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诗句
1、劳动的诗词有哪些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3)、——卢梭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欧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4)、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6)、农家很少有闲暇的时候,进入五月,人们更是倍加繁忙。种田人家整年忙碌,而得之甚少。诗人的笔常常触及贫苦人,描写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艰苦生活。“倍”字写出农家在麦收季节更要劳碌奔忙。
(7)、放下工作,将快乐装心里,把幸福写脸上,拿喜悦放身上,让欢乐随身行;卸下疲惫,将放松装脑里,把轻松绕身旁,拿开心放手上,让喜庆结伴行;五一到,愿你五一劳动节快乐。
(8)、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描写劳动的古诗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
(9)、(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整理发布。后台回复签约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征稿详情,转载请联系授权,加粉丝群后台回复加群。
(10)、雨水丰足,田中水满,白亮亮的一片。农夫们披着蓑衣,半夜就起身耕作。人牛都使尽了力气,可东方仍是灰濛漾的一片,曙色还未出现。诗人写雨夜田中所见,以同情的笔调描写了农夫耕作的辛苦,提醒人们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11)、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12)、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3)、释义为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关于劳动的诗句古诗大全《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14)、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15)、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16)、有些诗词的诗名为了简便同时便于区分,可用诗词的第一句作为诗名或词名。由于各地方所用的教材版本不同,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等,因此将《锄禾》代替《悯农》作为此诗的题目也是有可能的。
(17)、翻译: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18)、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19)、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0)、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打破幽寂的黑夜,震荡着寒天河流。蚕妇宋代: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2、赞美辛勤劳动的诗句
(1)、《望江南》(宋)苏轼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3)、——班固“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鲁迅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毛泽东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4)、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这首诗平淡自然,清新质朴,言简意长,真挚感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享受田园劳作之乐的惬意、闲适。
(7)、——富兰克林不停留在已得的成。(有关劳动的诗句需要劳动的完整诗句,诗句形象生动)《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有关于劳动的古诗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8)、《悯农》一诗字词较为简单,诗意较为容易理解,因此近代以来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9)、《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11)、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1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每一个劳动者,在其岗位上,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14)、这首诗最后两句“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是全诗的主旨,展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及奋斗精神。《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5)、《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赞美劳动的诗词观刈麦时为盩厔县尉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16)、白居易的《卖炭翁》,代表作。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17)、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18)、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19)、秋浦老农除耕种外,还从事捕鱼,以维持生活。为此常在水中住宿,他的妻子为张网捕白鹇,不停地织结置网,正在结织的大网与翠竹互相辉映。诗人以白描手法,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示出一对老年夫妇辛勤劳动的生活风貌,反映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20)、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3、劳动的诗句
(1)、——乌申斯基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麽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乌申斯基懒惰——它是一种对待劳动态度的特殊作风。
(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因为蚕未眠而担心,养过蚕的人才知道,蚕不眠就无法蜕皮长大,无法吐丝结茧,就像庄稼不能收获一样。农人相见当然谈农事。
(4)、那时,鸡鸣时,先民就要起身劳作,智慧的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快乐,在劳动中,遇见爱情,在劳动中,感受人生。
(5)、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椒聊》是描写一群采花椒的妇女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7)、诗中最后两句,“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是全诗主旨的所在,展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斗争精神。
(8)、——高尔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
(9)、为了培养下一代,教师日复一日的站在三尺讲台上……
(10)、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1)、李大钊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12)、另一首《伐木》里就有“伐木丁丁”“伐木许许”的词句。这也从侧面说明许多古诗跟劳动号子密不可分。
(13)、——车尔尼雪夫斯基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我毕生都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许甚至说,我更热爱体力劳动。
(14)、注:吴牛喘月时,天气炎热的时候。吴牛即水牛。据《世说新语》注,南方多暑,而吴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
(15)、花开花落不结子,野人满地空梳爬。海滨卤壤为经纪,渔在山头樵在水。
(16)、劳动创造了美,劳动是生存的本能,劳动使整个世界充满了希望,劳动在改变与进化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进程。
(17)、诗中描写农民互相帮助、自耕自足的生活。诗人以畲田劳动者的口吻创作,表达了农民的真实心声。
(18)、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19)、作品虽客观叙写,不着评论,但对蚕妇命运的同情,对社会的不公自浸润于诗句中,启人思索。诗歌结构简洁,语言质朴,一针见血。此诗与李绅“锄禾日当午”首,一咏耕,一咏织,可称为中国咏耕织的代表作。
(20)、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劳动的诗句古诗
(1)、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2)、“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3)、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4)、诗中描写农民互相帮助、自耕自足的生活。诗人以畲田劳动者的口吻创作,表达了农民的真实心声。
(5)、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6)、释义为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7)、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8)、劳动的回报永远都是慷慨的:它不仅创造了人类自己,使人类从荒蛮走向了文明,也让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得以万古长青。
