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造句

admin 造句大全 2022-03-20 14:45:02

1.新文化运动把这些不好的“文化”都扫除掉了,此乃大大好事,值得拍手。

2.到了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则再一次通过改革派,改良派和复古派的争论不休,把文化推向了高潮。

3.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冲击了封建思想。

4.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5.这就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由来。

6.从这里,我知道了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五四中队的总司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7.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面对袁世凯*裁复辟想当皇帝的阴霾,放出一个个划空闪电与雷鸣般的呐喊:反对*制,提倡民主。

8.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9.她纯洁的灵魂在蓝天大海和母爱中浸泡过,少女时代又经中国传统的教育和西方教会学校的深刻感化,于是母爱、人类之爱和自然之爱的爱的哲学,便得到了强化和神化,而狂风暴雨般的“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又使她受到一次全新意识的“政治”洗礼。

10.”赵树勤在《新文化精神的孤独的坚守者》中指出,对于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鲁迅都既不是前驱者和领导者,也并不太主动积极。

11.——改名次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宣告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掀起,陈独秀的一生逐渐登上顶峰。

12.王尔敏先生的《中山先生民族主义正解》,照孙中山的演讲指其说是警戒国人不可醉心于新文化运动

13.”为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新文化运动先驱,弃医从文的鲁迅也有“只要能培养一朵花,就不妨作会腐的野草”的感叹。

14.李新宇的《鲁迅:启蒙路上的艰难持守》和《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认为,鲁迅在五四之后面对的矛盾和介入的论争,每一次都与五四新文化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面临的危机有关,“鲁迅的思想无论怎样发展变化,都始终守护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立场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知识分子话语。

15.其中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李大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

16.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巨人。

17.那时的新文化运动唤醒了广大民众。

18.鲁迅正是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加紧学习,才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锋。

19.一九一五年九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0.鲁迅弃医从文的改变,使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来医治当时人们腐朽的心。

21.日,由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组织的《新文化运动中走出的文学大师们》展览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22.正因为有了这种共同的解读,《狂人日记》才被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一个文学范本,通过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

23.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24.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艺思潮,有的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

25.同时,他们又受到新文化运动思潮的猛烈冲击,思想上发生剧烈的变动,“顿觉静的生活与孤独的生活之非,一个翻转而为动的生活与团体生活之追求”②。

26.而西风东渐、破旧立新的新文化运动正是主张这一切的思想基础。

27.这一系列的举动,似乎都是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打下基础、积累经验,而作为“新文化人”,在陈独秀身上表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试图“以文服人”,加上《新青年》之后他创办的《无产者》以及和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陈独秀一生参与创办、编辑的刊物竟有五样。

28.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