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女【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5 16:33:58

1、聊斋里面的女子,不管是狐、是鬼、是仙、是人,都有一个共同个特点,貌美如花。可是,凡事都没有那么绝对,这其中就有一个异类——乔女。她特别在什么地方,一个字“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丑女,却做出了很多男人都自愧不如的俊事。

2、心中过意不去,于是有给他寻了良人,这位叫孟生的男子一日上街看见乔女在卖布,被她坚韧的精神感动,毅然求娶她为妻,这时乔女的母亲却觉得孟生家境殷实,让乔女把这个机会让给妹妹,孟生的母亲也不愿意让乔女进门,孟生不愿,以死明志,乔女听后伤心欲绝,这一辈子,只有孟生懂了他,但是这唯一的知己,也不复在世了,又是她一个人。

3、经此一事,有人劝乔女就住在孟家吧,可是乔女认为自己并没有跟孟生正式拜堂成亲,住在孟家不合适,于是带着孟乌头和孟母回到自己家中照顾,将孟宅交给孟生的友人打理。

4、这副拆字联上联是“少女妙,乔女娇,日照三春好女子美”。其中,“少”、“女”构成“妙”字,“乔”、“女”组成“娇”字,“女”、“子”为‘好’,而“春”字又将“三”、“八”和“日”字包含在内。上联:少女妙,乔女娇,日照三春好女子美下联:月日明,青日晴,东方一白,百昌日日新。瓜子孤,小子孙,月明秋艳丰色迷青水清,闰水润,雨滋双木,霖沐水木丰古木枯,田木果,月栽青森木林优(植树节)

5、确实,美好的皮相,赏心悦目,没有人不喜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忽略丑陋的皮相,只爱美丽的灵魂,却难之又难,又有几人能做到?

6、故事四十四《杀阴曹》,第69集

7、乔女前半生受尽嫌弃,一直自卑压抑。孟生的出现拯救了她的心灵,让她意识到,自己也有被爱的价值,那就她的“德”。然而“烈女不事二夫”的观念已经浸润她的血脉,让她一边深爱孟生,一边觉得嫁给孟生便是“失德”,也会因此失去孟生对她的爱与敬重。

8、《鹦鹉奇缘》第61~62集

9、《聊斋电视系列片》又名《聊斋》,是中国内地的一部大型古装电视系列剧,由福建电视台编剧李栋于1987年初提出设想(注:长期以来流传的"1986版"说法错误),得到台长俞月亭批准。之后成立录制总部,并由福建电视台和南昌影视创作研究所于1987年下半年正式开始拍摄,边拍边播,到1990年10月拍摄结束。该剧以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为题材,荟萃了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50个左右生动故事。

10、【乔女】故事三十一《连琐》,第46集

11、乔女抚养孟生的遗孤,用心用力超过自己的亲生子;乌头也视她如亲娘,觉得乔女百年之后,让她与早逝的父亲“生不同床死同穴”,是最恰当的安排。这个知恩必报的厚道孩子,哪里懂得老人家少女般九曲十八弯的细腻心思,他好心办了错事。

12、又过了几年,乔女为乌头储存了几百石粮食,求聘于名门望族之女。收拾好孟家老宅,让乌头回自己家去。乌头哭着请求乔女一起过去,乔女答应了,但如往昔一样纺纱绩麻劳作。乌头夫妇夺了她的纺织工具,她说:“我母子坐享其成,心里很不安。”乔女便早晚为他们管家,让自己的儿子在田间巡回查看,俨然雇工。

13、《狐侠》第67~68集

14、有人提议,想留乔女住在孟家,就便抚养他的孤儿。乔女不肯,把孟家的房门锁起来,让老妈妈抱着乌头跟她一块回去,住在自家另一间屋里。凡是乌头的日常所需,乔女都是和老妈妈一块去孟家打开房门拿出粮食,替乌头置办,自己从不沾孟家一点光,依然抱着儿子过穷日子,和从前一样。

15、“50部,80集”的说法,也是总监制俞月亭回忆当时听相关人员汇报。后因福建台人事几经变动,该剧保留的许多资料都已无处寻找。所以,该剧总共拍摄的篇数和集数,很难有确定答案。

