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描写秋天唯美意境的古诗147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20 09:13:35

描写秋天的古诗全部

1、描写秋天的古诗全部五言绝句

(1)、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

(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3)、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长信秋词》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5)、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____杜牧《秋夕》

(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词二首》

(9)、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10)、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3)、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1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16)、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词二首》

(18)、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19)、《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2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唐.李峤.《风》)

2、描写秋天唯美意境的古诗

(1)、“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

(2)、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4)、出自《西厢记》,巧妙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的名句“碧云天,黄叶地”,描绘出深秋季节秋风萧瑟、大雁南飞等典型景物,渲染着离别的情绪。最后两句点出离人的眼泪染红了层层霜林,衬托了主人公悲伤的心情。

(5)、注释: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远远眺望着织女星。

(6)、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酬裴侍御对雨感》

(7)、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江上》

(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刘禹锡.《望洞庭》)

(9)、《秋夜曲》 翻译: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

(10)、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1)、停车座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12)、秋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13)、注释: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14)、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你的孩子都会背了吗?|附古诗词练习题

(15)、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17)、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18)、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1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

(2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描写秋天的古诗全部四句

(1)、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____虞世南《蝉》

(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白话文释义: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飞霜。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8)、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____高蟾《金陵晚望》

(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夕》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12)、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1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宣州谢眺楼》

(15)、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1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8)、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19)、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浣溪沙》

(2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出自两汉刘彻的《秋风辞》

4、描写秋天的古诗全部现代文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____李峤《风》

(5)、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孤山寺端上》

(6)、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7)、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心绪。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10)、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眺楼》

(11)、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12)、注释:月亮刚刚升起,秋天的露水还很轻,轻罗做的衣服已经单薄,却不想更换。夜里久久地殷勤地拨弄着银筝,心里害怕进到空房子里迟迟不归。

(13)、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描写秋天的古诗2《子夜秋歌》

(15)、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长信秋词》

(16)、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7)、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18)、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19)、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____王维《秋夜曲》

(20)、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描写秋天的古诗全部三年级

(1)、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

(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3)、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5)、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6)、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杨冠卿《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木叶怨,罢论起。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剪剪霜风落平野。石孝友《青玉案·征鸿过尽秋容谢》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张舜民《江神子·癸亥陈和叔会于赏心亭》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王沂孙《扫花游·秋声》自从闭门来,屡见王路蹇。王闿运《秋晓风日偶忆淇上》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陈师道《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庭叶翻翻秋向晚。张孝祥《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米芾《水调歌头·中秋》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黄庭坚《秋怀二首》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高蟾《金陵晚望》为孤情淡韵、判不宜春,矜标格、开向晚秋时候。纳兰性德《洞仙歌·咏黄葵》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星斗满天人睡也。吴西逸《清江引·秋居》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秋入云山,物情潇洒。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李密《淮阳感秋》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谁谓山水深,方从寸心远。王闿运《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前半首抒情,后半首写景,情与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

(1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11)、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12)、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____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3)、白话文释义: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14)、范仲淹是当时的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副宰相。他了解民间疾苦,深知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张革除积弊,但因统治集团内部守旧派的反对,没能实现。

(1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6)、《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17)、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18)、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1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0)、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1)、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乐府诗集.长歌行》)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3)、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西塍废园》

(4)、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5)、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和孤独,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是纳兰性德和妻子短短三年生活中那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最后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妻子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

(6)、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7)、等闲陶写,问甚风骚。许古《行香子·秋入鸣皋》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谢灵运《七里濑》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李白《独不见》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厉鹗《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竟无人解知心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吴文英《庆春宫·秋感》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笑吟吟地人来去。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王闿运《秋晓风日偶忆淇上》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奈此个、单栖情绪。柳永《甘草子·秋暮》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榔栗。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向子諲《洞仙歌·中秋》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吴文英《瑞鹤仙·秋感》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8)、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10)、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八声甘州》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12)、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1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4)、秋天,是创造奇迹的季节,枫红菊黄桂香。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天空都会发出柔和的光。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唯美、有忧伤,有秋风习习、有冷月寒霜……

(1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6)、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这首诗一开头就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面对眼前萧瑟的秋景,作者的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

(17)、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18)、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9)、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2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2)、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浣溪沙》

(6)、让我们从那些迁客骚人的遗墨之中,重新感受一番秋天的滋味吧。那是另一种季节的触碰,另一股秋天的气息。

(7)、昨夜西风凋碧树。——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8)、来源 |图片来自新华网,文字和赏析据学习强国网站、古诗文网等

(9)、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1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2)、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1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____张籍《秋思》

(14)、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八声甘州》

(15)、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7)、为赋新词强说愁,欲说还休,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1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19)、他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这首《渔家傲》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古代把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界地方叫做“塞”或“塞上”、“塞下”。这首词所说的塞下,指的是北宋和西夏交界的陕北一带。

(20)、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___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3)、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其一》)

(5)、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6)、这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写出了暮江晚景的奇美。一“铺”字,形象地写出夕阳与地平线已近平齐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真实地再现了江面一瞬间呈现的两种颜色变化,被历代诗家所称赞。 

(7)、首句点明时间,夜幕初临,月充刚刚从东方升起,秋露虽生,却还微薄稀少,说明天气已经凉爽,但还不觉寒冷,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这与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应,由于天气已凉,所穿的轻盈细软的罗衣,已感到单薄了。但还不觉得寒冷难忍,所以还没更换衣服。字里间隐隐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