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路【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4 14:01:48

1、至于现代的文坛萎缩现象是一种现实,是时代的发展遇到的一种瓶颈,现代的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对文学作品冲击非常大,我们要承认,现代科技的发展十分迅猛,各种文艺表达曾出不穷,纯文字的东西已经跟不上形势了。

2、4月的北京乍暖还寒,刚刚获得由北京日报与北京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我的短小说”有奖征文三等奖的汪赛良,已没了刚获奖时的兴奋劲。

3、生意上,他在深圳开公司八年,经历过从几百万元投入到血本无归,直至背一身烂债返乡。在生活的沼泽地重新爬起来,从零开始,点滴积累,到渐渐春回大地。个中努力个中凄惶,不是一言一句可表,但他终究是站起来了,并且站如松,豪气冲云天。这一点,长征是个汉子。

4、“报纸我还留着呢。”汪赛良在一堆油漆桶里找出了一个破旧的红色手提袋,从里面抽出一叠包得严严实实的报纸。“这是你们刊登我的文章《活计》。”他拿出2011年7月29日的《工人日报》,翻到6版向记者展示他发表的作品。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将报纸放在手提袋里。

5、我不能忘记我的母亲给过我一个文学的“世界”。

6、杨防,他是我文学上的老师,他也是我们文学上的老师。所有当年兵团的业余文学创作员,都不会忘记他的名字。

7、过一段时间,他又来了,陪他来的还有一个人,看样子也是和他一样在北京打拼的农民工。我让他给我留下地址,和他同来的人立刻庄重地站起来,帮着他写。的确是庄重,是那种真正底层的人面对微茫的希望才有的庄重,我被那份庄重给打动,决定送审。”

8、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咸宁市作协副主席、通山县作家协会主席。通山县李自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玉竹楼·子谦书院”女主人。

9、他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10、《向导》是我在兵团时期的代表作。如同后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父亲》、《溃疡》成为我的代表作一样。《向导》之后我又发表了几篇小说和散文,但都不及《向导》。凭《向导》这篇小说,我被承认是兵团的业余文学创作员。

11、祝福老同学张长征先生,一直走在文学这条“长征”路上,赏花观景看世态,不离不弃苦修炼……

12、第二天,他病倒了,被送到兵团医院。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我与其他兵团创作员们通信,总要探问杨防老师的情况。

13、虽然,《此情可待》的许多篇什,只是生活记录,有些段落因为跳跃的强度大,给人一种主题混乱之感,整体感觉还在向散文境界的高度点滴进发,这当是长征在文学路中跋涉的“长征路”。但正是这份平实的记录,为人生留下了难能可贵的印记,充实了平凡的生活,为庸碌的人生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为孩子留下一个真实父亲的过往。是这些文字,足以证明长征在生活上,痛苦过彷徨过,努力过奋斗过。在来来往往疲于奔命的人生过程里,还能为文字留一角,犹为珍贵。这也是长征追随文学之梦,无怨无悔之因由。

14、我在一篇小说《北大荒纪实》中,写到一位老编辑,就是以他为人物原型的,而且用的就是他的名字——杨防。

15、我赶紧将他扶起,帮他仰卧床上,从他手中夺下稿子,嗔怪地说:“杨老师,这么晚了你还看稿!咳嗽得这么厉害你还吸烟!”

16、鲁迅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

17、沿S121行驶0公里,左转

18、记得一次在十九团办班,住团部招待所。有天夜里,我醒了,听到隔壁一阵猛烈的咳嗽声。那声音猛烈得可怕,接着变成一阵残喘。我看手表,三点多了。知道隔壁住的是杨防老师,心中极为不安,匆忙披了衣服到隔壁。我推开门,见室内烟雾浓重,他双膝跪在地上,一手抓着桌沿,一手拿着谁的稿子,喘成一团,快要窒息了,皮包骨的脸,憋得青紫。

19、沿天虹大道行驶2公里,右转进入S121

20、【文学路】刚见时,汪赛良显得异常兴奋,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就是登在《工人日报》上。

21、一九八二年我们十名北大荒知青重返北大荒“探家”,十人中九人认识他,对他怀有深厚感情。我们曾想到他家中去看看,到他坟上去凭吊,但因行止匆匆,未能如愿。

22、指导员恼火了:“你们都是知识青年,写篇发言稿还那么难?别推了,就是你!”

