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
1、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朗诵视频
(1)、这个男人,对女人无端的深情,唯独自己被忽略了个彻底。
(2)、鲁侠客 新潮流诵读艺术团主播。医学专业,医疗行业管理,英语六级。爱好诗歌、文学评论、朗读。曾参加北京首届国际城市文学诗歌朗诵大会;曾获得山东省首届双语朗读大赛二等奖。
(3)、Qiāoqiāodewǒzǒule,zhèngrúwǒqiāoqiāodelái;
(4)、今夜?只有今夜!我猛然记起,满腹兴致一点点被渐渐弥漫而来的愁绪占据了。不知何时,夏虫停止了私语,远方断续地传来一声声凄怆的笙箫。这箫声,犹如一把把匕首,一寸寸割断了我的愁肠,周围是一片沉默……
(5)、 朗诵是一种把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的活动,所以朗诵要依托的最基本的几部分包括:声音、文本、以及把文本转化为声音这一过程中的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等。在这其中,声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了声音之美,朗诵就缺少了艺术性和欣赏性。
(6)、正如他自己所感慨的那样:得,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7)、《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三句诗排在前面,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8)、著名作家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堪称千古绝唱,正如诗人原野牧夫所言,他在很大程度上一方面承袭这个古老诗歌国度的汉文化衣钵,另一方面又在广泛猎取来自西方现代诗歌的技巧,从而完成了最适合自己诗歌审美的创作。这首诗在文本上的独特创新,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现代汉诗写作最成功地尝试,具有东方本土化诗歌艺术风格,体现出含蓄美、意境美,在语言上又具有张力十足的特点,在新汉诗艺术领域里最早形成自己独有的唯美风格写作样本。
(9)、"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10)、Theirreflectionsontheshimmeringwaves
(11)、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12)、24起一座虹桥,指点着永恒的逍遥,在嘹亮的歌声里消纳了无穷的苦厄。
(13)、Chēngyīzhīchánggāo,xiàngqīngcǎogèngqīngchùmànsù;
(14)、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15)、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还能重来,他也还是会这么做。因为,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他用一首《忘了自己》,表明心意:
(16)、为爱而生的人,对爱失望了,要怎么活下去呢?于是,冥冥之中,他似乎早有预期自己的宿命。
(17)、这个微笑,用尽疼痛的力气;这回释然,用尽铭记的场地;这场告别,用尽去爱的勇气;这次哭泣,用尽你爱的表情;因为这是最后一次爱你。
(18)、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9)、 让我们一起走进名家美文,去聆听名家的朗诵之美。
(2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2、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是英文还是中文
(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2)、以上就是关于:徐志摩经典语录收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徐志摩语录_46条徐志摩经典语录1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徐志摩
(3)、《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4)、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星光斑斓的夜色,沉默的夏虫,无一不被理想化、诗化、人格化。康河边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阳染成灿烂的金色,宛如戴着红盖头的美丽动人的新娘,夕阳又把她的艳影投入微波荡漾的康河。
(5)、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6)、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7)、康桥给徐志摩的记忆是最深刻的。于是想要告别,往事就会如陈酒香气回肠,激荡心扉。徐便是如此,往日康桥的一幕幕情景再现眼前:金柳,青荇,潭水,三个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对这份眷恋的加重升华,应该说是从第五节“寻梦——”开始,而正是那潭水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勾起了他对当年的旧梦,那些缠绵的“宿愿”和“理想”的记忆。景色依旧,人事全非,诗人想再寻旧欢,注定是不可能的事。于是“不能放歌”“只好沉默”。此时此刻“沉默”的不是“今晚的康桥”,是作者自己。诗人已完全陷入对往昔生活的甜蜜回忆之中。当作者醒来,再次明白他是在告别,使得诗的结尾便带上几分苦涩,怅惘和难言的情怀。于是,这最后的“挥袖”便带了几分无奈进去,诗人不愿带走一片云彩,那云彩想来便是那些梦,诗人可能只是想把它永远地珍藏在心中(也许包括那些和泰戈尔一起的日子)。