16、《良琴知己》第23集上

17、乔女死后,乌头暗中送钱给穆子,要将乔女与孟生合葬。出殡那天,乔女的棺材沉重,三十多个人都抬不起来。穆子突然倒在地上,七窍流血,骂道:“不肖子,怎能出卖自己的母亲!”乌头害怕,跪拜祷告,穆子才恢复正常。于是又推迟了几天出殡,把穆生的墓修好,才将乔女和穆生合葬。

18、《陆判》朱尔旦和朋友去参加聚会时,专门走小路捷径,遇见判官处理鬼神的景象,陆判替朱尔旦剖胸换心,朱尔旦果真变得才华横溢,高中魁首,虚荣心开始泛滥,他又想为其妻王氏割头换貌。

19、故事二十七《田七郎》,第38集

20、然而,她自己不肯承认这样的事实。生前不仅刻意分割开孟生儿子和自己儿子的生活待遇,死后也一定要归葬穆家,成全一个道德虚名,以此感动自己,也感动世人。

21、家里败落得不成样子,孙子和后辈都穷而且没有文化,逐渐地,他们也不大愿意奉养照顾他了。贾奉雉又后悔又气愤,看到妻子挨饿,他只好重操旧业,通过科举考试,当了官。

22、《莲香》第15~16集

23、既然生不能相亲相爱,死后就让他们永远在一起吧,他多想成全压抑了一生的养母。为此,他甚至给了乔女儿子钱财,要他同意母亲葬在孟家。

24、故事四十《鹦鹉奇缘》,第62集

25、孟生听到乔女如此回答,更加钦佩欣赏乔女了。这一次,他正式请媒人向乔女母亲提亲。乔母当然满心欢喜,主动来到女儿家,让乔女一定嫁给孟生——这么好的姻缘,上哪去找啊?不料,乔女还是不同意,态度无比坚决。

26、《乔女》第33~34集

27、不久,乌头考中了秀才。乔女又要告辞回家,乌头不答应,出钱为乔女的儿子娶了媳妇。乔女就把儿子分出去回家过。乌头留不住他,就暗地让人从附近村子里买了一百亩好地,送乔女的儿子走了。

28、媒婆得知乔女嫁给穆生不久就守寡之后,满心愧疚,不仅登门道歉,还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乔女再说一个好人家,为此鞍前马后跑断了腿,不仅介绍了家室好人品好的孟生,就连孟生送给自己银子作为谢礼媒婆都没有收,可见媒婆是真心敬重乔女,真心实意为乔女好,希望她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这样的人实属难得,很不错。

29、故事三十《梅女》,第44集

30、一美,不仰人鼻息,低三下四去生活,她宁愿如此,哪怕给白眼的那个人是自己的母亲。她也选择不原谅。哪怕贫苦再甚,她用坚韧和顽强活出自己来。一个女人用纺织养活一个孩子,其生活艰难可知。用艰难去成就自己的自尊,这与王宝钏与父决裂苦守寒窑有几分相似,不同之处,王宝钏尚有希望待得薛平贵发达。而乔女是在艰难中完成着精神的自守,贫苦而不易其志者,举世有几人哉?在这一点上很多须眉不及这一巾帼之女。

31、可我不喜欢这种感动,也不想赞颂这种“感动”。

32、此联是这样解释的——可人乔女弄木矛,意思是可爱的乔家的女孩子喜欢舞枪弄矛的!而女+乔合成娇,矛=木合成柔!于是就得到了娇柔二字!

33、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有一个孟生,死了妻子,撇下个儿子,刚满周岁,没人抚养,所以孟生急着再娶一房媳妇;可是媒人一连提了好几个,孟生都不中意。一天孟生偶然看见乔女,十分喜欢她,“忽见女,大悦之,阴使人风示女。”换了一般人,家里又穷,自己长得又丑,忽然有一个家庭条件不错的人打算娶她,还不赶紧奔过去抓住,别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跑了。

34、偏偏乔女的母亲觉得她是累赘,对貌美的二女儿百般照顾,乔女虽然貌丑,但是却非常勤劳能干,有一天媒婆终于给乔女说了一份中年丧妻求偶的婚事,且家境困苦难以续弦,乔女不愿意,但是迫于周围人的压力把自己嫁过去,婚后乔女的丈夫就在三年后因病去世了,乔女此时带着孩子回家找母亲救济,母亲却觉得她已经是泼出去的水了,于是乔女一气之下织布,自力更生,媒婆瞧着乔女生活贫苦。

35、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向来都是以狐妖鬼怪为主要故事内容的,但是这一篇乔女的故事,却很特殊。

