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网络语言的特点15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8-20 10:13:00

网络语言的特点

1、网络语言的特点论文

(1)、对网络语言表层娱乐元素的追求,一定程度能够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得网络语言表现出一种转移效应——人们不那么专注于网络语言反映社会现实、发泄社会情绪的深层内涵,而投身于其游戏外表所召集的群体狂欢。青岛大虾案被曝光后的第二天,就有以此为素材的段子在网络上流传,由此引发网友的段子接力,调侃旅游宰客、物质相亲、碰瓷敲诈等社会现象。网友们被事件挑动起来的紧张神经,也渐渐地在各种段子营造的“笑果”中放松下来。自娱自乐的网络语言狂欢、能够推动网络群体互动仪式的情绪基调从深层的宣泄压力向表层的戏谑调侃转换,避免负面社会情绪积累到临界点引发过激行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疏解社会舆论的作用。

(2)、  过度盛行,影响空前绝后。中国母语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一定的语法结构,但现在网络上的有些语言的结构与原来的语法结构相违背,使得一些语法知识混淆,影响中国母语的学习与传承。

(3)、(1)语言: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的工具,它存在于运用之中,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因而他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

(4)、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5)、网络语言的娱乐特性也为社会舆论引导提供了新的思路,提醒官方和大众媒体以符合群体传播心理的方式疏导社会情绪。从网民嘲讽富人“有钱就是任性”到政府工作报告告诫官员“有权不可任性”,从网友集体吐槽“APEC蓝”到主流媒体大方反思“APEC蓝”,官方以网络语言的形式真诚回应蕴含在网络语言深处的社会关切,对于网民来说无疑是一剂疏解心情的良药。

(6)、网络语言的生活性:网络语言它具有视觉感官,简洁便利,情感创意等特色,与传统语言有显著区别,网络语言更多的是有创意地表达当代的人和事。近两年,物价攀升牵动人们的心。网络用语就及时纳入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词语表达人们对物价上涨的强烈感受。网络语言的这种生活性特点便利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和交流,在实际生活中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7)、美媚----漂亮的女生;BT----变态;PMP---拍马屁;

(8)、近日,“2016中国网络语言文明论坛”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举行。本次论坛立足于汇聚各界智慧,以“文明网络语言 共建清朗空间”为主题进一步推动中国网络语言文明,增强网络语言健康正确使用的导向意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促进文化界、社科界和互联网等领域的深入交流,构筑权威性、高层次的网络语言交流平台。

(9)、与传统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客观、中性的工具不同,社会建构论站在文化研究的角度认为,“语言的意义不是固定的,是随着社会文化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叶浩生,2003),我们不能脱离语言的时代背景、不能超越社会文化规定的范畴来使用语言。社会建构论者借鉴福柯的观点,认为语言以一定的结构化方式形成话语影响人们的认知,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活动事实上是一种话语实践。话语往往包含着权力,谁掌握话语权谁便能建构“真理”。话语的操作特性,使得情绪实践同样“隐含着权力关系,它允许我们感受某些情绪而禁止其它情绪,从而塑造我们的情绪表达,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情绪创造社会或政治抵制”(尹弘飚,2013)。由此,情绪成了话语操作的产物,不再是单独个体的内部心理状态,而是指示一系列社会关系、文化观念的对象。

(10)、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时代特有的情绪知识载体,大多生动传神,具有心领神会的特殊效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情绪事件,实现自我与他人情绪经验的整合,最终形成社会舆论。由于成功的情感互动仪式“达到了很高程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能够创造新的符号,如“发明新的用语,开创时髦词语、值得回忆的俏皮话、值得再流传的笑话”(柯林斯,1986/2012:218)等,网络语言在群体情感互动中存在变异和发展的可能,能够反过来再次为情绪传播推波助澜。经过多次反复,最初基于某一个案的单个体的情绪便发生质变,成为反映某一类社会现象的复合的、公共的社会情绪。

(11)、用字节俭,表达简洁明了。为了网民间的交流速度,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同时也是因为许多人没有耐心去打长串的语句,于是,将复杂句简略成短句短语甚至字母的现象也异常普遍。

(12)、当汉语遇到互联网,产生了大量流行新词语,而这些新词语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打破了传统汉语文字的基本模态。网络语言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形态类型。

(13)、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先生的观点直截了当。有些语言我们说它不雅,但不雅是不是就是低俗?“我认为在不雅和低俗之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是‘俗’。所以我们至少不应该把网络语言只分为‘雅’和‘低俗’这两类,至少应当分为‘雅’‘俗’‘低俗’这三类,而雅和低俗一定是最少数的,低俗毫无疑问要清除。”

(14)、    (9)骆昌日,何婷婷: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情感性意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5)、666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数字简化语言。666是口头语“溜”的谐音数字,

(16)、网络语言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网络语言的创造者及使用者在网络中使用网络语言并不会考虑到其是否规范。因此,在构词上也表现出了随意性的特点。

(17)、网络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18)、四是戏谑性。一些网络语言倾向于调侃、戏谑,对社会共同价值理念和行为操守缺乏基本尊重。

(19)、形象传神。网络交流中可以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表情和动作、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20)、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2月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月17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到1亿人。这个庞大的数字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2、网络语言的特点

(1)、网络是一种大众参与的媒介平台,在这里,交际是直接的,但交际形式却是非直面的,网络媒介为交际提供了屏障,使交际可以躲在各种终端后面不露面,具有藏匿性和匿名性。因此,交流可以抛开禁忌、随心所欲。网络体现个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价值取向,这些特点也直接体现在网络语言中。

