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孩不听话的父母心情不好的说说
1、怀孕期间早期心情不好,确实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就算是到了孕晚期,长时间心情不好,宝宝出生后的脾气,性格也会比较暴躁,爱哭闹的
2、别的孩子再好有什么用呢,自己的孩子才是真的爱你啊!
3、很多人回忆自己童年,最难过的不是曾经遇到的困难和痛苦。
4、你老是让孩子心情不好,老是暗示孩子蠢,孩子笨,老是逼着孩子听你的,别管有用没用,孩子必须听,他老是被压迫,老是被打击,老是被控制,老是被扭曲,所以他会有一种固化的对抗状态。
5、小学数学都已经开始不及格,初中数学物理一直是倒数,高中没有一科是能考出好成绩的。这娃压力太大了,再差的成绩面前我们要选择接受面对而不是逃避。
6、就算学了许多教育教学的理论,在实际现实生活中,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我真的想拎起来打屁股,叫你不听话,叫你不听话。
7、比如有一次儿子说要买无人机。
8、老婆有时会抱怨我惯着儿子。
9、很难想象,父母的不良关系,会在孩子心底播下一颗什么样的种子。
10、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情绪,正是孩子这个世界向这个世界表达自我的第一步。
11、无论何时,请用平和的语气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12、“小明在家就很听话,还会帮她妈妈一起做家务”
13、因为一旦答应他的话,他一定会按照约定好的来做,否则就会生气。
14、孩子的不听话,敢于说不,是他们自我成长的表现。
15、但这种恐惧,曾经害怕被丢弃的心情,仍将伴随孩子一生。
16、妈妈,我可以自己洗碗吗?
17、但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你得做学问,每天认认真真的学习,反正是个艰苦的过程。
18、其实孩子是最愿意去寻根究底的。
19、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有时候真的没有办法控制,尤其是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怒火直接冲向他的内心。但是,孩子还小,犯错很正常。在我们生孩子的气之前,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平日里要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就是不管怎么样,不要马上发作脾气,半个小时就能平静下来。
20、把激动的语速放慢一些,声调平和一些。你开放的姿态让孩子感觉你是乐意沟通的,而不只是“下指令”,那么孩子更愿意和你对话。
二、抱怨孩子不听话,心情好差的说说
1、我说这段,就是点醒某些人。你得修为自己,提升自己的文化,别在红尘里为了钱,烧了自己的命,拿自己的焦虑来补充生命的缺陷,越补越缺陷,不断地为错误买单。
2、相信这种情况爸妈们都不陌生。谈判的走向绝对看心情和时机:孩子心情好或者时机合适的时候,爸妈的要求不用多说就能完成;相反,遇到心情不好(所谓‘燥瞌睡’、‘起床气’或者已经饿的时候)通常会以宝宝哭闹和家长烦躁收尾。
3、0和孩子一起沟通情绪
4、怕玩具会砸到别人?怕吵闹会影响周围人的心情?还是怕玩具摔坏或把别的东西砸坏?这些都是很好的理由。让孩子知道大人的顾虑,虽然跟解决问题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有不少好处:(1)让孩子了解到了别人的想法,可能跟自己的很不一样;(2)让他们看到我们是如何表达的;(3)同时也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是站在同一高度分享观点的两个人,而不是家长居高临下的下命令。最后一点是便于和孩子一起想解决方案——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5、我跑到客厅一看,到处都是白色的碎纸条。儿子站在椅子上,拿着撕成一条一条的纸巾到处扔。原来,他在模拟下雪的场景。
6、“别学你不争气的爸爸”
7、当然,家长一般不这么想。
8、小时候,孩子好忽悠,一哭,买个糖就不哭了,
9、但是,偏偏碰上家长焦虑,孩子打瞌睡,不爱学习,将来一定有问题,绝望了……
10、隔壁桌有个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
11、才会懂得他们的言语和心声。
12、所以当他在饭前拿出朋友送的巧克力,准备吃的时候。
13、如果我能走到你的心里去,我也会流泪,因为那里面全是你对我的无所谓蜷缩在这黑夜的寂寞里,又有谁能明白那寂寞的黑夜。莪把沉默划成了围墙,独自舔舐那腐烂的伤口看着你的侧脸发呆,你却说我不值得你留恋。为了你,我情愿把自己推向无尽黑暗无尽痛苦的深渊。想找个人述说心情时,却突然发现原来我找不到那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14、年幼的孩子是不会主动对破裂的关系进行修复的,关系的复原,只能依靠大人。
15、因为他谁的话也不听,因为谁也不是非得听别人的话才行,所以聚焦到“听话”上,这本身就是问题。
16、后半程,小男孩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开始的笑容。
17、一个戴墨镜的人,看什么都不亮堂。
18、孩子对抗父母,父母的焦虑是一种催化剂,是外在的原因,那么,内在的原因是什么呢?