36、86版电视剧聊斋之乔女演员表:乔女由赵凤霞饰演;孟生/孟乌头由徐少华饰演;县官由宋戈饰;一溜风由孙翠萍饰;林生由赵学贤饰;孟母由金文英饰;乌头妻由杨世华饰;乔母由赵秀荣饰;穆子由徐显辉饰演。

37、果然,第二天,儿媳去房中一看,乔女已经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双给未来孙子做的虎头鞋。儿媳回到房中,看着虎头鞋泪如泉涌放声大哭,乌头也悔恨不已。

38、故事四《佟客》,第3集下

39、后来乌头做官了。乔女要回家住,乌头两口儿连哄带劝留住不放。乌头暗地里出巨资给穆子买了房子田地,并安排他娶妻成家。

40、乔女死了。安葬前,乌头悄悄给了穆子一笔钱,和穆子商量妥把母亲葬在孟家阴宅。一切就绪,棺材重的怎么也抬不起来。正束手无策时,穆子突然倒地,七窍流血。喃喃自语说:妈妈别打了,我错了,我不该卖您啊!乌头也跪地祷告,请求饶恕。重新安排去穆家墓地修建墓穴,棺材始得挪动了。

41、其实现实就是这样的,我们很多的时候看重的是外表,但是那个人内心确实是很美好的,有的时候看重的是内心,然而那个人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表的,其实这些事情还是可以体谅的,毕竟确实有很多的不一样的,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还是早点做选择更好。

42、故事十六《无头案》,第21集

43、乔女明白,乌头将要入仕为官,为官最讲门第出身,自己已经成了乌头的累赘。儿媳妇却早已将乔女当成了自己的亲婆婆,私下责备丈夫席间不该那样说话,这不是赶婆婆走吗?

44、再来说说县太爷。一开始本来以为这也是个不明事理的人,确实,没有状纸就不受理案子,受理案子的时候又漫不经心吊儿郎当,看到乔女的样子又吓得不行,以为这个县官也就这样了,可是没想到这个县官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三言两语就被乔女震撼得目瞪口呆,从一开始对乔女的鄙夷变为对乔女的敬佩,并暗暗反思自己,人不可貌相啊!最后为乔女伸张了正义,惩治了刁民。不得不说,这个县官不错的,有可取之处,初时有些鲁莽,得知真相后又尽心尽力,一个很真实的人。

45、故事十二《莲香》,第16集

46、孟生家境富裕,她不如他;孟生的外形文中未作交代,应该不低于普通人,她不如他;她初婚嫁了贫困的鳏夫,变成拖油瓶寡妇后又打了五折,她配不上他;孟生喜欢她,理由是品德出众,可是在封建礼教的大环境下,有德的妇女并不稀罕。

47、可巧,孟家的孟生不久前妻子去世,只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虽颇有家产,但上有老母下有孩子,一个大男人实在是束手无策,媒婆前去上门细数乔女的勤快能干贤良淑德,希望促成乔女和孟生这桩姻缘,孟生对乔女也只是略有耳闻,并不了解,任媒婆说破了嘴,孟生也没有答应。

48、乔女不,她居然给推辞了,“曰:“饥冻若此,从官人得温饱,夫宁不愿?然残丑不如人,所可自信者,德耳。又事二夫,官人何取焉!””。而且她还不是搞欲迎还拒那一套,是真的拒绝。孟生“使媒者函金加币而悦,其母母悦,自诣女所固要之,女志终不夺。”要说孟生也真是痴情,真心实意的想喜欢乔女,娶乔女,乔女母亲“愿以少女字孟”,他居然都拒绝了,一心一意地想打动乔女。

49、难得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篇以丑女为主角的小说,作者用简洁生动的笔墨,为我们描摹了这个丑女的一生,她的骄傲与卑微,她的情怀与疼痛。

50、什么是知己?这就是知己。能够透过乔女的外表,看到她内心的美好。现在是一个拼颜值的时代,生活速度进行的太快了,快得我们无法停下脚步去观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颜值高低。乔女是不幸的,生得丑陋真不是她的过错,却要她去承担后果。乔女又是幸运的,能够遇到懂她的孟生。人生得一知己的何等难,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出于对礼教的遵守,乔女拒绝了孟生,可是,我相信,面对孟生的契而不舍,她的心也是颤抖的。那一刻的震撼,足够她停下手里的活计,脸上露出如少女般梦幻的红晕。

