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曾记得有这样一段故事:李密小时候经常牧牛,可他却每每带上几本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这样便可以边看边牧牛了,后被瓦岗军推选为“魏公”。
2.九月,瓦岗军又攻破黎阳仓在今河南浚县东南,开仓济贫,起义军增加了二十多万。
3.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攻下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仓,“开仓恣民所到,老弱襁负,道路相属”。
4.但瓦岗军劲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元气已伤,李密自己也险些丧生。
5.瓦岗军的程咬金觉得当皇帝没趣,把王位给了谋士李密。
6.秦末的陈胜、吴广,两汉的赤眉、铜马、黄巾,隋末的瓦岗军,唐朝的黄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都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壮的史剧。
7.但他最重要的不是武功而是他仗义疏财,深孚众望,性格倔强,不屈不挠,慷慨赴难,他是个非常讲义气的人,他的大哥被李世明杀了,后来被招安,瓦岗军的英雄好汉都归顺了李渊,可他和李世民是仇人,就率军投降王世充。
8.瓦岗军声威大振,中原一带义军和隋朝地方官吏纷纷降附。
9.一旦兴洛仓失守,失去了粮食这个强大号召力,瓦岗军也就如鸟兽散了。
10.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勤。
11.李密投瓦岗军后,杀张须陀,克兴洛仓,开仓济饥,声势大振。
12.此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隙进取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