(8)、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9)、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10)、Nàhépàndejīnliǔ,shìxīyángzhōngdexīnniáng)
(11)、31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闭上眼睛。思念不需结果,它只证明在心里有个人曾存在过。
(12)、在爱情里,他忘了自己,也忘了他人。他什么都顾不上了。当他舍弃自己的结发之妻时,丝毫没有考虑她落拓无依,丝毫没有怜悯肚中的孩子。
(13)、落日的余晖慢慢散落在河面,康桥多情地在柔柔的水波里荡漾,我静静地站在桥头,深情地凝望这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就要走了,一如我来时一样,轻轻地,踮着脚尖。
(14)、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他也给张幼仪写过一首诗。不过,比起情意绵绵,这首诗更多的是伤害。写这首诗的时候,张幼仪正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面对张幼仪的挽留,徐志摩拂袖而去。
(15)、Holdsnotwaterbuttherainbowfromthesky;
(16)、他给她夹着菜,常吃他心爱的“眉”的剩菜,连上个楼梯,都要抱着。
(17)、《再别康桥》的惆怅之情深藏于飘逸、洒脱的抒写之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抒情主人公就如一朵流云,无形无迹,自由而舒展。主人公心中的康桥也如梦似幻,美好而易碎。诗中用“金柳”、“青荇”、“星辉”、“笙箫”等意象来描写康桥景观之美和自己对康桥的眷恋。这些意象往往既是写景同时又是抒情,景与情难分难解。
(18)、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9)、NotevenawispofcloudwillIbringaway
(20)、Thegoldenwillowsbytheriverside
3、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拼音
(1)、谁的眼角触得了谁的眉;谁的笑容抵得了谁的泪;谁的心脏载得住谁的轮回;谁的掌纹赎得回谁的罪。
(2)、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3)、42总是在冗长的梦境里完成生命现实里不愿上演的别离和割舍。这样的梦境,是否太过冰凉与残忍。看世界多危险多难。如反复无常的气象。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过去的畅想有多快乐,现世的遗憾就有多悠长。
(4)、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5)、16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6)、3我要你,要得我心里生痛,我要你的火焰似的笑,要你灵活的腰身,你的发上眼角的飞星;我陷落在迷醉的氛围中,像一座岛,在蟒绿的海涛间,不自主的沉浮
(7)、Thefloatingheartgrowinginthesludge
(8)、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9)、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能赋予他诗句中的灵性吧!
(10)、Swaysleisurelyunderthewater;
(11)、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12)、撑一支长篙吧,荡着一只寻梦的小船,我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再亲近一下我的康河水,再重游一便我的康桥。
(13)、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
(14)、噩耗一传出来便震动了整个文艺界,连讥讽他的鲁迅都剪下了当时的报纸。
(15)、Andsingaloudinthesplendorofstarlight.
(16)、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7)、40总是在冗长的梦境里完成生命现实里不愿上演的别离和割舍。这样的梦境,是否太过冰凉与残忍。看世界多危险多难。如反复无常的气象。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过去的畅想有多快乐,现世的遗憾就有多悠长。
(18)、"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19)、Thegoldenwillowsbytheriverside
(20)、《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4、徐志摩 再别康桥 原文
(1)、沿着河岸,慢慢地追忆往昔时光。不经意间,我瞧见波光粼粼中,那个婀娜摇曳的身影。我的心被轻轻一弹,弹起一丝丝灰尘,荡开一圈圈涟漪。于是,向前张望——柳儿,是披着余晖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飘漾,微风调皮地轻吻水的面颊,我连忙俯身,想看柳儿的倩影,却发现在那软软的河泥里,油油的青荇正悠悠地随波招摇。我有些嫉妒,真的,我甘愿做一条永远在水里逐浪而舞的水草,只要是在康桥的柔波之中!看着榆荫下一潭似梦的清泉,漾漾地承载着彩虹似的颜色。我在想,那在浮藻间闪烁的是不是我曾经揉碎沉淀的梦?