23、小城里有一个因爱文字而走在一起的圈子,他为人豪爽率直,大家偶尔聚时,长征说感谢文字感谢作协里的兄弟姐妹,在商海碌碌之余,还能有作协这个大家庭,让他特别温暖和有方向感。通读《家长里短》这一辑,更加相信长征所言不虚。文字是有力量的,爱文字的人在一起,总是通过所爱的文字而相互取暖。

24、我当了连队的小学教师,对于写颂扬稿和批判稿同样感到厌烦了。写的兴趣由“革命八股”而转向格律诗词。小学教师的闲暇比一般知青多,我常独自漫游在大草甸子或徜徉在小河边,为的是产生“灵感”。回想起来,浪漫得够味。隔河是另一个连队,那连队的小学教师是老高也有赋诗填词的“雅兴”。我们志趣相投,成了知交。我几乎每天都过河去找他,谈格道律,相互吹捧。

25、行驶9公里,过新村桥,直行进入睢河北路

26、再以后,连里的黑板报缺少半板字;宣传队的节目要用连接词串成一台戏;知青伙伴们写检查;老职工们交代历史问题,全找我。

27、“有志者,事竟成。”综其60余年的创作生涯,200多万字的文艺作品,使先生最终圆梦文学,成为当今陇原大地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不仅和赵燕翼等诸作家被誉为陇上四杰,而且在全国文坛也有了一席之地,不愧为龙首山下一代文学名家。

28、又要谈到所谓“个人奋斗”,我认为我们北大荒知青中如今当了编辑、编剧、作家的朋友们,可以说人人都是“个人奋斗”过来的。但是,在我们走过来的路途上,的的确确有兵团对我们的扶植和培养起过重要作用,的的确确有像杨防、崔干事这样的人的鼓励和鞭策起过重要作用。如果为了将自己塑造得更像“个人奋斗”者而矢口不谈这一点,那也的的确确是忘恩负义了!

29、“《稿酬》写的是自己一段生活的真实经历,获奖了并没有多少欣喜,反而触动了自己内心深切的痛。”获奖更加坚定了汪赛良走文学路的决心。如今,他很想能够回到学校认真学习。“鲁迅文学院是我最大的梦想。”

30、知青文学伙伴们是那么无私!每个人接过我的稿子都说:“一定认真看!”有的一接过稿子,当即停止自己的写作看起来。大家都看过后,晚上聚在一起,为我那篇小说“会诊”。

31、第三批知青到连队后,我又代表全连致欢迎词。我的“写作实践”就这样从“革命八股”开始了。

32、“没读过多少书真的很可悲,你无法理解我的苦楚。”再次提到自己的文化程度,汪赛良摇了摇头,“写东西的时候,想用个让自己满意的词语,都想不出来。”

33、这种种实践,不过是“写字”的实践,与文学不沾边。对我走上文学道路,究竟有无意义,意义何在,连我自己也不能做出结论。但有一点是应该提及的,这种种实践,也可算我个人机遇链条上的一环,因为渐渐使我产生了一种认为自己是个可以“写”的人的自信,而且暗暗开始向往在报刊上发表点什么。

34、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驾车路线:全程约8公里起点:高作服务区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300米,直行进入淮徐高速公路沿淮徐高速公路行驶7公里,过西渭河大桥,在睢宁/魏集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沿匝道行驶1公里,左转进入天虹大道沿天虹大道行驶2公里,右转进入S12沿S121行驶0公里,左转行驶9公里,过新村桥,直行进入睢河北路沿睢河北路行驶900米,右转进入八一西路沿八一西路行驶2公里,左转进入G104(旧)沿G104(旧)行驶8公里,直行进入G104沿G104行驶6公里,到达终点终点:文学路

35、采访中,汪赛良多次跟记者提起他只读到了初中,底子很薄。“刚开始写东西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写,全靠自己悟。”汪赛良告诉记者,“一开始,我阅读都有障碍。后来读得多了,才渐渐地有感觉。”尽管工作辛苦,汪赛良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书或者写作。

