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责任的议论文论点
1、关于责任的议论文论点素材
(1)、反观我们当代的少年,有个别人总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责任感的认识,养成了一身的坏毛病。其实,责任就像目标一样,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指明灯。内心有责任感的人做每一件事,会尽他的努力去面对,以最美的方案完成,这样的人最终必定会有所成就。因为责任就是目标。学习如此,做人更得如此。只要把责任当作奋斗的目标,就能为未来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2)、 ③自知之明的勇气来源于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3)、⑦个人要有豪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族有豪气,才不被人欺负,领土、领海才不被人蚕食。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史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奋拼搏,富国强兵,才能不怒自威,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4)、⑤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5)、⑥君子风度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遗产之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如果人人都能洞悉新时代背景下君子风度的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我们的社会无疑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君子风度这一古老的风尚也必将历久弥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6)、A.爱子适当,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论点的提取,结合题干所给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根据第②段“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第④段“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据此提取关键词语解答即可。
(8)、③利用“质疑读书法”,能打破知识旧框框的束缚,促进新的发明和创造。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采取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毛泽东经常告诫人们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目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他每看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总能提出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他在大量的读书批语中,提出过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在阅读过程中,毛泽东没有被某些条条框框所束缚,而是在质疑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由此看来,质疑是读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质疑能否定旧的传统观念,也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
(9)、(3)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10)、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明确文章的依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理解论证方法及作用,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11)、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而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气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了。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一开始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透,其人性便会改变,其笔下之文,便多有豪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12)、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13)、很多同学喜欢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以此为理论依据。这当然可以,问题是引用过多会淹没自我。再说,并非任何名言警句都是真理,它都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往往在特定的背景下对特定对象的特定认识。
(14)、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是英国著名政治家,他以“言而有信”获得了政界较高的赞誉.
(15)、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 C 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16)、然而,许多人能够做到“博学”这第一步,却随即被四面八方拥来的信息淹没,迷失了方向,活在价值真空中,一位推崇国外的电子音乐等事物,对中国自身的古典乐器音乐感到陌生与疏离。(与前文衔接不流畅,前文叙述一种现象,后文接的是具体事物,应加上“例如”。)
(17)、答案:人应该确立起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
(18)、作者希望大家不要一味做“顺民”,而应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利,担起社会的责任。这是公民意识的觉醒,非常可贵。
(19)、或许谈及责任,我们会直接将它与社会、与国家联系起来,其实不然,从一开始,那一颗扣子就已准备——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品读着生活的滋味,担负着生命的责任,因为对父母的责任,我们呱呱落地;因为对社会的责任,我们日夜苦读;因为对朋友的责任,郭周宁愿选择死亡;同样因为对自己的责任,桑薇信守对生的承诺。
(20)、 在科学界,自古至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无一领域不是充满着探索与发现,推陈与出新。他虽身材矮小,却是举起太阳的勇士,不畏宗教的迫害,不囿于固有的传统,哥白尼多年的观测使他能为,但真正促使他敢为世界先,提出“日心说”的却是他那份刺破传统、忘怀得失、不计利害的 勇气。
2、关于责任的议论文分论点
(1)、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2)、论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明暗两种。前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寻找到能明确表达论点的语句(包括文章题目),后者在文章中没有直接表述,需要读者在读懂文章后进行提炼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共10分)
(4)、(11)既要多办各种实事,又不忘节约资源。
(5)、①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的结局。鲜花、掌声、荣誉是成功者的专利,而与失败者无缘。渴望成功的人们羡慕成功者,羡慕他们做出的杰出贡献、非凡业绩、不朽功勋,但是又有多少人热心关注那些成功者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事情往往是这样,结局很简单,过程却很复杂,而人们偏好注重结局。
(6)、②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和一些带有正能量的人打交道,能让你感觉“活着真好”。2012年,我们生活中出现了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护士万永平……他们个人的能量虽然微弱,但为社会创造了“微观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使我们的言行多了一份真诚的爱意。作为特殊群体的社会名人,知名度高,有着更强的创造正能量的能力。“高调”慈善企业家陈光标,影视巨星成龙,乐坛偶像李宇春、韩庚等,他们都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也使“粉丝”群体更多地关注、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社会创造了正能量。可见,社会的美好离不开个人创造“微观正能量”。
(7)、④“质疑读书法”,需要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法国哲学家阿拉伯尔说过:“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也就是说,把书本上的疑点带入实践中,从实践中再做出正确的判断。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对当时被奉为标准药典的《证类本草》产生了疑问。于是他用了27年时间,对该书和其他多种“本草”书中的中草药,详细分析,认真研究,逐条订证,对其中谬误和讹传的记载,进行了修改补订,最终写出了52卷医药巨著《本草纲目》。试想,如果李时珍在批阅明代以前的各种“药物”著作时,凡书皆信,师古不变,不进行质疑,不在实践中加以考证、修订、完善,能有鸿篇巨著《本草纲目》问世并造福于子孙万代吗?
