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的道理论据
1、关于惜时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素材
(1)、 ③误区:叙而不议,简单堆积。这里对袁隆平这个事例叙述篇幅过长,而分析议论则显得篇幅过短,两方面比例严重失调。
(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3)、毛泽东曾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岁月无情,它从不会停下来等候。时光匆匆,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切莫让光阴虚度。要知道,你让时间有价值,时间就会让生命有价值。
(4)、文章摘自《初中层级微点作文教程》一书,详点上方链接!
(5)、我最喜欢的是《沙子的理想》。沙滩上沙众多而平凡。想成为珍珠的沙随潮汐来到了蚌壳内。沙在蚌壳内忍受着挤压。阴暗、潮湿中,它失去了阳光、大海,与它相伴的只有孤独,但它并不后悔。终于,历尽艰辛的沙成了一颗硕大圆润、散发着梦幻般光芒的珍珠,而它昔日的朋友们,有的仍旧是沙滩上平凡的沙,有的早已化为尘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付出辛勤劳动的人永远都只能是颗粒无收!
(6)、“舞动的北京”是这个城市的面容。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它是一种表情,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体,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的理念。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当人们品味镌刻于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韵味时,一个“新北京”诞生了。
(7)、如何让时间更有价值?让我们来看看奥运冠军是怎样做的。我们都知道,就在今年,07年出生的全红蝉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一举夺得了跳水项目的金牌,但我们不知道的是,通往冠军的路,她整整走了七年。
(8)、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9)、时间,是一次短暂的旅行,珍惜它,它会指引你通往实现自我的目的地;时间,是一个没有情感的杀手,不珍惜它,它会让你一生碌碌无为,放逐自己的生命。做时间的主人,这样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一生。所以朋友,珍惜时间,才能实现自我。
(10)、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好好地珍惜时间,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
(1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12)、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17岁的中国体操队队员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高位截瘫。
(13)、拿破仑在一次与敌军作战时,遭遇顽强的抵抗,队伍损失惨重,形势非常危险。拿破仑也因一时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满身泥巴,狼狈不堪。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
(15)、齐白石的民族气节:齐白石,现代国画大师。1937年日寇占领北平时,他已70高龄,他愤然辞去北平艺专教授职务,闭门谢客,表示不与敌伪合流。尽管天寒冷,全家宁愿受冻,也不领敌伪的施舍,拒绝卖画给敌伪人员。为了摆脱敌伪的纠缠,他先后在门上贴上告白:“白石老人心病发作,停止见客。”“切莫代人介绍,心病复作,断难报答也。”“画不卖与官僚,窃恐不祥。”后来干脆写:“白石已死。”白石老人的高风亮节一直为世人称道。
(16)、→叙议均需紧扣论点。议论文的叙述如何不成为累赘,反而让人觉得必要且精妙呢?那就是时刻要有论点意识,因为摆的这个事实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叙述中融入论点或与论点保持一致方向,让人觉得这个叙述为文章议论不仅增了色添了彩、而且必不可少,文章也有了厚重之感。同时,在对叙述展开议论时,也必须时刻围绕着论点来进行分析。这样,叙与议就能够在紧扣论点的情况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内在的逻辑力量,既有了深度,也让人信服。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例子就要叙述其如何珍惜时间并因此得到磨练的。
(17)、上一期的内容推送之后,同学们对于“论据具体”这个版块儿的疑惑还较多,主要集中在论据应该怎么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将论据常见的六种错误类型,分享给大家。
(18)、 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曾在我国西部打井找油,结果毫无所获。于是以美国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就断言中国地下无油,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美孚的失败不能断定中国地下无油。他说:我就不信,油,难道只生在西方的地下?在这种强烈的自信心的支配下,他开始了30年的找油生涯。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江汉油田。他当时还预见西北也有石油。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也完全证实了他的预言。
(19)、民本思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虽被小人诬蔑,但仍牵挂着楚国的百姓,他的爱民之心,他的民本思想值得当今许多为官者学习。
(20)、论据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
2、惜时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短
(1)、叙述材料时,紧扣论点,坚决剔除材料中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部分,将材料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简述出来。
(2)、“舞动的北京”是中华民族图腾的延展。奔跑的“人”形,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灿烂。优美的曲线,像龙的蜿蜒身躯,讲述着一种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它像河流,承载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它像血脉,涌动着生命的勃勃活力。在它的舞动中,“以运动员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被艺术地解析和升华。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活力的北京期待着2008年的狂欢,奥林匹克期待着全人类与之共舞。
(3)、陆机在《短歌行》曰:“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人生短短几个秋,说起来也是弹指一挥间。无论你干什么事情你都要珍惜时间,切不可慨叹人生的苦短,让时间白白的从你身边流逝。
(4)、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5)、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6)、尊敬的评委老师好,我抽到的即兴评述的题目是时间就是生命。
(7)、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汉•桓宽《盐铁论》
(8)、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磨练自己。我们都是平淡无常的普通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呢?②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备受读者喜爱,小说不仅讲述了主人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演绎了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不同命运屈服的主人公,这也正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读者热爱这部作品的原因。所以,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无限的可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锻炼自己吧,你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9)、我们是做了21年阶段性试卷及教辅的,专业命题机构,拥有众多权威命题老师,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准提高成绩,十年寒窗一次中考,您的每一次选择都至关重要!
