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与高尚的人对话125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7-23 08:52:01

与高尚的人交往的名言

1、与高尚的人在一起

(1)、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格言大意: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3)、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4)、只有想办法去认识更多的人,并使这些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才是人生真正的应酬方针。遇事要报吃亏态度,对于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反对自己,有成见和说过自己坏话的人讲团结。

(5)、做人牢记三点: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接受表扬要低下头来,接受批评要抬起头来;不要把善良看成愚蠢,不要把谦虚看成懦弱!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7)、加QQ群:精益生产促进中心(群号:549535012)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懂得自尊体现自我涵养,尊重别现宽容大度,保持尊严体现高尚人格。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保持尊严是人生天平上的三个重要支点!

(10)、马克·吐温有一句名言:“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

(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2)、人以待已为是非,我以待人为对错;人以利已为恩怨,我以利人为取舍;人以得失为得失,我以善恶为善恶;人以地位升浮为亲疏,我以感情真假为远近。

(1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汉·王肃《孔子家语六本》 白话译文: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芝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低劣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市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自己与臭味融为一体了。藏朱砂的地方就是红色的,藏有油漆的地方就是黑色的,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选择相处的朋友和环境。

(14)、格言大意:聪明而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而不以为羞耻。这句话表明,要想获得真知,好学和善问缺一不可,而要做到这两点为,都需要有谦虚的态度。

(15)、21宁信其品格,勿信其誓言。——无名氏精选于名人名言

(1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31清白纯洁是高尚人格的本质,我们一生没有恶毒污秽的思想,就是最大的光荣。——佚名

2、与高尚的人对话

(1)、投稿邮箱:120156131@qq.com,请注明“原创”字样。

(2)、格言大意: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

(3)、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莎士比亚

(4)、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5)、译文: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6)、(解读)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7)、(解读)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9)、译文:诚,是天道;对别人讲诚信,是做人之道。诚指真实、实在。这句话是说,天地自然是真实实在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10)、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2)、做人贵在清白,做事贵在认真,做学问贵在好高骛远。做人要有志、有识、有恒、有自信。做事要不图虚名,多干实事!

(13)、格言大意:只要有制成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够断开。这句话后来常备有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用它来比喻,只要意志坚定,心思专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14)、译文: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则会获得益处。这句话点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有所得。

(15)、格言大意: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后人常借用松柏来称颂现实生活中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强者。

(16)、译:君子知道隐微的开始,也知道事态的彰显;也知道该柔的时候柔、该刚的时候刚,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这样的君子才是万众所敬仰的人物。

(17)、(解读) 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18)、格言大意: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9)、格言大意:才干因为使用而不断增进;思想因为疏导而不穷竭。这句话是说,人的才干和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强和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激发,才思就会枯竭。

(20)、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与高尚的人交朋友

(1)、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3)、格言大意:长达千丈的大堤,由于有小小的蝼蚁而崩溃。这句话比喻小问题不注意,会酿成大祸。后人也常说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

(4)、解释: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约束唯恐不够。

(5)、比赛,有胜有负;地位,有上有下;际遇,有好有坏;人生,有得有失。做人要尽力而为,处事要随遇而安!

(6)、有个男人每年都会偷偷资助几个家庭困难的高考生,一直是别人替他联系,他从来不让对方知道自己是谁。

(7)、崇高是至高无上的美,是使人陶醉的美。——(美国)桑塔亚纳

(8)、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9)、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10)、格言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这句话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讲的道理是相通的,都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11)、做人难,做事难,面对千难万阻,要提升自我。如果事有勉强,应该敢于说“不”;如果是正当利益,则应当仁不让;甚至有时还得来点霸王硬上弓,要有“脸皮厚”的时候,也要有“头皮硬”的时候。

(1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13)、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清·中居郧

(14)、7凡建立功业,以立品德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徐世昌(中)

(15)、格言大意:人都是会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司马迁的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常被用于鼓舞人们为正义的事业而奋斗、牺牲。

(16)、格言大意: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这句话提倡见善就学、知错就改的美好品德。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进步。

(17)、(解读) 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从读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文科的,要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学自然科学的,也要读些人文科学的书。他山:别的山。攻:琢磨。

(18)、译文:不登到高山顶上,不会了解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旁边,不会知道地有多厚。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不读圣人的书,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说明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19)、10做事要精明,做人要厚道。心胸宽广,化恩怨干戈为真情玉帛就是厚道;心存善良,人负我我不负人就是厚道;心向美好,少栽刺多栽花就是厚道!

