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夫之人物简介74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2-20 09:37:10

王夫之简介30字

1、王夫之的生平事迹和著作

(1)、曹操正用袖子擦胡子上的酒,听到了筷子落地又弹起的声音,就问刘备:“怎么啦?”刘备赶紧把筷子捡了起来,顺口说了句:“这么大的雷,吓死我了。”曹操哈哈一笑:“大丈夫怎么可以怕雷呢?”刘备赶紧接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别说我了。”

(2)、 始建于唐永微四年(公元653年)的滕王阁,堪称楼中贵族,楼中经典。历史之悠久,构造之精奇,故事之动人,和岳阳楼、黄鹤楼相比亦不遑多让。甚至,在我看来,其传奇性、悲剧性还要更胜一筹。滕王阁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婴曾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于滕州筑楼以“滕王阁”名之,后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遂遣民众于赣江边修滕王阁。只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初一个偶然念头搞起来的阁,千余年来历经兵火,屡修屡建, 迄今仍存,且生命力愈益旺盛,成了江南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可以想见,当初的类似建筑,一定数不胜数,然而何以滕王阁独存?原因只有一个,一位天才的横空出世。这位天才,即“初唐四杰”之一王勃。

(3)、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与先楚屈子、理学鼻祖周子等同是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魏源、谭嗣同、黄兴、宋教仁、毛泽东乃至胡耀邦、朱镕基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著作经后人编为《船山全书》16册,其思想通过近代湖湘士人的实践而广播四方,影响至今。

(4)、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张湖南图书馆馆藏中罕有的一张人物单身照片。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作为照片,它并不是直接拍摄人物,而是根据人物的画像翻拍而成,所以对人物原型的反映程度并不高。但这位人物原型在湖湘历史上有突出地位,所以值得我们每个湖南人、中国人了解和铭记,明年,就是他诞辰400周年了,他,就是王夫之。

(5)、https://pan.baidu.com/s/1SycaYIG3SdgCsmFFkmoW1Q

(6)、“科举学”的出现、进展与前瞻——刘海峰教授访谈录

(7)、为纪念欧阳修而命名。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安永丰人,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8)、欧美诗人:瓦尔兹娜·摩尔特诗歌幽林石子诗歌美国诗人:艾米莉·迪金森诗歌名家诗作:吴投文诗歌名家诗作:周瑟瑟诗歌名家诗作:南鸥诗歌于坚:一己之见,谈谈好诗名家诗作:邹联安诗歌2016诗坛大事之一:《2015年中国诗歌排行榜》首发式暨诗歌研讨会在北大举行名家诗作:朱立坤诗歌中外爱情诗精选一(申爱萍、李金发、戴望舒、林子、郑愁予、北岛、顾城、舒婷、仓央嘉措、叶芝、席慕容、汪国真)情人节爱情诗专辑(吴投文、木乔、邹联安、幽林石子、黄成玉、长篙、凌小妃、刘文凭、何壮远)诗集出版消息一(芳竹、赵晓梦、《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赵思运、《非非》、张智、黑光、白天、霜扣儿)诗集出版消息二:当代诗歌两大高峰名家诗作:梁平的诗重磅诗人:梁尔源的诗重磅诗人:罗鹿鸣的诗重磅诗人:长篙小雅一组芬兰诗人:索德格朗的诗(李笠、北岛译)名家诗作:唐兴玲诗歌实力音乐人:邓海华的诗(名家评论专栏)吴投文:新世纪诗歌升温的精神症候与文化透视重磅诗人:刘怀彧长诗(幽林石子诗论)用一滴泪的深情弹奏汉语清辉名家诗作:江湖海诗歌 重磅诗人:包尘的诗 重磅诗人:委鬼走召的诗 诗集出版消息 2016诗坛大事(2-6) 实力诗人:非墨的诗 幽林石子诗歌 名家诗作:魔头贝贝的诗 新人推荐:墨西哥大臣的诗 重磅诗人:彭万里的诗 重磅诗人:李不嫁的诗

