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十大教育家
1、中国近代十大教育家魏书生
(1)、叶澜:中国著名教育家,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2)、注明:文章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3)、1942年后,任西安师范、西安私立乐育中学校长并创办了乐育中学西乡分校。落实政策后,相继任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1985年参加中国国民d革命*员会,任民革汉中市*顾问,致力于中国共产d领导下的多d合作。
(4)、在教育界江谦曾任南通师范学校监理、校长,江苏省教育司司长(厅长),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任校长;江谦任校长时,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倡“三育并举”。1909年(宣统元年),资政院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定名为“国语”。1910年,江谦再次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用合声字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的主张。在政界江谦1909年被推举为安徽省咨议局议员;1910年,又被举为京都资政院议员;1912年旋被举为安徽省议会副议长;1913年,再被举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众议院议员;在佛学上师承谛闲、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是至交,主张佛儒合推崇阳明致良知学,著作颇丰。
(5)、现任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员会副主任,中央文明办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投资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软科学指导工作*员会*员,若干省市政府经济顾问,若干大学兼职教授。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员会副主任*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员会*员。
(6)、★我们江氏宗亲需要什么?一位宗亲的心里话!
(7)、主要著作有《伦理学概论》、《中国先哲人性论》、《中国诗学大纲》、《中国文字学大意》、《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补斋诗存》、《中国文字学》、《职业指导》等。
(8)、科学方法问题是严复西学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曾翻译《穆勒名学》(名学即形式逻辑),并积极进行对"名学"的宣传介绍。
(9)、他在《实施实业教学要览》中给职业教育下的定义是:"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
(10)、黄达人1999年担任中山大学校长,他与d***李延保同志合作,被称为中山大学的“李黄时代”,这是自孙中山首创中山大学以来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之一。黄达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教授就是大学”和“善待学生”这三个概念,因此,一般认为可以将黄达人的这三个言论归纳为其治校理念。黄达人是位极受学生爱戴的校长,他离任之时仍在为没有解决青年教职工的住房问题而感到愧疚,仍在为如何对学生更好一些而不断思考,他的谦和待人、尽心尽责令人为之感动。
(11)、黄春辉,1933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邢台,无机化学家,教育家。黄春辉1951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1952年至1955年因院系调整,黄春辉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12)、黄泰编写的《高中解析几何》是我国第一本中国人编写的中学教材,还被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华侨学校使用。他的学生中,有100多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名流,现已知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12人。其中原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原中科院院士武衡,更有3位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征镒、袁隆平、黄纬禄。
(13)、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d中央执*、国民政府*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4)、他说:"一艺之末,学必有师,此古今中外之通义也。况图国家强立之基,肇国民普及之教育乎?"明确地把培养师资、兴办学校我和救国图强结合起来。多培养教师,这样才能为国家多培育人才。对于如何办好师范,鼓舞人们乐于从事教育工作,他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对教师应根据其教学成绩分别授予国子监丞、博士、学正、助教等名义,使其职名相符。从政治地位到生活待遇上解决教师的切身问题。