(10)、王羲之苦练成“书圣”刮目相看头悬梁锥刺股。
(11)、通过练写和评议,能够选择真实准确、与观点一致、丰富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12)、③因果分析法:即分析事实产生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语言标志有“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
(13)、⑵正反论据紧密结合。为了论证“人需要敬业”这个观点,梁启超引用了这样三则道理论据:曾文正的话“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庄子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的“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三则道理论据从正反两方面有力证明了观点。
(14)、集中群众的力量,就可以化难为易,化险为夷。——叶剑英
(15)、早在战国时代,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人定胜天”的说法。长期以来,人们为人能胜天而沾沾自喜。但是,人非得征服自然不可吗?恩格斯就指出,古巴比伦文明的覆灭源于人们对两河流域自然环境的破坏,那是大自然在忍无可忍之后对人类的一次大报复。中国古代还有哲学家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这是符合人与自然发展的规律的。
(16)、在运用孔子的事例的时候,只引用的孔子的名言,缺少事实论据,不足以让人信服。
(17)、 社会只有和谐才能保持稳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18)、在央视节目《朗读者》中,一位96岁老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就给了我明确的答案,一位如此高龄的老人终其一生都将自己奉献给了翻译事业,现在他仍然每天工作至很晚,甚至是凌晨3点。
(19)、以上案例中我发现,论据要
(20)、自我信心是伟大行动的首要条件。(英)约翰逊·塞缪尔
3、惜时的道理论据30字
(1)、新:具有鲜活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时代气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文简意深,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口号表达了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
(4)、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6)、我最喜欢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我最深的感点是保尔面对命运一次次的考验,永远选择直面和站立!即便是全身瘫痪,还是选择勇敢面对。保尔钢铁般的坚定信仰和坚强意志让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完成了精彩的逆袭,成就了他伟大的事业。由此我想到了法国钢琴家贝多芬的故事,尽管双耳失聪依旧能奏响命运交响曲。
(7)、傅雷和千万父母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一个又一个矛盾的爱,擦出了更多爱的火花。因为深爱所以矛盾,因为矛盾更体现了温情的、入骨的爱。
(8)、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9)、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你”(谐音)。
(10)、例:①一个详例(正/反):君岂知修心才是正道耶?网络上的“名人”刘某某被人讽称为“蛇精男”,因其整形后小而尖的似锥子的下巴,大而似牛眸的双眼,缩小而隆高后的鼻子组合成了怪异的脸庞酷似动画里的蛇精而得名,尽管每天他都被众多网友嘲讽,可他依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整容书。”依旧在其扭曲的审美观作祟下向整形的道路上“狂奔。”(叙例)他不知道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品味才会获得大家的尊重,只一味以其怪异的脸而沉浸在美丽的幻想中无法自拔,岂不可悲哉?(围绕分论点议例)——《修心才是正道》
(11)、董遇说:“应该利用‘三余’来进行学习。”有人问“三余”是什么意思,董遇解释说:“冬天是一年中的空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空余时间,阴雨连绵的日子,是农作的空余时间啊!”