(9)、民国铅印桐城派经典《古文辞类纂选本》,姚鼐编,林纾点评。林纾点评本较为少见。

(10)、一个是政治梦想。王夫之一生以明遗臣自居,终身不剃发、不易服,坚持抗清复明的政治梦想,在他的有生之年也未能看到梦想实现。

(11)、古代学者还留下许多研究专著,如陈彭年《贡举叙略》、冯梦桢《历代贡举考》、董其昌《学科考略》、黄崇兰《明贡举考略》和《国朝贡举考略》、阮元《四书文话》、梁章钜《制义丛话》和《试律丛话》、徐松《登科记考》、法式善《清秘述闻》和《槐厅载笔》、李调元《制义科琐记》和《淡墨集》等等,不一而足。到了清末,科举制的改革和废止问题牵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神经,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张之洞等人对此都有专门的论述。1905年废科举前的有关论述和研究成果,为科举学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2)、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13)、(27)唯刘兆瑸《清代科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出版)一书为概要性质之作,书中内容及附图有很大部分抄袭或改编自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14)、顾炎武他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和对器物的研究,强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道无所寓”,因而提出以“朴学”代替“理学”的主张。

(15)、实际上,从以往科举名词独列栏目、围绕科举已形成多门学科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科举学”已是呼之欲出,只是无人自觉地发掘提出此说罢了。因此,从理论上提出建立科举学,并非为了标新立异或赶潮流,目的在于将科举研究纳入一个新的学科体系,使科举研究走向理论化和系统化,使原来各学科的独立研究更加全面、更为深化,使国际上的科举研究进一步组织和拓展,并为现实考试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16)、 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是惟一可和“书圣”王羲之比肩的。其作品端庄雄浑,大气淋漓,神韵悠悠,开一代宗风,水准之高,声望之隆,地位之尊,一时无二。元结系唐天宝进士、古文运动先驱、诗人,其名作《贼退示官史》《石鱼湖上醉歌》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两人系多年好友,一以文闻,一以书名。由元结撰文,颜真卿手书的《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就是两人珠联璧合,联手打造的精品。千余年来,风流不曾稍减,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

(17)、10月13日(星期日)15:00——16:30

(18)、新中国70年湖南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成就展

(19)、1643年,张献忠所部攻陷长沙、衡州,兵祸也降临到了王夫之头上。

(20)、https://pan.baidu.com/s/1uTOqD86KlgEyMoMVgfKFDA

2、王夫之人物简介

(1)、绕了半天,曹操有些不耐烦,端起一杯酒喝完说:“别绕了!这年头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天上“轰隆”一声打了个巨雷。刘备呆呆地看着曹操,筷子掉到了地上,一支筷子在地上弹了一下。

(2)、死里逃生的王夫之带着家属返回衡阳,从此心灰意冷的王夫之不再介入政事。

(3)、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王夫之

(4)、13: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5)、曾国藩在《王船山遗书》中作序评:独先生深閟固藏,追焉无与。平生痛诋d人标谤之习,不欲身隐而文著,来反唇之讪笑。用是,其身长邀,其名寂寂,其学亦竟不显于世。荒山敝榻,终岁孜孜,以求所谓育物之仁,经邦之礼。穷探极论,千变而不离其宗;旷百世不见知,而无所于悔。先生没后,巨儒迭兴,或攻良知捷获之说,或辨易图之凿,或详考名物、训诂、音韵,正《诗集传》之疏,或修补三礼时享之仪,号为卓绝。先生皆已发之于前,与后贤若合符契。虽其著述大繁,醇驳互见,然固可谓博文约礼,命世独立之君子已。

