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曾国藩家训名言】2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3、2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4、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5、2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6、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7、曾国藩以此为家训,经常要求自己和家人,以俭持家,勤于治学。
8、意思是: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9、2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10、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11、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
12、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13、1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14、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浑:纯,无杂质,即质朴,朴实。出自《曾国藩家训》谕儿篇“家眷不能住在风俗华靡的城市悉心体会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勤:做事尽力,不偷懒,即勤劳俭:收敛,约束,即节俭刚:坚也,即坚定,坚强明:与暗相对,强调自省忠:诚信,即忠实,忠诚恕:仁也,即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谦:虚心,不自满,谦厚,谦逊浑:纯,无杂质,即质朴;朴实读书
15、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 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
16、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
17、1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8、侍亲以得欢为本。
19、1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20、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
21、1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22、2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23、意思是: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不赖床。这对有拖延症或是懒惰的人来说,是极有必要的。
24、1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25、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26、(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27、2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28、 0暇: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29、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30、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31、2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32、(11)作字∶ 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
33、2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35、10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36、20广其识则天下大。
37、0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38、《曾国藩家训》是根据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书、家训等史料整理而成,分为悔弟篇、戒傲篇、谕儿篇;体现了曾国藩在修身治学、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等方面的过人之处,书信文字朴实,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39、20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40、③早起∶ 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42、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3、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44、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45、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47、2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8、2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4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50、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
51、1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52、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
53、甘苦自得。
5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55、【曾国藩家训名言】1好谈己长只是浅。
56、1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57、 0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58、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59、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60、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61、1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62、(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63、2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64、家庭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65、⑦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66、1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67、2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6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9、2有其功,必有其效。
70、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71、2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7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73、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74、1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75、10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76、2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7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
78、20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79、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80、1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8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82、2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83、曾国藩认为读书对人生有两个关键的作用:一是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个是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特长,可以立足于社会。无一日不读书。精神世界强大、现实世界才能强大。唯有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84、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85、白话文意思:眼神神态看起来不飘忽、稳定的人,其人品也正直;眼神神态飘忽不稳定的人,其人品也奸邪。
86、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
87、读经典:前人的思想和智慧;
88、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
89、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90、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91、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
92、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93、早起思路特别清晰,考虑工作事情,特别有效率;
94、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95、傲、惰会毁掉一个人生。
96、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所以一直能获得长久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因为那可能是骗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别人都想去的地方不要前去,因为那里有可能有危险,《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97、白话文意思: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人,一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比别人强的人,自己不会认为比别人强。
98、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
99、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
100、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101、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