、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家庭,帮读者学会剖析自我、理解孩子、重塑家庭关系。

96、心理分析认为后悔是一种针对自己的否定,看起来是指向过去的我,本质上是攻击当下的自己。不过在很多时候,后悔也有很积极的意义,经历刻骨铭心的后悔之痛后也许会找到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为未来点亮一盏明灯。

97、寻找更好的解释系统,看到问题的正面价值。

98、想一想是解释在先,还是事实在先。我认为李子勋这里的解释就是一个人的信念系统。是你不断认为孩子在撒谎而造成了孩子最终的撒谎行为,还是孩子的撒谎行为促成了你的解释。

99、李子勋是较早的中德心理培训班学员,现在中日友好医院坐诊,咨询风格较为轻松,效果也不错。你要是去的话,需要提前预约

100、帮你重新打开视域,重新带着好奇的心,去看待自己。

101、一个不那么爱自己的人,也不可能去爱别人。爱是一种体验,有爱的体验的人风吹过是乐,雨飘来是喜,内心洋溢的爱把世界渲染出美丽的颜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