(6)、《四存编》由《存治编》《存性编》《存学编》《存人编》合成。《存治编》主张托古改制,倡导效法三代,恢复井田、封建、学校等王治,表现了对当朝制度不满的社会思想。《存学编》以辨明学术为主,认为圣贤立教与异端有别,圣贤之学在于事事表现为实用,而异端则是空谈心性,以此批评性理儒学的空疏,崇尚实学。《存性编》批判了宋儒以善为天命之性的观点。强调理、气、性、形不反对将性二分,主张没有气质之外的人性,只有气质之性。认为人的恶行不是气质所成的形体所致,是后天“引蔽习染”的结果。《存人编》反映了作者对佛教、道教的非议。总之,《四存编》批判了程朱、陆王理学,涤荡了汉代以来词章训注的烦琐风气,创立了“实学、实习、实用”的经世致用之学,开启了近代学术的先河。

(7)、点击图片阅读|有40位后妃的乾隆,却用72年独爱她一人!她才是帝王一生的白月光

(8)、 水上风光无限,岸上的风光一样精彩。200余年前建的凌云塔,置于一大片芦苇荡中,高七层,它是用数万块大理石建成的,严丝合缝,层层相扣,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站在塔顶,使人头昏目眩。闻名远近的“洞庭神树”则令我们心灵为之震撼。在波涛滚滚的湖面上,有一个面积不到半亩的小岛,岛上有一株孤零零的大树,它拨地而起,直插天际,傲然独立,狂风吹它不倒,暴雨催它不垮,巨浪对它无奈,日听涛声,夜聆风语,数十年如一日,成为南洞庭上的一大奇迹。南宋时钟相、杨幺义军的大营,则令我们重温了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杨幺就义的地方叫撂刀口,现已发展成了一个渔村,有200多户渔民。古朴、原始、缺乏现代气息,然而古柳成行,风光独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就在这个渔村里,我们一行抢购起水产来,这些干鱼、干虾之类的水产特便宜,价格不到本地市场的一半,很快我们就将一条船上的数大麻袋鱼虾一扫而光!吃了这些地道的洞庭水产后,至今还有许多同事在后悔当时实在买得太少。

(9)、或文或武,我是说你要有一样能行得地方,样样通样样松是为人之禁忌。样样通几样更通方是境界。

(10)、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11)、(本刊主要刊发和转载名家、重磅诗人、实力诗人、新人、海外诗人作品,包括原创诗歌、诗歌评论、散文诗。同时发布诗坛大事及诗集出版消息(2016年6月开始在正规出版社出版有书号的诗集,欢迎作者把相关信息投至邮箱,平台将陆续宣传),增设“名家专栏”、“宁乡文坛”(刊发本地文友的诗歌与散文,散文稿每次一篇,在标题前注明“宁乡作家”)。本刊顾问:周瑟瑟、吴投文、邹联安、南鸥、晏杰雄、曾冬、刘继光、长篙。主编:石世红。本刊谢绝同题诗、采风诗,投稿时请附照片与二百字简介。投稿邮箱:1953692568@qq.com   )

(12)、他4岁时随长兄介之入私塾问学,到7岁时他就初步通读了文字艰深的十三经等,10岁时父亲教他学了五经经义,14岁就考中秀才,16岁开始致力于诗文,在短短的两年间阅读了《离骚》、汉魏《乐府》等历代诗人的佳作名篇10万余首,19岁进入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24岁中举,后奉父亲之命赴京参加会试,结果因为农民起义爆发阻挡了道路,不得不从武汉返回故里。农民起义的爆发改变了王夫之一生的命运。

(13)、船山先生曾自信地说过:“吾书两百年后始显”。

(14)、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世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特别注重对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同时垦荒种地,联络同道,不忘兴复。晚年居住华阴,死于山西曲沃。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很有研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15)、奖品为网红节目《向往的生活》同款小度在家1S人工智能音响一台

(16)、在王夫之的心里,相比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个人生死名利淡薄得犹如轻烟一样了。

(17)、0(信息素养课)维普中文期刊——助推知识服务与科技创新(第114期)

(18)、0(网上书房)集爱国版藏书票 赢网红款好礼品

(19)、以东汉南州高士徐稚命名。徐稚(97~168),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世人称“南州高士”。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