51、【乔女】故事二十九《八大王》,第42集

52、谁知没多久,孟生得病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一个老妈妈和一个特别小的儿子。乔女其实心里也喜欢孟生,看到周围的流氓无赖霸占孟生的财产,她挺身而出,想尽办法为孟生的儿子争取来了自己的财产。

53、这个故事大体还是比较乐观的,尽管人间充满了余杭生和考官这样的平庸之辈,但王平子能够结交知己宋生,而宋生能成为梓潼府司文郎(梓潼府是民间文曲星的故里),还是有光明的希望。

54、然而深藏在骨子里的自卑却阻拦了她的脚步。

55、媒婆甚至让乔女的母亲去劝说乔女,乔女仍然不答应,见状乔母居然想让自己的二女儿嫁给孟生。孟生得知此事更加表明决心非乔女不娶。乔女虽然嘴上说不嫁孟生,但是心中却十分欢喜孟生的知遇之恩,将孟生奉为知己,还为孟生做了一双鞋,心想如果孟生能穿上她做的鞋,即便嫁不成孟生,死了也情愿。

56、故事九《狐仙驯悍记》,第10集

57、《聊斋志异》中有太多极漂亮极多情的女子。写到她们的美时,蒲老先生从来不吝言辞。如“翠风明珰,容华绝世”写女子绝世的容颜,靓丽的装饰,展示着青春的生命。如“嫣然展笑,真仙品也。”用想象中的仙人之姿来想象女子笑的娇柔;如“荷粉露垂,杏花烟润,仪度娴婉”用自然界中最美时候的花朵写女子的姣美与仪态。如“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秋波频顾,”写女子体态的婀娜和双眼的聪慧……

58、《娇娜》第57~58集

59、乔女面目有胎记,面丑,嫁与一人,丈夫生病去世,媒婆介绍给孟生为妻子,乔女以太丑自卑,没有通知,孟生不嫌弃,以后也没有再娶妻,后来病死,乔女抚养孟生留下的孩子。后来有恶霸欺负她们,乔女就上告给官府,官府感动她们的知己之情。解决了这件事。

60、乔女死后,乌头常有将乔女与孟生合葬之意,便暗地里用金银诱使她儿子同意母亲与孟生合葬。到下葬之日,棺木沉重,三十个人都抬不起来,忽然,乔女的儿子跌倒在地上,口鼻流血,

61、孟生得知后更加敬佩她,派媒人重金求聘,打动她的母亲。乔母很高兴,亲自到女儿住处,坚持要她答应这门亲事,但乔女始终没有改变守节的意志。乔母觉得对不住孟生,表示愿意把小女儿嫁给他,孟家的人很高兴,但孟生却不愿意。

62、平原县的乔生,有个女儿长得又黑又丑,豁鼻子,还瘸着一条腿,二十五六岁了,也没有来提亲的。同县有个穆生,四十多岁,妻子死了,家里很穷,无钱再娶,就出了一份微薄的彩礼,娶了乔女。

63、成年后的儿子在田间劳作,望着田埂上挑着书担前去赶考的书生,儿子心中很不是滋味。问乔女,当初为什么不让他和乌头一起读书?乔女说,乌头读书是用的他自己家的钱,咱们怎么能用别人家的钱给自己读书呢?

64、乔女问明情况,得知林某是孟生前的朋友。马上去找林某说:“夫妇、朋友人伦之首。我因奇丑被世人所不齿,唯有孟君爱我。虽然以前我坚持不答应和他结婚,但我心里已经把孟君视为知己了。现在他死了,儿子尚小,我理当报效知己。然而仅凭我的能力抚养幼儿可以,抵御欺侮困难。孟君没有父母兄弟,我们作为朋友,若坐视他子死家灭而不救,那么五伦中就不要有朋友了。今天我找你,不奢求太多,只要你写一纸诉状,告到县衙。孩子,我自可抚养。”林某答应了负责诉讼。无赖们知道后,扬言要杀林某。林某怕了,闭门不出。

65、故事二十八《香玉》,第40集

66、很早之前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过86版的聊斋之乔女这个故事,当时就觉得很吸引人。今日有机会又得以重温这个故事,还是觉得很震撼,忍不住想为乔女写点什么。