36、【文学路】高尔基曾经说过:“知识分子是人民的良心。”王萌鲜作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家,他将目光与笔触投诸现实生活,真实记录同时代人民的生活经验与社会运行轨迹,用直面正视去描写困难、超越苦难,不亢世亦不阿世,在社会变迁的大时代抚慰激励每一个读者,锻造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高峰”作品,伴随其60多年的文艺创作实践,是当今金昌境内文学艺术创作前所未有的文学矿藏,不仅是滋养文艺之树枝繁叶茂的精神养料,亦是联结社会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共振器。“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当前,我们这些身处新时代的后辈们,应该响应时代召唤,应该以王萌鲜为代表的优秀前辈家乡人为榜样,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火热社会实践中,勇敢扛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37、象我一样每天不停的写啊写,没有想争多少钱,只是无目的的写,自己从来也没想到以争钱为目的而出人头地,如果有一天也能争一点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这钱是怎么来的。现在争钱的行当太多了,为什么非要走这条苦涩的路呢?为你个人着想还是放弃吧!

38、他口中的王秀云老师,是《北京文学》的编辑。王秀云在点评《回家过年》时写到,“还记得刚见到他的样子,不高,瘦,脸色有着民工才有的暗淡。我本来是想把稿子退给他的,可是看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放下手头的其他稿子,和他一起修改这篇稿子。临走的时候,提醒他看一些书,然后再写。并且婉转告诉他,稿子我们用不了。我以为他会知难而退,谁知道过一段时间他拿着稿子又来了。还是在那个小客厅,还是一起改,他拿着稿子回去了。

39、鲁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他先是在东京学习,因为见到的“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不学无术,实在令他失望。

40、从此以后我就负责拔牙我师傅负责坐在椅子上开处方看报纸,我非常不喜欢牙医这个工作,当时在县文化馆工作的那群人,整天在大街上游玩,我就觉得生活很不公平,我们一天拔8小时的牙,他们在大街上东逛逛西晃晃,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上班?他们说我们在大街上就是上班。

41、鲁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他先是在东京学习,因为见到的“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不学无术,实在令他失望。

42、在《往事烟云》这一辑里,开篇是《我的军营岁月》,洋洋洒洒五万多字,占这本集子的四分之一。回忆了军营生活的各种温暖趣事,记录了从初到部队和几年后离开部队的一路真情;有生死战友情,有战友之间青春年少的糗事趣事,所有的一切,汇成的是对部队生活的不舍和感激之情:

43、收稿邮箱:171721@1com

44、沿G104行驶6公里,到达终点

45、对于文学的执著,终于让汪赛良换来了一点回报。《稿酬》的获奖给汪赛良带来的2000元的奖金。

46、1998年,我们有四个中国作家去意大利参加远东地区文学论坛,他们给我们的题目是我为什么写作?我们这四个作家互相之间根本不知道对方写的什么,我上去就念我写的

47、作为一名在北京从事了12年装修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的艰辛不足以让他屈服。没办法让孩子在北京上学的无力感却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48、“小梁,昨天张××从麦场偷了一条麻袋,晚上要开他的批判会,你写一篇重点批判稿!”

49、“儿子回老家以后,我特别失落,当初写《稿酬》就是为了纪念儿子在北京的那段日子。”汪赛良哆嗦着双手点了一支烟,缓缓地吸了一口说,“我也没办法,让孩子在北京上学肯定好,但是条件有限,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去。”

50、我身体毕竟太瘦弱,而且病着,一天比一天感到支撑不住。

51、沿睢河北路行驶900米,右转进入八一西路

52、我在培训班上将自己的小说给大家看,心中忐忑不安,唯恐又挨一顿毫不顾及情面的“轰炸”,遭到被“枪毙”的下场。

53、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300米,直行进入淮徐高速公路

54、每次办创作培训班,只要他不病倒,总被请来做我们的义务编审。他身体非常不好,瘦而高,面容憔悴,形销骨立,患有严重的肺气肿和心脏病,才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仿佛六十多岁的样子。今天活跃在文坛的我和北大荒知青出身的编辑、编剧及作家,提起他都会产生由衷的缅怀之情。我们多少人当年在兵团发表的作品,是经他审阅过,指点过,亲笔修改润色过和热忱推荐过的啊!他为我们倾注过巨大的心血。

