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
1、《论语》原文全文
(1)、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2)、26子曰:“年四十而见恶(wù)焉,其终也已。”
(3)、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4)、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1-10全集
(5)、(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28子曰:“众恶(wù)之,必察焉;众好(hào)之,必察焉。”
(8)、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9)、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jī)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0)、试译:孔子说:“君子有三样,是我做不到的:仁慈无忧,明智无疑,勇敢无畏。”子贡说:“这正是老人家说他自己啊。”
(1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12)、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3)、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欤?”子路无宿诺。
(14)、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5)、试译:孔子说:“耿直啊史鱼!国家有道,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还像箭一样直。君子啊蘧伯玉!国家有道,就出来当官;国家无道,就把本领珍藏起来!”
(16)、理: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17)、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18)、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19)、试译:孔子到武城,听到传来弹琴唱歌的声音,就莞尔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子游回答说:“起先言偃听老师说过:‘君子学道就爱护人,小人学道就好管理。’”孔子说:“同学们!言偃的话在理啊。刚才我那话是开玩笑的。”
(20)、试译:孔子说:“好朋友三种,坏朋友三种。结交正直、守信、见多识广的朋友,有好处。结交邪恶、伪善、巧舌如簧的朋友,有坏处。”
2、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带拼音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3)、(译文) 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4)、12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yāo)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5)、试译:子游说:“子夏的门徒,打扫卫生、接茬答话、迎送客人还可以,但都是些小事,根本大事却不会,怎么办?”子夏听后说:“啊,言游说的不对。君子之道,哪一种先教,哪一种后学?譬如草木,是有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乱说呢?善始善终的,恐怕只有圣人吧。”
(6)、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试译:传位的时候,尧说:“好啊,你这个舜!上天的使命都在你身上了,要好好把握这个中道。四海百姓如果日子不好过,上天的赏赐你就再也得不到了。”大舜传位时也用这话告诫大禹。商汤则祷告说:“我这个小人物,履,谨用黑公牛献祭,明白禀报皇天上帝:有罪的人,我都不敢赦免。上帝臣仆的罪过,我也不敢隐瞒,上帝之心普照无余。我本人如果有罪,决不推卸给天下百姓。天下百姓有错,由我一个人承当。”周朝赏封诸侯,好人都富贵了,武王说:“虽然有周室亲人,不如有仁德之士。百姓若有过失,都归我来承当。”谨慎校对度量衡器,仔细审定法律制度,小心激活庸官闲职,四方政令就通行无阻了。复兴灭亡的国度,延续中断的世系,推举散落的遗民,普天大众就心悦诚服了。重要的工作有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必得人心,守信就受人任用,勤敏就建功立业,公道就天下欢喜。
(8)、试译:孔子说:“讨厌用紫色盖过朱色,讨厌用郑国的淫声搅乱雅乐,讨厌靠伶牙利俐齿颠覆国家。”
(9)、(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10)、试译:原壤两腿叉开等孔子来。孔子见了说:“打小就不孝顺,大了没一点出息,老来还一副老不死的样子,我打你个老贼!”说着就操起棍子轻轻敲他的小腿。
(11)、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2)、试译:孔子一行在陈国被围困,直到把粮食吃光。随行弟子病倒了,都爬不起来。子路带着一肚子的不满来见孔子,问道:“君子也有倒大霉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倒霉,信念更加坚定。小人倒霉,就霉得一塌糊涂。”
(13)、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14)、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1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6)、(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17)、试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绝不会苟且偷生去损害仁义,他可以舍生忘死成就仁义。”
(18)、试译:子张问什么是明白。孔子说:“如果对慢慢渗透的谗言和劈头盖脸的诽谤,都不动心,就可以称为明白。如果对慢慢渗透的谗言和劈头盖脸的诽谤都不在乎,就可以称为远见。”
(19)、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20)、试译:孔子说:“人能开路走路,不是路开人走人。”
3、论语原文全文及译文
(1)、试译:子路跟着孔子出门,不知不觉跟丢了,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蓧子。子路问:“先生看见我老师吗?”丈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个是你老师?”说着就竖起拐杖,用蓧子锄草。子路打拱行礼,站到一边。然后老丈留子路住下来,杀鸡煮黄米饭款待他,让两个孩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找到孔子,如实相告。孔子说:“是位隐士。”就派子路回去拜访。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有本事却不做官,是不道义的。尊老爱幼的礼节既然不可以废除,忠君礼臣的礼义又怎么可以废掉呢?本想洁身自爱,却搞乱了人间大伦。君子做官是实践道义。当今之世,道义行不通,从这件事可见一斑。”
(2)、试译:孔子说:“才华够了,爱心不够,虽然得位,也必定失去。才华够了,爱心够了,办事不严肃,百姓就不会恭敬。才华够了,爱心够了,办事严肃了,举手投足不合礼仪,那还是没完全到位。”
(3)、试译:孔子说:“不狐疑别人欺诈,不凭空猜测人家不守信,却也能够事先识破各种诈骗和失信,算是贤达吧!”
(4)、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5)、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6)、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7)、28子曰:“君子道者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8)、(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9)、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10)、试译:孔子在卫国,有一天他敲磬奏乐,一个挑草筐的路过门前,说:“有心事啊,这样子敲磬!”过一会儿又说:“档次太低,踢里汤啷的,没人懂自己,敲给自己听就得了嘛。‘河水深,索性直接走过去;河水浅,撩起裤腿趟过去。’”孔子说:“干脆!什么也难不倒他。”
(11)、1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2)、19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臆则屡中(zhòng)。”
(13)、试译:孔子说:“一个人一身正气,不用发号施令,别人会跟着走;自身没正气,就是发号施令,别人也不跟他走。”
(14)、试译: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说话慎重。”又问:“说话慎重,这就叫仁吗?”孔子说:“做事难,说事能不慎重吗?”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7)、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8)、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
(19)、 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0)、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无。”
4、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章节
(1)、试译:颜渊死了,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椁。孔子说:“你我的儿子谁有才华先不说了,都是说我们各自的儿子嘛。我儿子鲤死了,有棺,没有椁。我不想卖掉车子自己走路而给儿子买椁,因为我是跟在众大夫后面的,不可徒步而行啊。”
(2)、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3)、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4)、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5)、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18子所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
(9)、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0)、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shàohū)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11)、试译:孔子说:“贤人会躲避乱世,有人则躲避乱地,还有人躲避脸色,还有人躲避说法。孔子说:“这样做的有七位了。”
(12)、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3)、1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4)、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15)、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稀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稀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稀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7)、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8)、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19)、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20)、试译:子夏说:“君子有三点非凡:远远望去有威严,亲近起来很温和,听他说话很严谨。”
5、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及翻译
(1)、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2)、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3)、21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4)、(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翻译: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8)、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9)、时习:“时”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也指“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10)、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11)、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2)、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3)、13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jiǎ)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1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5)、试译:樊迟请教怎么种五谷,孔子说:“我不如老农。”请教怎么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圃。”樊迟出门后,孔子说:“小人啊,樊须!在上的热衷礼仪,老百姓没有哪个敢不恭敬的;在上的热衷仁义,老百姓没有哪个敢不服从的;在上的热衷诚信,老百姓没有哪个敢不踏踏实实的。这样的话,四面八方的人都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在上的亲自种庄稼呢?”
(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7)、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piánpì),友善柔,友便(pián)佞,损矣。”
(18)、孔子于乡d,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19)、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