(2)、数字谐音:是指用简单、方便的阿拉伯数字的谐音来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此时的数字不表示其本意,而是来表达与数字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的意义。如:“520”谐音为“我爱你”意为向对方表示好感;“4242”谐音为“是啊是啊”意为肯定回答对方的提问或者是对对方的观点、看法等表示支持;“7456”谐音为“气死我了”表达内心的愤怒之情;“3166”与日语“さようなら”(“沙呦娜拉”)读音相似,表示再见之意。网络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人们为了追求信息传递的高效性,运用一系列简单便捷的符号来表情达意,其中数字成为了广大网民的首选。

(3)、4网络语言的特点符合语言的发展方向。追本溯源,语言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人类从简单地发出几个不同的声音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字音并进行组合,乃至出现相应的文字的漫长过程。剖析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其与传统语言的产生原因如出一辙。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化席卷而来,作为其载体的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网络语言以其简约性、形象性、诙谐性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网民在高速发展、变化巨大的社会中表达情感、描述社会社会现象的需要。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统语言的内容,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4)、网络交际不能像面对面交际那样传递出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交际信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网络软件开发者创造出了一些列生动形象的表情符号供广大网民使用。如“”表示微笑等。此外网络中还流行着各式各样的“表情包”,所谓“表情包”是指表示各种表情、动作、行为等一系列表情符号的集合。如:金馆长表情包;兔斯基表情包;喵星人表情包等。这些表情符号具有形象生动多样,表情幽默诙谐的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言语之外的多重信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表情符号深受广大网民青睐,成为人们聊天必备的小助手。但笔者认为表情符号只是一种简笔图画,不具有网络语言的任意性特征,即表情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是任意性的。

(5)、最新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29亿,普及率接近六成。中国民众“触网”的25年间,从“大虾”“美眉”到“盘他”“硬核”,新词汇、新句式、新用法层出不穷。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粉丝”“山寨”“雷人”等网络词语;2015年,“任性”写进了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但与此同时,不规范、夸张、低俗等也成为一些网络语言的标签。

(6)、网络语言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传统语言的纯度被网络语言稀释的时候,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支持还是反对,它都将作为一种客观现象继续存在下去。汉语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语言发展规律的尊重。虽然网络语言给汉语的规范化、纯洁性带来极大的冲击,但不可否认,网络语言确实也为汉语注入了新鲜成份。许嘉璐在《文汇报》上指出:“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不能保证出现新词新语新说法人人都懂得,不进行规范当然不行,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我们的语文教学面对网络语言的冲击,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辩证的思想去分辨和处理,不能一味指责,一棍子打死,要相信“语言在自身发展中有很强的自我清洗排污的能力。”语文教学对网络语言应持宽容的态度,让语言的使用者和语言发展规律进行大浪淘沙。

(7)、例如,将“大侠”说成“大虾”,将“版主”说成“斑竹”,将“好的”说成“好滴”。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诸如“I服了you(我服了你)”“有木有(有没有)”等网络语言。

(8)、 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网民的年轻化,使得网络语言也被披上年轻朝气的外衣。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是网民们辛苦构思的,营造出了幽默风趣的氛围,使人们从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中解脱出来。

(9)、第理性认识网络语言的生成与发展。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的变异是经常性的、绝对的,语言规范则是阶段性的、相对的。网络语言是网络传播工具与传播环境的必然产物,应运而生,它加速了网络时代的语言变异。可以说,网络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变与不变,它既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的信息传播,又不断给我们带来各种新鲜感。网络语言也必然会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使用群体的需求与应用而迭代发展,一方面可能会在一种程度回归有声语言传播,另一方面也会跟随年轻群体的代际脚步继续它的分众化。

(10)、这些由网络语言推动形成的社会情绪包含着人们追求社会公平信义、维护社会秩序的理性诉求,也难免夹杂有群体感染、模仿状态下的非理性表达。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共同构成了情绪型社会舆论的特征,也成为人们行动的动力。“情感是一种动机力量,因为它们不仅使人们的主观体验有序,而且赋予人们以力量,指导行动的方向。”(特纳,斯戴兹,2004/2007:8)

(11)、网络语言的第三个特征,是它有着自己表达上的小众文化。《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29亿,这八亿多人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人更加积极地活跃在网络世界中,他们或是为了网络上表达的新颖、或是为了增加表达的趣味性、或是为了引领或者顺应潮流而进行了很多表达上的创新。例如有“蚌埠住了”、“yyds”、“orz”这类不会出现在生活中的表达,也有“真香”、“脸都不要了”这类用一些流行人物或事件作为背景的表达。这些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表达可以算作是狭义上的网络语,它们先在或只在特定的人群——通常是年轻群体——中使用传播。这有点类似于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中所说的发生在少数人中的“特殊语言”,是独属于少数人的象征体系。有的人反对这种网络语言的发展传播,认为这些原创的字词玷污了中文的纯洁性,我们应该抵制这些语言。在我看来,我们不必煞有介事地去谴责或者支持这些网络语,它只是部分网民中的“特殊语言”,借用费先生的例子,这和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的“特殊语言”一样,是小众群体的娱乐。这些网络语只是网民的一场又一场狂欢,我们可以选择参与,当然也可以选择旁观。这些有着具体特殊含义象征体系,既能在使用时活跃气氛,又能让网络语言的表达更加完善,达到你我皆知、会心一笑的表达效果。

(12)、社会情感能量随着时间而沉淀积累,将对社会的情绪氛围(emotionalclimate)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者JosephdeRivera(1992:197-218)认为,情绪氛围指一定情境下个体成员感知到的多数人的感受。这种感受与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结构、政治管理、经济形势等密切相关,反映的是社会成员与他人的关系(如是否信任)以及与自身期望的关系(如是否满意)。国内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王俊秀,2013)将其译为情感氛围,并认为它是社会情绪的准备状态。如同火星遇上干柴,一旦遇上刺激性事件,情绪氛围就能被激活成为社会情绪。因此,在整体社会环境没有改善的情况下,网络语言的每一次使用,都是对沉淀其中的社会情绪的唤醒,并为下一次的情绪爆发和互动仪式做铺垫。