(20)、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4、和高尚的人交往

(1)、格言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这句话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讲的道理是相通的,都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2)、10做人要讲是非,但不要太计较利害;做事要讲利害,但不要太害怕是非。对人,要往好处想,往长处看;对事,要往远处想,往大处看。

(3)、格言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4)、格言大意: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6)、(解读) 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仰:仰头。怍(zuò):惭愧。

(7)、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如果不注意结识新交,就会很快感到孤单。先生,人应当不断地充实自己对别人的友谊。——塞约翰逊,英国作家

(8)、对自我要有约束力,对他人要有亲和力,对处世要有宽容力,对求知要有精进力,对困境要有忍耐力,对成功要有推动力!

(9)、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10)、40惟有品德,可以开成功之门,收成功之果。——马顿

(11)、心如果松散,则凡事做不成;心如果疏忽,则凡事不能专心;心如果固执,则万事不得真谛。凡事都要在心,拥有责任感是做人最高贵的情操!

(12)、做事,无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尽到自己责任;做人,无法要求万能,但至少做到可能,才能堪受人生担当。

(13)、译文: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这是劝导人们行孝的歌谣。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知凝聚了养育者的多少心血与艰辛!孝敬养育过自己的亲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14)、格言大意: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这是劝导人们行孝的歌谣。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知凝聚了养育者的多少心血与艰辛!孝敬养育过自己的亲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15)、不要让别人看出你的天真,如果你不懂,就跑远一些;不要评价别人的容貌,因为他不靠你吃饭;不要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你不比他高尚;不要评价别人的家庭,因为那和你无关;不要评价别人的学问,因为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学问。

(16)、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不听不传不信小道消息。订一条规矩,不背后说人,除非说好话。

(17)、译: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18)、真正厚道的人,人前人后的一言一行都能经得起考验。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战国·庄子 释义: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大的愁苦莫过于没有志气,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5、与高尚的人交往的名言有哪些

(1)、译文: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2)、如果你在表演或者是讲演的时候,如果只要有一个人在听也要用心讲下去,即使没有人喝采也要演,因为这是你成功的道路,是你成功的摇篮,你不要看的人成功,而是要你成功。

(3)、9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作些什么。——孟德斯鸠(法)

(4)、格言大意:只要有制成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够断开。这句话后来常备有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用它来比喻,只要意志坚定,心思专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5)、格言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这两句诗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勤俭和奢侈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教训,成为警世名言。

(6)、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8)、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四而行,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狎昵。——莎士比亚

(9)、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亲友要慷慨,对大众要礼貌。要用体谅的心对待亲情;要用结缘的心对待友情!

(10)、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1)、给别人多一些,要别人少一些;多相信别人一些,少相信自己一些;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好,把别人想得那么坏,好象真理都在自己手里。看到别人缺点时,也要看到别人优点,看到自己优点时也要看到缺点。

(1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3)、译文:长达千丈的大堤,由于有小小的蝼蚁而崩溃。这句话比喻小问题不注意,会酿成大祸。后人也常说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

(14)、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15)、1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难以挽回。做事忌随心所欲,做人须严谨慎重。一个人的智慧是他的朋友,一个人的谬误是他的敌人。

(16)、格言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缕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这是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它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果实。

(1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8)、好听的话谁都爱听,它能给人自豪自尊自信,而赞美正是让人获得心的满足。听到别人的反面意见,背后来的意见,这时要特别注意冷静。与人同行,不要走得太快,不要离得太近,给别人一些进退的空间。

(19)、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m.taiks.com)

(20)、译文: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这句话指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间接的,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完善,而实践本身又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1)、不断地学习,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爱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个大圆圈,把知识浅薄的人比作一个小圆圈。大圆圈外边接触的空白比小圆圈的多。因此,知识越多的人,越能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学习,越是努力学习知识就越丰富。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4)、格言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这句话强调,我们在求知、求学中不要弄虚作假,不懂装懂。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再传门人《论语‧述而》 白话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值得效法的人。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6)、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8)、(解读)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殆(dài):疲倦而无所得。

(9)、格言大意: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解读) 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圬(wū):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指涂饰、粉刷。

(12)、格言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13)、格言大意: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4)、(解读)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15)、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1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7)、格言大意:有抱负的人志在四海,这样,即使相距万里,也能彼此心意相通,就像离得很近的邻居一样。这是曹植与其弟弟曹彪分别时写的诗句,后来,人们常用它来互相勉励,抒发昂扬的情怀。

(18)、历史对事业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结果来评定的。—— 意大利民族复兴时期历史学家,作家和文艺评论家 乔万尼奥里

(19)、1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刘禹锡

(20)、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格言大意:不登到高山顶上,不会了解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旁边,不会知道地有多厚。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不读圣人的书,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说明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我的祖国”这几个字能激起人们无限崇高的理想。—— 拉尔夫·英

(5)、2不同的品格导致不同的兴趣爱好。——西塞罗(古罗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