(15)、江福利先生晚年还指导治沙专业毕业生研究“人口在干旱生态条件系统中的特殊作用”等问题(1983年),这是他指导的最后一个本科毕业生,他把一生贡献给了林业治沙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
(16)、黄达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数学专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线性算子逼近、非线性逼近、求积公式与最优算法等,他在多进制小波构造和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曾发表的论文达100余篇。黄达人合作著有专著《样条函数与逼近》和《多进制小波分析》,在信息安全领域有三项发明专利,他曾被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17)、此前,1929年江谦已在此地建有住房和仓房,当地人称之“江家宅”、“江家仓”,江谦称此地为“三余海滨耕读处”。
(18)、作品有钢琴曲《摇篮曲》、交响诗《烟波江上》、交响曲《沧桑》、电影音乐《早春二月》等。有《江定仙歌曲选集》。
(19)、三余镇东北隅有寺庙一座,名曰“禹稷庙”,建成于1927年,开山法师为本地有名的经忏高手——又真法师。1934年该庙成立三余莲社。1935年江谦定居三余后,时刻关心禹稷庙的发展壮大,于当年5月在禹稷庙进行了首次讲演,并将此次讲演交由上海佛学书局编印成单行本——《江易园居士在南通三余镇禹稷庙第一次讲演》在全国发行。
(20)、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2、中国近代十大教育家简介
(1)、严修晚年还在天津倡组了城南诗社、崇化学会,著述存稿有诗、文、日记、函札等多种,辑录出版的有《严修东游日记》《严范孙先生古近体诗存稿》《蟫香馆手札》等著作。
(2)、黄鸿善,1962年生,河北邯郸人。黄鸿善现任中国诗酒文化协会诗酒书画院书法家,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黄鸿善出自书香世家,自幼就喜爱书法,刚开始的时候从颜体入手,打下了基础。
(3)、江定仙,作曲家湖北武汉人。1930年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曾任国民d政府陕西省教育厅、教育部音乐教育*员会编辑,湖北教育学院、重庆音乐院教授。
(4)、为此,落魄的江谦游历到其伯父的经商之地——崇明庙镇,经人推荐江谦试做了张謇任山长的崇明瀛洲书院试卷,得第一名,后又用化名再试又得第一名,这引起了张謇的注意,张謇赞叹道:“嘉叹以为美才,非县所曾有……”
(5)、1941年春江谦女儿江有贞和婺源游有维在“三余海滨耕读处”结婚,逾年,江有贞因难产死于耕读处,葬于三余;江谦好友三余中医张泽民因病自知来日无多,将年幼女儿托付江谦,后来张泽民的大女儿张慎权与江谦嫡孙江宏达结为夫妇。
(6)、他指出,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质修养,"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
(7)、注重自然科学的教育和自然科学人才的培养。重视教学方法。他主张,要给大众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给已有的知识。他还指出:"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只会接受书本子上的现成知识还不够,还需要能够发现新知识。那就更需要从手脑并用的劳动中,改造事物,分析事物,综合事物,才能得出关于事物的一些新知识。"他主张"灵活使用课本",反对把"课本神圣化,使学生都不用脑",如果"师生都成为课本的审查者和编辑者","学习的成就就必然是可惊的"。此外,他还很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少而精等。
(8)、编有《丰顺丁氏持静斋书目》,辑有《士礼居藏书题跋记补遗》1卷。著《宋元行格表》、《黄荛圃年谱》、《沅湘通艺录》等。
(9)、1916年春,南开中学举行全校性密封式作文选拔比赛,试毕,由严修亲阅试卷,周恩来荣登榜首。严修特为周恩来及他的班级,书赠“含英咀华”锦旗一面,以示嘉勉。
(10)、1909年2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38年中山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d,历任南洋文化事业编辑部干事、珠海大学文史系主任、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政协*员、民盟云南省*员、中国民族研究学会理事、中国百越研究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民族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主席团成员、少数民族五种丛书编辑*员、云南省史学会理事等职。著有《西南边疆民族论丛》、《摆夷的文化生活》、《傣族史》等。
(11)、黄泰1904年出生于扬州,是著名的教育家。1927年,黄泰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自1927年扬州中学建校开始,他便担任数学老师。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战火燃至扬州,黄泰带领大批老师和学生到上海租界内重新创办了扬州中学,并担任临时校长。
(12)、康有为(1858-1927)是向西文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是我国近代维新派的主要代表。