(13)、四是导致“无美感”,某些网络新词新语新文体对语言自身带来冲击。汉字历史悠久,表形表意,意蕴深厚,只哗众取宠地满足于对文字内涵的消解,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华而不实。

(14)、语意模糊网络语言给网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出现了让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不懂的现象。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了解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或电脑初学者,简直就像密码那样难以弄懂。

(15)、在颜文字的统筹下,又出现了一些特定的说法,比如“前方高能”( 在各ACGN弹幕网的视频弹幕中经常会出现“前方高能”之类的弹幕,是预示接下来会出现激烈的内容或画面),网民经常在下面给你留言的时候变成了“6666”,就是说你很好,完全用这种数字去代替;

(16)、危机?转机?互联网时代的主持传播(附一篇)

(17)、在语言产生之初,人们交流最普遍的方式是“口耳相传”,这种交流方式对交际时空有着严格的限制,要求交际双方处在相同的时间,地点之中。“口耳相传”的交际方式能够传递出言语之外的多重信息,如:眼神、动作、表情等视觉信息和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听觉信息。和其他交际方式相比“口耳相传”的交际方式能在相同时间内传递出更大的信息量,但这种“口耳相传”的交际方式对交际时空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而且所传递的信息内容转瞬即逝。网络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交际时空对交际主体的种种限制,实现了网络交际的时空无阻碍化,交际信息可长可短,可连续亦可以间断。网络将来自于五湖四海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一个聊天室尽情地畅谈,尽情地“侃大山”。

(18)、除了新造词和旧词新说,还有第三种类型的汉字词,即旧词旧义焕发新活力。例如,每年腾讯推出的十大网络热词,有一些常规词语,但因表达了当年的热门事件,上了热搜,被称作“热词”,比如2019年度热词“垃圾分类”“减税降费”“波音737”“科创板”,2020年度热词“摆地摊”“乘风破浪”“北斗卫星”等。这类词语,不是新词,也没有变异,只是具有特殊内涵的新事物新现象,但是具备网络上极速传播、海量应用、广泛流行等特质,因此,我们认为,也可以将之归于网络语言研究范畴。

(19)、7网络语言的创新性。网络语言的标新立异、形象传神体现了其独特的创造性,大大丰富了语言文化。网络语言中所投射出来的追求平等、富于创新、尊重个性的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扬光大。网络语言的这种创新性丰富的人们的语言活动,增强了语言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20)、字母型:造词方法好象仍是谐音,以单纯字母的发音代替原有的汉字,例如MM=妹妹;PP=漂漂(现在叠音词因为其发音的重复性,给人以可爱之感,目前尤为流行),也就是漂亮的意思;E文=英文;S=死。还有一些在英文里经常用到的(目前书面语也渐趋口语化):u=you;r=are;

3、网络语言的特点举例

(1)、    (2)毛力群: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  更新过快,新词层出不穷。网络语言快速度的更新是最让人震惊最明显的现象,往往几天前才出现的新词立即被后来者居上,淘汰出局,令人目目瞪口呆,很难立即接受。

(3)、2网络语言的形象性:网络语言诙谐幽默,别具情趣,人们在网上交际时心态平和而放松,而人们在心态平和放松的状态下能够更加全面彻底的理解和接受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和目的,因此,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这一特点不但达到了语言的目的,而且提升了语言表达的效果,从这个层面讲,网络语言有利于语言的发展。ex...网络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多为年轻人。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在我国2250万上网用户中,96%年龄在40岁以下,95%在3O岁以下,11%在24岁下。这些年轻的网民充满了智慧和活力,喜欢机智而轻松的交流,追求诙谐而甾默的语言风格。

(4)、网络语言情绪能量的发挥,需要以网络语言的大规模传播、使用为前提。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认为,人类社会存在像基因一样的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模因(meme),能够通过模仿进行自我复制并像病毒一般传播(何自然,何雪林,2003)。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谢朝群,何自然,2007)语言本身的运用促成了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这一过程反过来也说明了语言的流传原理,即语言是通过其使用者(宿主)的模仿、复制而得到传播和保存的。

(5)、    (6)杨解君,杨素珍:网络语言文字及其法律化治理(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6)、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科技属性决定了网络语言最初只能是一种小众的语言现象。同时,作为高科技的产物,网络信息以其键盘输入、屏幕阅读诉诸视觉的书面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自诞生之时起口耳相传的有声语言方式,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并延续至今的“白纸黑字”的书面语言方式,也自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传播样式,如那些曾被广为运用的拟声词形式,以及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壮大的表情符号和表情包,就是为了适应网络传播的非现场性所造成的言语交际情态的缺失而产生的,以充分满足网络上表情达意的需要。

(7)、在此次论坛上与会学者达成共识:要从关注青少年未来、维护网络文化安全、促进网络文化传播的高度,来重视净化网络语言问题。

(8)、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网络表情符号已在1982年9月19日诞生,这天上午的11时44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第一次输入一串ASCII字符:-),最初将其定义为“发言者是在开玩笑”,这也是他“送给世界的小礼物”。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普通的笑脸,却开启一个网络表情的时代。

(9)、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事,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张的成分。网络语言是今后语言发展的趋势,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新世纪的最先锋的生活和语言活力。

(10)、从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到现在已经22个年头。因为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在网络语境中也孕育出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自己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因其生动、多样、富有表现力,以及与当代生活特别是与青年一代思想感情的紧密联系,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模仿。