(8)、议论文素材的种类包括事例、名言等。从论证材料的角度可以分为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叙议结合。引用论证,可以直接引用,也可相机化用。此外,从论证的思维方式角度可以产生因果、正反、假设、归纳、条件等论证方法,而且论证方法之间可以灵活组合。考生应分项训练分析说理的思维品质,然后迁移到文章中灵活运用。
(9)、②对一个人而言,知耻,才能明辨是非,有所为,有所不为。朱熹说:“耻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知耻,能保持操守,约束己行;知耻,能反省自身,知错就改。
(10)、b、道理论证(也叫引证法)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可以引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11)、(3)捕捉段落中心句。段落中心句通常在文章段落的开头或结尾,这些中心句大多能表现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常是分论点。掌握了这些中心句,就能比较快地理情文章脉络,从而把握论点。
(12)、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一种常用的、基本的方法是分解中心论点,然后用几个分论点(实际已做了中心论点的论据)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有横向并列、纵向递进、正反对比、对立统一等几种。下面对中心论点的分解方法作全面的介绍。
(13)、(14)既要进行旧城改造。又不忘保护历史文化。
(14)、②道理论证: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15)、美国前总统华盛顿小时候曾收到过一份礼物——一把漂亮的小斧头。有一次,华盛顿在于伙伴们玩耍时,他提出要试试这把斧头的锋利程度。于是,他用这把斧头将父亲最喜爱的一棵小樱桃树给砍断了。第二天,父亲知道了这件事,他大发雷霆要求肇事者自己站出来承担责任。此时,尽管心里非常害怕,小华盛顿却仍然站了出来,告诉了爸爸是自己砍断小樱桃树的。老华盛顿尽管痛惜那棵小樱桃树,但他仍然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长大了。
(16)、同学们,责任如此重要,让我们一起去实现肩负的责任,为我们的将来而努力吧!有关责任的议论文800字高中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从四年级开始就一直是班上的劳动委员,一开始,我还挺抱怨这个职位,因为这可是一个“苦活”,每天来的比别人早,走的却比别人晚,唉!这还可以忍受,可如果对值日生太凶的话,值日生们便对我破口大骂,这对于我这个性子急燥的人来说无疑是条“导火索”,只要别人一和我吵起来,我便会像一只猛狮一样,有时候,我真想辞职不干,可想了想又觉得是自己的不对,管好班级卫生本来就是我这个劳动委员的责任。老师把这个职位交给了我,证明老师对我很信任,如果我辞职不干,那又能代表什么?那只能代表我的无能,后来我一直坚守在劳动委员的岗位上,再也没说过任何怨言了,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的责任。想到这,我的记忆之门也随之打开……
(17)、例 阅读《让“国际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完成第19-21题。(共8分)
(18)、师:下面咱们做个练习:“每座山都有自己的金顶”,请大家提炼出中心论点,时间为一分钟。
(19)、 成功者的背后
(20)、 万丈高楼平地起,但大家知道,只有在坚固的基础上才能筑起万丈高楼;在沙地上是建不起高楼的,可见,打好基础对做好事情是多么重要。达芬奇的老师开始不是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画蛋,实际上就是要他严格训练用眼细致的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能得心应手了。正是因为达芬奇经过了严格的基础训练,终于创就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3、关于责任的议论文论点有哪些
(1)、 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过渡”和“分析”。所谓“过渡”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用适当的词句来勾连,以接通文气,使观点和议论文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所谓“分析”,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还必须对事例进行适当的分析评论,指出其本质特点,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在一起。例如:议论文范文3
(2)、并列式结构 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结构如下: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3)、明确:“拈轻怕重”“满腔热忱”“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四字词语的使用,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生态度的和白求恩的精神形成对比,突出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崇高与伟大,使语言生动形象。
(4)、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能证明论点即可。
(5)、(示例)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6)、答案: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身心轻松)。
(7)、责任顾名思义就是做好分内的事。但有人却把责任当成了负担,丘吉尔曾经说过: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我认为一个人勇于承担了责任就会变得高尚伟大。但责任不是一种代价。
(8)、师:下面请看第四类有什么特点?看来这个有点难度,先以“是苦也是乐”为例,请同学们讨论下,自由结合。
(9)、二是关于学的多少的问题。学会9个可能考不上,而学会1个的可能考上了,这种事是有的但不多。
(10)、师:注意,每个分论点都是紧扣中心论点,从读书的作用论证中心论点,这几个作用有没有主次之分?
