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诵读带拼音
1、论语带拼音全文原文
(1)、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2)、(中华颂)《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4)、子zǐ曰yuē:“由yóu,诲huì女nǚ知zhī之zhī乎hū!知zhī之zhī为wéi知zhī之zhī,不bù知zhī为wéi不bù知zhī,是shì知zhī也yě。”
(5)、“焉”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动宾词组的后面,充当处所、对象、范围和比较性的补语。如:
(6)、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8)、译: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9)、子zǐ曰yuē:“见jiàn贤xián思sī齐qí焉yān,见jiàn不bù贤xián而ér内nèi自zì省xǐng也yě。”
(10)、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11)、zǐyuēwēnɡùérzhīxīnkěyǐwéishīyǐ
(12)、假如我们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论语,他们能从中收获到哪些现实财富呢?
(13)、(中华诵10)《论语子罕篇第九》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4)、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15)、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16)、zēngzǐyuēwúrìsānxǐngwúshēnwèirénmóuérbùzhōnɡ hūyǔpénɡyǒujiāoérbùxìnhūchuánbùxíhū
(1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19)、(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20)、《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2、论语全篇带拼音
(1)、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2)、 zǐ yuē:bù zhī yě。zhī qí shuō zhě zhī yú tiānxià yě,qí rú shì zhū sī hū。zhǐ qí zhǎng。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6)、zǐyuē:“xuéérshíxízhī,búyìshuōhū?yǒupéngzìyuǎnfānglái,búyìlèhū?rénbúzhīérbúyùn,búyìjun1zǐhū?”《xuéér》
(7)、línfàngwènlǐ zhī běn,zǐ yuē:dà zāiwèn。lǐ,yǔ qí shē yě,nìngjiǎn;sāng,yǔ qí yì yě,nìngqī。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为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要秉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态度。
(10)、(翻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1)、zǐ yuē:rén érbù rén,rú lǐ hé?rén ér bù rén,rú yuè hé?
(12)、(中华颂)《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3)、zǐ yuē:shè bù zhǔ pí。wéilì bù tóngkē,gǔ zhī dàoyě。
(14)、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15)、⑴例中的“诸”字, 是“之于”的合音, 之(zhī)+于(yū)=诸(zhū)。──此处“于”依古音韵体系说,“于”属“鱼韵”,故其韵母为U;⑵例中的“诸”字,则是“之乎”的合音,之(zhī)+乎(hū)=诸(zhū)。
(16)、zǐ gòngyù qù gàoshuò zhī xì yáng,zǐ yuē:cì yě,ěr àiqí yang,wǒ àiqí lǐ。
(17)、(中华颂)《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8)、(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9)、(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地去复习多学知识,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因为不了解你,而对你产生误会但并不恼怒,不也是君子的风范吗?"
(20)、子zǐ曰yuē:“学xué而ér不bù思sī则zé罔wǎng,思sī而ér不bù学xué则zé殆dài。”
3、《论语》全文诵读带拼音
(1)、人文、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普及。教育的目的是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你怎样做人的才是教育。
(2)、子zǐ曰yuē:“学xué而ér时shí习xí之zhī,不bù亦yì说yuè乎hū?有yǒu朋péng自zì远yuǎn方fāng来lái,不bù亦yì乐lè乎hū?人rén不bù知zhī而ér不bù愠yùn,不bù亦yì君jūn子zǐ乎hū?”
(3)、(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4)、(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5)、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6)、“诸”、“焉”从词性上看,均为实词和虚词的结合,不过它们结合的形式相异,“诸”是实词在前,虚词在后,而“焉”正好与之相反,虚词在前,实词在后。
(7)、duì yuē:bù néng。zǐ yuē:wū hū!céngwèitàishānbù rú línfànghū。
(8)、zǐyuē:“xuéérshíxízhī,búyìyùehū?yǒupéngzìyuǎnfānglái,búyìlèhū?rénbúzhīérbúyùn,búyìjun1zǐhū?”《xuéér》。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2)、zǐyuē:“wúshíyǒuwǔérzhìyúxué,sānshíérlì,sìshíérbúhuò,wǔshíérzhītiānmìng,liùshíérěrshùn,qīshíércóngxīnsuǒyù,búyújǔ。”《wéizhèng》
(13)、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1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中华诵)《论语学而篇第一》拼音诵读版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6)、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17)、zǐyuē:“wēngùérzhīxīn,kěyǐwéishīyǐ。”《wéizhèng》
(18)、cóngzhě jiànzhī。chū yuē:èrsānzǐ,hé huànyú sànghū。
(19)、⒄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0)、(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4、论语读音版
(1)、zǐyuēsānrénxínɡbìyǒuwǒshīyānzéqíshànzhěércónɡzhīqíbúshànzhěérɡǎizhī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3)、“诸”用在及物动词后,或作宾语,或作宾语以及用“于”字引出动作等的补语;“焉”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动宾词组后,仅做补语。
(4)、zǐɡònɡwènyuēyǒuyìyánérkěyǐzhōnɡshēnxínɡzhīzhěhūzǐyuēqíshùhūjǐsuǒbúyùwùshīyúrén
(5)、曾zēng子zǐ曰yuē:“吾wú日rì三sān省xǐng吾wú身shēn:为wèi人rén谋móu而ér不bù忠zhōng乎hū?与yǔ朋péng友yǒu交jiāo而ér不bù信xìn乎hū?传chuán不bù习xí乎hū?”