67、电视剧《聊斋电视系列片》又名《聊斋》中乔女在第四十六集。乔女是一个相貌丑陋皮肤黝黑的大龄女子,不仅如此瘸腿的乔女眼部还有一块胎记,因此乔女到二十五岁还没有嫁出去,父母嫌弃之余给她找了一个中年丈夫,可惜的是丈夫暴病身亡留下孤儿寡母。

68、然而对于饱尝人世心酸的苦命人来讲,这一点点照进人生的光束已经足够撑起下半生的晴天,已经足够温暖,足够丰盈,足够拥抱着这点念想的小火炉来融化心中的万年寒冰,丰丰富富快快乐乐欢欢喜喜地过一生。

69、故事三《雨钱》,第3集上

70、拼将慈怀酬知己乐把存心化春晖

71、然而,没有如果。有人说乔女对得起孟生对得起乌头,唯独对不起自己的儿子。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72、被世人轻慢嫌弃时,她觉得悲伤绝望;现在有人如此真诚地欣赏她,愿意名正言顺地迎娶她,这是命运给予这个丑姑娘的奖赏,她为何要执意拒绝呢?

73、恪守礼教的乔女,尽管认定孟生是今生唯一的知己,虽然不是孟生遗孀,却为他做了所有妻子应该做的事情后,还是恪守本分,死后回到她的丈夫穆生身边。“及期,棺重,三十人不能举。穆子忽仆,七孔血出,自言曰:“不肖儿,何得遂卖汝母!”乌头惧,拜祝之,始愈。”

74、乔女对孟生,是一种爱情,也是一种感恩,因为面貌丑陋的她,只有孟生表达出了真心的喜爱。所以,乔女知道孟生是懂自己的,这份知己之爱,难能可贵。

75、然而,从南宋程朱理学诞生开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女德逐渐占领了意识形态,后来更是为统治者接纳,成为钳制女性精神的枷锁,扼杀了无数女子的青春与一生。

76、可实际上呢,她早就在精神上背叛了丈夫,把自己“嫁给”了孟生(她对孟生的朋友说,“前虽固拒之,然固以心许之矣。”)。孟生死后,她以一个无亲无故的寡妇身份,既去拜祭孟生,又为孟家出头,还抚养孟生的儿子长大,已经在实际行动中扮演了孟生遗孀的身份。

77、有人提议,想留乔女住在孟家,方便抚养他的孤儿。乔女不肯,把孟家的房门锁起来,让老妈妈抱着乌头跟她一块回去,住在自家另一间屋里。凡是乌头的日常所需,乔女都是和老妈妈一块去孟家打开房门拿出粮食,替乌头置办,自己从不沾孟家一点光,依然抱着儿子过穷日子,和从前一样。

78、乔女……赵凤霞 孟生/孟乌头……徐少华 县官……宋戈

79、乔女死前,希望和自己的丈夫穆生合葬。但是孟生觉得乔女应该和自己死去的父亲合葬。在乔女死后,本打算把乔女葬在孟生坟中,但棺材抬不动,乔女显灵。最后,乔女还是和自己的丈夫穆生葬在了一起。

80、故事十一《窦女情仇》,第14集

81、孟生对她的欣赏、爱慕,以及非她不娶的执念,让她深深感动。这个从未被世人爱过的姑娘从内心感念这一份爱与欣赏,已经悄悄将孟生引为知己,将一颗心给了他。

82、自己嚷道:“不肖的儿子!怎敢出卖你的亲娘!”,乌头害怕了,跪拜祷告,才恢复常态。之后将乔女的棺木重新停放几天,把穆生的坟墓修缮后,在那儿落棺合葬。

83、醉仙冯子平仰慕辛十四娘的笑声,冒然访古刹,自荐为婿。辛家痛恨酒徒,推将出门。冯子平精神恍然,鬼使神差竟来到早已仙逝的姨婆家,发誓戒酒,姨婆欣然为媒。婚后,冯子平经不住酒友的劝说又饮酒无度,最后陷入圈套而被诬陷入狱。

84、乔女不太懂孟生隐蔽的心意,她信了对方的“官宣”,她也对外宣称,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德,必须把这个“不事二夫”的“德”发扬光大,无论如何不能嫁。这话也是半真半假,有一种爱是明知配不上,宁可咫尺天涯,不拖累对方,亦不给对方抛弃自己的机会。

85、最老版《聊斋》乔女结局没有死,这一剧情发生在第三十六集。当时的场景是:

