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诗爱国诗
1、陆游的诗爱国诗四句
(1)、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2)、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在宋朝那个文人都流行写词的年代,他偏偏更加爱诗。
(3)、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4)、《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南乡子·归梦寄吴樯》《临江仙·离果州作》
(5)、可见晚年的陆游境遇困顿,更是身体衰弱,但是他却没有想着自己,更是依然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足见陆游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之强烈、激昂。
(6)、《关山月》:“和戍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7)、《怀成都诗卷》《怀成都十韵诗卷》《致仲躬侍郎尺牍》
(8)、会稽世德堂陆氏传人放翁公第二十七世孙,修智斋主陆纪生,字肇修,号云石山人,1944年生。中共d员、中专文化、中级职称、退休医生,系中华医学会会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省、市、区三级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绍兴市陆游研究会,乡土文化研究会、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会会员。市、区两级书法家协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方言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本人爱好传统文化,喜欢学写诗词楹联,近年来诗词楹联作品散于见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并偶有获奖。楹联作品在市区及周边风景名胜、园林寺庙、牌坊等处勒石留存。曾与人合著《临床工作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退休后独著《杏林小集》。著有陆游研究论文多篇,并有五篇论文刊发在国际、国内陆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本人被录入《越中名人谱》。
(9)、《长歌行》:(节选)“人生不作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孤城。”
(10)、《绍兴乡土成语》在杨乃浚老师、陆纪生老师、王云根老师等十几位方言学者的指导下,已完成初稿,这是一部集三万余条的乡土成语,六十余万字的方言解读,将为绍兴方言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此书由马超先生主编,正在校对中。期待您的合作。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13)、事业。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终会成功。
(14)、一个沙场建功之心,却无处作为,心愿还未实现,双鬓却已斑白,只能不甘的老死在沧洲,实在是可悲可叹。
(15)、《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希望终身与梅花为伴。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他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被免职。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此词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
(16)、《家世旧闻》《斋居纪事》《放翁家训》《高宗圣政草》《感知录》《清尊录》
(17)、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8)、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古代文学”复习签到内容;
(19)、报名&投稿邮箱:810932482@qq.com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陆游的诗爱国诗五言绝句
(1)、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2)、 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几经调动再回到成都时,范成大也以四川制置使的身份来到这里,旧友异地相逢,十分亲热,常在一起饮酒酬唱。陆游原本豪放不羁,这时因抗金的抱负与个人的事业都受到挫折,更是借酒浇愁,放浪形骸。因他“不拘礼法”,被一些人讥为“颓放”(《宋史》本传),并于淳熙三年被罢去知嘉州的官职。陆游索性自号“放翁”,表示对抗和蔑视的态度。但尽管他外表上旷达颓放,饮酒寻乐,内心却常常充满了忧患、愤慨和悲哀。
(3)、③描写田园风光、日常生活。陆游热爱生活,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的平凡生活还是书斋的闲情逸趣,“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游山西村》一诗,色彩明丽,并在景物的描写中寓含哲理,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成为广泛流传的名句。他的《临安春雨初霁》,描写江南春天,虚景实写,细腻而优美,意韵十足。
(4)、《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许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并挑灯更细看。”
(5)、陆游词的主要内容是书写爱国情怀,抒发壮志未酬的幽愤,其词境的特点是将理想化成梦境而与现实的悲凉构成强烈的对比,如《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回想当年,满腹怆然。陆游也有咏物词和爱情词,其《卜算子·咏梅》,上阕写景、下阕表志,显示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钗头凤·红酥手》一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凄婉动人。
(6)、只要走,便能到达终点。只要努力,便能有所收获。
(7)、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8)、6)遗民忍死偷生盼望着失地收复,今夜不知有多少人流泪望月轮
(9)、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10)、《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前四句写将军:临边不战,沉湎声色,弛废战备。次四句写士兵:虚度岁月,暴骨沙头,壮志难酬。后四句写遗民:渴望恢复,连年落空,忍死等待。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种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苍白的月光照出他们各不相同的欢乐悲苦。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地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憾恨。
(11)、小庵摩腹独彷徉,俗事纷纷有底忙?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
(12)、《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13)、陆游是爱国,爱生活的诗人。对生活充满着憧憬,如他诗中表达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4)、《临安春雨初霁》《金错刀行》《病起书怀》《冬夜读书示子聿》《沈园二首》
(15)、2)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16)、这首诗作于庆元二年(1196)冬。陆游时年七十二岁,在山阴故乡。是一首七言“柏梁体”。诗曰:“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古属陕西甘肃境内的天水郡。有名曰陇坻、陇山,汉时称陇关。《三秦记》曰:“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谓陇头水”。故有此称。此处地势险要,是古人交战的重地。当年虽屯兵陇水,将士日夜持枪待命,朝廷却按兵不动,前线将士夜不安寐,为国土沦陷而悲泪泗流。男儿志在四方,在抗金战场上作好了为国捐躯的精神准备,决心收回失地。据《宋史》卷九二“高宗记:”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以淮水中流划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对此屈辱条约诗人予以抨击,诗中“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之句就是直击此事。当时形势非常有利,士气亦很高涨,可是朝廷偏安一隅,仍按兵不动,此乃当出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偃兵,前方将士“报国欲死无战场”,可悲亦可恨!