55、2007年,我舍弃了深圳自己创办的两家不景气的公司决心打道回府,背负着一百多万元人民币烂债逃回家苟且偷生,心情一下子落入谷底,犹如掉了毛的凤凰风光荡然不存,在江湖的迷乱中受尽了人躲鬼不逢、犹如丧家犬般的生活,过着饥一餐饱一餐的落魄日子,多次挣扎试图在漂泊的江湖中奋发,却是尝尽人间冷暖而叹死而无后生,曾过着赌博场尽输、拉保险尽赔、有商机无盘缠、吃豆腐皮差点噎死的日子。创业失败后才觉自己落到如此的不堪脆弱与无奈,后迫于生活,买了一辆二手货车守在县城月亮湾一角落,日夜守客跑运输,试图先养身立命,再谈孝忠仁义……(《方寸光辉》)

56、“更换后,文学南路绿化带里将以红叶石楠为主,穿插栽植桂花树。原来南路段的苗木被移栽至文化、成侯、留侯等广场空地内栽种。”园林处负责人表示,文学南路改造后路缘石和绿化池的池壁都换成了花岗岩,苗木更换后,整条文学路的景观将形成统大大提升了整条道路的档次。

57、正是劳动间歇,我坐在一根大木上看过电文,许久许久没有力气站起来……

58、作为人大代表,他认为自己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民众说话,反映民众的要求和意愿,反映民生疾苦而履职尽责。他积极参与县上的文化公益服务,多次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建言献计。在县城文化广场、北海子景区、骊靬城、骊靬大道等项目建设中,他几乎全程参与。1986年,永昌县政府打算将北海子卖给金川公司,王梦鲜向当时县委主要领导积极谏言,劝阻了这笔将受后世唾弃的商业交易,成功地保护了北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新世纪,他不顾年事已高,登焉支、上武当,跋山涉水,静思凝神,挥笔著文,著碑记、赋颂词、写说明、书赞语,呕心沥血,竭诚奉献。两年时间写作辞赋碑记等40余篇,《永昌赋》《红山赋》《武当颂》《红山联》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读来荡气回肠。

59、三十年代又与共产党内左倾的错误文艺路线进行斗争,其后与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合作成立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鲁迅作为左联的盟主领导左联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文艺妄图绞杀无产阶级文艺的阴谋。

60、如果当年没有《兵团战士报》,我今天也许不会走在文学道路上。

61、汪赛良对于文学的执著,打动了王秀云,让《北京文学》为他敞开了怀抱。这也彻底激发了汪赛良写作的冲动。写作、投稿占用了他所有的闲暇时间。

62、大家都很刻苦,很勤奋。每人占据一张桌子,互不干扰。深夜两三点钟,能安然入睡的寥寥无几。招待所管理员心疼大家的身体,吩咐食堂天天为大家做夜宵。

63、“成功来得太突然了,我完全措手不及。”汪赛良笑着说,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想写工作,对于文学的追求几近“疯狂”。然而,2010年他四处投稿,却毫无收获。就在他想放弃文学之路的时候,《工人日报》给了他希望。

64、我不能忘记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培养了我讲故事的能力,培养了我少年时期的写作兴趣。

65、“工友经常笑着问我写文章能挣几个钱。”汪赛良略带苦涩地笑了笑,“其实我现在倒也不在乎这些钱了,但是我能理解他们,打工人敢有什么追求啊。”

66、这位户主勉励汪赛良可以尝试着写一些自己的生活体验。临走前,汪赛良才得知这位户主竟然就是《中国体育报》前副总编辑冯贵家。

67、欢迎会开过后,连里的许多人,尤其是老职工和家属们,交口称赞我有“文才”。

68、兵团宣传部的崔干事,得知我被从团机关“精简”后,千里迢迢从佳木斯市来到我们团。他一见我就吃惊地问:“你怎么瘦成这样?”他望着我摇头不止。我的身体的确是要被累垮了,觉得在一团绝不会有什么好的命运转机了,便产生了回山东老家插队落户的念头。那一时期我忽然极想有一个小家、有一个妻子,当一个能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民,了此一生。崔干事听我讲出我的念头,生气地说:“那你就太对不起杨防了!他住院期间还问你最近又写了什么没有?你别忘了你参加过四次兵团创作培训班!”我无言以答。我坚决反对崔干事为我去找我们团的领导交涉什么,可他还是去找了。临行前到我们连去,正见我抬大木。

