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鸟唱随风摇绿树,芒鞋踏露伴晨鸡。
2、【描写水稻插秧的优美句子】天鹰评:恰图,由景入情。荷锄耕晨曦,暮归挑晚霞。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景象,看不到气馁,读出来的是热情。
3、梦清风评:景物描写细腻,转合二句以静写动,可圈可点。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树"是培养的意思。出自先秦管仲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回家,回家——《回家》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浸透了无与伦比的经典的孤独和哀伤,如水一般覆盖了我整个的身心,让我一听就有种“游人一听头堪白”的凄凉。
6、联系上下文体会“农事多”
7、辛苦——轻松笑盈盈——哭啼啼
8、喜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
9、滴泪芭蕉不可听,撩人远思对孤灯。
10、例: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1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12、教jiào(教室、教训、教具)
13、归guī(回归、归还、归来)
14、了(le):助词。①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买~一本书|水位低~一米。②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下雨~|明天就是星期日~。
15、三:词语积累、搭配,近、反义词
16、练习及答案二测试卷及答案一测试卷及答案二
17、“戴月光”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来理解,再联系生活经验积累关于戴的词语,区分常用字“戴”和“带”,并积累“披星戴月”进一步理解“夏季里,农事忙”,最后指导书写。生字教学,从插图到文本,从字义到字形,从意思到意境。
18、杏林诗社第九十一期临江仙端午特辑
19、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环境:木棉生长在南方,桦树生长在北疆。
20、入秋已是三场雨,明日阶前叶几层?
21、如rú(如果、假如、如同)
22、没mò(淹没、没落、沉没)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24、教师:观察得很仔细,“戴”的主笔是斜勾,书写的时候要突出这个主笔,起笔高,收笔低(学生二次书写)。
25、坏huài(好坏、坏人、坏事)
26、法fǎ(方法、办法、用法)
27、小苗子评:立意很特别。
28、那知空梦蹉跎老,只得清风两担归。
29、“禾”稍窄“子”稍宽,“禾”居上半格,竖在竖中线,“子”居下半格,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末笔横最长。
30、中考高频主题:乡音乡情
31、世shì(世界、世上、人情世故)
32、本首儿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可能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课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询或询问家长,初步了解田家生活,四季农事。
33、栗子评:心有桃源不盛愁。好句!
34、作者心中的故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2分)
35、植zhí(植物、植树、种植)
36、本课10个生字书写要点:
37、这千树万树的红叶,愈到深秋,愈加红艳;再加上蓝蓝的天空中,几朵雪白的云朵相映照,远远看去,就像在大火中燃烧。秋天的山野,到处是火红火红的枫叶,朝霞初照,像落在山腰的红云彩;晚霞辉映,像一团团玛瑙。秋天,那遍布山坡的枫树红叶,这些红叶的外形都不一样,有的长圆,有的扁圆,还有的像五角星。颜色也各有不同,青的嫩绿,黄的深黄,红的深红,有的已是褐色,姿态万千,徇丽多姿,就像千万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明亮、高远的蓝天映衬下,显得更加惹人喜爱。
38、“都、别”两个字是左宽右窄。
39、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同步练习
40、山光云影未全消,雾色空蒙近却遥。
41、嫩——老忙——闲晴——阴暖——冷
42、傍bàng(傍晚、依山傍水)
43、此绝讲究布局,起承一“唱”一“感”做足情感铺垫,暗示思乡情结。转句平平,结句“偏闻”进行逆转,深化摆不脱的秋愁,感染人心。此种况味恰如“借酒消愁愁更愁”“剪不断理还乱”一般,北雁之声扰乱了作者的愁绪。全诗以“秋思”为主线,层层递进,足见游子之心。
44、测试卷及答案一测试卷及答案二
45、冷浆型水稻土上种植水稻,插秧密度为每平方米3穴以上时,采用超稀植施肥法有利于提高产量。
46、关瑞华评:语句流畅,紧扣题图,转结大气,富有诗意。
47、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8、溪xī(溪水、小溪、溪流)
49、【描写水稻插秧的优美句子】迎yíng(欢迎、迎接、迎头赶上)
50、这一句是用打节拍的方式,告诉我们动物的世界是非常新奇的。
51、读最后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写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52、悦如评:题图贴切,用词老到,有行云流水之意。
53、苍颜笑若菊花绽,邀我秋来品稻香。
54、听松涛不尽,去雁影无回。
55、《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学习本课,既可了解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常识,又能感受辛勤劳动带来的愉悦。
