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冰心最著名的诗首诗集89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10 08:49:54

冰心最著名的诗

1、冰心最著名的诗春水

(1)、寂寞增加郁闷忙碌铲除烦恼--我的朋友!快乐在不停的工作里!

(2)、《圈儿》 《我》 《文学家的造就》 《除夕的梦》

(3)、由于她在美国影片《昏迷》中为女主角的出色配音,获第三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学会奖”。

(4)、《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诗集里。总的来说,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艺术上,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

(5)、《再寄小读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写21篇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6)、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7)、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8)、1926年,她学成(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归来,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9)、八个字中,我想着江波,想着晚霞,想着独立的人影。

(10)、《笑》 《我+基督=?》 《自由—真理—服务(1)》 《提笔以前怎样安排你自己?》

(11)、《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录了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的164首小诗,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作者冰心的话说,就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12)、虽然《繁星》《春水》深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但它们的主题侧重却有区别——《飞鸟集》侧重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而《繁星》《春水》则倡导“爱的哲学”,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赞美之情,即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13)、冰心把传统的感召与自身的个性气质结合得这样水乳交融般完美,以致形成了使她独步文坛的独特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讲"诗的女神",便是诗人内心追求的外化形象,便是诗人自己。

(14)、沉默着罢!在这无穷的世界上弱小的我原只当微笑不应放言。

(15)、心心相印,互为知己的感觉使诗人感到由衷的温暖,她终于打破了这一刻千金的沉默。当她热情地招呼女神时,女神却依然故我,"只这般的凝立着"。这使年轻的诗人又情不自禁地吐出一线惶恐:"量我怎配迎接你?"在女神感天动地的博大、完美面前,自己是不是显得太小、太不般配?但这隐隐的不安,仍旧掩盖不住女神降临所带来的强烈的欣喜,何况这小小的"自卑",又是与深深的自信紧密要相连的!

(16)、《繁星(一三一)》:用排比、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波澜壮阔的大海的赞颂。

(17)、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18)、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19)、好了,闲话就不说了。今天,木匠再和大家一起欣赏冰心的几首诗。

(20)、《闲情》(诗集,散文集,1922年,北新)

2、冰心最著名的诗首诗集

(1)、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一般的一瞥么?

(2)、已织上了"现在"的丝了!

(3)、冰心虚设的“她”从如画如诗的“江南晚风天”给自己来信了,哀叹佳景中没有良朋。冰心则从信中“想着江波/想着晚霞/想着(佳景中心境凄然的)独立的人影”。这景,这情,真如冰心“诗的女神”,“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

(4)、已织上了"现在"的丝了!

(5)、抗战期间,她曾在昆明和重庆等地积极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6)、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五四时期最重要的小诗诗人。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冰心诗集》《南归》《寄小读者》等。

(7)、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进入北洋水师服役,曾任枪炮官。1903年,被派往烟台筹办海军学校,时年3岁的冰心亦随父亲来到烟台。在那里度过了8年的童年时光。

(8)、她7岁时,就已读过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后来又读了包括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在内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些“说部丛书”。

(9)、朗诵顾问团队:李慧敏、若丹、千纸鹤、芳馨、青山

(10)、罪恶,山岳般堆压着他,笑骂,簇矢般聚向着他。十字架,背起来了,钉上去了。上帝啊!听他呼唤--听他呼唤!“父啊,成了!”上帝啊!因你爱我们--“父啊,成了!”阿们。

(11)、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1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13)、1911年(一说为1912年),她进入了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3年,冰心的父亲出任了民国政府海军部军学司司长,她又和父亲一起来到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的剪子巷。

(14)、羽衣的风采,散花的生涯,天上--人间,说他带着锁儿,拖着链儿,辗转在泥犁里,有谁肯信呢?上帝啊!是的,为着你的福音,爱的福音,锁链般绕着我。除却泥犁,那有庄严土?上帝啊!我作了带锁链的使者,只为这福音的奥秘,阿们。

(15)、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6)、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7)、万顷的颤动—— 深黑的岛边, 月儿上来了, 生之源, 死之所!