69、我又开始动笔。写了撕,撕了写。常常独自一人在小学校里写至深夜。冬天,教室里很冷,写一阵,哈一阵手。

70、当作家(这个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语文老师(这个得有耐心)(暑假什么的还可以开补习班赚钱)

71、兵团宣传部将参加这些培训班的男女知识青年从各师各团甚至直接从各连召集到兵团总部所在地佳木斯市(有时也召集到某师或某团),最大限度地提供当时可能提供的一切条件,进行文学和文艺方面的培训。

72、我从跳板上走下来,他把我拉到一边,严厉地对我说:“听着,你要挺住这一个时期,我将把你调离一团!参加过我们兵团创作培训班的知青,应当有几个成为作家。我负责抓全兵团的文学创作,我对你不只有友情,还有责任。”

73、团宣传股不知从何处听说了我这么个人物。股长给我写了一封信,希望我能为团里写篇广播稿。时值雷锋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前夕,我写了一篇题为《雷锋精神不死》的小文章寄去,在团广播站广播了。不久在《兵团战士报》上发表了,还被列为我们团那一年见诸报纸的“重要文章”。我的文字第一次发表在报上,我心中的激动无法形容。这在连里算件大事,全连的人对我刮目而视。接着我又写了一首诗——《夜诊》,直接寄往《兵团战士报》,居然又登载了。两个月后,我的第一篇小说——《麦种》也在《兵团战士报》上问世。

74、从十九团回连队不久,我被调到了我们一团宣传股做报道员。我的整个心已完全被文学吸引,主要精力在写小说、散文、诗歌方面。我做报道员的一年内,没写过一篇报道。幸亏团宣传股不止我一个报道员,股长和宣传干事对我很宽容,从未加谴责。

75、没过多久,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到了东京,联络了许寿裳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办文艺杂志。不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后来他写了大量的杂文和小说,成为我国最伟大的现代文学作家。扩展资料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

76、那次大病后,他又参加过一次创作培训班,没坚持到结束,又病倒了,又被送进医院。我上大学的第二年,得知他去世的消息。

77、按照他的说法,写这篇文章源自一个不应该有的差错。2009年的一天,汪赛良像往常一样在户主家做装修,做的活是打墙洞。由于用力过猛,墙被穿透了。隔壁的户主要求汪赛良过去给补上。在与隔壁户主闲聊的过程中汪赛良说自己喜欢读书和写作,不过文凭太低,不知道怎么写。

78、沿匝道行驶1公里,左转进入天虹大道

79、采访结束的当晚,汪赛良给记者发来了短信:“底层写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底层作者比其他阶层的作者更多一份沉重,因为他们几乎都有试图通过写作改变处境的想法。”

80、真正认识长征,是我出版长篇小说《守望木棉花》不久,而他正是披荆斩棘历经磨难后重拾诗酒佳话的时候。他说,在北京一个朋友那里读到我的小说,因为写军人,他感同身受,一日一夜读得天昏地暗泪流满面。一次回乡,特地约我去吃饭,并一口气买下100本书分送给战友们分享。他说是我的小说再次触动他心底深处的文学梦,并说是我的铁杆粉丝,要号召自己向我学习等等话语。言谈间,得知他曾有一段最坎坷的岁月,那时哪怕早餐钱没有了,也要买书读,始终没有丢弃文学梦。那些年,他写过一些文字,也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过。因为对文学的爱,他坚信自己能走过艰难困苦;有了文字的相伴,再落魄的日子也能战胜孤单寂寞。

81、倪霞,又名倪小书,笔名人儿。祖籍湖北阳新东源倪家村。出生于湖北通山黄沙孟垅卫生所。现在通山县红十字会工作。

82、我反问:“什么活最重?”

