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的词或诗
1、关于中秋的词或诗知乎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3)、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
(4)、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5)、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tì)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6)、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7)、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8)、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们思念什么?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怎样,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远方的亲人团圆。这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也是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亲情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团圆的象征节日。
(9)、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10)、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11)、最具亲情的中秋诗词——《月夜》(唐·杜甫)
(12)、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4)、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15)、释义:何况屈指计算中秋佳节将至,那一轮美好的圆月,偏不照人的团圆。
(16)、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17)、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词3八月十五夜
(18)、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0)、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2、关于中秋的词和诗
(1)、中秋佳节,是吉祥、团圆的节日,家家户户,欢声笑语。一轮明月静静地洒下皎沽的光辉,庭院里梧桐树轻轻地摆弄着自己的影子。可中秋夜,又是个最易触动愁绪的日子。远离家乡、漂泊不定之人独自坐在灯火阑珊的角落,愣愣地注视着月影的移动。天上宫阙.今夕又如何呢?素洁的嫦娥啊,就真的无怨无悔吗?真的愿意夜夜伴着清冷的玉蟾、孤寂的桂花,而丝毫不感到寂寞和惆怅吗?
(2)、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3)、以往八月十五日的明月之夜,我在曲江池畔的杏园边赏月。
(4)、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拿)攫(jué)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5)、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6)、释义: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
(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8)、细细密密的月光就像一封封飘飞的“星际特快专递”,那是嫦娥姐姐邀请地球上的小朋友去月宫分享她亲手制作的桂花糕。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1)、白话文释义: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正看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月亮。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12)、黑色的夜幕渐渐垂下来,布幕上画着各种各样、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星星,一眨一眨的。还有些看不大清的、一丝丝飘飘悠悠的云彩,这些仿佛都是侍卫,在恭候月亮公主再一次的到来。
(13)、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14)、最雄浑的中秋诗词——《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1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16)、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17)、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8)、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19)、最清冷的中秋诗词——《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20)、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3、关于中秋的词或诗有哪些
(1)、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2)、在云母屏风中悄然独坐,残烛的光影幽深。长长的银河已逐渐斜落,晨星也渐渐地隐没低沉。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____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4)、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满天繁星闪烁的银河,围绕拿皎白如玉盘的月亮无声流转不休。
(5)、《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很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6)、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7)、(王建,唐代诗人。这首写中秋的诗在唐代众多歌咏中秋的诗歌中是比较出名的一首。意境优美,带着几分凄凉冷落。最后两句将望尽明月,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思乡情感表达的委婉动人)
(8)、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9)、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10)、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11)、卷帘推户寂无人,直欲数秋毫,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是夜越吟苦。
(1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3)、晓月当帘 月光似水 月光如帛 月光如银 明月高照
(14)、《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宋代〕
(1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7)、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18)、释义: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19)、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20)、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月旦春秋、月地云阶、月黑风高、月里嫦娥、月露风云、月落星沉、月明千里。月夕花朝、月下花前、月下老人
4、关于中秋的词或诗句有哪些
(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3)、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4)、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词《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5)、十二时(秋夜)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
(6)、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7)、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8)、点评: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9)、六株丹桂一时华,此去蟾宫路不赊。莫惜中秋同一赏,明年好事总吾家。
(10)、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11)、山高月小 月色如银 月明风清 月朗星稀 新月如钩
(12)、在这个短暂的驻定里,回首身后,是一连串流浪的身影,踏着如霜的月色,挥洒着如银的年华,伴随着如风的孤独,在诺大的空间和时间里,流浪。
(13)、江南水乡的雨后,空气清新怡人,阵阵莲花清香扑面而来。
(14)、每逢中秋佳节,赏月,无疑成了人对月的心灵解读。这片月色弥漫着九州,弥漫了千年。此刻,月光撒落一地的温情,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这中秋的月夜是如此的娇媚亮丽,举头望月,已融入这月色之中,顿觉远离了凡尘,滤去了世俗的喧嚣与浮华。
(15)、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1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7)、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
(18)、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19)、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0)、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5、关于中秋的诗句和成语
(1)、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张九龄的这首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最为经典。与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3)、译文: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4)、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5)、点评: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6)、碧空万里,水波不兴,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长江之水为酒,把北斗星当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和我一起细斟慢酌。此情此境,没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这种壮阔、这种豪情,遍观宋词,无以复加。
(7)、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8)、中秋节,就这样在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中,慢慢延续,恒古不变。不只是那些神话故事陪伴我成长,还是我在祝待和寻找那些美妙的传说度过那段凄苦的岁月。
(9)、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0)、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11)、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12)、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1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4)、便欲乘风zhi,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15)、(小秦王)原唐教坊曲名,即《小秦王破阵乐》,后用作词调名,又名"阳关曲",单调,4句,28字,第4句押平声韵。
(16)、解释:月到中秋分外明,有人欢喜有人愁。普天之下,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游子;离乡之人,遥思家乡的亲人。明明是诗人自己在怀人,却偏偏问“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委婉曲折,显得含蓄蕴藉。
(17)、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18)、张九龄是唐代一代名相,遭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下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却又情感真挚,特别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19)、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霖台相照处,寒色满蓝袍。
(20)、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1)、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2)、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5)、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隐《嫦娥》
(7)、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8)、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9)、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10)、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1)、(注:本文分享的资料包由优教之家统一整理。所有资源免费下载,仅供大家学习交流,不可商用,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12)、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13)、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14)、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15)、我简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高照,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慢慢把曲唱到终。
(16)、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词3八月十五夜
(17)、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18)、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长相思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19)、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20)、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1)、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2)、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3)、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4)、最感伤的中秋诗词——《中秋月》(宋·苏轼)
(5)、每逢中秋佳节,赏月,无疑成了人对月的心灵解读。这片月色弥漫着九州,弥漫了千年。此刻,月光撒落一地的温情,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这中秋的月夜是如此的娇媚亮丽,举头望月,已融入这月色之中,顿觉远离了凡尘,滤去了世俗的喧嚣与浮华。
(6)、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10)、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11)、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12)、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13)、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14)、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