(18)、第二首、《假如我是个作家》是作者冰心创作的一篇体现当时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诗词。

(19)、醒着的 只有孤愤的人罢! 听声声算命的锣儿, 敲破世人的命运。

(20)、絮絮地温人的爱语——几次醒来,药杯儿自不在手里。

3、冰心最著名的诗短诗

(1)、网媒将更加包容、开放、多元,力推新人新作。

(2)、我要挽那"过去"的年光

(3)、镜子——对面照着,反而觉得不自然,不如翻转过去好。

(4)、她的语言,一洗铅华,不事雕饰,质朴清新,有一种“粗糙美”,有时又如小儿学语那样有一种幼稚的特色。在韵律方面,她基本上采用四行一节、抑扬格四音步与三音步相间,偶数行押脚韵的赞美诗体。但是这种简单的形式,她运用起来千变万化,既不完全拘泥音步,也不勉强凑韵,押韵也多押近似的“半韵”或“邻韵”,有时干脆无韵,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一种具有松散格律的自由体。

(5)、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6)、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

(7)、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8)、《繁星》与《春水》是冰心早期的两本诗集,也是她最出名的两本诗集。她写它们的时候,正值“五四”新文学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印象中,她这两本诗集也是新文学史上,较早出版的女诗人写的白话诗集。应该就是占了这“较早”的光吧,所以它们才会在新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9)、“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明艳”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美丽

(10)、慧心超群的诗人得到了女神丰厚的馈赠,立刻想到,世上还有好多像自己这样"深思的人",也在翘盼诗神,"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引柳永词)。于是"还求"女神再从他们那里"经过"--这是典型的冰心的思路,一个崇尚美好、博爱的人的思路。她要让更多的人得到女神的赐予、让女神特有的、诗的美洒满人间。这看来只是写诗人心情、愿望的结句,实际上为女神形象的完整、升华补上了重要的一笔。至此,诗的女神已在读者面前神韵丰满、翩然而立。

(11)、边塞非久留之地,王昌龄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为功名、为理想抱负,王昌龄也是四处奔波。好在诗人内心豁达,所有烦闷之情都倾注笔端,留下诗篇千古传诵。而在这其中,一首送别诗可谓盛唐诗篇中的经典之作。

(12)、第四首、《惆怅》1923年出版的现代诗,作者是冰心。

(13)、1923年,冰心进入燕京大学。毕业后,又去了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

(14)、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15)、“繁星”熠熠发光,“春水”潺潺流淌,冰心奶奶的创作给我们带来或深刻或温暖的影响,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之中爱上了柔软的文字,爱上了这种触动人心的文学力量。

(16)、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的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17)、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18)、弗罗斯特的著名诗集还有《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去的溪流》(1928)、《又一片牧场》(1936)等。1949年出版了《诗歌全集》,以后仍陆续有新作发表。

(19)、时间!现在的我太对不住你了么?然而我所抛撇的是暂时的我所寻求的是永远的。

(2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意思是,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4、冰心最著名的诗纸船

(1)、(名人名家)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节选)|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朗诵

(2)、她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丧失,有甜而不腻的喜悦,炽烈而蕴藉的吐露,苦而不酸的沉痛,绵绵难绝的长恨。爱,是她诗歌题材的重心,写来清新别致。

(3)、她爱生活和生命,试图多侧面、多层次地探索、解释和表达生的意义。

(4)、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5)、《燃灯者》(诗集)马耳他安东·布蒂吉格著,19人文

(6)、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但她仍坚持创作,在此期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还连续创作了《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等。年近九旬,还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

(7)、《一只小鸟》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画——诗》 《解放以后责任就来了》

(8)、1921年,正是年轻的冰心诗兴不绝、一发难收的时候(《繁星》、《春水》两集中的三百余首小诗皆在此前后发表,《寄小读者》中的诸篇通讯也于二年后相继问世)。"诗的女神"频频光顾她的小屋,终于有一天,她提笔记录下了这样一场奇特的会面:

(9)、空泛的宇宙里,我的心是如何的惆怅——无着!