19、孩子一旦没有顺从家长的意愿去做一件事情,这句话经常就会脱口而出。
20、所以,管住钉钉子的自己,才是最根本的源头。
三、孩子不听话的说说心情短语
1、“那它老倒我就玩别的“——完美!
2、自己每次忙了一天回家,晚上还要给他做饭洗衣服。
3、如果你每次决策都是失败的,
4、在送给孩子礼物方面,如果我们用了这样的方法,就是在用事实说明:孩子哭闹是有效果的,那么下次再遇到他想买的,想要的东西,他又会故技重施,然后等你说听话的时候突然又表现的很乖,但是你不说就会一直闹。
5、却不曾想小小的孩子,却也在努力尝试理解大人。
6、这个年龄段,发脾气成了小孩最快捷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期望,来解决与家长要求之间的冲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大脑还在积极的发育,需要时间和反复锻炼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心情、更好的控制发脾气的冲动。
7、当你已经顺利地找到自己情绪失控的原因,并且已经对下次同类事件准备好预案,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思考如何跟孩子和好。
8、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做作业,感觉三年级开始儿子有点厌学了,脾气也特别大,动不动就发脾气,摔门,锁门,只要不和他心意就闹,骂得严重就在那流眼泪,是我不懂他了吧,小孩子有自己想法了,第一次叛逆期吗。
9、你话说的越多,越证明自己无能,
10、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是从小陪伴的太少了!!今天回来的早,儿子给我说妈妈,你回家了陪我玩,你都好久没陪我了!
11、他们还不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期望,比如希望能多玩一会儿的时候,不是说“妈妈我想再玩一下“,而是委屈的说”不要走!“,“不要洗澡“;积木搭好了又塌,他们不是需求帮助,而是很生气的说“不要积木!”,甚至把‘不听话’的积木扔到地上。
12、所以,人一旦焦虑的时候,看事物就扭曲了,绿灯通通变成了红灯。
13、《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提出了“矫正错误的三个R”原则,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14、每个人都有抑郁的时候,但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发泄自己的芥蒂,不要因为孩子软弱就随意把孩子当成“发泄桶”。父母在情绪波动时要选择合理的方式发泄。
15、孩子是父母的放大镜,父母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16、选择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
17、后来当她回房的时候,发现枕头下压着一张女儿的字条:
18、他这个话说全了是这个意思:我理解我们家孩子是无知的,所以:孩子得听我的。
19、1.上面讲的如何从能力而不是意愿的角度重新认识孩子的行为问题,以及跟孩子沟通、问题解决的三个步骤,都是CollaborativeProblemSolving(CPS)的一部分。感兴趣的家长不妨找来《暴脾气小孩》这本书做更多的了解(是的,中文译本已经能买到了!)。将来我也会分享更多的内容和自己的经历/经验。
20、让孩子听话,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家长权威泛滥,是家长滥用权力的体现。
四、关于孩子不听话伤心父母的说说
1、你可以跟他分析为什么会肚子疼,告诉他肠胃也需要暖暖的保护。
2、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隔阂,于是慢慢地,不再和父母交心。
3、很多时候,在父母看来,不过是随口的一句话,一件小事。
4、你是“这个”意思,但你孩子听到的是“那个”意思,其实你不是“那个”意思,但是你孩子听出来的是“那个”意思,不管你什么意思,他听出来的就是那个意思。
5、————ADD————
6、有人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相爱。
7、而冷处理的含义并不是让大家和孩子冷战,什么都不做,而是将火气撒出去,平心静气的和孩子谈。要不然以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情况。
8、这时,她才惊觉,自己在不小心中伤害了女儿。
9、3招正确表达情感,成为“温柔的父母”
10、别让你的语言“杀”了孩子。
11、这样孩子就不会那么贪多了,也许不要你说,他也只会吃一根。
12、从小到大,家里人总是拿她和各种优秀的人对比。她考了80分,爸爸会说谁家的孩子考到了100分;看到她的房间凌乱,妈妈会说谁谁有多懂事,从小就帮着妈妈干活,哪像你,每天就知道吃......
