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若拱璧)拱璧:用双手合抱的大璧,比喻珍品。看做两手合抱的碧玉。比喻十分珍贵。
2、盲人摸象(máng rén mō xiàng)
3、“瞽”和“盲”的关系,类似于前面所说的“疾”和“病”的关系,细分有一些区别,如果宽泛而言,“瞽”和“盲”都指代眼睛失明。所以“盲瞽”连用,也指盲人。
4、盲眼无珠、群盲摸象、盲目乐观、有眼如盲、盲瞽之言、晦盲否塞、盲人瞎马、盲人把烛、盲者得镜、冥行盲索、私视使目盲、盲人骑瞎马、以盲辨色、盲翁扪籥、盲人扪烛、问道于盲、盲风涩雨、盲人摸象
5、读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会问了,眼睛没有眼珠看不见称之为盲,那么,如果眼睛有眼珠也看不见,称之为什么呢?这个在古代有另外一个字来表示,那就是“瞽”。《说文》中对“瞽”的解释是“目但有眹也”。眹读作zhèn,意思是眼珠、瞳仁。
6、盲人摸象mángrénmōxiàng(释义)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语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正音)摸;不能读作“mē”。(辨形)盲;不能写作“肓”。(近义)管中窥豹坐井观天忐忑不安六神无主(反义)洞察一切仰视观察悠然自得
7、(解释):指急骤的风云。
8、(解释):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亦作“盲翁扪籥”。
9、皮质盲(cortica1b1indness)是双侧枕叶视皮质纹状区病变所致,常见于脑梗死。
10、(去芜存菁qùwúcúnjīng)指除去杂质,保留精华。
11、(译文):宁为长天晴天,没有被狂风涩降。宁为清渠细流,不为浊沙恶积水。
12、(仕途经济)仕途:做官的途径,也指官场;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做官治理国家。
13、盲人瞎马máng rén xiā mǎ: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4、(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
15、(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题壁诗》:“盲风怪雨日纵横,纸阁芦帘拽水行。”
16、(解释):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7、假若出题人在这道题考得不难,你懂意思其实就有很大机会可以做对。出得难一点,但也至少有方向可分析。更何况一般来说,考生僻成语的题,只要看得懂成语意思,其实就能知晓这个空到底能不能选它了。
18、▌备考2021省考,添加助教领资料
19、(出处)汉·王充《论衡·谢短》:“然则儒生所谓盲瞽者也。”
20、我们说病入膏肓,而不说“疾入膏肓”,这个词语中“病”的选用,正是取了病比疾更重的意思,还是非常准确的,到了膏肓,就是大病,而不是小疾了。
21、(沉思翰藻)指寓意深刻,文辞华丽。
22、冥行盲索míng xíng máng suǒ: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23、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24、盲风怪云 成语拼音:máng fēng guài yún 成语解释:指急骤的风云 成语出处:宋 姜夔《圣宋铙歌吹曲 时雨霈》:“五领之君,盲风怪云,毒蛇臻臻,相其不仁。”
25、盲人扪烛,盲翁扪钥,盲目乐观,盲目崇拜,盲人摸象,盲人瞎马,盲风涩雨,盲风妬雨,盲风暴雨,盲风怪雨,盲风怪云,盲人把烛,盲者得镜,盲风妒雨,盲风晦雨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26、你们可以将这些成语手动抄写一遍;
27、(解释)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亦作“盲翁扪籥”。
28、【关于盲的成语】盲人扪烛máng rén mén zhú: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同“盲翁扪籥”。
29、(拼音):mángfēngbàoyǔ
30、(相视莫逆)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31、(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32、(译文):生而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问他有眼睛的人。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扣盘而得到的声音。有一天听到钟认为天啊。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
33、用手摸蜡烛而得到的形状,有一天摸钥匙认为天啊。太阳与锺锁也远了,而双目失明的人不知道他们不同,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而求之人的。
34、看疾病二字的差异,最典型的文本是《扁鹊见蔡桓公》,最初是“疾在腠理”,当病在皮肤的纹理时,扁鹊称之为“疾”。后来,病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时,就用“病”字了,尤其“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也就是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了。
35、视若无睹描写失明的句子:
36、一个盲马一个盲人,成语是盲人瞎马。盲人瞎马: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成语故事:东晋文学家顾恺之到殷仲堪家中做客,桓温的儿子桓玄也在,三人高兴抽签玩文字游戏,就“危”字他们说道:“矛头淅米剑头炊”、“百岁老翁攀枯枝”、“井上辘轳卧婴儿”,旁人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独眼的殷仲堪十分不悦。