(10)、狄金森(1830—1886),美国著名女诗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当时还是个小镇的艾默斯特;在艾默斯特学校受完中等教育又入芒特霍利约克女子学院就读不足一年。从25岁开始,弃绝社交,在家务劳动之余埋头写诗;到1886年5月15日,由于肾脏疾患而在昏迷中离去时,已给人间留下了自成一格、独放异彩、数量可观的诗篇。

(11)、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12)、弗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未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举家迁往英国定居后,继续写诗,受到英国一些诗人和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支持与鼓励,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1913)和《波士顿以北》(1914),得到好评,并引起美国诗歌界的注意。1915年回到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他的诗名日盛,于1919191943年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他晚年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在他75岁和85岁诞辰时,美国参议院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相近,但不像浪漫派、唯美派诗人那样矫揉造作。他不追求外在的美。他的诗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他的诗朴实无华,然而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的《白桦树》一诗,写一般人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修墙》写人世间有许多毫无存在价值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墙。除了短篇抒情诗外,他有一些富于戏剧性的长篇叙事诗,刻画了新英格兰乡间人物的精神面貌,调子比较低沉,亦颇有特色。在格律方面,弗罗斯特爱用传统的无韵体和十四行体的各种变体,在节奏上具有自己的特色。

(13)、1929年,与吴文藻结婚,婚后,便随丈夫一起,先后去了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和苏联等国游学。

(1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15)、对冰心的“诗的女神”,读者应当是很熟悉的。她曾撒下满天“繁星”熠熠发光;她曾伴着一弯“春水”潺潺流淌;沿着半个世纪《寄小读者》的道路,始终可以追寻到她徘徊行进的足迹;纵览冰心的全部创作,她投下的身影或深或浅,然而却无所不在。因此,要真正了解冰心,便不能不读这一首《诗的女神》。

(16)、只是一颗孤星罢了!在无边的黑暗里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

(17)、繁星闪烁着——深蓝的空中,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话?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18)、上帝啊!无穷的智慧,无限的奥秘,谁能够知道呢?是我么?是他么?都不是的,除了你从光明中指示他,上帝啊!求你从光明中指示我,也指示给宇宙里无量数的他,阿们。

(19)、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冰心笔下单纯的“幸福感”

5、冰心最著名的诗短春水

(1)、这是王昌龄最著名的一首送别诗,尤其是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用词妥帖,意境高远,千百年来一直受人传颂。

(2)、躲开车喧马闹,绕过烟红酒绿,夜深人静之时,女神款款而来。她选择了"只有花"和"深思的人"之所在,悄然立于"灯火阑珊处"。

(3)、《海上》 《宇宙的爱》 《图画》 《回忆》

(4)、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5)、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6)、《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19作家

(7)、(赏析)前三句是描写月亮升起的景色和环境.万顷的颤动指海洋如果你住在海边,对这个会有深刻理解.最难理解的就是最后两句"生之源, 死之所!",一联系就可以发现,月亮从海上升起,黎明又落入海中.海对于月亮既是出生(升起)的地方又是死亡(降落)的地方,所以是生之源,死之所.在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轮回的思想,世间万物都有这个规律,从哪开始到哪里结束,都是轮回的.人生也是,先是成长.然后到了老了的时候又返回儿童的心理(老人其实多和他们接触会发现他们的心理很象小孩子).这是世界的规律 。

(8)、(赏析)对童真、童趣、童心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珍爱 在诗人的眼里,充满纯真童趣的世界才是人间最美的世界。

(9)、黑暗,怎样幽深的描画呢?心灵的深深处,宇宙的深深处,灿烂光中的休息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