(20)、或从前面的国学启蒙终结者开始,有钱穆国学,南师国学,梁启超国学,国学经典,儒释道经典,十三经等

3、王夫之的主要著作

(1)、三国时期,曹操围攻徐州,徐州府君陶谦将刘、关、张三兄弟请来解围,痛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恶行,并待为上宾,诚恳邀请刘备主持徐州政务,以表示自己对汉王朝的衷心。刘备表示心领,但他决不能接受这个请求,暂留小沛。

(2)、稀见日本精印本《爱知雅人铭鉴》收入近代日本书画名家。

(3)、19: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4)、8世纪新罗的读书三品出身法已粗具科举制的形式,高丽朝建立后,便于公元958年仿唐制以科举取士,设立进士、明经、医、卜等科。(17)而且在公元9世纪时还有许多朝鲜人在唐朝参加宾贡科举,考中进士乃至做官。明太祖洪武三年(1368年)册封高丽、安南、占城三国国王,并“颁科举诏于其国”,规定“高丽、安南、占城等国如有经明行修之士,各就本国乡试,贡赴京城会试,不拘额数选取”。(18)

(5)、稀见清代木刻养生著作《卫济余编》卷有关医学器用一册,制造镜子、扇坠、榨油等各种配方、药方。

(6)、在这本评传中,主要研究了王夫之的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哲学思想,其次是他的史学思想,然后是道德伦理思想和政治经济思想,最后研究的是王夫之的宗教思想、文艺美学思想,这都是王夫之的思想精华。

(7)、清代木刻少见史学名著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8-19两卷合订一厚册,版本较好,字体精美,王夫之代表作。有船山学校藏书印。

(8)、黄宗羲(1624-1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

(9)、云卿路位于象湖公园西侧、昌南大道北侧,因清朝南昌县令江召棠而命名。江召棠(1849~1906),号云卿,他清正廉洁、秉公执法,深得百姓拥戴,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名人。

(10)、清人手抄大开本《论语》2厚册,字体硕大,整齐大方。古代学生抄书之实物。

(11)、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王夫之《更漏子本意》

(12)、余仅推荐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吕思勉、钱宾张舜徽、徐复观、牟宗余英时等十位大师,诸君可详观其人之文集

(13)、(30)《旧唐书》卷190中《李邕传》、卷189上《曹宪传》。

(14)、此次整理,皆选取各书存世的善本为底本,以最新的标点规范进行标点,规定了校勘记撰写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校勘记的规范性。各书均有整理者撰写的点校说明。部分典籍,整理者还做了译注。为保证编校质量,我们严守古籍整理出版规范,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多次审稿,反复修订完善。

(15)、简介:该书在论述汉字形体演变、汉字本义和引申义、假借义、汉字虚字的来源和意义、同义词辨析等方面见解独特,深入浅出,通俗简明。

(16)、清代木刻史学名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两厚册,版本较好,字体精美,刻印精良。

(17)、中唐以降,新经学思潮兴起,经学家普遍倡导舍传求经、以意解经。虽然程朱学派的兴起对这一新经学思潮做出了回应,尤其是朱子对经典的注解几乎成为宋元经学解释的典范,但由于程朱于《春秋》无成书,因而对于之后的《春秋》学家来说,接续程朱以重建《春秋》诠释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其为学之首务,郑玉《春秋》学正是就此而发。《春秋阙疑》体例乃“因朱子《通鉴纲目》之例,以经为纲,大字揭之于上,复以传为目,而小字疏之于下。叙事则专于《左氏》,而附以《公》《谷》,合于经者则取之。立论则先于《公》《谷》,而参以历代诸儒之说,合于理者则取之”。郑玉《春秋》学颇为后儒称赏,《四库总目》称其解经“平心静气,得圣人之意者为多”,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亦称其能“平心察理,不拘拘于门户之私,故能发明圣人之旨居多”。尤其是贯穿其经解始终的基于以理性分析和考证事实的阙疑精神更为难能可贵,徐大年《与郑子美先生论春秋阙疑书》称“世儒说《春秋》,其病皆在乎不能阙疑而欲凿空杜撰,是以说愈巧而圣人之心愈不可见也”,并认为郑玉《春秋》学“只‘阙疑’二字,所见已自过人”。