86、《聊斋》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们,不论人、鬼、狐,都是“容貌娟好”的美人,乔女是个例外;爱情故事的男主角们,都神魂颠倒于“风致嫣然”,孟生也是个例外;《聊斋》是天地妙文,蒲松龄的境界光怪陆离,梦里说梦,信马由缰,却都是有逻辑的。

87、莲藕虽断丝不断黄泉路阻心相随

88、听说林生同孟家很要好,乔女就登门对林生说:“夫妇、朋友是人间大伦。我因为很丑,被人看不起,只有孟生能了解我。以前我虽然拒绝了他的求婚,可我的心却早已许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儿子又小,我当然应该报答知己。

89、愿世间再也没有“乔女”,每一个女子都能知行合尊重自己的心灵感受,敢于追求爱也接受爱,不被道德绑架,不为虚名束缚,身心舒展过一生……

90、乌头到了该读书的年龄了,乔女给请了私塾老师。奶妈提议让穆子和乌头一起读书,乔女不肯。说:“乌头读书的费用是他自己的,用别人的钱教我自己的孩子于心不忍,还是让他学干活儿吧。”又过了十来年,给乌头积攒下钱粮很多,也娶妻成家了。乌头小两口儿回孟宅住,坚持要乔女母子一起去。乔女答应了,但是,一定要像以前那样劳动挣钱,不愿娘俩吃闲饭。乌头不忍再让她受苦,就暗中把活儿都让人给拦下了。乔女就打理内外家务,穆子带人下田耕种,娘俩就像两个佣人一般兢兢业业不辞劳苦。乌头两口儿如有过错,乔女严加苛责,直到两人跪地认错、承诺决不再犯方罢。

91、时光漫漫,用一生的岁月回报知己

92、故事四十三《狐侠》,第68集

93、故事十七《金钏奇情》,第22集

94、乔女结局没有死,这一剧情发生在第三十六集。当时的场景是:乔女长得又黑又丑,且跛足,孤儿寡母靠纺织卖布为生。富商孟生丧妻欲娶乔女,乔女因自己相貌丑陋而婉言谢绝,心中却引为知己。不幸,孟生暴病身亡,镇上恶霸乘机敲诈孟家,乔女挺身相救,收养孟家遗子供读学堂。不料,孟家遗子考中进士后,却微露嫌弃乔女寒丑之意,乔女便悄然泪别。河滩沙路,一串足迹,留下后人深深的敬意与思索。

95、同为女子,我同情甚至理解乔女的选择,对她的一生无比感动。

96、这便是“乔女”,一个让人无限感动又充满沉重悲怆的故事。

97、寂寞的乔女不知道,野百合也有春天,属于她的春天正在向她走来。

98、但是,这些乔女全然没有。她出场,简简单单,没有任何铺垫。“平原乔生,有女黑丑,壑一鼻,跛一脚,年二十五无问名者”。这在十四五岁就可以议嫁的乡里,确实称得上是金牌剩女了。想来乔女肯定看着自己的闺中密友一个又一个走进婆家去宜室宜家。不知道她自己有没有对未来有所想象。估计她的想象里也不可能有白马王子踏着五彩祥云来接她。如果乔女识文断字,她也可以不自卑的。无盐女钟无艳容貌丑绝,四十岁时,依然可以让宣王甘心封她为后;三十多岁没有出嫁的孟光依然可以找到贤君子梁鸿举案齐眉,成为美谈。黄月英可以嫁得人中龙凤诸葛孔明,琴瑟和鸣,夫妇和谐。就丑相与美德而言,她不比这些人逊色。

99、在无任何偏袒情况下,县令是替你解决问题的,不是听你教训的,驱逐也在情理之中。乔女转而求助乡绅,拐个弯儿事情就好办了,这是她的智慧。整个过程,乔女并未遭到地痞无赖的人身伤害,可叹林生胆小如鼠,树叶落下也怕砸了脑袋。

100、乔女无奈,去求助于本地一退休高官。高官问明原委也欲抱不平,给县令施压。县令抓了无赖们,把田产全部追回,还给了孟家。商定由乔女住孟家管理。乔女把孟家房门都锁上了,带着乌头和奶妈回自己家了。从此以后,凡是乌头生活所需物品,都要带奶妈一起开门点取记录。自己和儿子的用度一分都不用孟家的。

101、她不敢接受这份爱,更怕失去这份爱。所以,她不能嫁给孟生,生前不能,死后也绝不可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