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2、【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月到中秋分外明:指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又亮.
3、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4、飞金走玉:金:金乌,传说日中有三足乌,因指太阳;玉:玉兔,传说月中有玉兔,因指月亮。形容时光飞逝。
5、拼音是liángchénměijǐng,意思是美好的时光与景物,词语出自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6、 月夕花晨 :见“月夕花朝”
7、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后羿才放过了它,并命令这个太阳今后要按时起落,好好为老百姓造福。
8、 月缺花残 :比喻美女之死或美好事物遭受摧残。
9、嫦娥奔月: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10、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
11、月圆花好:①花好月圆。象征幸福美满。常用作祝颂之词。语出宋晁端礼《行香子》词:“莫思身外,且斗樽前,原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②比喻良辰美景。
12、皓月千里。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传说唐代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往前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于《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也说月下老儿或月老。
14、好不容易等到种子发了芽,他又隔三差五地去掘开泥土看看它是否在长,三弄两弄,幼苗死了,地也荒废了。
15、西河有一个叫吴刚的人。他有个愿望,就是想做神仙。可他是一个很没耐心的人,有做神仙的想法,却没有耐心,不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16、看到这里,或许你开始担心没时间给孩子讲成语,或许你担心成语讲不对,或许你担心孩子不爱听......别急,这都统统不是事儿~
17、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出自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18、天伦之乐:全家团聚一堂的快乐.
19、成语解释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20、 (.花好月圆):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作新婚颂辞 。
21、《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22、成语积累也是小学语文的重中之重。不信?看看下面这些熟悉的试题~
23、·如果还不太会的话,赶紧跟随阿锋哥哥和茉莉妹妹听中国成语,学传统文化,写精彩文章,悟人生道理。
24、关于中秋节的四字成语有:花好月圆。读音:(huāhǎoyuèyuán)释义: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出处:宋·张先《木兰花》词:“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例句:我们结婚的东西都已准备好,就等着花好月圆的那一天了。祝你们花好月圆,白头偕老。珠联壁合洞房春暖,花好月圆鱼水情深。他俩夫妻恩爱,花好月圆,真令人羡慕。春联对歌民安国泰喜字成双花好月圆横批:国泰民安。
25、我们的孩子们都会和老师一起,
26、引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27、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
28、关于中秋的成语如下:
29、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30、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31、成语解释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32、这一年的八月后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33、 ①花好月圆。象征幸福美满。常用作祝颂之词。语出宋晁端礼《行香子》词:“莫思身外,且斗樽前,原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34、月晕础雨: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础:柱子底下的石墩。月亮出现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潮湿就要下雨。比喻事物发生变化的前兆。
35、童心萌萌的孩子们能给出n+1种答案,
36、今月古月:指月亮古今如而人事代谢无常。
37、月明千里,读音yuè míng qiān lǐ,汉语词语,指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来形容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因月夜而倍增思念。
38、吴刚伐桂。相传月亮上的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桂树随砍随合。天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39、中秋节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
40、《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关于中秋节的成语:花好月圆、闭月羞花、风花雪月、冰壶秋月、明月高照、明月如钩、明月皎皎、浩月当空、一轮浩月、月亮皎洁、新月当空、一弯新月、一钩残月、月挂星汉、月色朦胧、月色迷人。
41、希望这些成语故事,能帮助你找到和孩子共同交流的话题,让孩子在快乐中学成语。
42、闭月羞花: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43、有关中秋的成语:嫦娥奔月、冰壶秋月、宾饯日月、宾饯日月、冰壸秋月、不日不月、霸王风月、步月登云、闭月羞花、残冬腊月、嘲风弄月、嘲风咏月、春花秋月、长年累月、成年累月、常年累月、撑霆裂月、蹉跎日月、蹉跎岁月、裁月镂云、喘月吴牛、雕风镂月……有关中秋节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月下独酌》(唐)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4、月地云阶(yuèdìyúnjiē)
45、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46、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47、水中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48、(拼音):huāhǎoyuèyuán
49、月里嫦娥: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姐姐是月里嫦娥。”
50、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过节的时候,会特别的思念亲人.
51、②比喻良辰美景 。 皎月当空: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空。 月里嫦娥: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出自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姐姐是月里嫦娥。”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的形成期是在唐宋时期,属于一般性节日;中秋节的鼎盛期则完成于明清时期,其在节日民俗中的地位得以显著上升,成为民众普遍的大节庆之日。
52、成语例子她的长相很像月里嫦娥
53、③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54、成语例子今日个月明千里故人来,镜鸾重整向妆台,这的是换人肌骨夺人胎。(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
55、 月下花前 :唐白居易《老病》诗:“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56、《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57、月黑风高:语出元元怀《拊掌录》:“殴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后用以比喻险恶的环境。
58、月露风云(yuèlùfēngyún)
59、【关于中秋节的成语】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60、秋节赏月: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61、临风对月。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62、释义: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
63、月圆花好。基本意思是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比喻良辰美景。
64、月闭花羞:闭:躲避;羞:害臊。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65、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
66、风花雪月。原指四时的自然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后指内容空洞,辞藻华丽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与花天酒地的生活。
67、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68、霁月光风。意思是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也可指政治清明,社会的风气好。
69、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70、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出自宋·晁次膺的《行香子·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常圆。”
71、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72、(灯谜):十五看玫瑰;中秋菊花盛开
73、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74、日月无光: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75、小结:前三大中秋故事处处带有神话传说的影子,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一说是这样的:相传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姮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姮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
76、这棵桂树,又叫做“三百斧头”,有耐心的人,心平气和地砍三百斧头,就可以把它砍倒。没有耐心的人,砍了也是白砍。砍下一道缺口,只要斧头一拿开,缺口立刻就复原了。
77、月过中秋:做人做事不能错过时机,就好像赏月不要错过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因为中秋时期的月亮最圆、最亮、最美,故用以比喻良机。
78、中秋节传说故事六:月下独酌
79、(出处):宋·晁端礼《行香子·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80、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语本南朝宋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81、霁风朗月。意思是和风明月。比喻宽厚祥和的气氛。
82、嫦娥吞下药,便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最后她就在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83、成语出处《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84、成语出处南朝 宋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85、月朗星稀:同“月明星稀”月露之体喻指辞藻华美而内容空乏的诗文。语本《隋书·李谔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86、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87、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88、花好月圆 ,皓月当空,桂子飘香,月过中秋,明月入怀,春花秋月,风清明月,嫦娥奔月,团团团团,闭月羞花,花前月下,玉兔东升,月缺重圆
89、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9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1、蟾宫折桂日,岂敢笑王孙。
92、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93、皓月当空:形容中秋的月光皎洁,天气晴和。
94、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95、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6、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97、花好月圆。宾饯日月步月登云闭月羞花寒冬腊月嘲风弄月春花秋月成年累月蹉跎岁月喘月吴牛雕风镂月披星戴月月夕花朝风高放火,风光月霁风花雪月风清月白风清月皎风清月朗花残月缺海底捞月花好月圆猴年马月花前月下花容月貌镜花水月积年累月驴年马月流星赶月六月飞霜累月经年朗月清风沐日浴月明月清风拈花弄月年深月久年头月尾弄月吟风。
98、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
99、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有花好月圆、朗月清风、
100、清洪升《长生殿·补恨》:“团圆等待中秋节,管教你情偿意惬。”
101、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