83、他说:“给我。我要首先看你带来的小说。”

84、我好歹也算一个八年纳税人的老板,一夜之间沦落如街头的乞丐,如一条丧家犬,狼狈不堪地被深圳吆喝一声,将我抛弃于门外……过去的朋友战友亲人绝大多数离我远去,父母兄弟对我唉声叹气无力相助,我像一个传染病人一样抖瑟在人世间苟延残喘……是我的姻外婆和我的弟弟从泥潭中将我拼尽全力拉起,并为我擦洗满身的污水,带我上岸,推拉着我前行……为了女儿我必须从零开始,我唯一的力量是还有一对儿女……在不到五年时间里,我还掉了近两百万的巨债……(《喜得女儿》)

85、培训班上,爱好文学的知青们,在一起无忌地大谈各自读过的文学著作和各自崇拜的古今中外的作家,颇似沙龙。与他们的接触,使我深感自己原来读书并不多。

86、我走上文学道路其实很简单

87、又到了佳木斯,与崔干事见面后,他第一句话就问:“带来小说了?”

88、我也同样不能忘记杨防老师。

89、鲁迅一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学运动伊始时期便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斗争。“女师大学潮”发生后与迫害学生的军阀进行论争,鲁迅不畏强暴执笔对战,显示出一个正直文人的气概。尔后国民党统治之下又大胆披露其黑暗统治。

90、我去了一个卫生院做牙医

91、采访中,汪赛良言语中透露着对文学路上的给过他帮助的人们的感激。他说他的文学路是“疯狂”的,“一次偶然的小成就”支撑起他大大的文学梦。

92、生活上,长征有军人的豪爽,也有生意人的圆融。唯有面对文学时,是万般的虔敬和千缕的柔情。文学这条路,永远是一条“长征”路。在这条“长征”路上,长征怀着一颗柔软之心,在一步步探索和学习中前行。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里,是文字抚平了他内心深处不可言说的忧伤,同时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

93、一天,我收到兵团宣传部干事寄来的信。他负责抓全兵团的文学和文艺创作。他在信中写道:“参加过我们兵团文学培训班的人,没权利自暴自弃。下一届培训班,我还要通知你来,到时候你要带来一篇好小说。否则,你连兵团一所为你服务过的服务员们也对不起……”

94、第二年年初,我果然收到参加兵团第三届文学创作培训班的通知。

95、我说:“中国好像不会再有作家了吧?”他说:“我指将来!十年后,二十年后!”我苦笑。他又说:“作家是时代的产儿。十年、二十年后,我的话定见分晓!”他说得那么自信,跟我握了一下手就走了。我站在原地,一直望着他走到公路上,虽然感激他对我的关心,却根本不相信他的话……几天后,我病倒了,四肢软弱无力,一口饭也不想吃,浮在菜汤表面的油星也会引起我的恶心。但仍坚持着抬大木,不愿被连长和指导员认为我是累垮了。半个月后,我收到一封电报:

96、——读张长征《此情可待》有感

97、一个写作者,特别像我们这类基层写作者,没有读科班,没有正规训练,全凭一股爱文学的劲头,一头扎进去,初始时是无知无畏,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不断见识高人,越到后来越觉得自己的肤浅。文学的路,如大海如沙漠,我们,永远是跋涉者,唯有深入到生活的泥土里,也许才能悟得些许真谛。

98、作为文化界领军人物,他将“扶掖后生,培养文艺新人”视为他义不容辞的职责而无私奉献自己的才干和力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他先后在永昌县文化馆文学学习班担任主讲,每次讲座都有七八十人参加。同时,他对文艺青年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修改稿子,数十年如一日,由他修改推荐在省级刊物发表业余作者的作品近百篇。在他的感召和指导下,一大批青年才俊拔尖而出,一支支青年文学队伍在永昌城乡、各行业中成长起来。他们大多都成为后来永昌文化事业建设的骨干。仅加入甘肃作家协会的会员就有19人,有多人都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而蜚声金昌文坛。他的早期学生何登焕,最终成长为永昌民俗文化的专家;张弛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了闻名全国的作家,现任甘肃省作协副主席。

99、我耻于回老连队,怀着一种“较量”心理,血气方刚地要求将我分配到木材加工厂。我那时身体就很瘦弱,已经生了肝病。木材加工厂连长问我:“这样的身体,能干什么活?木材加工厂可不养闲人。”

100、我一天都没学过医学,上班第一天就拔牙了

101、我按照他们的意见,又修改了两遍,直至培训班结束后,才向崔干事交稿。我在《兵团战士报》上发表的第二篇小说《向导》,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