(2)、7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3)、他何尝不是一朵雪花呢?一生都在追寻自己喜欢的东西,享受着追寻的过程。伤害了什么人,也毫不在乎。
(4)、沿着河岸,慢慢地追忆往昔时光。不经意间,我瞧见波光粼粼中,那个婀娜摇曳的身影。我的心被轻轻一弹,弹起一丝丝灰尘,荡开一圈圈涟漪。于是,向前张望——柳儿,是披着余晖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飘漾,莫不是想当今夕的新娘?微风调皮地轻吻水的面颊,我连忙俯身,想看柳儿的倩影,是否妖娆依旧。却发现在那软软的河泥里,油油的青荇正悠悠地随波招摇。我有些嫉妒,真的,我甘愿做一条永远在水里逐浪而舞的水草,只要是在康桥的柔波之中!看着榆荫下一潭似梦的清泉,漾漾地承载着彩虹似的颜色。
(5)、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6)、GentlyIflickmysleeves
(7)、《再别康桥》本来就是一幅美丽的无形画,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幅迷人的图画,如诗的第二节,康河边被夕阳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就构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康河晚景图。诗中这情感如柳枝柔软脆弱,感触又似柳叶细腻深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8)、徐志摩的诗单纯、轻盈、柔婉而又深含忧郁之情。他善于将气氛、情感和景象融为一体,写梦幻般的景象的同时也充溢着一种梦幻般的情调。而且情绪回环反复,自由舒展,毫不扭捏做作。《再别康桥)读起来特别舒缓、悦耳,有一种和谐、优雅的音乐美。
(9)、有个人,爱过了就结束了;有句话,说过了就后悔了;有道伤,痛过了就麻木了;有颗心,颤过了就破碎了;一段爱情,过深了就剧终了;一段路口,过难了就错选了;有些东西,放久了就会变质的;有些事物,发展久了也会变质的;有些感情,因时间、距离而贬值;爱那么短,遗忘却那么长
(10)、Theirreflectionsontheshimmeringwaves
(11)、今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重温他的经典诗作《再别康桥》,透过其诗文,去体会他一生追求的“爱”“自由”“美”,去真正触摸一个纯真赤诚、自由洒脱的灵魂。
(1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再别康桥》就是一幅美丽的无形画,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幅述人的图画,如诗的第二节,康河边被夕阳染成纲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就构成了一幅康河晚景图。
(13)、此诗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
(14)、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5)、其实“沉默”是人最深感情。例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中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妻子王弗死后十年,回忆他们相见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站着,表现感情深厚。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意蕴,又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例子,感情最深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主观感情了。
(16)、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
(17)、写这首诗的时候,林徽因已经拒绝了他,嫁给了梁思成。
(18)、Evensummerinsectskeepsilenceforme
(19)、Isthesedimentofarainbow-likedream.
(20)、景色依旧,人事全非,落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写出了一种包含淡淡的惆怅和酸楚的不舍之情。应该说,这首诗,是诗人在与自己心中的理想道别,那份深情和静谧,似乎唯恐惊破心中之梦。它微妙地展露了诗人因“康桥”理想的破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5、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 再别康桥原文朗诵
(1)、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2)、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的那段日子,尤其深深地影响了徐志摩的一生,他称剑桥(也即“康桥”)为自己的“精神故乡”。
(3)、41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你说你醉的时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转而,移情别恋,却太难,只顾心疼,我忘记了离开,一次一次,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4)、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5)、34微微瞬间,你在一秒点穴。漫长永远,我用一生解穴
(6)、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7)、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的。”(《吸烟与文化》)
(8)、首先是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在诗中诗人紧紧围绕着“寻梦”这一中心进行抒情和想象,敏锐地抓住了“金柳”、“波光”、“青荇”、“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无比美丽的康河晚景,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和景色三者融会在一起,表露了自己对过去憧憬的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9)、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10)、他无所谓,他说:爱情是我一辈子甘愿为之献身的宗教。却不想,这宗教成了另一个女人的围城。
(11)、《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加强节奏感,且其中词是重叠,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所以不是一韵到底。再是音尺,“轻轻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三句诗排在前面,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12)、SilentisCambridgetonight!
(13)、他在追逐幸福的路上,也同时伤害了别人。但是,像他这样感性至极的人,心中已无对错。
(14)、尽管一切都被揉碎了,诗人依然撑着长篙在寻梦.在青草的深处,他宁愿满载一船星辉,放歌而归.但在现实中,诗人却不愿惊醒他心中的梦,千万缕惜别之情,只化作心底里缠绵的笙箫、夜空中沉默的夏虫,在“悄悄”之中告别,在“悄悄”中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15)、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16)、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
(17)、我就要走了,一如我来时一样,轻轻地,踮着脚尖。夕阳很美,是否感受到我炙热的目光,扯一方轻纱遮面,却掩不住那抹红晕。
(18)、唉,我真不希罕再回来,人说解脱,那许就是吧!我就象是一朵云,一朵纯白的,纯白的云,一点不见分量,阳光抱着我,我就是光,轻灵的一球,往远处飞,往更远的飞;什么累赘,一切的烦愁,恩情,痛苦,怨,全都远了,就是你请你给我口水,是橙子吧,上口甜着哪就是你,你是我的谁呀!就你也不知哪里去了:就有也不过是晓光里一发的青山,一缕游丝,一翳微妙的晕;说至多也不过如此,你再要多我那朵云也不能承载,你,你得原谅,我的冤家!