(13)、是年冬,江谦渡江北上,去海门常乐镇登门拜访张謇,张謇被江谦谦逊的举止和谈吐打动。第二年,张謇受聘南京“文正书院”任山长,江谦正式拜在张謇门下。三年中,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江谦后经张謇推荐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班深造,后因病中途辍学。
(14)、江谦的到来使原本偏僻的三余镇广运乡一下子热闹起来,各地信众纷纷邀请江谦去讲经说法。一时间大江南北,甚至有人邀请他出国讲演。考虑到江谦年事已高又有疾病缠身,讲演仅限于南通及周边地区。1935年至1937年间,江谦克服病魔应南通各地法会请讲数十处,讲稿汇为多集,名为《江易园居士讲演录》《江易园演讲录》《江易园居士讲演集》等。
(15)、先生长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人才,是西乡现代教育的先驱。2004年先生去世,享年102岁。
(16)、截至2019年7月,黄春辉先后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进入SCI源期刊的有130篇。她著有《稀土配位化学》,参加编写了《无机化学丛书第七卷——钪与稀土元素》,并负责全卷统稿《稀土》,《高等无机化学实验》。黄春辉200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教*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黄春辉教授已培养出20余位理学博士,其中两位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三位青年教师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17)、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他于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命名组建时担任校长长达17年,直至1966年逝世,为人民大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8)、后见1915年《学生会会报》、1917年杭州《教育周报》),一作讱之,又改任之(署见《学生会会报》),别号观我生,笔名抱一(见《小说月报》)、同父(见解放前《展望》)影射名王培芝(见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人称珐琅博士(早年欲以抵制舶来品的搪瓷器皿,曾在中华职业学校设置珐琅科,附设珐琅工场,提出“劳工神圣,双手万能”口号,以致遭到少数人的讥刺为“珐琅博士”)。扩展资料教育家们
(19)、黄达人1945年生人,浙江象山人。他是著名的当代教育家,曾任中山大学校长,直至2010年时才因年龄原因退任,现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黄达人出自诗书礼仪之家,父母都是医生,他就读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在浙江大学数学系读完研究生后留校任教,后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数学系进修一年。
(20)、1915年,年届55岁的严修来三河住多日,与旧友李锡三重聚。1916年,严修在《丙辰三河汪大令君硕寄示近作次韵奉和》中曰:“听泉小住灵山簏,踏雪亲巡错水滨。我与使君缘不浅,为君絮絮话前因。……吾祖吾亲逮吾身,泃阳曾阅几年春。生予忆在咸丰岁,溯始原为京兆人。惠至今逢龚渤懈,儒风何灭蔡姣滨。受缠此地经三世,愿作编氓事有因。”可以看出,严修虽在三河只生活了几年,但作为生身之地,他却把三河作为故乡深深怀念。
3、中国近代十大教育家 图
(1)、(清)江瀚(1857年-1935年),字叔海,号石翁,室名慎所立斋,福建长汀人,是近现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和诗人。尽管江瀚早年有过时间不短的幕僚生涯,而且在宣统三年也曾官至河南布政使,但从其一生来看,主要成就是在书院、学堂、图书馆、博物院从事的教育和学术活动。官开归陈许道:瀚工诗古文,著有《慎立斋稿》、《北游》、《东游》、《片玉碎金》等,传于世。
(2)、章炳麟(1869-1936)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教育家。
(3)、黄建中对教育的贡献很大,他民国初毕业于湖北德安府中学,后升入北京私立明德大学和北京大学,受教于黄侃、蔡元培等名师,毕业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朝阳大学讲师。
(4)、梁启超(1873-1929)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中国之衰乱由于教之未善……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条,皆归本于学校。"他曾著《新民说》,认为"变法"必先"变人","变人"必须"育才","育才"就是教育。这种把办教育看作是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关键的主张,虽然对教育的作用估价过高,但其重视教育这一点却是可取的。
(5)、江恒源(1811~1902),男,字问渔,号蕴愚,别号补斋,江苏省灌云县板浦镇人。职业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原副理事长,中华职业学校原校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员会原*员,上海市人民*员会原*员,上海市文史馆原馆务*员,原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员会*员。
(6)、黄子方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出生于1900年的云南玉溪,与著名学者巴金是一生的挚友,受到了d和无数人民群众的尊敬!
