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次妈妈带我去第三极书城买,一进去,我就被各种各样的书所吸引,立即选了一本《中国通史》坐在墙角看了起来,从《孙子兵法》看到了《史记》.从《九章算术》看到了《资治通鉴》,我在书的天地里探索,完全忘了妈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2.元德秀去世后,唐代文学家李华为他撰写《元鲁山墓碣铭并序》,当代史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称他是“推动古文运动的先驱”。
3.《中国通史》指引我畅游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4.有关韩非子法治思想研究,我国从古代到近代一直都在探索钻研,至当代我国学术界更是出现了空前的“百花争鸣”的热潮,当代的学者们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后不断推出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郭沫若《韩非子的批判》、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等,从以上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可归纳为三点:1、韩非思想阶级属性即韩非思想是与旧奴隶主贵族相对立的。
5.我有幸读过《中国通史》这本书的其中一个部分——唐史。
6.柴旭达学龄前就开始读《上下五千年》、《中国通史故事》、《中外神话传说》等故事书籍。
7.我忠实的旅伴还把“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天文地理等知识介绍给我,使我的视野更开阔。
8.概括起来讲,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编写中国通史的指导原则。
9.我今天看了《中国通史》一书,描写的是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最喜欢周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因为周朝开国皇帝周文王是个人才,而且还有一帮忠诚辅佐,而且周朝前期力量还很雄厚,周朝后期很腐败,所以我不喜欢周朝后期,还有唐朝前期,李世民把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
10.这些或者残缺得只剩下几片,或者修复一新宛如刚刚烧制好的样品,它们排列在一间房间里简直就是一部无声的中国通史。
11.《中国通史》使我仿佛置身于古代,掌握了从古至今的重大历史事件。
12.戴逸主编的《中国通史》,无纲无目,无章无节,实际上是插图本中国历史故事,却堂而皇之标榜为《中国通史》,无非卖狗悬羊。
13.如《浙江是大文化名人》《文史知识》《中国通史讲义》。
14.很荣幸,我后来还在大船掉下的东西里找到几本书——《中国通史》、《三国演义》、《动物世界》。
15.02年开始酝酿写《中国通史》,但始终未能履践心志。
16.学衡派对于中国通史的编写曾作过一系列探讨。
17.读《中国通史——唐史》有感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18.渐渐地,这套注音读物已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开始看《中国通史》和《话说中国》了。
19.其中《中国通史讲义》是大学和中学老师看的,我也翻过。
20.有关韩非子法治思想研究,我国从古代到近代一直都在探索钻研,至当代我国学术界更是出现了空前的“百花争鸣”的热潮,当代的学者们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后不断推出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郭沫若《韩非子的批判》、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等,从以上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可归纳为三点:1、韩非思想阶级属性即韩非思想是与旧奴隶主贵族相对立的。
21.我还最喜欢看的一本书就是中国通史,每个朝代都有,对于查资料和初中历史的学习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2.明代的所谓皇庄,按照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兴起于永乐末年,于正德时期达到高峰,然而到了明世宗即位后的嘉靖年间,皇庄就已经被废除。
23.”他赶紧回到支持人宿舍,打开《中国通史》,翻到三国篇:“……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24.睿智的《泰戈尔诗选》令人沉思.....我在《中国通史》中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强盛。
25.郑樵第一个创立了中国通史体系.当然,反过来说,中国通史也不能是历史学家凭借记忆或涉览所及,或个人兴趣而决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