(11)、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织编写、商务印书馆刚刚出版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为例指出,从众多研究报告中能够看出一个共同特点:

(12)、例如《春秋》,一字寓褒贬,微言而大义。而网络语言指鹿为马,以谬为理。网络语言形成一定的风潮时,势必会被绝大多数人接受,那么这些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网络语言来解读中国的经籍,结果不言而喻:离题万里,谬之千里。破:我不理解意思,已经被接受,恰恰能够增强对中国古籍的理解。

(13)、其亵渎古典,不尊重典雅文化。我国古代的语言(包括诗词曲赋等等)蕴含着无数的宝藏,而民族文化的弘扬有待于这无数宝藏的开掘。而网络语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古代语言的古典美,降低了它的神圣性,如“唧唧复唧唧,木兰生小鸡”、“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之后去睡觉”。破:不仅仅存在于网络语言之中,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14)、作为人类二十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互联网络最早应源于美国国防部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使用的阿帕网(ARPAnet),并在八十年代中期进入民用领域,毫无疑问,它是一个高科技的产物。所以,网络语言最初指的是网络编程所使用的语言,如C语言、JAVA、HTML等,即以某种自然语言为基础的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形式语言。

(15)、在“嬉皮笑脸”的外表之下,网络语言还有着“一本正经”的内心,具有内涵丰富的深层情绪。例如,“青岛大虾”表达了人们对于旅游宰客现象的愤怒、对某些部门不作为的不满,对“茶叶蛋”“榨菜”的调侃则反映出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后民众对境外丑中言论的嘲讽和对自身生活的满足。这种深层情绪实质是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道德判断和情绪评价。无论是嘲讽、抱怨还是赞美、骄傲,都是对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维护,显示出社会控制的功能。

(16)、语义造词方法是以词素的意义作为基础,从它的变通和运用以造成新词的。具体包括“变义造词”和“比拟造词”。

(17)、与此同时,网民们为适应网络传播方便、快捷的特性,充分利用汉语文的语言特点和资源,不断推陈出新,有汉语拼音记音或缩略形式的,诸如:hehe(呵呵)、xiaxia(怪笑)、kao(靠),以及plmm(漂亮美眉)、fq(愤青)、rpwt(人品问题)等;更有大量汉字型的,诸如:菜鸟(网上新手)、馨香(信箱)、竹页(主页)、拍砖(发表意见)等,以及各种数字、字母、字符、汉字的混合;一些古字、旧词也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被赋予了新义,将它们再次激活,如“山寨”“他的囧你的槑我们心中巨大的雷”。

(18)、网络语言99的谐音过来就是(久久),通常喜欢发数字(99)表明一种祝福,往往是对于希望情侣之间能够天长地久,幸福在一起的祝福,简单地用谐音来表达,99就是长长久久不分离的意思,如果给别人评论99不88也就是说永远在一起不分离;

(19)、一是可以定期公布汉语禁用词和慎用词清单。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以定期公布汉语禁用词和慎用词清单,重点对教育、新闻、出版、互联网有关行业中汉语使用情况进行规范约束。有关部门要对汉语非规范使用现象采取纠正措施。

(20)、溜的释义大概是滑,但是口头语上,是表达对一种事物的熟练程度,比如说你玩麻将玩的很溜,意思就是你玩的很好,技术很厉害。666则是“溜溜溜”,是快捷赞扬别人的意思。

4、网络语言的特点有哪些

(1)、本文为汪磊教授和出版社授权发布,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青少年网络语言生活方式及其引导策略研究”(14ZDB158)阶段性成果,收录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限于版面,原报告所引脚注从略,敬请谅解。

(2)、(3)发展: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存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重叠造词:重叠造词是在本词的基础上重叠词内的某个词素,由此形成一个新词语,和本词相比,重叠后的词语更能表达出活泼、轻快的语义特征。如:“东西”说成“东东”;“漂亮”说成“漂漂”;“害怕”说成“怕怕”。这些重叠后的新词语虽然在意义上和原词内容相同,但却表达出了一种可爱、俏皮的意味,并且也使得交际语言具有了形象性和音乐性的特征。

(4)、其网络语言不免有很多的芜秽之词,根本不登大雅之堂,再加上网络本身非凡的传播能力(这种传播能力远远大于生活中的传播能力),“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它们会迅速地传遍网络,为网民所掌握,从而不利于语言的纯洁性建设。破:污秽之词不仅存在于网络语言,而是存在于所有语言中,网络语言何罪之有?难道对方辩友认为一般语言难登大雅之堂吗?

(5)、冲击语文教育。青少年学生是网络语言的主要制造者和使用者,他们本身缺乏辨别事物真伪的能力及语言知识的储备,网络语言会乱淆他们的学习,影响他们的写作规范,致使他们黑白颠倒,真伪不辨,这会严重影响它们的学习和发展。破:扰乱学生学习的不是网络语言,而是学生自身的原因,老师更应该使用网络语言调节气氛,提高效率

(6)、他同时表示,但是也有一些网络粗鄙化现象,像“屌丝”等这些网络低俗词语也引起大家的焦虑。因此,大家对网络语言应有一种共识:对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不宜一刀切。对大众要引导、要疏通,而对一些像大众媒体、教材出版这些带有窗口导向的行业,要在尊重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一些规则和标准。

(7)、其承上所述,钱穆说:“一种文化形成了一个民族,而这种文化有待于这个民族发扬光大。如果这种文化衰退没落了,这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将要消亡了。”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显著标志,如果另一种语言或语言以另一种姿态(网络语言属于后者)作用于这种民族语言的时候,民族语言危险了,这个民族也就逐渐失去了独立性。这也就是满族语言变成死语言的真正原因,这也就是日本人在日语的使用中大量排斥汉字的真正原因,这也就是欧洲殖民者殖民于拉美及非洲推行他们语言致使本地语言大量消绝的真正原因。(对民族语言的侵蚀,不利于民族建设。)破:颠倒因果,夸大其词,原因分析不明确;最好的保护就是发展,就是支持网络语言。