56、华胥梦评:丰腴的土地长出绿油油的庄稼,勤劳的田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他挑水浇房前屋后的蔬菜吧,他挑的是”风调雨顺”,辛苦些,但心里高兴。
57、红领巾:红色的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少年先锋队员的标志。文中指小年先锋队员。
58、李()吃()扫()亡()
59、在和谐共融的大自然,鸟类是最美的精灵,以其轻盈的身影、翱翔的姿态、悦耳的歌声带给人无限欢乐。白鹭又称鹭鸶,享有“环保鸟”的美誉,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对栖息地的环境特别挑剔。(命题点:词语赏析。“挑剔”运用拟人手法,指出了白鹭是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暗示了家乡环境的美好。)大山深处的家乡,因为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保存着自然界最原始的青山绿水,清明后、秋分前,善溪江沿岸的山林中、竹海间、稻田里,常常会见到大群觅食、嬉戏、栖息的白鹭。
60、水稻青青野陌斜,云山角落是吾家。
61、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62、离lí(离开、离别、分离)
63、帆船:利用风力张帆行驶的船。
64、场起完之后就是扬场了。扬场是男人们干的活儿,女人们这时开始相继撤出麦场回家做晚饭。男人们在测试了风向后,用木锨铲起带有麦草屑、麦壳、麦芒的麦粒向空中扔去,风把麦草屑、麦壳和麦芒吹向一边,只让黄澄澄的麦粒雨一样落到打扫干净的场上。一些娃娃见到那些澄黄的麦粒,常会嬉笑着扑上去,那麦粒在光滑的场上不住地滚动,偶尔会让一个娃娃摔倒在地,从而使其汗湿了的身子粘满了麦粒。(命题点:内容理解。虽然扬场是成年人的工作,但作者加入孩童的活动描写,营造了其乐融融的氛围,更凸显了麦场的热闹。)
65、宽kuān(宽阔、宽敞、宽广)
66、上下滑动点击标题查看内容
67、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68、雨过田畴麦尚稀,云烟起处吠声微。
69、作者:契此和尚
70、你喜欢冬天吗?冬天好玩的事情有哪些?
71、“唱不休、嬉戏”表明黄鹂、百灵鸟、熊猫在自己的“家”里生活的自由自在,非常快乐。
72、⭐(部编语文微课堂)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
73、—、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74、稻水源头无巨木,雏鸡化凤读书时。
75、一肩挑起家和国,双手捧来新展望。
76、猫māo(小猫、山猫、猫咪)
77、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稻谷比作黄金,表达了农民因粮食大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78、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79、了le(好了)liǎo(了解)
80、告诉小朋友平时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大自然中的知识有太多太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获得其中的知识,粗心的孩子只会白白错过。
81、⭐(部编语文微课堂)部编二上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82、桂guì(金桂、桂花、桂林)
83、第13课《寒号鸟》同步练习
84、本文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85、梧wú(梧桐、梧叶、魁梧)
86、“月”窄“巴”宽,顶部“月”高,底部“巴”高,“巴”竖弯钩沿竖中线下笔,右弯钩出,钩部超出上部。
87、灵líng(灵活、百灵鸟、机灵)
88、风尘一担双肩过,心有桃源不盛愁。
89、☞人教数学上册☞PEP英语上册
9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意思是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
91、帆fān(帆船、帆布、风帆)
92、黑鱼评:诗味浓郁,好入口。
93、害虫: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害的虫类。
94、处chù(到处)chǔ(相处)
95、材料二强调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创新内涵。在人工智能的教育背景下,“劳”更多的是要用智力创造的“劳”,劳动能力要体现在智慧方面。这样的劳动要能响应党的十九大“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方针,要能反映党的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并要赋予教育现代化新的使命和任务。
96、“蚕桑”是我国的传统农业,指栽桑养蚕,是古代南方劳动人民的主要农活,甚至在古文化中也有着重要地位。我国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描写采桑妇女的诗文,如汉乐府《陌上桑》,南北朝民歌《采桑曲》等。
97、戴dài(爱戴、穿戴、拥戴)
98、雁yàn(大雁、雁群、鸿雁)
99、农事: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
100、纷fēn(纷纷、纷飞、纷扰)
101、材料一: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农场里,几十名同学在农田里麻利地干起了农活,割水稻,打谷子,锄地……大伙儿分工明确,忙得热火朝天。这一片金灿灿的稻谷于今年4月栽种,经过几个月的生长,迎来了大丰收。同学们说:“这是我们自己种的,现在自己来收割,感觉特别有意义。”自2006年起,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种田课”就已纳入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