(7)、严修终身怀念三河故土,留恋三河的亲朋故旧和淳朴的自然风貌。多次来到三河访友、游览、视业。《三河县志》(1935年版)记有:严修1884年中进士后,第一次回到三河的《甲申除夕旅居三河旧感》诗作。以“爆竹声中一岁过,重来祖父旧行窝。怀乡有梦吟棠棣,养志无缘痛蓼莪”的诗句,表达了深挚的怀乡之情。
(8)、1941年孟秋,江谦为实现他毕生夙愿,在沪出版《阳复斋丛刊》,全家迁往上海朋友家中,不幸于1942年四月初十逝世,享年67岁,后癸未年(1943)二月十六日葬于三余广运乡耕读处东北隅甲山庚向正向西。
(9)、1893年严修来三河返京途中,曾作诗云:“十年宦官话长安,蜩莺羞言惜羽翰。未了俗缘惟誊酒,天然懒性不宜官。苞苴事业污人易,袍笏文章问世难”。表达了去国怀乡之意。
(10)、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1904年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代表作品:《山阴道上》《钟馗》《屈原》《江山如此多娇》等。
(11)、徐特立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活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卓越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他的许多重要文章都收集在《徐特立教育文集》一书中。延安时期,他根据我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教育总方针,提出:要研究科学,培养科技人才。"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迫切需要知识分子"。
(12)、张謇(1853-1926)是近代资产阶级立宪派,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
(13)、在德育方面,他既注意"大德",又注意"小德",特别重视爱国教育,新生一入南开,他就大讲"国帜三易",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他还为南开规定了"学生卫生习惯自省表"和"学生每月生活的正规",要求全面、具体,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14)、黄鸿善长期坚持博览碑帖和名家手迹,潜心学习,积极进取,中年之后他力攻行草,以临摹二王、赵孟頫为主。黄鸿善不独尊某一家,他努力汲取众家之长,然后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15)、江福利先生在内蒙古辛勤工作了几十年,培养了大批林业、治沙骨干和人才,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16)、章炳麟很重视教育,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才,如果教育不适用,培养的人才必不适用。他主张教育必须为革命利益服务,他说,道德是由社会薰染来,不是从说话讲解来,如社会上农工商贩,有道德的尽多。而"学校里边修身的教训,不过是几句腐话","况且讲伦理、讲修身的教习,自己也没有什么道德","不能为学生做表仪"。他把德育与社会联系了起来,同时说明,与其在学校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不如多学点知识,做点学问。"现在的青年,应当明了是什么时代的人;现在的中国,是处在什么时期;自己对国家,应负有什么责任。"号召青年洞察当时社会、经济和历史的演进,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17)、黄鸿善除了书法,还擅长篆刻、绘画等艺术,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他的作品曾多次刊登在《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等,黄鸿善独特的双手书法还曾被电视台专门报道过,他的作品更是曾被一些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所收藏。
(18)、江易园在南通三余镇禹稷庙三余莲社第一次讲演的单行本,由黄炎培题签
(19)、黄超,字群觉,号醉农,原名体煜,黄超1890年出生在金乡镇北郊大桥头村。他毕业于温州第十师范学校,在宜山江南高等小学任教达18年,1928年,黄超回到金乡任教,翌年校长病逝,黄群觉为众望所推继任校长达26年之久。
(20)、欢迎咨询:E-M:xindang_canada@1com
4、中国近代十大教育家候益民
(1)、江蓝生1962年至1968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学习,毕业后到山西省孝义县当中学教员。1972年任北京大学附中语文教员。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师从吕叔湘、刘坚先生攻读近代汉语专业,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后,任近代汉语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所长。1993年后任研究员,兼任研究生院语言系主任、博士生导师。1998年11月至200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2008年3月任11届全国政协常*、社会和法制*员会副主任*员。第十届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员会副主任*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主任。参加了“九五”社科重点项目“近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并主持院重点项目《近代汉语词典》的编撰工作。主持修订《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2012年发行)。