13、结果回家孩子把肉吃了药吐了,但看起来是一天天好起来。还要怎样?我觉得我女儿是开悟的境界。事来事应,境过心灭。她不同意的每件事都反抗,但下一刻还相亲相爱如故。
14、那天,我正在厨房准备晚饭。5岁的儿子兴高采烈地叫我:“妈妈,看!下雪啦!”
15、3.具体操作之后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发现很多的细节难以把握——“如何让孩子先平静下来跟我对话?ta发脾气的时候,我本来想去理解ta,但ta完全不配合!有时候我也忍不住了!”或者自己的另一半不能接受——“这种对话这么费时费力,哪有那么多功夫?”“什么都要谈判,家长的权威何在?应该让孩子明白,家长说no就是no,规矩要立。”这些都是常见问题。哪怕在美国,没有文化差异也存在这种质疑。
16、她开了一门《低起点逆袭:普通人快速崛起的26堂修炼课》,在这26堂课程中,她结合了数十本国内外经典著作,把过去十几年亲身实践最有效的方法,毫不保留地教给你。
17、孩子总是不依不饶,想着一直求父母就能达到目的。家长想着不能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来,所以就说些狠话来制止他,比如:“说了不行就是不行。”
18、家长需要反思的是:你说的话是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能够解决问题的。别太随意了,太随意,走到哪儿都吃亏。
19、多去赞美和鼓励孩子,少一些冷漠
20、不得不说,这种方法的确很有效,那段时间,我们告别了“鸡飞狗跳”,重新变得“母慈子孝”。
五、孩子不听父母话的说说
1、“等待一下,爸爸不是不许你,而是建议你改一下时间。”
2、所以,爸妈们不要急,小孩子发脾气不是“不乖“,而是相关能力还没发展到位。
3、这是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4、这么简单你都不会,怎么这么笨
5、父母大部分向孩子发火的初衷,可能是想要更好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6、她说自己每次都跟孩子描述幼儿园的美好景象,有好玩的滑滑梯,还有数不清的玩具,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
7、你老是让他听话,不思考,那慢慢的,他不就变弱了吗?
8、很多孩子在家长面前:高度紧张,特不自在,老是被挑错;但是,很快紧张成习惯了,假以时日,他就开始高度的麻木,再后来就开始高度的反抗。
9、忽悠一句,“明天带你去动物园”,孩子真的相信了。
10、我们是第一次做父母,而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11、宝宝犯错后还屡教不改,让你一次又一次地为他收拾烂摊子,确实是很费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原有的观点,做情绪的主人,让自己更“舒心”一些。比如,我们可以跟自己说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12、每个人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
13、老人说好好好,给你买。
14、首先,学会休息,不要让自己太疲惫。疲惫会让自己的心神涣散,所以,要争取吃好喝好睡好,这样父母才有精力挤出时间来反思自己。父母先反思当时管教失控的原因是什么?自己是因为当时某件烦心事心情很差,身体不舒服,还是因为一再说教很多次都没用,觉得自己失去耐性了?父母慢慢想想清楚后,再去计划该如何和孩子重修旧好。
15、有一天周末,孩子的奶奶带着小家伙在公园玩。
16、咆哮无疑是父母冲动情绪的产物,但其实每个人都有控制自己冲动情绪的能力。当父母觉得自己的情绪快要爆发时,要有意识地按下情绪暂停键,然后用理性去平复情绪。
17、如何去找回当初的幸福呢?
18、父母与孩子的信任关系是处理坏情绪的关键
19、家长和孩子毕竟来自不同的年代,你所遇到的事情和他遇到的不一样,你所思考的事情和他思考的,可能也不太一样,再加上他身边的综合信息围绕着他,他所接收的信息结构和你当年所接收的信息结构也不一样。
20、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我想给你幸福,却走不进你的世界,我想用我的全世界,来换取一张通往你的世界的入场券,不过,那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