(11)、④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上疏请昭雪岳飞。那时,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桧报复。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放之士。
(12)、⑨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的人和事时,究竟是降低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洁身自好,坚持一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其实,即使社会的底线很脆弱,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像钢铁长城,任凭炮火肆虐,依旧牢不可破。
(13)、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4题。
(14)、②最初,“小确幸”是被各方肯定的。毕竟关注确切的幸福,意味着珍惜当下,不再躁动不安,不再好高骛远,没什么不好。不过,最早流行“小确幸”的台湾,今年以来却传出不少批评的声音。有人认为,很多年轻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间咖啡店,没有远大的目标。如果年轻人耽于“小确幸”,不思进取,将损及台湾未来的竞争力。
(15)、中心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首段(开门见山),二是末端(卒章显志)。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中心论点正确甚至深刻,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
(16)、我妈妈好吧,真是我捡了一个宝。有关责任的议论文11在这个厂子的生活区里,每栋楼与每栋楼之间不知什么时候兴建起了一个个花坛。说是花坛还有一些牵强,不过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草,还有一棵老桂花树。生活区里有一些买早餐的人经常把塑料袋扔到花坛里,把花坛弄得是面目全非。
(17)、责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守得住责任方可成大器。1920年,有个年仅十一岁的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领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5美元。闯下大祸的他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5借给了他,但要求他一年后还给自己。从此男孩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努力,男孩终于挣够钱还给了父亲。此后,他做任何事,都会将责任放在首位。他,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纳德·里根。他之所以能取得日后的成就,是靠他内心强烈的责任感,可见,谨守责任,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
(18)、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19)、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能三种基本结构。
(2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议论文表述:
4、关于责任的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
(1)、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一种觉悟、追求和境界。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胸怀大志、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革命干劲,因而工作成效明显,事业日新月异。
(2)、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应该明辨是非,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比如我们每天做广播操,无论是集合动作要迅速,上下楼梯不拥挤,还是做每一节动作要到位,都要求学生自己对自己负责,锻炼出一个健康的体魄,将来有个好身体,能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同学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自觉地做好广播操。再比如在宿舍里要求讲究卫生;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而清洁的环境,是对学生的健康负责,每一个学生都要自觉遵守。
(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18-20题。(共12分)
(4)、论点与论题。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5)、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前兆——空虚和迷茫。于是他主动应对,阅读了一些书。忽然悟到,大家人云亦云,反复强调“有志者事竟成”,那个“事”通常都指大事,然而天下大事太少,小事如麻,倘若我们一味地想做大事,别说良机有限,贵人难遇,就老实地掂量自己的才智吧,也未必够用。悟到这一层,他当机立断,确定了一条崭新的座右铭——“日成一事”。这个“事”只限于小事和微事,但必须做得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一段时间后,他走出困境,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同行中的领军人物。可见,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6)、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7)、 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做真正的自己,让被人批评“过于造作”的郎朗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钢琴之王;做真正的自己,让那“过分嚣张”的刘翔屹立在跨栏运动的巅峰位置;做真正的自己,让那“不伦不类”的周杰伦唱遍天下……时代需要有自我的人,需要有个性的人,需要敢于绽放自己光彩的人!
(8)、④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也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9)、例 阅读《谈感恩》,完成第18-20题。(共11分)(2015怀柔一模)
(10)、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11)、师:这类题目相对于前三类来说,比较难,中考出现得少,是高考的常见题目类型,这种类型的题目经常是将一些对立或统容易混淆的概念、事物加以区分,借以阐明正确的观点,批评错误的观点。
(12)、此刻回头一看,自己的文章也没有跳出“何氏八股” 的圈子。想来自己是在用自己不推崇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自以为是正确的思维,不禁一笑!
(13)、答案: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
(14)、本文论点的确立,全出自内心之需,主观色彩很浓。到底为什么而读书,因人而异:或为了升学,或为了研究,或为了开拓视野,或为了提高品位,等等。是否也可以不为什么而读书,仅仅把它作为一种生活常态,让它伴自己一生?当然可以。其实,这才是最值得倡导的。
(15)、(2)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质地过于松软,无法吹出悠扬的笛声来。但它们不是没有用了,它们还可以发挥自己柔韧性强的特点,还用做编竹席的材料!倘若非要嫩竹做笛子,那想必是费力不讨好的。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因材施教,辩证客观的看待人和物,而不是一个模式育人办事,这样才能突出每个人的个性,使其成为自己领域中的“爱因斯坦”,而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
(16)、⑨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良知及条件!
(17)、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不会有重来的机会。既然父母将这宝贵的生命给予了我们,我们就要对自己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负责,就要对这个世界对你好而你没有报答的人负责。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让生命之花凋零,而造成终生的遗憾。
(18)、④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苏欧柳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19)、①中秋遇国庆,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本是好好放松的假期,没想到却被亲爸亲妈们“毁”了。“8天时间太长,孩子学习过程中断那么久,思维也松懈下来,还没来得及巩国的知识点,回到课堂还得花更多时间找回来”,一些家长高大上的理由,使孩子的黄全周不再“黄金”。
(20)、(点评:提出观点,并作为过渡段,引出下文的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