(6)、(1)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7)、“焉”充当不及物动词“出”的补语,上述⑺⑾两例同此。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2)、子zǐ曰yuē:“岁suì寒hán,然rán后hòu知zhī松sōng柏bǎi之zhī后hòu凋diāo也yě。”
(13)、⑿祁奚告老,晋侯问嗣焉。(《左传·襄公三年》)
(1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5)、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6)、(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7)、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8)、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 纵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19)、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20)、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论语全文诵读拼音版
(1)、(中华颂)《论语 尧曰篇第二十》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2)、zǐ yuē:guǎnzhòngzhī qì xiǎozāi。huò yuē:guǎnzhòngjiǎnhū。yuē:guǎnshì yǒusān guī,guānshì bù shè,yāndé jiǎn。ránzé guǎnzhòngzhī lǐ hū?
(3)、还有论语中的“德不孤、必有邻”、“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吾日三省吾身”等都是许多人用来激励自己向善、修身的名句。
(4)、dìnggōngwèn:jūnshǐ chén,chénshì jūn,rú zhī hé? kǒngzǐ duì yuē:jūnshǐ chényǐ lǐ,chénshì jūn yǐ zhōng。
(5)、此例中“焉”字仅仅兼有“于之”两字的意思,读音上却不是“于之”的拼合,于(yū)+之(zhī)≠焉(yān)。
(6)、zǐyuējiànxiánsīqíyānjiànbùxiánérnèizìxǐnɡyě
(7)、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排行老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8)、两千多年来,《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些思想始终教育着我们:如何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9)、(中华颂)《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0)、(7)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1)、(中华诵8)《论语述而篇第七》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2)、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13)、(中华诵)《论语里仁篇第四》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4)、子zǐ曰yuē:“三sān人rén行xíng,必bì有yǒu我wǒ师shī焉yān。择zé其qí善shàn者zhě而ér从cóng之zhī,其qí不bù善shàn者zhě而ér改gǎi之zhī。”
(15)、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6)、(翻译)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17)、“焉”用在句末,即介词+代词,介词仅是“于”字,代词有“之”、“是”、“彼”等等。如
(18)、(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9)、 zǐ yuē:huì shì hòusù。yuē:lǐ hòu hū?zǐ yuē:qǐ yǔ zhě shāngyě,shǐ kě yǔ yánshī yǐ yǐ。
(20)、与人交往,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程,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2)、zǐzàichuānshàngyuē:“shìzhěrúsīfū,búshězhòuyè。”《zǐhǎn》
(3)、(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翻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7)、⑴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8)、(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1)、zēnɡzǐyuēshìbùkěyǐbùhónɡyìrènzhònɡérdàoyuǎnrényǐwéijǐrènbùyìzhònɡhūsǐérhòuyǐbùyìyuǎnhū
(1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13)、(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14)、(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5)、zǐyuēxuéérshíxízhībùyìyuèhūyǒupénɡzìyuǎnfānɡláibùyìlèhūrénbùzhīérbùyùnbùyìjūnzǐhū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7)、(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18)、子zǐ曰yuē:“温wēn故gù而ér知zhī新xīn,可kě以yǐ为wéi师shī矣yǐ。”
(19)、⑷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20)、zǐ rù tàimiào,měishì wèn。huò yuē:shú wèizōurénzhī zǐ zhī lǐ hū?rù tàimiào,měishì wèn。zǐ wénzhī,yuē:shì lǐ yě。
(1)、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2)、zǐ yuē:jūnzǐ wú suǒ zhēng,bì yě shè hū。yī ràng érsheng,xià éryǐn,qí zhēngyě jūnz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