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方面的谚语有哪些
1、关于农业方面的谚语有哪些四年级
(1)、欢迎您加入山东山农,我们为广大的山东农业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农业优惠及补贴政策等方面的专业化咨询服务,为您的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榆钱唰唰响,种子耩高粱。榆钱黄,种谷忙;杨絮落,种山经。
(3)、“冬至在东昂(中间),霜饼两人扛”:若冬至的节气在十一月的中间,这年冬天就会落霜件雪(结冰),非常寒冷。
(4)、龙舟鼓响,黄麻一夜一高掌。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5)、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桐树开花,正种芝麻。
(6)、“白露水寒露风收米谷”:白露节气这天,天若下雨对稻禾生长不利;寒露节气当天或前后几天若刮大风,会把禾花吹掉,造成水稻减产。
(7)、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椿树盘儿大,就把秧来下。
(8)、莳里锄头,胜过垩头(肥料。松土深一寸,等于上次粪。七月下雨斗量花。
(9)、枣芽发,芝麻瓜。枣儿塞住鼻窟窿,提着耧腿耩豆种。
(10)、 民间流传的农业气象经验,语言简练,一般以歌谣的形式表达。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不断认识气象与农业的关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加以提炼编成谚语,流传应用。由于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世代流传,不断丰富。中国古代农学家,如贾思勰,徐光启的著作中部曾大量引用农谚。辑录中国古代农业气象谚语的主要古籍有《田家五行》、《卜岁恒言》和《中国百科全书》等。收集、总结农业气象谚语对推进和发展中国农业气象科学是有意义的。
(11)、广西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
(12)、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13)、“惊蛰冇过雷先响,四十五日暗天门”:如果惊蛰没到就出现打雷,那接下来就会在几十天内出现下雨或阴天的天气,很难见到太阳。
(14)、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柱石脚下潮有雨。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15)、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猫洗脸、青蛙叫雨必下。 螳螂乱飞,有阵雨。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
(16)、④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方面,如“槐树不开花,晚田不归家”;“夏天不热,五谷不结”。
(17)、“秋水恶过鬼”:立秋后,溪河、池塘里的水变凉,人若下去游泳容易生病。
(18)、“朝霞暮雨”:早晨,特别是下雨后的早晨,出现了红霞,旁晚时就会下雨。
(19)、建于90多年前的陆河县河田镇河北村“上举桥”
(20)、小麦收获后,秋作物要抢时播种,据试验玉米播种每推迟一天减产2%以上。所以有一早三分壮,一晚三分薄,五黄六月争回楼之说。
2、关于农业的10条谚语
(1)、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释义:如果立秋节气这天下雨了,那么这一年的粮食作物都会迎来丰收。
(2)、荞麦见霜,粒粒脱光。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3)、东霍霍(闪电),西霍霍,明朝仍旧干卜卜。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
(4)、小麦,全世界种植面积占谷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居谷类作物之首。全球以小麦为主要粮食的人口占三分之一以上。河南省是全国产粮大省,粮食总产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七千多万亩,占全国麦播面积的近四分之总产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小麦籽粒营养丰富,是人类赖依生存的主要粮食之一。
(5)、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释义:过了小满十天内要播种,不播的话就没有收成。
(6)、 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 开门风,闭门雨。 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 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7)、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8)、冬雪年丰,春雪无用。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9)、“一月冷死牛,二月冷死马,三月冷死耕田洒(人)”:正月里的天气很冷,农村经常有耕牛被冷死;陆河等地没有马,这是形容二月天气比较冷;三月天气还是比较冷,刮风下雨,农民都要去耕田,形容农民十分辛苦。
(10)、 农业气象谚语按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①农时方面,如“白露早,寒露迟,早春种麦正适时”;“枣芽发,种棉花”,②气象和农业关系方面,如“伏里有雨多种麦”;”稻秀暖、麦秀寒”。③农业措施的气象效应方面,如“锄头底下有水也有火”。④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方面,如“槐树不开花,晚田不归家”;“夏天不热,五谷不结”。⑤天气谚语,如“月晕而风,日润而雨”。⑥农业气象灾害方面,如“豌豆开花,最怕风刮”。农业气象谚语有较强的地方性和时代性,在引用时要注意在当地生产中加以检验,因地制宜地运用。特此整编看云测天谚语、观风测天谚语、雷电声光测天谚语及观物象测天谚语。