(9)、——陶铸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米尔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
(10)、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11)、每一种伟大都由平凡书写,每一个奇迹都由奋斗创造。
(12)、劳动创造的财富,比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贵重的多,这种财富,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远也不会失去。
(13)、《国际歌》中唱道: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14)、劳动节来到,好运围你绕,天天心情好,幸福开心笑,生活乐逍遥,工作事业高,五一假期长,田间逛一逛,享受大自然,身体永康健,愿五一劳动节劳逸结合,快乐多多。
(1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6)、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7)、陶渊明的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的“荒秽”是什么意思?( )
(18)、《劳动之歌》站在红五月首端深入劳动者中间感悟阳光里那跳跃的音符一不小心滴落下来打动了无声的果林沉寂的大地上顿时响起劳动的那支劲歌回荡在亿万劳动者心中回荡在蓝天白云之间震落满树鸟声铺红挂彩的早晨情不自禁阳光雨露春风催开着城市的文明之花催长着乡村的劳动之果满眼的美景在飘飞的音符下欢快传唱着劳动之歌劳动之歌带来春播的佳音捎去夏耘的希冀令大地充满诗情任金秋点染画意劳动之歌永唱不衰音符般自地底不断拱出丰硕的果实味美香甜。关于劳动的诗句《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9)、因为蚕未眠而担心,养过蚕的人才知道,蚕不眠就无法蜕皮长大,无法吐丝结茧,就像庄稼不能收获一样。农人相见当然谈农事。
(20)、其中有一首著名的《伐檀》诗:“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这是一首描绘魏国伐木工人劳作并表达不满的民歌,“坎坎”是象声词,指伐木声。这样的象声词在《诗经》很多,
5、劳动的诗句和名言
(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有那些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
(2)、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3)、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5)、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6)、劳动节,咬一口快乐,嚼一下如意,动动嘴巴心情放松;瞄一眼开心,瞅一下幸福,动动眼睛大脑轻松;闻一闻称心,嗅一嗅安康,动动鼻子全身灵动,愿你万事顺心,五一劳动节快乐!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
(8)、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
(9)、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3)、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方夔《早行》
(14)、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15)、注:妇姑,妇,指已娇妇女;姑,指未婚女子。浴蚕,即浴种,就是洗蚕卵。栀(zhī)子,常绿灌木,夏日开花,形大,色白,稍带黄晕。
(16)、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17)、释义: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19)、——歌德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休谟只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劳动才能从繁重的负担转变成轻松而愉快的生理要求的满足。
(20)、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此词把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1)、这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也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2)、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奥斯特洛夫斯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4)、描写劳动的古诗,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五一劳动节是歌颂劳动者的一个节日,关于劳动节的诗句有很多,以下分享描写劳动的古诗。描写劳动的古诗1古诗《悯农》
(5)、这首诗最后两句“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是全诗的主旨,展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及奋斗精神。
(6)、柴门内外悄然无声,缕缕炊烟,袅袅上浮,一阵阵黄米饭的香气随风飘来。一场春雨过后,农夫们为了不违农时,又忙着去耕种了。诗人以静烘动,动静结合,不失为妙笔。
(7)、在吴牛喘月的酷暑中,纤夫们挽着纤,喘着气,一步步艰难前行。纤夫拖船之苦谁知晓?
(8)、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越复杂,越重要。
(9)、这样,才做得有趣味,也就会有收获。——谢觉哉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不一不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朱自清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10)、因为蚕未眠而担心,养过蚕的人才知道,蚕不眠就无法蜕皮长大,无法吐丝结茧,就像庄稼不能收获一样。农人相见当然谈农事。
(11)、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语短情长、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12)、荷锄负锸视地脉,不见瓜成但见沙。陇头莳植生活计,有时种豆落生花。
(13)、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这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也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4)、它以难以卷入工作而易于离开工作为其特点。——杰普莉茨卡娅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6)、劳动最光荣,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必须付出怎样的努力。
(17)、炉火熊熊,火星四溅,紫烟蒸腾,天地间红彤彤一片。这是冶炼金属时的绚丽景象,写得极为形象,表现了劳动场面的火热。
(18)、《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19)、渡水采桑归,蚕老催上机。扎扎得盈尺,轻素何人衣
(20)、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
(1)、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2)、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篇二)关于劳动的诗句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4)、——贝齐里乌斯灵感,不过是“顽强地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5)、——斯米尔诺夫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从科学园地采收的果实,如同农人的收获一样,常常是工作与幸运和有利的情势的共同产物。
(6)、有关劳动的诗词有哪些?看看下面就知道:唐·李绅《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是描写农民干农活的场景,这种劳动可是为了我们最光荣的了,我们所吃的可都是他们辛苦劳作得来的。宋·范成大《四时田园兴》“昼出耕田液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白天种田除草,晚上回家里面搓麻。男男女女都有属于自己的劳动。晋·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晨起来就要去田处理荒草,晚上扛着锄头在回到家里,劳动了一整天。宋·范成大《秋实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这句是农民们通宵打稻的场景。宋·翁卷《乡村四月》“乡村四月闲人少,材料蚕桑又插田。”四月的乡村,没什么人了,因为刚采完桑叶又喂好了蚕,都去插秧了。(正直四月,我们五一很近哈。)结语正值五一劳动节,劳动最光荣,古诗词描述的劳动,大多以农民耕种为主,向还在劳动的劳动者致敬。你们辛苦了。
(7)、清澈的河水在秋日的映照下闪闪发光,女子泛舟于湖上,采撷着白苹。水中的荷花羞涩地要与人说话,见此情景,女子不禁产生了相思之愁。这是女子在秋日荡舟时忆念爱人的情景。语句明快,画面简洁,情景交融,淡淡的愁思溢于言表。
(8)、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9)、释义为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10)、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1)、释义为曾经听说秦地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12)、《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3)、我们的先民,热爱劳动,三千年的《诗经》中,记载了许多劳动时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