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诗词
1、读书诗词歌赋
(1)、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2)、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3)、书里的知识就像养分一样,滋养着我们的心,让我们通晓理义。
(4)、苦读者成才苦学者成名。——世界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国化名言》。
(5)、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6)、诗的前两句讲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他们不偷懒,不懈怠,用上了全副心血与精力,从少壮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刻苦研读,下足了工夫,所以到老年时在学业上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离开了踏踏实实的潜心追求,离开了青年时代的日积月累的努力,要想得到成功是不可能的。在这里,诗人指出了“少壮工夫”的重要。正如俗语所说:“补漏趁天晴,学习趁年轻。”珍惜青春年华,打好学业基础,以求老来有成,这是古人做学问的一条宝贵经验,它对人们有着普遍的教育意义。
(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9)、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0)、2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论衡·卷别通篇》
(1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3)、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格言联璧·学问类》
(1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诗》颜真卿
(15)、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
(16)、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17)、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18)、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其实就是指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透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
(19)、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20)、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格言联璧·学问类》
2、读书诗句五言绝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3)、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一本好书,它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与你的心灵对话;它不思索,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
(5)、珍惜时间,努力读书。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7)、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
(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
(9)、如果你也曾懊恼曾经浪费的时间,也曾遗憾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不如,从今天起,开始成长吧。
(10)、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1)、一位哲人说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12)、“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13)、书里的知识就像养分一样,滋养着我们的心,让我们通晓理义。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宋)
(15)、(教师教学用书)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上册汇总
(16)、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宋)苏轼
(17)、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
(18)、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19)、唐诗三百首不够爽?这里有怪咖金圣叹选批的唐诗六百首
(20)、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3、读书诗词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2)、58: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名人名言)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学者)
(4)、切忌读死书,要结合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道理。
(5)、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3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9)、(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10)、失传已久的56首养生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11)、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老师越多,你的收获就越大。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3)、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4)、4: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15)、苏轼曾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6)、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7)、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18)、麹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0)、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4、读书诗词手抄报
(1)、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围炉夜话·第四一则》
(2)、64: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选自:关于读书的名言
(3)、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5)、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如果你也曾懊恼曾经浪费的时间,也曾遗憾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不如,从今天起,开始成长吧。
(8)、42: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0)、10年断货、盗版被抢光!这北大附小指定的书,究竟有多牛?古人的散文,有多美?
(11)、40: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1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13)、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14)、2: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15)、2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6)、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17)、5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
(19)、41: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20)、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5、读书诗句经典摘抄
(1)、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2)、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3)、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读书,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读书要三到》
(5)、译文:晚上在灯火下学到三更,五更鸡叫又早起学习,这一早一晚正是男儿读书的好时候。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6)、——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7)、中间两联,具体铺叙与“书卷”“相亲”。诗人感受奇特,与一般人习常的体会和感受不同,而是向深处挖掘,从思想、精神诸方面,进行艺术概括,赋予新意。先用夸张的手法以一眼“直下”三千字,说读书速度之快,兴趣之浓。以胸中无尘,形容诗人全副心神沉入书海,以此淘滤心志,净化灵魂,道出了诗人书山攀登中的深切体会,非个中人难以道此。这是诗人胸襟的袒露。诗人常称:“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无题》),“冰霜历尽心不移”(《北风吹》)。这种人格的追求,正是古代文化长期涵养的结果。在表达方式上,诗人极力避开抽象的概括,采用形象描述的手法,给读者展示出一幅高度浓缩的画面,令人咀嚼玩味。“活水”句化用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诗意,对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境界,作了生动描述。这里前后两句,互为因果,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读书,才能不断地汲取源头活水,而光景日新的境界,只属于那些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有志之士。诗人笔下的“书卷”,犹如汩汩“活水源流”,喷涌不止,翻滚不息,随处流淌,任你汲取,给人力量,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诗人笔下的“书卷”,又犹如轻拂的东风,使花红柳绿,风景日新。这两句含有哲理意味的诗句,丰富了诗的内涵。
(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9)、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10)、致各位诗友的一封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厚爱。
(1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2)、——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3)、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赵恒《劝学诗》
(14)、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15)、54: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1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7)、重磅推荐:《东坡乐府·雅集》——继《花间集》后,又一必藏词集
(1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19)、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20)、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3)、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其实就是指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透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
(4)、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5)、朱熹是位的理学家。他认为诗歌是“感于物而动,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因此,他的诗常常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一种做人治学的大道理来,带有很强的警策性、劝诫性的理趣特征,但又不堕理障,富于情趣。《劝学》便是一首感慨光阴易逝,劝诫青少年不虚度年华,奋发进取的作品。
(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7)、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8)、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适《答侯少府》
(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11)、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围炉夜话·第四一则》
(12)、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1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14)、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