(19)、徐志摩自五岁起,就接受启蒙教育,古典文化底蕴深厚。
(20)、35如果一开始,你就不要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么,我也许就不会知道幸福的滋味你何其残忍,把所有的爱满满地那么卒不及防地都给了我,告诉我,你永远喜欢我,永远不会离开我。让我错以为,我可以幸福得象个被宠溺的孩子,让我错以为,只要抱住你,就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1)、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的那段日子,尤其深深地影响了徐志摩的一生,他称剑桥(也即“康桥”)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剑桥所体现的英式文明,令徐志摩陶醉,逐渐形成他心中梦寐以求的“康桥理想”.
(2)、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3)、QuietlyIwavegood-bye
(4)、有一个段子这样说的:我想和你一起睡觉——这是阿Q。但是,如果说:我想和你一起起床——这就是徐志摩了。
(5)、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
(6)、Thatpoolundertheshadeofelmtrees
(7)、对于林徽因和陆小曼来说,徐志摩是诗人。而对于张幼仪来说,徐志摩只是个自私的丈夫。
(8)、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9)、过去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康桥。”这第六节诗是情感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惆怅。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笙箫”是暗喻手法。例如,苏轼《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哀怨,而笛声是欢悦,所以“箫”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心境,因此,“悄悄”动作带有诗人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是强调重点,并不是浪费语言。
(10)、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鲜明生动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3行稍短,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建筑美。诗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心弦。
(11)、Totherosycloudsinthewesternsky.
(12)、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13)、是个平常的人,我不能盼望在人海中值得你一转眼的注意。
(14)、如果说,徐志摩把所有对于爱情的幻想留给了林徽因,把所有激情和浪漫交给了陆小曼,那么他唯独把所有的冷漠和残酷留给了张幼仪。
(15)、今夜?只有今夜!我猛然记起,满腹兴致一点点被渐渐弥漫而来的愁绪占据了。不知何时,夏虫停止了私语,远方断续地传来一声声凄怆的笙箫。这箫声,犹如一把把匕首,一寸寸割断了我的愁肠,周围是一片沉默……
(16)、VeryquietlyItakemyleave
(17)、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8)、引领汉诗新潮流,树立诗歌风向标。让世界倾听汉语言时代最真切的声音。
(19)、他热烈缠绵,亦只是别人眼中轻描淡写的风景。
(20)、AsquietlyasIcamehere;
(1)、Róusuìzàifúzǎojiān,chéndiànzhecǎihóngshìdemèng。
(2)、《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3)、他给陆小曼写了很多的情书:徐志摩爱陆小曼,爱得热情如火。哪里还顾得上纲常伦理,宗法家风?
(4)、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5)、SayingGood-byetoCambridgeAgain
(6)、38遗忘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从前的一切回不到过去,就这样慢慢延伸一点一点的错开来,也许错开了的东西,们真的应该遗忘了。
(7)、2千百年前我来过,是为了等你来的!――你没来,我不肯走!我从黑发等到白头,从壮年等成一堆荒冢!――可是我心不死呵!我痴等!我从荒冢等成了古墓,等到连碑文都风化难辨,――终于,你来了!――你来悼墓了!
(8)、“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9)、Wǒqīngqīngdezhāoshǒu,zuòbiéxītiāndeyúncai。
(10)、Shatteredtopiecesamongtheduckweeds
(1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12)、4人生不过是午后到黄昏的距离,茶凉言尽,月上柳梢。
(13)、甚么时候,我们才肯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忘掉岁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坏。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
(14)、32似乎习惯了等待,单纯地以为等待就会到来。
(15)、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学子寻梦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诗美主张。
(16)、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gāo),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7)、6我是个平常的人,我不能盼望在人海中值得你一转眼的注意。
(18)、1922年徐志摩回国.军阀统治下中国现实的黑暗,令他心中的理想渐渐破灭.1928年秋天,他再度游历英国,《再别康桥》写于从英国回来的1928年11月6日的轮船上.
(19)、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的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徐志摩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