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说话语气的成语
1、描写人物说话语气的成语词语
(1)、不蔓不枝: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2)、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体:体验。如:我们一定要学习检察长同志的这种务实作风,身体力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3)、言而有信、一言为定、一诺千金、说一是划一不金口玉牙、表里如一
(4)、喃喃自语——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5)、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6)、处心:存心,存着某种念头;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地盘算。多用于贬义。(近:挖空心思:用尽心机,想尽办法,多含贬义。但它不含有蓄谋已久的意思)
(7)、(解析)A项,施行: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执行。使用恰当。B项,高妙:高明巧妙。用于此处使用对象错误。C项,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使用恰当。D项,比比皆是:到处都是。使用恰当。
(8)、最后的那个同学性格内向,品格不坏,但是胆小怕事,其他同学都是外向性格。其他四名同学性格相近,但是品格大不相同,最高尚的当属那位女同学,当仁不让,勇敢地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9)、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如: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与生病无关)
(10)、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
(11)、正儿巴经: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真正的;确实的。
(12)、提:指引,提携;面:当面;命:教诲,指导。附在耳旁提醒、指引,面对面地教诲、指导。形容教诲殷勤恳切。用于褒义。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4)、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15)、B.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16)、慷慨淋漓: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17)、(解析)情趣: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情调: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冷峻:冷酷严峻;沉着而严肃。深沉: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冷峭:形容冷气逼人,态度严峻,话语尖刻。阴沉:天阴的样子。温和:(气候)不冷不热;(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娴雅:文雅(多形容女子)。冲淡:使某种气氛、效果、感情等减弱。平和:(性情或言行)温和。至关重要:特别重要。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18)、有些同学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请看下面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断:
(19)、穷苦人们起来,在村里说一不二!(梁斌《红旗谱》十八)
(20)、好的和坏的掺杂在一起。如: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2、描写人物说话语气的成语四字词语
(1)、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 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 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2)、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异:前者偏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3)、其实,任何对话提示语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如:
(4)、在写作时会出现提示语与说话内容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如:
(5)、(解析)A项“何况”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此处正确。B项“结余”指结算后余下的钱、物等,如“他工资不多,但每月都有结余”。“节余”指因节约而剩下的钱或东西。由句中的“省吃俭用”可知,此处应用“节余”。C项,“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用在此处正确。D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在此处正确。
(6)、气:气概。气势可以吞没高山大河。形容气势盛壮,气魄宏伟。如:中国人民有志气,在困难面前从不垂头丧气,而是气吞山河,奋发图强。(近:气壮山河)
(7)、根据意思填成语 简短的话(三言两语) 虚伪而动听的话(甜言蜜语) 为讨人喜欢而说的十分动听的话(花言巧语) 粗鲁的话(污言秽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自言自语) 用恶毒的话骂人(恶言恶语) 说话语气温和(轻言轻语) 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很多话(千言万语) 背后制造散步的话(流言蜚语)
(8)、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9)、能言善辩——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10)、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11)、在写人物对话时,我们经常会忽略其他人物的存在,无法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如:
(12)、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13)、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一见面,小云就满面笑容地对我说。“看你高兴的,什么‘学习棋’?”我问。“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14)、都有“包办”之意。异: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15)、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16)、(解析)答案为C。第一空应填入一个与“滔滔不绝”意思相近,即表示一个人很能说的一个词语。“能言善辩”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侧重的是言辩的能力。“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侧重的是言语的生动。“侃侃而谈”形容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侧重的是说话的神态。只有“口若悬河”形容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侧重在说话的流畅、不间断,正好对应题干第一空后面的“滔滔不绝”。再将“片言只语”“创造”代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7)、守口如瓶:闭口不谈,像瓶口塞紧了一般。是指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18)、彼此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抗:对等,相当。如:办公软件市场已经从原来微软一枝独秀,逐渐走向国内外产品分庭抗礼的局面。
(19)、形容江南春色的美好。如: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这里说的是北方大草原,不恰当)
(20)、野调无腔野腔无调一波三折义正词严抑扬顿挫阴阳怪气油腔滑调语调柔和语气和缓
3、描写人物说话语气的成语
(1)、作为:可以做的事,意谓干一番事业。能充分发挥才干,做出很大的贡献。
(2)、都有“怎么说就怎么样做”的意思。异:前者含有由于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3)、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经:正常。如:有人说,修地宫时恐怕工匠暴露地宫秘密,当梓宫进入地宫之后便将所有工匠全部封闭在地宫里边,其实这些都是不经之谈,并非信史。
(4)、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5)、老师严肃地对大家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显然不能用“严肃”的表情语气来表达。
(6)、A.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7)、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8)、城府:城市和官府,指难于测度的心机。比喻胸怀坦荡,没有心机。
(9)、我们现在很时髦的提法叫“镜头化”的描写,指把各种描写综合运用,写出像电影一样精彩的语段来。
(10)、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11)、叹:赞叹;观止:看到这里便足够了。赞叹所见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如:挂在墙上的那幅画,色彩绚丽,线条流畅,令人眼界大开,叹为观止。
(12)、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含褒义。
(13)、都表“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异: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14)、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你称一遍!”爸爸奇怪的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错了!”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的汗珠,脸红得跟柜台里面的猪肝似的,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老板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是两块五毛钱的肉,不够半斤。”爸爸冷冷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谁知到你竟敢缺斤少两,欺骗顾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
(15)、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一文里,一共描写了父亲四句话,就把父亲少言寡语、时刻关爱儿子的形象,树立起来。
(16)、项:颈的后部。能够望见他的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教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误解为“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
(17)、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18)、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19)、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住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
(20)、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4、描写人物说话语气的成语有哪些句子
