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谦虚的成语和诗句92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8-17 08:50:37

谦虚的成语和格言

1、谦虚的成语和格言是什么

(1)、(纳头便拜)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

(2)、(勤慎肃恭)肃:严肃;恭:谦逊。勤劳、谨慎、恭敬、谦虚。指做人的美德。

(3)、孤芳自赏 自命清高 自命不凡 自吹自擂 自高自大

(4)、就要不耻下问,要尊重别人,要诚实谦虚,虚怀若谷,不可自以为是,浅尝辄止。

(5)、不露圭角 辞尊居卑 功成不居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6)、(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7)、(解释):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8)、(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9)、(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10)、(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11)、(解释):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2)、(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形容谦虚的成语及解释篇(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形容谦虚好学

(13)、出处: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杂说》第二十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14)、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15)、(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16)、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么乏味!—— 孟德斯鸠

(17)、和蔼近人: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18)、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19)、(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20)、(举例造句): 每个人都应有虚怀若谷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2、谦虚的成语和诗句

(1)、(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2)、你也可以在形容学习谦虚的成语前面加上一个“不”

(3)、(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4)、(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表示谦虚的成语,描写谦虚的成语,形容虚心的成语

(5)、(谦冲自牧)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6)、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慎言谨行

(7)、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9)、(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0)、不矜不伐 竭诚相待 敬贤礼士 克恭克顺 门不停宾

(11)、(矜才使气):矜:自夸;使气:意气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气,不谦虚。

(12)、(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虚。

(13)、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14)、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

(15)、(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16)、解释: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17)、(出处):《抱朴子·勤求》:“故世间道士知金丹之事者万无一者。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于纷若之书,及于祭礼拜伏之间而已矣。”

(18)、(虚己以听)——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19)、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20)、礼贤下士 平易近人 不耻下问 不骄不躁 不矜不伐

3、谦虚的成语经典语录

(1)、(低腰敛手)——低腰:微微地弯腰;敛手:缩手。弯着腰,缩着手。形容小心翼翼,谦卑恭顺的样子。

(2)、(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表示谦虚的成语,描写谦虚的成语,形容虚心的成语(3)

(3)、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4)、你谦我让----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5)、意思是责备自己,就改正自己的缺点。议论别人,就吸取别人的长处。

(6)、自伐应该是描述打完仗的将军们打完仗自吹自擂的场面。

(7)、(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8)、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更祈自加珍爱,惟勤慎肃恭以侍上,庶不负上眷顾隆恩也。”

(9)、你谦我让----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10)、出处:宋·苏轼《贺欧阳修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1)、(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12)、骄傲自满 骄傲自大 居功自傲 恃才傲物 傲气十足

(13)、肃:严肃;恭:谦逊。勤劳、谨慎、恭敬、谦虚。指做人的美德

(14)、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15)、(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16)、(采及葑菲):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17)、(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18)、(解释):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19)、译文:很有胆量而不露声色,表面上好像胆小,“若怯”深处是“大勇”;很有智慧而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 “如愚”背后是“大智”。

(20)、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4、谦虚的成语和格言怎么写

(1)、(谦受益,满招损)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2)、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3)、(谦冲自牧):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4)、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5)、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6)、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子野为人,外虽愉怡,中自刻苦,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志守端直,临事敢决。”

(7)、(出处):《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8)、(刍荛之见)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9)、戒骄戒操 礼贤下士 抛砖引玉 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10)、自以为是 自行其是 固执己见 刚愎自用 独断专行

(11)、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12)、(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13)、(整瓶不摇半瓶摇):比喻真正有学问的人很谦虚,知识浅薄的人才自以为了不起。

(14)、(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15)、(出处):《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16)、(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17)、(虚受益,满招损):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18)、(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19)、忘乎所以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旁若无人 盛气凌人

(20)、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5、关于谦虚的词语和名言

(1)、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禹又分明如汤、武;观舜称其不矜不伐;与孔子言‘无间然’之事;又却另有一个气象。”

(2)、彬彬有礼 谦谦君子 谦虚谨慎 谦恭下士 敬贤礼士

(3)、(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4)、上面的几句话指出了高高在上的缺点。关于谦虚主要用"下"字表达,比如“以其善下之故能…"这里的下就是谦下、卑下或谦虚的意思。

(5)、必恭必敬: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6)、不见圭角 ( bù jiàn guī jiǎo )

(7)、(谦受益,满招损):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8)、不露锋芒白话释义: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出处:·《吕东莱文集·杂说》第二十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朝代:宋作者:吕祖谦译文:言论强劲有力但是又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的人,非常善于辩论。

(9)、谦谦君子,风流少年,一朝受人诬害,囚禁刑部大牢十载.

(10)、(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11)、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谦谦君子,有什么好怀疑的?

(12)、(出处): 《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