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曾国藩关于读书88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2-12 10:03:24

曾国藩读书名言经典名言

1、曾国藩的读书名言是什么

(1)、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曾国藩

(2)、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3)、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4)、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5)、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6)、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7)、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8)、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9)、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0)、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11)、有意烧香,何必远投南海;真心向善,此处便是灵山

(12)、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宇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宇致败。

(14)、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15)、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6)、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7)、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8)、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19)、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曾国藩

(20)、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曾国藩

2、曾国藩关于读书

(1)、吾辈读书,一者进德之事,讲求诚正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术,以图自卫其身。-曾国藩

(2)、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译:(人生在世,单个人是无法做成任何事的。凡想做成大事者,都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关系网络,学会如何借别人的力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4)、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以为人共谅。”

(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6)、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

(7)、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高即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译:(人才的高下,主要根据他的志趣高下来确定。志向低的人安于现状,摆不脱世俗陋规的束缚,因而让人觉得越来越卑污。志向远大的人仰慕古圣先贤,因此一天一天地高明起来,人才的优劣和智愚,就从此开始区别开了。)

(8)、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曾国藩

(9)、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0)、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1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则决不甘心为下流;有识则知道学问没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看天,都是无识之人。有恒心则决无不成功的事。这三条缺一不可。译:(读书人读书,最重要的是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不会甘心落后于别人;有见识就知道做学问没有停止的时候,不敢有点收获就自满。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看天那样的人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不会有做不成功的事情。这三条对于读书人而言每一条都不可或缺。)

(12)、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译:(大抵天下没有完全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无缝隙的交情。只要能将大的缺点改正,小的缺点包涵,也就可以了。)

(13)、易境和难境就是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乐处和忧处,这是生活的两种状态,是一体两面。如《道德经》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4)、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5)、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6)、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7)、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8)、人生“三境”说。曾国藩说: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经不得就是说在人生的三个阶段,只要经历了上面中的其中一个,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也是在坎坷中渡过的。

(19)、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20)、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3、曾国藩对读书的经典诗句

(1)、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d,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曾国藩

(2)、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曾国藩

(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4)、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曾国藩名言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5)、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6)、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7)、   以上曾国藩的至理名言,句句言犹在耳,读后让我们感慨万千,人生之不如意者十之八是有定律的,那就看我们如何去做,能不能做到像曾国藩所说的那样……。

(8)、这是曾国藩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写的一副对联。做事要谨慎,时刻提醒自己恶有恶报;为人要光明磊落,身处逆境,也应当眼光远大、胸怀宽广。

(9)、赏析:如果能够发奋自立自强,那么在家塾中可以读书,即便在旷野或者热闹的地方,也可以读书,背着柴草,放牧,都可以读书。

(10)、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1)、保持心静,专心致志,时刻检查警惕自己的杂念;

(12)、是故诚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也。无私著者,至虚也。是故天下之至虚,天下之至诚者也。译:(所以,诚实,就是不欺骗;不欺骗,也就是心里没有杂念;没有私心杂念了,就能够做到谦虚和坦荡。所以说,天底下最虚心的人,就是天下最诚实的人。)

(13)、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5)、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曾国藩

(16)、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17)、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曾国藩

(18)、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19)、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译:(给他人一分脸面,他人必给你两分脸面;伤他人一分脸面,他人必伤你十分脸面。为人处世,脸面问题不可不慎。)

(20)、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4、曾国藩 读书名言

(1)、                 2020年1月8日于艾墨轩

(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3)、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曾国藩

(4)、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5)、赏析:研读经书要以探究义理为根本,以考据各类物体为最末。

(6)、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7)、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8)、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译:(人生的资本,不能靠别人送来,只能靠自己挣来。大丈夫成事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关键时刻要借样而上。)

(9)、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0)、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曾国藩经典名言

(11)、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2)、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13)、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1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5)、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16)、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曾国藩

(17)、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8)、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9)、待人以诚,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无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吾辈总以诚求之,虚心处之。

(20)、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曾国藩

5、曾国藩读书名言 经典名言

(1)、学佛,行善,不是走形式,装样子。面朝南海,暗指面上看起来是面向观音。而实际的行为却未必和菩萨的慈悲相符。行善也一样,时时刻刻,当下就可以做。不是非要到自己喜欢的地方行善才叫行善。

(2)、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3)、“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4)、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8)、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