(8)、天南地北,地方特色浓郁浑厚。网络拉近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距离,无论距离多远,交流都只在一瞬间。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语言交流,许多网络语言也出现了地方方言,让人惊喜吃惊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新词。

(9)、周洪波说,网络语言粗鄙化现象需要治理,语言是人的一张脸面,也是民族的一个标牌,需要健康地发展,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满嘴脏话的人他的精神有多么健康。所以要从根本上消除网络语言粗鄙化的倾向,关键在于要治理它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如果我们的现实社会对说脏话零容忍,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就离我们不远了。

(10)、    (7)徐耀军: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J),新闻界2009年第3期。

(11)、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金海峰教授亦指出,从古到今每当时代变革急骤之际,社会交流频繁之时,语言文字表现最为活跃。互联网使得人类突如其来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革,人人都是自媒体;可以随心所欲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声音。

(12)、自媒体快捷、便利、交互的特点以及信息生产、积累、共享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催生了词语及其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从生态学角度看,语言的多样性体现了良好的语言生态。在自媒体时代里,人们已深切感受到了语言的快乐,沉浸于从来没有过的语言欢愉之中。

(13)、90后群体在现在的网络文化中,更多强调的是二次元文化,主要来自跟动漫、游戏等有关系的亚文化的传播。在二次元文化上,传播的是一种“颜文字”,即在网上回复留言变成符号。

(14)、标新立异,词汇五花八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没有现实社会那般受限制,于是,被各种条例束缚着地人们,在网络上大显身手,奇妙的构思想法,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的网络新词。

(15)、如今,网络已成为汉语新词语的孵化器、试验场和集散地,网络语言在其“本土化”的道路上不断与时俱进。

(16)、网络交际和日常的面对面交际相比,缺少了诸多非语言交际信息的交流,如语调、重音、停顿等听觉方面的信息和眼神、动作、神态表情等视觉方面的信息。网络交际一般是将诸多的语言信息转化为文字和表情符号来逐一进行传播,信息传播效率较为低下,难以达到“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但人们在利用网络进行交际时,交际双方都希望对方能像面对面交流一样,能在较短时间内对自己所传递的信息做出回应,并获取尽可能多的交流信息。这就出现了语码输出的低效性和网上交流即时互动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为缓解这一突出矛盾,促使网络语言朝着义符化方向发展。如今,各式各样的表情符号已成为网络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当然,表情符号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形式上:从最初的由键盘上的符号和字母所组成的便捷义符,到现在由各式各样的卡通人物、影视明星等组成的动态“表情包”,不断发展;内容上:喜怒哀乐、忧思恐悲、以及各种神态动作的表情符号应有尽有,通过这些形态各异的表情符号,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交际者的面部表情及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传情达意。如:“”表示微笑;“”表示花心;“”表示害羞;“”表示生气。表情符号不但能传递信息,而且还能带上一份幽默温馨的情感色彩,它所表达的意义已经大大超过了其表现形式。正因为表情符号具有这些优势,才使得这些生动形象的表情符号深受广大网友喜爱,促进网络语言朝着义符化方向发展。

(17)、而在拼音的缩写意思中,DS内涵则较为丰富,有“屌丝”“单身”“大师”等含义,其中最常见的当属“屌丝”,比如女生叫男人“ds”往往就是形容这个男人是屌丝,屌丝的含义在网络世界中是“平凡、普通、没品味、没钱”。

(18)、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文字、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等任意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

(19)、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李未柠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网络语言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当今90后的特点。她认为,现在互联网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类人是由互联网的原住民所呈现的,这些原住民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90后。

(20)、GF---哥哥的女朋友;菜鸟----差劲的新手;286---落伍

5、网络语言的特点分析

(1)、所以,他认为,网络语言亦当如此,民间交流不宜干涉,文化出品必加规范。

(2)、基本思路解释:网络语言是否能推动语言发展,就在与网络语言是否能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否有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递。而网络语言的这些特性恰恰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

(3)、第有效引导网络语言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网络语言发展到今天,毋庸置疑,它已是我们汉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在为网民抑或是非网民所使用,决定网络语言朝什么方向发展的不是网络语言自身,而是使用和创造网络语言的网民群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民和他们创造的网络语言亦不能免俗,我们应树立多模态、分层次的网络语言规范观,在营造风清气正、宽松和谐的网络空间的同时,不断提升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网络原住民的自身素质和语言使用习惯,进而为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提供用之不竭的动力。

(4)、二是感觉至上。一些网络语言不讲究正确、精准、严谨,一切跟着感觉走,只要好玩、有趣就行,是否符合语言规则已不重要,数字、字母、表情符号、拼音、外文等都可以杂糅在一起。

(5)、1网络语言的简明性: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传媒的发展,人们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网上聊天时,人们希望在速度上能尽量接近口语交际。而网络语言恰恰做到了这一点,网络语言在不妨碍沟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键盘上提供的符号资源,尽可能简化在键盘上的操作,以较为简明扼要的方式准确的传达了交流双方所表达的信息,达到了一般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的目的,所以说,网络的简明性这一点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6)、的确,网络语言刚刚在网民的键盘上跳跃、进入国人视野的时候,网络交际场景还较为简单,如最初人们经常使用的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版(BBS)等,以及经常上网冲浪的各种网络社区;网络传播技术还没有现在这样强大,表现手段也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样,网上聊天和BBS就成为网络语言的主要策源地。网络语言更多地表现在词语层面的嵌入式使用,按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就是“语码混合”,即在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中,字母、数字以及电脑所能提供的各种符号,与通用汉语文混杂在一起。下文可以视为网络语言多语码混合的经典案例:

