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勤奋学习的成语
1、
(1)、“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2)、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3)、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4)、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5)、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6)、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7)、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8)、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不勤于始,将悔于终。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大海中深邃难测,但精卫敢填海;陆地上群山起伏,但愚公可移山;天空里云谲波诡,但女娲能补天。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学问勤中得。勤奋是好运之母。越努力,越幸运。韦编三绝,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圆木警枕。天才来自勤奋。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9)、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10)、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1)、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2)、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3)、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4)、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5)、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16)、悬梁刺股拼音:(xuánliángcìgǔ)
(17)、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18)、手不释卷拼音:(shǒubùshìjuàn)
(19)、好学不倦:(hàoxuébùjuàn)。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20)、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
(1)、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3)、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4)、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5)、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6)、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7)、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8)、但是匡衡在没有蜡烛的时候,凿壁偷光,想来是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不够强烈。
(9)、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10)、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1)、任何时候,学习都不会晚,勤奋的例子比比皆是。
(12)、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3)、原形容人既有文采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14)、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5)、出处:《论语·公冶长》:“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16)、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7)、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18)、出处:《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 (示例):不由我不~搞这一套。◎叶圣陶《招魂》凿壁偷光(záobìtōuguāng)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0)、解释: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3、
(1)、 (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好学不倦(hàoxuébùjuàn) (解释):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2)、出处:《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3)、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4)、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5)、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6)、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7)、“(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
(8)、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9)、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10)、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11)、(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12)、悬梁刺股的方式值得人敬佩,但是诗词君不提倡,若是困了,就应该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学习效率更高。
(13)、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4)、(解释)也说废寝忘餐。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
(15)、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16)、出处:《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7)、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18)、车胤在夏天的时候,因为家贫,只能抓萤火虫作为灯光,勤学苦读。故事虽然励志,但是萤火虫内心OS:瞧瞧,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19)、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0)、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
(1)、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2)、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3)、● 王昌龄之死:人生失意更当尽欢,哪怕舍命陪君子!
(4)、释义: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5)、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穿壁引光拼音:(chuānbìyǐnguāng)
(7)、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8)、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9)、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江泌,白天打工,晚上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想必他最爱的日子是每个月的十五吧。
(11)、我们读初高中时,教室里没有空调。一到夏天,就跟老师申请坐到教室的后门,因为只有那里,才会有点风,天气太热的时候我们甚至有点学不进去。
(12)、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13)、释义: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14)、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5)、勤:勤奋;补:弥补;拙:愚笨,笨拙。只要勤奋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
(16)、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
(17)、业精于勤,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关于勤学励志的成语大全悬梁刺骨
(18)、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同“拱”。)
(19)、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0)、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
5、
(1)、刻苦钻研:(kèkǔzuānyán)。刻苦:下苦功。下苦功,深入研究。
(2)、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4)、出处:《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5)、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6)、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7)、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8)、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9)、杵:短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难的事都能做成功。
(10)、悬梁刺骨:(xuánliángcìgǔ)。悬梁其解为:用绳索等吊具绑其头部(头发),使其固定在一个空间位置(悬空),不会因困倦自由活动,其中“梁”指房梁,“股”在古代为大腿的意思,故为“股”。形容刻苦学习。
(11)、廉顽立懦: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
(12)、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3)、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4)、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
(15)、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6)、朱买臣将他们夫妻二人接到了自己的府中,供应他们饮食。住了一个月,他的前妻就上吊死了。未能与你共苦,羞与你同甘,想来这女子也是个刚烈的性子。
(17)、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