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税亩”的内容,不是如过去论者所认为的公田私田一律取税,而是局限于私田中的休耕田与非休耕田一律取税。
2.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汉代叫“租赋”,唐朝称“租庸调”,国民政府时期叫“田赋”;其间,历朝对税制多次进行改革。
3.新兴地主阶级为保证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不断地运用自己的实力和权力,改革传统的社会制度、社会观念,实行如“初税亩”、“量入修赋”等经济政策,使封建生产关系日益巩固和发展,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布成文法活动开始列入社会变革的日程。
4.“税”的名称最先出现于春秋鲁宣公十五年的“初税亩”。
5.前594年,鲁国首创“初税亩”制度,取缔了井田,将私田纳入征税体系,自耕农的合法性终于得到认同。
6.新兴地主阶级为保证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不断地运用自己的实力和权力,改革传统的社会制度、社会观念,实行如“初税亩”、“量入修赋”等经济政策,使封建生产关系日益巩固和发展,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布成文法活动开始列入社会变革的日程。
7.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制改革就是一个操作主义的成功典范。
8.我国最早的田税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而市场税收是到了西周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官营工商业之外,出现了以家庭副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和商业,集市贸易也日益增多了,所以就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市场税收。
9.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过初税亩、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诸时代,在2006年终结。
10.于是东周迁洛,诸侯不轨,鲁宣初税亩,郑产为丘赋,先王之制,靡有孑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