37、问道于盲wèndàoyúmáng(解释)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结构)偏正式。(用法)常用于对前来请教的人作自谦之辞。一般作谓语、定语。(辨形)盲;不能写作“肓”(近义词)缘木求鱼、求道于盲(例句)诗也是何不留意;侯先生赐示大作;实在是~而已。
38、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为我们提供了大脑工作原理的线索。视觉失认症,也叫盲视,为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信息提供了一些新的认识。视觉联合皮层受到损伤的人会变成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盲人”,他们无法从视觉上识别任何物体。他们也会告诉别人自己什么都看不见。然而,如果在他们行走道路的前方放置一个巨大的物体,他们会绕过这个物体,但仍坚称自己什么也没看见。这种现象说明关于阻碍物的存在及位置的视觉刺激的确是传入大脑了I这种初级信息是在初级视觉皮层中处理的,但将视觉信息协调成一个连贯的、可识别的物体却要在联合皮层中进行。因此,联合皮层区域受到损伤将导致视觉失认症。视觉失认症实际上就是有感觉没知觉。
39、盲的成语:盲人瞎马、冥行盲索、盲风涩雨、盲目乐观、群盲摸象、有眼如盲、晦盲否塞、盲眼无珠、盲人把烛、盲者得镜、以盲辨色、盲人骑瞎马、
40、盲翁扪钥(máng wēng mén yào)
41、沙眼的治疗与其它病一样,要注意早期治疗。沙眼治疗需要较长时间,药物疗法常用的药物抗菌素,如利福平磺胺眼药水四环素眼药膏,严重者还可以口服磺胺
42、盲目乐观 成语拼音:máng mù lè guān 成语解释:盲:瞎,盲从。指不根据实际情况高兴得太早 成语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前一种是不看条件,盲目乐观。”
43、(示例)如不见怪,小弟也有一句盲瞽之言。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
44、两只眼睛比一只眼睛看得清楚.—— 捷克指挥家、作曲家 马勒
45、(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46、【关于盲的成语】(出自):清·钱谦益《徐元叹诗序》:"宁为长天晴日,无为盲风涩雨;宁为清渠细流,无为浊沙恶潦。"
47、(解释):指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
48、肓huāng,这是一个形声字,从肉(月),亡声。本义:心脏与横隔膜之间的部位。肓是一个二级字,也就是一个次常用字。与“育”相比不大常见。
49、(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50、(解释):犹盲风怪雨。比喻晦涩的诗风。
51、(侧目而视)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52、是,以免应该有避免预防的意思,那么后面跟着的语句中应该是所要发生的事是不好的,但是实际上眼盲心不盲含有一定的褒义,所以这个语句是病句。
53、说真的,没什么可比性,概率都是50%,谁也不知道你碰到的这个出题人是哪种出法。关键还是要尽可能提前积累,争取让自己能多认识点生僻成语,避免盲猜的情况。
54、一个成语是“问道于盲”,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向盲人问路,那向盲人问路的结果是什么呢?可想而知。他自己都看不见,他能告诉你正确的道路吗?
55、(大醇小疵)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56、(坚明约束)指坚定明确的遵守同盟或信约。
57、(相沿不辍)指一直延续,没有中断。
58、没有比根本不用眼睛看的人更瞎了.—— 英国作家,政治家 斯威夫特
59、(渊渟岳峙yuāntíngyuèzhì)像深渊一样沉静,像高山般耸峙。意思是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60、一个俗语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会是怎样的情况呢?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危矣!”这是出自《世说新语·排调》中的话,与此意思相同的还有:“矛头淅米剑头炊”,“百岁老翁攀枯枝”,“井上辘轳卧婴儿”。不过,这些都不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流传更广,影响更大。
61、(胼手胝足piánshǒuzhīzú)胼、胝:老茧。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62、成语:视若无睹(shì ruò wú dǔ)
63、(出处):苏曼殊《遁迹记》:“尔时诸天昏暗,盲风暴雨,震荡川陆。”
64、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65、育、肓、盲是三个形近字,这三个字,一不小心就可能弄混,而一旦弄混,则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66、不过,一说到“肓”,很多人头脑中立刻浮现的一个词语就是“病入膏肓”,这也是“肓”字最常用的语境了。
67、(译文):他触牙就是说象形像芦菔根,他撞了的话象簸箕,他触头的人说大象像石头,他的触摸鼻子的人说大象像杵,他触脚的人说大象像木臼,他触脊的话像床,他撞到腹部的话像瓮,他撞到尾的话像绳子。
68、(大而化之)多指工作作风粗糙,把本该细致具体对待的问题笼统而简单地处理。
69、(出处):杨笃生《新湖南》第五篇:“愈挫愈奋,愤盈旁魄,几使俄政府权力威命之所及,俱陷于盲风晦雨之途焉。”
70、(慎终追远)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71、盲人摸象、盲人把烛、盲风涩雨、盲风怪云、盲者得镜、盲风妒雨。(如果我的答案可以帮到你,请给好评,谢谢!~~)
72、说完了“育”,接下来说说“肓”。