(7)、2:合理性——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是合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基础,网络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使得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了解、网络语言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不可能抛弃,网络语言为语言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基础和条件,网络语言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8)、其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的变动往往能引起时代的变动。网络语言的随意性与低俗性,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以错为美”的时代风气,不利于社会良好氛围的形成。破:片面,以偏概全,时代的变动决定了语言的变动,对方不能只看到缺点而不看到优点,不是随意,而是灵活性,对方辩友夸大了灵活性完全是错误的。其他语言中也有低俗性

(9)、柯林斯认为,由于自身资源的差异性,情感能量在社会网络中不是平均分布的。一般来说,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通常具有较高的情感能量,柯林斯称之为“能量明星”。由于情感能量较高的人“拥有引发新的情感刺激和鼓舞他人的热情”,并且“能够努力重新集合群体,或聚合一个新的群体”(柯林斯,1986/2012:210),因此与能量明星互动能够推动互动仪式的进一步延续,单一的互动仪式由此变成了互动仪式链。最初互动仪式中的个体情绪也就得以沿着仪式链在社会网络中传播。

(10)、昨天晚上,我的GG(哥哥)带着他的“恐龙”(丑陋的)GF(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的向我妈妈PMP(拍马屁),那酱紫(样子)真是好BT(变态),7456(气死我了),我只吃了几口饭,就到QQ(网络寻呼机)上“打铁”(发帖子)去了。

(11)、接下来我将尝试找出网络语言的相比于一般交流的专属特征。

(12)、如上文所探讨的网络语境不同于日常交往的语境,表现在其交际时空的无限开放性,非语言交际手段的缺失和交际主体的特殊性。网络语境的这些特点对网络交际语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3)、节目介绍了鳕熊身为一个知名直播平台的主播,在六年的直播生涯中经常接触和使用这些网络语言,就这些问题与鳕熊进行了探讨。

(14)、标新立异。网络语言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创造方面作用较大,对常规语法是一种突破。

(15)、网络语言出现这几十年来,也受到了广大语言学界及主流人士的重视,各地也陆续召开有关“纯洁语言,维护语言的健康发展”的研讨会,并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干涉网络语言的随意性,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对语言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破:恰恰有利于语言发展,

(16)、能否成为强势模因,首先在于模因自身的特质,是否具有竞争力。相对于传统语言,网络语言往往形式新颖、言简意赅,还常常形象风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被理解、接受,从而被纳入人们的认知体系,完成同化和记忆过程。同时,网络语言的形式丰富多样,文字、符号、图片、表情包等,都可以成为网络语言的形式载体,其间各种要素的组合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网络语言文化,如段子接力、表情包大战等。这使得网络语言天生具有极强的表达力,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同时,相比于传统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网络语言尤其是符号、图片、表情包类网络语言在用于人际交流后,常常能够被收藏、保存以便后续使用,从而容易实现语言模因在人际网络中的传输。

(17)、就如同自然界里,既有野草丛生又有芳草鲜活,才是丰富多彩。但是若入公园,则百花苑内,不容毒草;桃李树间无杂木。人工之美,是以文化人文明进化的要求所在。

(18)、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寄生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Chat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菌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专业”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表“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eng3声松2声,意为“竭尽”),等等。

(19)、由此可见,网络交际群体的特殊性,促进了网络语言的创新和发展。网络交际的特殊性的另一面表现在参与者身份的虚拟性,除了在少部分聊天软件中网民是实名制交流,多数情下网民是使用虚拟身份进行交流。网络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相比,在身份设定上有很大的自由空间,网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地设置性别、年龄、昵称等因素。网络身份的这种虚拟性掩盖了交际者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身份信息等特征,交际双方的地位趋于平等化,交际语境更加自由。但网络身份的虚拟性,也隔离了网络言语行为与现实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带来宽松语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交际环境的恶化。

(20)、(撩妹):本来是指男孩挑逗女孩或是做一些讨女孩喜欢的行为,其随着热门韩随随着韩剧《太阳的后裔》而大法走红,其中男女主角宋仲基拥有一系列的“撩妹技能”,深受女主角的喜爱。因此“撩妹”一词已经成为男性获得女性青睐的骄傲自满的行为,并逐渐衍生出“不娶何撩”等表达方式。

(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际新闻界》,国内邮发代号:82-8欢迎您订阅!

(2)、    (3)韩志刚: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四是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枯燥的理论教学转化为活生生的事例引导和具体的活动感悟,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庸俗的网络语言。比如,可以开设以汉语传播推广为内容的电视和网络节目,弘扬汉语言文化之美。

(4)、经过社会化分享、通过群体互动仪式的变压之后,个体情绪被其他参与者获知并理解,实现了传播范围的量变和情绪性质的质变,凝合成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情绪。这种社会情绪能够产生强大的群体压力,在维护社会价值体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舆论。事实上,舆论研究者们早已注意到了舆论中的情绪因素。陈力丹(2012:33)将舆论定义为“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美国学者卡斯珀·约斯特(CasperYost)甚至认为,舆论等同于社会情绪。“情绪(sentiment)就是人的思想和心理的符合产物,所以通常所谓舆论——差不多人人都这样叫它——实际上就是公共情绪(publicsentiment),因为它含有感情,也含有思想。”(约斯特;转引自刘建明,1988:350)