(12)、谭嗣同从容就义:1898年6月8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谭嗣同,当时完全有机会逃走。另一位变法运动的领导人梁启超也反复催他尽快离开,但他拒不逃走,并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慈禧发动政变之前,谭嗣同的父亲曾多次写信催他回家,以免杀身灭族之祸,但他已抱舍生取义之志,对老父的来信均付之一笑。受刑前,他面对上万围观群众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与谭嗣同一起就义的还有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林旭等人,史称“戊戌六君子”。六位义士,个个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他们高尚的节操,为世人所景仰。
(13)、①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15)、第4句:然后,从面说明不“静”,即“淫慢”“险躁”的害处,彰显“静”的价值。第第5句:最后,从发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1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17)、《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18)、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19)、有人曾经根据美元价值等时代因素计算,认为美国工业巨子卡内基创造的财富至今尚没有人能企及。在他小的时候,曾经给匹兹堡的一家电报公司当报童,也就是挨家挨户地送电报。
(20)、准:具有针对性,紧扣论点,支撑论点,与论点高度统而不是貌合神离,似是而非。
4、惜时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1)、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第一种人正是认为短短的人生,若不及时行乐,岂不枉来人生一遭?他们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歌我笑如梦中”的态度,把时间都在嬉戏中度过,像寄生虫一般。而第二种人深深懂得“盛年不在来,一日难再晨”,于是痛感“时不待我”,整天埋头于工作和学习中,使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在充实,都在发光发热,这也正体现了爱迪生的一句话:“人生太短,要干的事情太多,我要争分夺秒”. 当然时间也会公正的给这两种以不同的结果:第一种,终日碌碌无为,落得两手空空,只留下无穷的悔恨;第二种,艰辛的劳作换来的是累累硕果,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社会肯定另外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也回以此自豪。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生与死。如何看待生死?王羲之在本文给了我们答案。在他看来,对生的执着,对死的排斥,是人类共有的感情。生死是客观存在的,人终有一死。事件发展到顶峰都会衰弱下去,这些都是必然的。既然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我们更要珍惜时光,眷恋生活。表现出与王羲之一样积极、旷达的生活态度。
(5)、师生评议:贝多芬的事例引用严谨;增加中国作家史铁生的这一事实论据,可以增加文章的厚度,增强“感”的力量。
(6)、我最喜欢的是《沙子的理想》。想成为珍珠的沙随潮汐来到了蚌壳内,忍受着挤压、阴暗、潮湿,最终修炼成一颗散发着梦幻般光芒的珍珠。平凡的沙靠什么成为了美丽的珍珠?辛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付出辛劳的人永远都只能是颗粒无收!
(7)、(修改、评价时要看观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思路是否清晰。)
(8)、北京奥运:会徽——“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中国之印。这方“中国印”镌刻着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和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现代风范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现着一个面向未来的都市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诉求。它是诚信的象征;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类做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承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枚以先贤明言创意、以金石印章为形象的会徽,是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的敬重与真诚。当我们郑重地印下这方“中国印”之时,就意味着2008年的中国北京将为全世界展现一幅“和平、友谊、进步”的壮美图画,将为全人类奏响“更快、更高、更强”的激情乐章。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0)、但同时也被拿破仑的乐观自信所鼓舞。一时间,战士们群情激昂,奋勇当先,终于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11)、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12)、在央视节目《朗读者》中,一位96岁老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就给了我明确的答案,一位如此高龄的老人终其一生都将自己奉献给了翻译事业,现在他仍然每天工作至很晚,甚至是凌晨3点。
(13)、 在逆境中不失自信,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张海迪幼年因病高位截瘫,她自信努力,成为作家翻译家;被誉为科技“铁人”的高士其,他在病情不断恶化,从半身瘫痪到全身瘫痪,失去讲话能力的情况下,他还创作了60多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创作了两千多行诗歌,著述新书十几本;屈原被流放写成《离骚》;孙子受膑刑后著《孙膑兵法》;司马迁遭宫刑写《史记》;贝多芬耳聋后谱出《英雄交响乐》;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失明瘫痪中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
(15)、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6)、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用这朝夕相处的对联和照片督促自己抓紧时间。
(17)、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工作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巴尔扎克的写作速度很快,每三天他的墨水瓶要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
