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孝的名言古代132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4-01-03 08:49:00

关于孝的名言古语

1、关于孝的名言典故

(1)、——《礼记》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2)、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3)、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6)、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国拉法格《思想起源论》

(8)、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9)、孔孟风,运河情,孝文化,要传承。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1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1)、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12)、——(美国)罗素。有关孝敬长辈的古诗和名言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3)、——苏辙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14)、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15)、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6)、——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7)、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19)、6)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2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关于孝的名言古代

(1)、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4)、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5)、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6)、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孔子出来后对子贡说:“刚才,国君问我:‘儿子服从父亲就是孝,对吗?臣子服从君主就是忠贞,是吗?’一连问了三次,我都没有回答,你怎么看?”

(9)、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10)、〖唐〗韩愈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1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12)、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13)、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14)、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5)、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16)、白话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1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8)、12)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19)、《后汉书》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

(20)、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3、关于孝的名言古诗

(1)、——鲍蒙特和弗莱彻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3)、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4)、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国拉法格《思想起源论》

(5)、——巴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白话文翻译: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希腊伊索克拉底《全希腊盛会献词》

(8)、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10)、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1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现代老舍《四世同堂》有关与孝顺的名言警句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法国莫泊桑《项链》

(12)、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13)、积善与行孝,可以立其身。——《慈竹》宋·黄庭坚意思:积善和行孝,可以使得自己流芳百世。

(14)、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15)、3)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16)、将归旧山留别孟郊(唐)鲍溶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17)、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

(1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19)、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20)、2)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4、关于孝的名言古语大全

(1)、白话文翻译: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人的根本。

(2)、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3)、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周秉清内睦者,家道昌。——林逋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5)、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8)、1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9)、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0)、如果服从命令,就会表现得像禽兽一样野蛮;不服从命令,则显得文明而富有修养;那就不应该服从命令,而应该“犯上”。

(1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12)、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14)、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李毓秀《弟子规》

(15)、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16)、7)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17)、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送母回乡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9)、子贡说:“儿子服从父亲当然就是孝了;臣子服从君主肯定就是忠贞了。这道理人尽皆知,先生还能说些什么呢?”

(20)、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5、关于孝的名言古文

(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4)、——孟子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5)、对父母保持最崇高的敬意、感恩他们如苍天大海一样的恩德,并且在他们年老体迈、患病受伤的时候给予回馈、照料。这样的行为只有人类所独有,这就是孝的基本内涵——是古人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后得出来的最为质朴、也是最具光辉与普世价值的结论:人,都是会老的。除了早夭的与死于非命的人,谁会希望自己在风烛残年的时候凄苦无依?在冷漠无助中悲惨谢幕、离开人世?孝敬父母、关爱长辈实际上就是善待自我的明天与未来。

(6)、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关于孝心的诗句班班林间鸠寄内

(7)、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忆母》倪瑞璿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8)、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9)、15)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1)、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2)、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13)、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4)、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15)、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16)、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17)、邻里手拉手,助老献真情。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8)、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19)、14)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16)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文: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边替他们高兴,一边担忧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译文:当他父亲活着(父在,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对于父之道长期地不加以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做父母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意在做孝子的应该体谅父母,保重健康,不要让父母担忧)

(4)、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5)、——(清)李毓秀《弟子规》。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6)、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7)、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8)、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9)、13)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10)、——(清)李毓秀《弟子规》。关于孝道的名言名句和诗关于孝道的名言名句和诗诗词: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1)、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12)、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13)、《格言集锦》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1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5)、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1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7)、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18)、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19)、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20)、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5)、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6)、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

(7)、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8)、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9)、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0)、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11)、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12)、15)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关于孝的古文名言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