(5)、又比如颜文字里面的“58同坑”,指80后这代父母基本是1950年代的人,把80后、50后这两代人都坑了。

(6)、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7)、“语境就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➀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等。在一定语境条件下的说话人意义即语境意义,具有随着语境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它是与交际主体、交际目的等特定因素密切联系的,语境制约着言语交际行为。而网络语境不同于日常交往的言语环境,这对于网络语言的创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8)、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规范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网络词语的收录,这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网络语言已不再是小众网民的专属,而是通用语言的一部分。至此,网络语言也完成了其大众化的过程。

(9)、数字型:一般是谐音,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55~~~~`=呜呜呜(哭泣声,也是阿则最喜欢用的一个符号);886=拜拜了;

(10)、(1)网络语言是语言发展到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11)、    (8)张丹:语境研究略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2)、三是“无厘头”恶搞。一些网络语言并不追求有意义的表达,而是习惯于“无厘头”恶搞,有意无意地消解意义。

(13)、而与此同时,网络应用平台也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并催生出各种粉丝圈,网民更喜欢称之为“饭圈”,如网络游戏饭圈、弹幕饭圈、足球饭圈,以及韩圈(韩国明星粉丝圈)、日圈(日本明星粉丝圈)等,每个饭圈的用语都不尽相同,可以说圈和圈之间是“有壁”的,这又使得基于特定平台的用语、“圈语言”出现小众化的现象。如英雄联盟圈中“下饭”是指某人技术不好,“蓝领”则是用来形容擅长抗压、风格稳健、需求资源不多的选手;又如弹幕中大量使用的汉语拼音缩写形式,xswl(笑死我了)、zqsg(真情实感)、szd(是真的)、dbq(对不起)、sjb(神经病)等,还有可大量派生造词的,“XX粉”就有“女友粉、男友粉、私生粉、黑粉、白嫖粉”等。饭圈用语具有明显的经济性、排他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如2019年B站公布的年度弹幕数据中,awsl(啊我死了)被发送了3百余万次,位居榜首,参见上图

(14)、网络语言的幽默特点增强了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幽默感。

(15)、当下,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交流的群体,具有年轻化,多元化的特征。无论男女老少均可以参与网上交流,其中以年轻人居多。据某项关于参与网络交际人群的调查显示,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交流的参与。一般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人居多,网络交际的参与者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这些人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深受中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往往在交际中突破传统的常规,创造出许多“标新立异”的新词语,如:

(16)、网络语言常常用调侃的口气,随意糟蹋名诗名言。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微信上却被改成一首《衣紧还乡》的调侃诗:“瘦小离家胖了回,乡音未改肉成堆。朋友相见不相识,笑问胖子你是谁”。好好的一首好诗,被网络语言恶搞的面目全非。

(17)、网络语言传播力强,不规范甚至低俗的网络语言绝会对语言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带来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18)、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

(19)、(狗带):“狗带”是纯音译过来的新词语,狗带=godie,意味“去死”,这一词来源于黄子韬的一段英文rap。

(20)、FrancisHeylighen(1998)认为,模因复制要先后经历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输(transmission)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循环,构成模因的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存在选择,意味着某些模因会被淘汰。语言模因的传播也不例外。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语言模因形成了强势和弱势之分,强势模因才能得到广泛的复制(何自然,2008)。

(1)、网络语言99谐音也可以是(救救)。一般现在网络游戏里会打意思让奶妈救救我的意思,一般是对奶妈说的,让对方赶快给他加血;

(2)、网络语言最初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的语言。网络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发展极快。

(3)、事物的性质是由是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网络语言也绝不是“头顶淌血,脚下流脓——坏到底”,它们其中的一部分也被广泛的人民所接受而运用于现实的日常生活当中,甚至为国家重量级的刊物及人物采用或使用,国家的一些权威性词典也予以收录。所以,它们在丰富语言词汇和增加语言的灵活性方面也有微小的贡献,但是,这不居于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的地位,以致于这不能够决定事物的性质。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事物的微小贡献而一叶障目,以致论断失误。破:就这样、

(4)、语码输出的低效性与网上交流即时互动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得网络语言朝着义符化方向发展。

(5)、第一次用“网络语言”来指称网络传播过程中的自然语言现象的,是1996年一篇摘译自法语的文章《或新的网络语言》,介绍了“Internet网络采用的专用语言,这些语言符号表示这样或那样的概念和对象”,其中的Smiley,就是我们常说的笑脸符。

(6)、网络语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交往不必要的误会,这种误会既会出现在网语使用者之间,也会产生在网络语言使用者和非使用者之间。破:使用网络语言后,反而减少了误会

(7)、经济简练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前面提到的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8)、语言本来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终究逃不出适者生存的定律。我们应该对网络语言的产生与流行持积极态度,因为网络语言是活的、发展变化的,人类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这个网络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如果能经历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就可以为社会所接受。正如《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同志所说的:多元化的社会应该对语言有多元化的认识与宽容,对于新词语,我们应该静心容忍,让时间来大浪淘沙。

(9)、国家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局长章勋宏先生表示,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每一位网民同心同德的金玉良言,都是中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过程中的重要文明体现,是中国形象、中国表达最直接的反映。

(10)、语法造词,是指运用语法手段,将词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统一于一个整体中来使用,这种造词法对于词素的内容和形式无所偏重。可见,语法造词既不是单纯的记音,亦不是简单的语法改造,而是在词素原有身份的基础上相互搭配,并按照一定关系结构而成的。具体包括重叠造词、缩略造词和附加造词。

(11)、虽然研究者意识到了社会关系网络在情绪社会分享过程中的作用,但情绪是如何沿着社会网络传播的呢?社会网络中的哪些因素影响着情绪社会分享行为?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Collins)结合社会学理论传统,提出了情感传播的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ritualchains)理论,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上述问题。柯林斯(1986/2012:19-150)认为,“互动仪式链”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人与人之间在微观层面通过具体情境中的人际互动结成际遇(encounter)关联。这种人际关联随着互动在时间和空间方面不断延展,由此形成了如同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般的宏观社会结构。互动仪式得以成立,所依赖的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mutualfocus)和高度的情感连带(emotionalentrainment)。在互动仪式中,人们关注共同的对象,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群体符号、加强群体团结,而参与其中的个体则获得情感能量(emotionalenergy)。情感能量是“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柯林斯,1986/2012:81)