(18)、夫(fú)淫(yín)励(lì)治(yĕ)遂(suì)
(19)、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0)、 珍惜时间,实现自我
5、惜时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各五个
(1)、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2)、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3)、在北京时,他的卧室兼书房里挂着一副对联,集录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两句诗,上联是“望崦嵫而勿迫”(看见太阳落山了还不心里焦急),下联为“恐鹈鸥之先鸣”(怕的是一年又去,报春的杜鹃又早早啼叫)。
(4)、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5)、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6)、白话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7)、“舞动的北京”是中国人崇尚的色彩。在这个标志中,红色被演绎得格外强烈,激情被张扬得格外奔放。这是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这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诠释。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红色是圣火的颜色,红色代表着生命和新的开始。红色是喜悦的心情,红色是活力的象征,红色是中国对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8)、小泽征尔敢于说“不”: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有次赴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发现乐谱出现了错误。但在场的音乐家、作曲家、评委都郑重申明没问题,说是他自己的错觉。他考虑再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他也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夺魁。
(9)、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其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10)、寓言:天鹅、梭鱼和虾在一起共同运送一辆装了行李却不很重的小车。它们三个拼命地拉,可车子丝毫不动——天鹅一个劲儿的往天上飞,梭鱼拼命往水里钻,虾使劲往后面拖。
(11)、以上案例中我发现,论据要
(12)、论据的作用是为了支撑和论证论点,选择论据的基本标准有四个:准、真、精、新。
(1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岁月无情,它是不会停下来等人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莫让光阴虚度。
(14)、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用这朝夕相处的对联和照片督促自己抓紧时间。
(15)、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原先患有口吃病,幼年结巴,语音微弱,演说时常被人喝倒彩。他始终对自己信心百倍,为了克服疾病,每天清晨口含小石子,呼喊练习,终于成为口若悬河,辩驳纵横的演说家。
(1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17)、以下是老师围绕“爱国”这一论题选的论据。我能发现这些论据的不妥之处。
(18)、遇事冷静。兰芝在反抗焦母的欺辱时,并没有撒泼打滚,而是先告诉丈夫自己所受的委屈与欺辱,希望丈夫可以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她遇事沉着冷静,可见其智慧。
(19)、(1)代表性:论据要有代表性、有说服力、能有力揭示事物本质。
(20)、①误区:叙述时没有精心挑选好孔子与此分论点更为密切的材料,如可用孔子“汗牛充栋”“韦编三绝”的故事,这样的事例更有力。分析时显得方法欠缺,力度不够。
(1)、①一个详例(正/反)(鲜为人知的事例详写,众所周知的略写)
(2)、②几个略例(全正/全反/有正有反):既传承,也发展,才能让文化在发展中得以继承。戏曲与流行乐元素结合,展现古今碰撞的新火花;汉服运动与如今流行古风诗歌结合,使中国人开始了解被忽视的服饰文化;民间老艺人和时尚摇滚女歌手合作,华阴老腔与摇滚乐融合,创新地去传承文化是那么美!创新不是一味地求新,而是在传统基础上创造新颖。——《让创新之花绽放》
(3)、当然,当论据本身虽然不能完全契合观点,但与观点中的一部分相关时,可以选择设立分论点的形式,这样既丰富了结构又契合了论据。如前文,可以将行动之所以可以治愈恐惧的原因设立为分论点“行动具有强大的力量”便可与齐格勒的论据准确契合。
(4)、雕塑家罗素精心完成了一件作品,请朋友评价,朋友对雕塑人物的手大加赞赏,说它是如何美,罗素听了一声不吭,拿起斧子,砍掉雕塑的手,朋友震惊:"为什么你要砍掉那么精美的手呀?难道你还嫌它不够完美吗?"罗素答道:"不是,我正是因为它太完美了,它不是我作品要表达的主题,它仅仅是作品的一部分。不完美的东西其实也是另一种的完美。
(5)、⑤揭示实质法:列举出属性相同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回扣深化论点。语言标志有“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由此可见……”“他们无不说明了……”等。
(6)、至此,谁又能说时间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呢?珍惜时间会让你做时间的主人;珍惜时间会让你的人生变得绚丽多彩
(7)、请同学们根据论据应用的要求,对自己撰写的读后感提纲进行升格,完成后进行交流。
(8)、我们要注意的是,在一篇即兴评述过程中,观点是需要突出强调的,而在表达的过程中由于口语稍纵即逝的特性,我们的内容里如果观点仅仅只在开头出现了一遍,当全部内容结束后,大部分受众已经遗忘了你的观点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做到“夹叙夹议”。在每一个论据结束后去点名其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增强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强调观点。
(9)、道理论据权威有力,事实论据具体生动,两种论据综合使用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敬业与乐业》中为了证明观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作者综合运用了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佝偻丈人专心承蜩、总统与黄包车夫等事实论据以及《礼记》、孔子、朱子的论述等道理论据,论据丰富,有力证明了观点。
(10)、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