(2)、蔡元培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用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他认为普通教育要"养成完全之人格",就是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和发展的教育。倡导"思想自由",以反对"数千年专制之积习"。他强调自由发展,积极支持新思潮。他采取网罗众家、兼容并包的学术民主的政策,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主张个性自由发展,反对违背自然抹煞个性的封建教育。重视女子教育,反对封建的男尊卑。他不顾社会上的非难,冲破重重阻力,在北大破例招收女生,开创了我国男女同校的先例。
(3)、吴大猷,笔名洪道、学立,广东高要人,出生于广州府番禺县,祖籍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县水坑乡。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
(4)、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曾字楚南(一作号),改字韧之(辛亥年在上海赵凤昌惜阴堂讨论国事会议记录签署。
(5)、1914年3月,周恩来与同学张瑞峰等创办“敬业乐群会”,主编会刊《敬业》。当年9月,周赴严宅请导师题写刊名,严修欣然命笔。当严修、张伯苓知晓周恩来家境贫困时,免除了周的学费、书费和住宿费。令周深为感激,求学上进愈加勤奋。
(6)、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
(7)、江隆基(1905—1966),又名泮庵,字盘安,陕西省西乡县丰东白杨沟人,中国著名教育学家,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d,后东渡日本留学;1931年留学德国。曾任旅欧华侨反帝同盟**。从1937年起,先后担任陕西西安二中校长,陕北公学副教务长、教务长,华北联大教务长,延安大学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副厅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西北军政*员会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d***兼副校长,兰州大学d***兼校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四人帮”迫害致死。1978年4月,d中央给予彻底平反昭雪。江隆基同志是中国共产d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
(8)、严修出生于富商之家,受教于封建私塾,但他思想开放,从不拘泥于封建礼教,认为“欲强国家,先善社会”,积极倡导社会文明。他率先提倡女子放足、读书受教,提倡男子剪辫、反对跪拜,反对嫖娼、征妓、纳妾等社会不良现象,反对吸烟、赌博等陋习,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不主张过生日、祝寿,并且在这些方面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开时代文明风气之先河。
(9)、陈嘉庚(1874--1961)是爱国华侨的领袖,是著名的实业家,也是倾囊办学的教育家。他历来认为"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他自己的遗产一个钱也没有留给自己的子孙,却不断捐资兴学。他一生中办学的资本折合起来足有一亿美元之多。而他本人却十分简朴,熟悉他的人都为之感动。在他几十年的辛勤努力下,教泽广被,普育英才,积功祖国,誉满南洋。1961年8月何乔凝老人在《陈嘉庚先生纪念册》上题词,称赞他是"华侨爱国爱乡热心教育事业的楷模"。
(10)、严复更重视归纳法,主张要"亲为观察调查",反对"所求而多论者,皆在文字楮素(纸墨)之间而不知求诸事实"。他曾引用赫胥黎的话说:"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名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
(11)、江定仙先生自1932年开始至九十年代初,60年来从未间断教学工作。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可谓桃李满天下。江定仙先生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他所热爱的音乐艺术。
(12)、黄绮1914年出生于安徽安庆,中学至大学研习汉魏、直追甲骨。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留任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闻一多先生助理,第二年,黄绮到中法大学任教。黄绮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其语言文字学专著《解语》、《说文部首讲解》、《说文解字三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诗词创作方面,黄绮终身创作,诗词集《归国谣》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作。“离怀亲病犬,贫意护饥鹰”,这两句诗是当年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遣怀》诗中的联句,当时,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看过后,曾称赞“有杜甫的沉郁”。
(13)、关于思想教育,徐特立在他的教育论著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基本观点教育。他说:"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道德教育的内容要?quot;五爱"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纪律教育。他认为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反对体罚。
(14)、1988年左右,一位中医学院教授,应邀来校作报告,讲述其科研成果获得奖励的感受,他一再说明,该成果得到了江教授无私的帮助。江先生说:“这不算什么。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科技系国家之命脉。只要于国有利,不必计较你我。”正是出于科学家的爱国良知,长期以来,他对后辈学者热诚地关爱,认真地指点,无私地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