(1)、冷若冰霜: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同冷若冰霜类似)
(2)、(答案)①不仅 ②而且 ③但是 ④只有 ⑤才(其他关联词,合乎文意亦可。)
(3)、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4)、释义:(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5)、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6)、“有成就的作家,他写人物,几乎无须写外貌,只要用语气、声音,就不难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出来了。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7)、小明应该跟李奶奶说清楚,要帮助她,而不应该什么都不说就把李奶奶的那袋米拿过来背走,这样李奶奶会误会,会以为小明抢她的米。所以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语言。
(8)、阿谀谄媚——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9)、我的同桌王芳好胜心可强了。前些天语文测验,我得了135分,她呢?134分。就这么一分之差,她就不高兴了,嘟着嘴把我的考卷拿过去,瞪大眼睛,仔细地看着……我正纳闷,她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似地大笑起来,对我一眨眼睛,跑到班长那儿,连拖带拉地把班长“请”来,用手点着考卷上的一个字,得意洋洋地对班长说:“看,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字,李晓红写成‘王’了!”班长细细一看,就指着王芳的脑袋说:“瞎嚷嚷什么?哪儿有错误?”王芳瞪了班长一眼,自以为是地拿过考卷,读了起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咦?刚才‘玉’字不对,现在怎么又对了?”她直摸脑袋,刚才那股高兴劲儿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见她那可怜的样子,马上拉住她的手说:“不要紧,下次考好点。”她看着我心悦诚服地直点头。
(10)、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11)、观察描写人物之间的关系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是人物间关系的表面现象,这些现象与实际情况之间有的是一致的,有的并不一致。“人面兽心”这个成语表现了现象和本质的不一致,其实还有“人面人心”、“兽面兽心”、“兽面人心”等多种情况。
(12)、人物语言要符合身份性格,即作者笔下的人物语言应切合人物身份地位、年龄特征、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特别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行话运用适当,人物的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介绍。
(13)、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14)、口干舌燥——非常干渴。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15)、壁垒森严: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16)、“不会背,还撒谎,今天你别去了!”大伯气冲冲地说。
(17)、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18)、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19)、坐在门附近的同学甲斜着眼,冷笑道:“鬼知道,又没有人教我一定看好门,我也不是看门的。”
(20)、理直气壮流转自如闷声闷气拿腔拿调拿腔做势奶声奶气南腔北调柔声细语软言软语
5、描写人物说话语气的成语有哪些
(1)、加油加醋——为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说话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2)、绝口不道——绝口——始终不开口。指闭口不说话
(3)、倾:全部倒出;巢:巢穴。比喻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
(4)、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假:借。如:借书最忌全书一套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全书成为残本。
(5)、要求:可以有合理的想象;运用语言描写,想象人物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写一段200字的师生对话,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
(6)、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另外,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如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上面的病例可以这样修改:
(7)、“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8)、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乖。”
(9)、刻薄寡思——寡——少。待人说话冷酷无情,不厚道
(10)、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11)、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13)、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 ,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14)、不言不语——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15)、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异: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力量相等。
(16)、“好胜心”,是从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中表现出来的。先写不高兴的、怀着妒忌心理的动作、神态:拿、嘟嘴、瞪眼。再写获得战胜对手希望的动作、神态:连拖带拉、大笑、眨眼、得意洋洋。最后写败下阵来的动作、神态:直摸脑袋、直点头。
(17)、沾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
(18)、侃侃而谈:贬义,形容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这里的“侃”,不是侃大山,大家不要误解哦。
(19)、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20)、(图文来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1)、汉语成语,意思是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2)、隐约其辞: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3)、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他开门。“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过了。”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去吃饭啊!”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发明了一中‘学习棋’,你快跟我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啊?”“先别急,一会你就知道了!”说完,小云就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4)、不蔓不枝——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5)、舌剑唇枪声色俱厉声音圆润态度和缓听话听音拖腔拉调温柔敦厚温言抚慰温言细语
(6)、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规矩办事。
(7)、危:正直。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如: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
(8)、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9)、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10)、缄口不言:形容畏惧权势,言语谨慎,怕招惹是非,应当说的而不敢说或不愿意说。
(11)、碍口识羞——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12)、qīng yán qīng yǔ )
(13)、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14)、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部,门类;序,次序。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15)、都含“凭空捏造”之意。异:前者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16)、用牛运书,牛累得要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书籍很多。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它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
(17)、所谓场合,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如果在有感情的因素掺在其中,那就更是大不一样了。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对象不同,往往同一人物的语言的内容与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
(18)、始:起初;俑:古代用于殉葬的土制或木制的人像。最初制作俑的人。比喻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19)、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______,从营养成分、______、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______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______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20)、乐(lè):喜爱。有的人爱山,有的人爱水。形容人的爱好不同。
(1)、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2)、振振有词:贬义,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3)、qīng yán ruǎn yǔ )
(4)、原指残害、灭绝各种自然之物,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如:对那些玩忽职守、暴殄天物、浪费国家财产的人必须绳之以法。
(5)、凤的毛,麟的角。比喻稀有、难得的人才或事物。用于褒义。
(6)、理直气壮——直——正确、合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7)、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8)、比喻夫妻、恋人离别。劳:伯劳鸟。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一体的夫妇,也会有劳燕分飞的一天。
(9)、秀才是读书人,讲究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