(11)、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为此,农民们根据多年来对天时节令的关注,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概括出了无数经典的农业谚语,成为了农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天气预报”,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便利。
(12)、麦子去了头,秫秫没了牛(小麦收割后,高粱已长的比牛还高)。
(13)、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只有通过施肥来保持土壤肥力,人们才可以真正地放弃刀耕火种加撂荒土地的原始耕作方式.推动农业向高级阶段方向发展。
(14)、如果小满后一直都是晴天的话,那么青麦子也能出面,这是说小麦的收成好。
(15)、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16)、“冬至乌沤年埠”:若冬至那天下雨,那么,春节前后近十天就会出现阴天或下雨天气,给人们筹备和欢度节日带来很多不便。
(17)、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
(18)、晴天,天高气爽,气流上升,鸟类易在高空飞翔。阴雨天到来前,气流下沉,天气闷热。鸟儿、昆虫(如蜻蜓、蒙虫等)难以高飞。蚂蚁搬家,蛇出洞、水缸出汗、蛤蟆叫等出现的异常现象都是大雨到来的前兆。
(19)、夏雨稻命,春雨麦病。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20)、知识归纳|区域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背诵口诀,有图有技巧!
3、有关于农业的谚语有哪些
(1)、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2)、新教材试题|2020西洞庭一中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可下载word电子文档)
(3)、白露身勿露,赤膊当猪猡。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
(4)、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
(5)、若要好,三凑巧:粪大、水足、种子饱。肥田不如肥种。
(6)、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棉花云,雨快淋,缸爿云,晒死人。
(7)、小麦生长的好坏,产量高低与播种基础有密切关系。只要深耕细耙,测土配方施肥,选用优良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就会有好收成。如河南省1949—2009年建国50年来,小麦平均单产由5公斤增长到375公斤,增产了82倍。许昌县陈曹乡史庄村1100亩小麦2007—2009年,连续三年平均单产突破600公斤,10亩攻关田单产达68公斤。建国50年来小麦品种进行了8次更新换代,化肥从无到有,从施用农家肥,到单质氮肥,又到现在的复合肥和配方肥。为小麦的优质、高产、稳产、高效奠定了物质基础。
(8)、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9)、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10)、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释义:秋分节割谷子早点,不太成熟,寒露节正好割,不能再等了。
(11)、柳絮落地,棉花出世。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12)、瑞雪兆丰年。释义: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13)、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
(14)、如果清明时节刮南风的话,那这一年的收成就比较好,陈年旧债就能还上了。
(15)、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篇二:与农业有关的谚语稻要河泥麦要粪。
(16)、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结合实际,用传统谚语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过,气候和农业谚语区域性较强,北方跟南方的,或同一个省不同的县市,许多谚语是不能通用的。下面,本人试对陆河县部分气候和农业谚语进行注释,文中提到的时间均是农历。
(17)、冬至离春一百零五到清明。养了三年蚀本猪,田里好来勿得知。
(18)、“耕田冇师傅,只爱粪来度”:耕田没有什么高超的技术,只要在作物里施些肥就行,就会有收成。
(19)、“六月秋宽悠悠,七月秋紧揪揪”:若六月立秋,农民就感觉到时间充裕,干活没有那么紧张;如七月立秋,农民们就感觉时间紧,干活也紧张。
(20)、玉米中耕越早越好,玉米出齐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间苗、定苗。根据品种合理留苗。高产玉米施肥要做到:播种前亩施种肥(一铵或二铵)5-10公斤;拔节期亩追玉米配方肥50公斤;授粉后追尿素20公斤。有条件亩施有机肥1-2方,并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就能实现高产。
4、关于农业的关于农业的谚语大全
(1)、日出猫迷眼,有雨不到晚。东方日出白,就要有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