(12)、网络语言是网络环境下出现的特殊语言形态。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计算机编程语言、网络术语(如“点击”“在线”“链接”等)和网民交流用语三类,狭义的网络语言特指第三类(俞香顺,2005:120)。本文关注的为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在网络空间中交流时所创造和使用的文字、图像、表情包等表意符号,往往以网络群体传播方式广为流传,成为网民之间的“行话”。网络语言“虽然主要在虚拟空间传播,却是人们对现实社会关注和情绪表达的产物”(王仕勇,2016),它们在建构情绪的同时,也推动着情绪的社会化传播。

(13)、(2)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语言发展到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络语言具有一般语言的本质,与一般语言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人们用以交流和表达情感的工具,网络语言的特殊性体现在其存在的形式,它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存在的。

(14)、6网络语言的包容性和吸收性:一种语言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不断接受新生事物,在变化中求生存和发展,并在变化中永葆青春。网络语言中很多创造性的表达正丰富着、也将继续丰富我们现有的语言。就汉语而言,大量的网络词语对汉语更新、补充提供了可能,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在其发展过程也会对现代汉语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个别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已被现代汉语吸收,成为基础汉语的一部分,如“上传”“在线”等。所以,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

(15)、国内最早介绍“网络文化中的新语言”的文章中,列出了37个网络语言与英语的对照表,它们“基本源自英文的缩写,有些是从电报惯用的简语发展而来”,其中一些现今仍在广泛使用,如BBTW、CU、IC、OIC、P2P、U、Ur、VG等。由此可见,这种最初以“网络”来命名的新兴的网络语言和那些表情符号,也都是纯粹的“舶来品”。

(16)、一是导致“看不懂”。不规范网络语言的流行会使语言所承担的正常沟通功能受到影响,尤其是中老年网民往往看不懂青少年网民的网络语言,抓不住准确的语义和话语背后的情感色彩。

(17)、    (3)王乐.汉语语境下网络新词语研究(M).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8)、(3)方言谐音,是指用普通话读音的汉语词来表示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方言词的意义,同样取其音而舍其义。如2016年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是广西壮族方言“难受,想哭”的谐音。“泥”是广西壮族方言“你”的谐音;“偶”是西北方言“我”的谐音;“稀饭”是四川、重庆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喜欢”谐音。因此网络流行语“偶稀饭泥”实际上是“我喜欢你”的方言谐音。可见,方言谐音能够表达出幽默诙谐的言外之意,促进各民族语言的融合。

(19)、网络语言的盛行使现代汉语失去了语言的音乐性与字词的严谨性。

(20)、精神愉悦带来思想活跃、思维创新,汉语新词的大量涌现正好反映了人们活跃的思想和创新的思维。流行语等新词新语充分展示了语言使用者的睿智及其无穷的创造力。自媒体的语言表达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可以张扬自己的价值取向,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维护语言生态的平衡、保护生态伦理的健康。

(1)、三 群体:从“小众”到“大众”再到“分众”

(2)、“我认为,我们的网络语言不应当是纯净水,我们的网络语言应当是矿泉水,有各种各样矿物质的存在,对人体健康都有用。我们的网络空间不应当是无细菌的真空,而应当是充满了鸟、虫、鱼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世界。”

(3)、3网络语言的生动性:如今我们处于日新月异的网络与科技时代,汉语原有的词汇已不足以表达许多新事物,如果没有网络语言的帮助,人们在表达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网络语言的出现则使得语言不断发展创新,填补了现有语言的欠缺。黑客,驴友,博客等新词汇应运而生。另外,网络语言也丰富了语言的语义.囧”字原本是光明的意思,但在网络上却用来表达一个无奈、呐喊的表情,简单一个字就能达到交流者所想表达的意思和想法,因此,网络语言的生动性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4)、网络语言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气氛,起到娱乐的效果,舒发身心的作用;也可以让一部分网民充分展现自我的个性,以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再加其使用的便捷性及灵活性,备受网民的亲睐。然而,“利在一时,弊在一世”,其形象的不伦不类,形式的标奇立异,内容的离经叛道,音形义三者之间稳固性的缺乏,对语言的发展有害而少益。破:完全没看到语言的一致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5)、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6)、这两句引自百度百科的火星文,会让很多人一时无法解读,实际上它们表达的同一个意思,即“我的电脑坏掉了,害我一整天都很伤心”。这种极端的陌生化,最终使火星文走向了“娱乐至死”,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成为网络语言传播“速生速朽”的历史存照。与此同时,随处可见的网络低俗语言现象,也成为网上网下共同诟病的对象,有青年作家就曾撰文质问:不说“逼”“屌”“婊”,我们就不会说话了吗?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也在2015年6月发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对此类现象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批判。客观地讲,这并非是网络语言的主流,网络语言历经褒贬,带给我们更多的还是对社会生活的符号化映射、鲜活的陌生感,以及中国网民语言智慧的充分释放。

(7)、网络语言具体是什么,它以什么样态呈现,对此,很早就有学者做出了明确的阐释:

(8)、  代沟问题,网语随处可见。目前,青少年为上网族的主要群体,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同时,网络语言简洁有趣又充满幽默色彩,符合青少年生长的兴趣爱好。

(9)、关于这个字流行起来的最早的出处网上的说法有两种:

(10)、网络语言(internetslang)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