(18)、道之流行于人也,始于合,中于分,以始终为同时同撰者也——王夫之哲理句子:富有哲理的句子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

(19)、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学者。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杨昌济说,“王船山一生卓越之处,在于主张民族主义,以汉族之受制于外来民族为深耻奇痛……然所谓外来民族如英、法、俄、德、美、日者,其压迫之甚,远过于汉族前日之所曾经验。”今年是王船山诞生400周年,为了让我们更好了解这位中国近现代的“精神领袖”,湖南图书馆与船山学社携手策划了本场讲座。本讲座主要为四个部分。王船山的传说及其辨正。邗江王氏家族与王船山的一生。王船山精神及其历史影响影响。4个给后人的启示。

(20)、关羽为了荆州之事只身过江,与鲁肃会面,以下为其简要内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鲁肃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索还荆州。关公开始时以饮酒莫谈国事为由将话题叉开,哪料鲁肃步步紧逼;关公乃以刘备继承汉室土地为由,且使刀铃铮铮直响。

4、王夫之的介绍及人生经历

(1)、1985年,美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评出古今八大哲学家,其中之一就是王船山。

(2)、(28)笔者认为科举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起始于西汉;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起始于隋代。见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第104页注①。对此问题,笔者拟专文详述。

(3)、(17)参阅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对日本、新罗的影响》,载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古代中韩日关系研究》,1987年。

(4)、https://pan.baidu.com/s/1NDIpTItkgyYD45G4mUW3zA

(5)、稀见清练江汪述古山庄校刻白纸本贾谊代表作《新书》卷1-5五卷一厚册,此版本稀少。

(6)、清代中期许多学者以此发端,崇尚研究历史典籍,对中国历史从天文地理到金石铭文无一不反复考证,被称为“乾嘉学派”。顾炎武则由于其经史考证的严谨学风,被普遍认为是学派思想的主要奠基人。

(7)、科举材料!清代木刻高头讲章《孟子讲义》卷,有私塾先生每一章主旨大意的概括,值得研究。字体硕大,开本舒朗。

(8)、现在的八一大道原名为“安石路”,如今的安石路位于洪都大市场东侧,为纪念北宋改革家王安石而命名。王安石(1021~1086),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9)、实际上王夫之先生的研究一改以往的习气,对《楚辞》的研究是非常到位的,同时还对很多地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这些见解独特新颖,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至于不认同他,相信在有些地方还是不能得到所有人认同的。

(10)、 这就是王勃《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全序773字,才气纵横,字字珠玑,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历代传诵不衰。这样一篇佳作,创作背景又如此峰回路转,焉能不引得历代文人墨客顶礼膜拜?然而,也许由于天妒英才,这样一位诗人,在随后的探亲路上受惊坠海而死,年仅27岁。一代名士香消玉殒,使历代文人雅士洒下了多少同情之泪。

(11)、清代木刻少见史学名著《纲鉴择语》卷六卷七两卷合订一厚册,版本较好,字体精美,刻印精良,书角有残破。

(12)、科举还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阶层流动,相当多的中式者是出身自耕农或非身份性地主家庭,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且,科举对社会心理和传统观念也有相当的影响,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观念在科举社会深入人心。宋以后,“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既是劝诱青年学子埋头苦读的格言,也是他们一旦登第后锦绣前程的真实写照。因此,“金榜挂名时”历来被人们看作是人生四大快事之“下第举人心”则是人生四大失意之一。(16)另外,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等科第名称在民间也有很大影响,几乎是家喻户晓,其用法已逐渐超出科名范畴。

(13)、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但要记得反省

(14)、专访刘海峰:科举虽已成为历史,但考试仍在延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