73、先说“育”,这是一个一级字,也就是常用字。几乎每天都见到,在学校中尤其常见常用,学校是教育的场所,细分还可以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等,时常还有关于“育人”还是“育分”的争论。
74、(深中肯綮shēnzhòngkěnqìng)意思是比喻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75、(解释)指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
76、(肥马轻裘)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77、盲风怪雨(máng fēng guài yǔ)
78、近年来生僻成语正在悄悄登上我们的公考大舞台,比如,2020年822省考的逻辑填空的选项中,就考了“皮里阳秋”、“筚门圭窦”、“桑枢瓮牖”等成语。
79、恋人的眼睛比猫头鹰的还瞎.—— 加拿大心理学家 克雷克
80、(出自):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锺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钥以为日也。日之与锺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81、(解释):指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同“盲风怪雨”。
82、(雪泥鸿爪)雪地上偶然留下的鸿雁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也指人生际遇不定,踪迹无常。
83、(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84、海伦·凯勒很小就因为猩红热而成为盲聋之人,但她身残志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鼓舞了许多人,为他们照亮了前行的路。陈寅恪晚年失明,但依然坚持完成《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元白诗笺证稿》等近百万字的著作,用生命践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85、(遗文逸事)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86、盲的四字成语:群盲摸象、盲眼无珠、盲瞽之言、盲目乐观、晦盲否塞、盲人瞎马、有眼如盲、盲人把烛、盲风暴雨、盲风晦雨、盲者得镜、盲风妬雨、盲风妒雨、盲翁扪钥、盲人说象、盲人扪烛、冥行盲索、求道于盲、盲风怪云、怪雨盲风、盲翁扪籥、以盲辨色、盲风涩雨、盲人摸象、众盲摸象、问道于盲、盲风怪雨
87、偏盲是指视野的某一部分缺损而言,因视路病变所引起的偏盲,常有助于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某些眼科疾病也可引起偏盲型视野缺损。如晚期青光眼的鼻侧视野缺损,视网膜血管阻塞时的扇型或偏盲型视野缺损,视网膜部分脱离时相对方向的视野缺损等。
88、盲人摸象拼音是mángrénmōxiàng,贬义词,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寓言中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
89、含盲的成语有哪些:盲眼无珠、群盲摸象、盲目乐观、有眼如盲、盲瞽之言、晦盲否塞、盲人瞎马、盲人把烛、盲者得镜、冥行盲索、私视使目盲、盲人骑瞎马、以盲辨色、盲翁扪籥、盲人扪烛、问道于盲、盲风涩雨、盲人摸象
90、没有带盲笨的四字词语,只有带盲字的成语
91、这猜呢,一般有两种猜法。一种猜出题人肯定是想让我们选不认识的;另一种,就是不认识的不选。哪种猜法更靠谱?
92、(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有条理,很细致。
93、盲人说象 成语拼音:máng rén shuō xiàng 成语解释: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成语出处: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94、盲人把烛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盲人瞎马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盲者得镜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95、(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96、(解释):指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比喻困境。同“盲风怪雨”。
97、耳聋眼瞎(ěr lóng yǎn xiā ):意思是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黑灯瞎火
98、(集腋成裘)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99、“问道于盲”成语的出处是韩愈的《答陈生书》。姓陈的这个年轻人是一个汲汲于功名的急功近利者,他向韩愈请教“速成之道”,韩愈婉转地告诉他:“你向我问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向聋子借听,向盲人问路”。因为韩愈非常反感“速成”。
100、《千字文》中有“爱育黎首,臣伏戎羌”,意思是当政者要爱抚、体恤老百姓,这样才能使四方各族人都能愿意归附。如果不能做到“爱育黎首”,就不会“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而是携家带口移民到别的国家去了。那么爱育黎首需要什么条件呢?需要上(当政者)好礼,好义,好信。这段内容如果想了解得更明白,可以参考《论语·子路第十三》中的“樊迟请学稼”这一章。
101、(缀玉联珠)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