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2、分析:C、不是诗人去外地做官,而是友人去外地。
3、苍、霜、方、长、央
4、如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6、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7、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8、阅读《静女》,回答问题。
9、第二节(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10、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A)(2分)
11、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12、|质感生活|非鱼慧心|精致共育|
13、【蒹葭比兴手法的句子赏析】①诗人极力渲染道路的状况,目的是以道路的艰难曲折遥远,从侧面来衬托青年男子对他思念的姑娘的执着追求,突出男子痛苦而无奈的爱情。②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14、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
15、诗歌抒发了一种的感情。
16、点评:赏析诗歌,要注重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17、颈联中“空”字写得极好,为什么?
18、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读者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钱钟书《管锥编》已申说甚详。
19、《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20、夸张。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想出仕却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
21、蒹葭jiānjiā1)荻草与芦苇。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近蓼洼,望平花,有折蒲衰柳老蒹葭。」2)比喻卑微鄙陋。喻世明言.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彼出身寒门,得公收拔,如蒹葭倚玉树,何幸如之,岂以入赘为嫌乎?」3)诗经秦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蒹葭,刺襄公也。」或以为有所爱慕而不得近之之诗,似是情歌,或访贤之作。首章二句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2、蒹葭萋萋①,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23、答案:说|悦|喜爱|归|馈|赠送
24、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5、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26、⑴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7、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8、(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29、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了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借写鸟儿欢悦的情形和空灵的潭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
30、是一个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3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32、这几句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点明时节的同时增强了本诗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了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3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4、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35、点评:了解文学常识。平时要对积累多记忆。
36、“兴”一般用于诗歌的开头,《诗经》民歌中借以起兴的物象大都是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如烂漫的桃花(《桃夭》)。
37、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8、《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9、本诗选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
40、“初唐四杰”除了王勃以外还有、。
41、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请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贻我彤管”“说怿女美”“归荑”“美人之贻”分析作答。
42、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
43、语文,我们一起慢慢地学习。
44、(2)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5、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
46、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47、古诗词欣赏,完成23题。(5分)
48、【蒹葭比兴手法的句子赏析】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的同情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49、运用了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人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车炭上。
50、A.代词,指“杜少府”。B.代词,指作者。C.助词,“的”。D.动词,“到”。
51、《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3、A.《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诗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54、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2分)。(答出“比兴”“兴寄”“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2)《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1分)。
5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6、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57、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1分);
58、《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59、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
60、投稿邮箱:417693575@qq.com
61、好就好在这首诗一反过去送别诗的黯然销魂的情调,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给人以安慰和鼓舞。
62、(5)“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63、解析:分析:通假字就是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64、(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65、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66、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67、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68、在古典诗歌中,渲染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起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
69、本诗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思念、追求的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7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72、(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73、全诗共三节,每节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的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了一起,渲染气氛。诗中虚实结合,把实际情景同想像、幻想交织在了一起,加强了艺术感染力,而这一想像之景的出现,却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个痴情者对恋人的强烈感情。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74、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7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D
76、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77、B.与君/离/别意,D.同是/宦/游人。
78、(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79、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
80、答:尾联承接上联意绪,以劝慰友人作结,希望朋友摆脱离愁,满怀信心地踏上新旅程,点出“送”的主题。流露了作者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
81、分析:B、作者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
82、D.“悦鸟性”与“空人心”形成对比,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作了铺垫。
83、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84、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85、(答案)(2分)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1分)(意思对即可)
8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使用的比兴手法,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
87、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88、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埃。
89、(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0、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9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92、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93、答案:“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94、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2分)()
95、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96、答:混字形象贴切的描摹了湖水水势浩淼与天相接的恢弘气氛。
97、这首诗写了一个男子对心上人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98、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99、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100、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101、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菜:水草类植物。左右流之: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寤寐:醒和睡。指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