(17)、(释义):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18)、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19)、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20)、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3、陆游的诗爱国诗有哪些
(1)、 陆游作这首词时,已年近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2)、陆游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诗歌创作,“是有意要做诗人”,对作词心存鄙视,因而,作为“辛派词人”的中坚人物,与其诗相比,陆游的词数量并不多,存世共约一百四十余首。但陆游才气超然,并曾身历西北前线,因此,陆游也创造出了稼轩词所没有的另一种艺术境界。
(3)、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虽然局势危急,但士气尚盛,诗坛风气也颇为振作;随着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渐趋消极,诗坛风气也变得萎靡不振,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和琐细卑弱的风格日益明显。陆游对这种情形痛心疾首,他高举起前代屈、贾、李、杜和本朝欧、苏及南渡诸人(吕本中、曾几等)的旗帜与之对抗,以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振作诗风,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江湖诗派中的戴复古和刘克庄都师承陆游。到了宋末,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更使陆游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
(4)、《夜泊水村》《庵中晚思》《剑门道中遇微雨》《观大散关图有感》《赠洞微山人》
(5)、《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烟艇记》《书巢记》《论学二王书》
(6)、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7)、他心中充满了报国无门的悲愤。他调离南郑后,一直对前线的戎马生活念念不忘.此词便作于此后一时期的成都。
(8)、陆游一生创作颇丰,据汲古阁所刻《陆放翁全集》,计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剑南诗稿》85卷(其中有古近体诗9138首);《放翁遗稿》3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家世旧闻》8则;《斋居纪事》36则。另有《续笔记》2卷、《高宗圣政草》1卷、《陆氏续集验方》2卷、《感知录》1卷、《清尊录》1卷、《绪训》1卷、《放翁家训》等。
(9)、陆游在散文上颇有造诣,兼善众体,构思奇巧,文笔精纯。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陆游还有一些别具风格的散文,书写乡居生活之状,淡雅隽永。
(10)、《桐江帖》《长夏帖》《北齐校书图跋》《尊眷帖》
(1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2)、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3)、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14)、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5)、感情。只要你用心去爱,去经营,终会开花结果。也终有人陪你哭,陪你笑,陪你看夕阳无限好。
(1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7)、这是人心的牵挂与放不下。青灯下,要的是心静,甚至是心空。是放下自己的过去,放空自己的心思,驱逐自己俗世里的一切过往,从此心里,眼里只有清净,空明。
(18)、始终静静的,努力的,挥洒着微光。为每一个夜间行路的人,指引着方向。
(19)、(释义):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20)、回复“真题”,可下载各大高校文学考研历年真题;
4、陆游的诗爱国诗简短四句
(1)、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此诗以雄伟、严肃、苍凉、悲愤的景象,更是以一个“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2)、天地有情,星光是博爱的,它不看你身份,地位,贫贱,富贵。也不问你去向,归处。
(3)、“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4)、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5)、《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黄州》
(6)、寄韩谏议注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7)、 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8)、有所喜。喜欢美食,美景,美丽的衣服。甚至喜欢自己的工作,同事,朋友,喜欢平平安安的日子,热热闹闹的生活。
(9)、⑤责任意识: 公卿有d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10)、(释义):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11)、白发将军虎老雄心犹在,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
(12)、①艺术风格上,兼具现实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作风。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陆游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常常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陆游的梦境、幻境诗,飘逸奔放,被誉为“小李白”。然而对功名的热望和当权者的阻力之间有着无法克服的矛盾,严酷的现实环境给诗人心灵压上了无法摆脱的重负,因而陆游又崇尚杜甫,关怀现实,主张诗歌“工夫在诗外”,诗风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凉的一面。
(13)、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14)、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15)、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16)、真不愧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里,都充满了对国家的担忧,他恨不得上战场杀敌,为国收复失地。
(17)、此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又表现了他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18)、“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
(19)、陆游通过自己不由的想到了当年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一生大业未能成,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结局吗?不由的更加悲痛伤感。
(20)、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5、陆游的诗爱国诗示儿
(1)、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虽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陆游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挥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2)、意思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3)、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4)、(释义):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5)、胡贼说梦妄想永占中原,岂知上天桔我大宋兴泰。
(6)、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7)、3)边疆戍楼的刁斗声声催下落月,可伶战士三十从军今日已白发。
(8)、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诗的前两句用壮阔的景色来衬托后两句悲凉的心情,使诗中的感情更加沉重,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9)、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