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加翻译
1、孟子说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3)、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2)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珮五国相印。
(6)、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永远尊敬他。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问孔文子为什么称“文”时)孔子说:“(孔文子)聪慧灵敏,爱好学习,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龄轻的虚心求教……”
(9)、(译文)孟子回答(齐宣王)说:“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
(10)、(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1)、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
(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4)、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5)、(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16)、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1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2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20)、就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慈惠就
2、孟子的名言加翻译英文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2)、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3)、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译文:天久旱无雨,酒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成语“相濡以沫”源出于此。
(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8)、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9)、(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0)、(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1)、(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12)、(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13)、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
(14)、(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说:“我老师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取得人们信赖的。”
(1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17)、(译文)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1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19)、“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就是说,没有是非善恶的心,就不能算是人。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扩展资料:孟子的其他经典名言及释义如下: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释义: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释义: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释义: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2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3、孟子的名言加翻译及原文
(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释义: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2)、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采)。”
(3)、(释义)自己行为方式不端正,却妄图教导别人正直,这是不可能的。
(4)、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6)、翻译:(作为)智者应该无所不知,但应该知道什么事是当务之急;仁者应该无所不爱,但首先要爱自己的至亲与贤者。
(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9)、(释义)人只有知道什么不可以做,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12)、(释义)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13)、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14)、(译文)孔子说:“(教导弟子时)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
(15)、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16)、(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8)、“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19)、(释义)与人相处的忌讳,莫过于总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20)、《道德经》最厉害8种思维颠覆你的大脑,读完真的不一样!
4、孟子的名言加翻译成英文
(1)、孟子曰:“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
(2)、(译文)孟子说:“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
(3)、(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莒父县当地方官后,向老师请教为政之道时)孔子说:“不要贪图快,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Theperceptivityofrightandwrongistheconsciencesharedbyallmen.
(8)、(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