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白色、红色是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绿色是军人,白色是护士,红色是消防,他们用生命抒写着英雄的内涵:“你是天使/天崩地裂过后/来了橄榄的绿,炽热的红/还有你/纯洁的白/与光明和生命竞速”(《天使在人间》)。
2、我更看到您为被埋在地下同胞而焦虑的心
3、珠穆朗玛是我们⾼昂的头颅,
4、灾难并没有发生,以后也不会发生
5、雨淋不熄的是羊群上山时走过的路。
6、【关于地震的诗歌】你说舍小家为大家你说身为人民子弟为人民
7、你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丈夫
8、在三个春天大步流星走过之后,漫山的花开了,
9、还是听听纪伯伦的声音吧:“有人喜乐地施与,那喜乐就是他们的酬报。有人无痛地施与,那无痛就是他们的洗礼。也有人施与了而不觉出施与的无痛,也不寻求快乐,也不有心为善;他们的施与,如同那边山谷里的桂花,香气浮动在空际。从这些人的手中,上帝在说话,在他们的眼后,上帝在俯对着大地微笑。”
10、撕心裂肺的呼喊还在我的耳旁
11、你的爱永远把我的路照亮…
12、……无时无刻不漾起我情的波澜
13、浇灌我们的今生来世……
14、灾难面前,我们需要坚强,这样的坚强,又让我们多么的感动。
15、“汶川诗歌”,将成为中国诗人对汉语诗歌写作(包括诗歌的抒情性)的重新思考的新起点;将成为中国人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空间里骤然响起的暮鼓晨钟。
16、在一段叫做羌的路上,羊子们仰面朝天。冬
17、冰天雪地蛇出动,老鼠痴呆搬家逃。
18、每年的512你都会去那个墓地呆半天
19、在重建的召唤声里,千万双手汇成抗灾洋流
20、你那伟大的母爱一直流淌着
21、···原·创·不·易···敬·请·传·阅···
22、和它们的丝,并且在月光中漂洗,
23、惊者去靡所,仆或如见挤。
24、一个高大的身影,安详如泰山
25、坐在火塘旁边的鸟鸣,用一种光芒的颜色
26、绿水青山却是一片苍凉。
27、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大家的意识里,认为诗歌只是诗人们自娱自乐的事儿,与不写诗的人无关。确实,我们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所谓“著名诗人”的诗歌引不起大家的兴趣,大家不愿看,不想看。即使是一些优秀的诗歌,也只在一些诗歌圈内流行。所以,当看到“汶川诗歌”暴发,就有人在发问:都在抗震救灾,你在写个什么狗屁的诗?
28、凝聚在生命的重新集结,重新燃烧和太阳一样炫目的光芒。
29、传说中那一段撩人的红。
30、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
31、还记得那位双膝下跪的战士吗?他眼看着余震又要震垮刚扒开的地方,跪着对要将他拖离危险的战友哭喊:“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电视机前,不,全国人们都记住了这个入伍仅半年的战士荆利杰:“……用长久挖掘而鲜血淋漓的手,/用兄长的手、父亲的手、亲人的手,/--可是余震又是余震,/那个战士还想往里死冲:/‘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32、如果一定要有诗歌产生,那便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用经验修辞复制了这些疼痛,这些疼痛的表达由于词语的过度重复是无法尽意的。另一种是本身没有痛彻入骨的感同身受,只是征用了一些关键的词语而已,并进行了一些空洞、虚骄的抒情。
33、书写出世界上最美的乐章,无比灿烂辉煌!
34、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35、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36、地乘是气亢于下,震荡裂拆乖其常。
37、夫惟至静者,忧不可保之。
38、莫奔窗口阳台躲,急向厨房厕所藏。
39、163在汉源县七一中学(外一首)/何文
40、中国诗歌按创作的时代和诗歌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在古典诗歌中,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按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讽喻诗等。现代诗歌包括新诗(即新体诗)和旧体诗。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41、因为太阳的光芒,羊子们习惯地把脸庞朝向高处。
42、你用坚强书写了一本传奇的书
43、128汶川:遍地樱桃(外二首)/龙小龙
44、二是“汶川诗歌”让诗歌创作者的激情和灵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45、(醉诗歌)杨莉《地震》外三首
46、那些嗷嗷待哺的小孩已经长大
47、正因如此,在我们见到的这些地震诗歌中(各种诗歌网站、诗歌报刊和地震诗选,不再具体列举)很少有诗意的阅读发生。或许你认为地震诗歌是拒绝诗意的,但我强调的诗意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也就是起码要离开一点儿大众的审美团契。由于地震诗歌中对某种道德的歌颂使诗歌本身丧失了道德的力量,为虚饰的词语铺满了道德的油彩。
48、四是灾难中失去生命的孩子让“汶川诗歌”产生生命的痛。
49、问题是,诗歌不仅是一种心灵活动,同时还是一种修辞活动。也就是说,诗歌的感受真实并不等于诗歌写作的真实。反过来讲,诗歌技艺的真实也并不能包纳诗歌感情的真实,更不能代表价值“正”的向度。在这些地震诗歌中极少有达到二者统一的,主要是感情的突然出闸抛弃了多年建立起来的诗艺高度。
50、而你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51、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
52、睁开双眼吧,这只是个恶梦
53、日丨课丨写丨作丨平丨台
54、123羌山警魂/熊游坤
55、第三道防线是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设。通过前两道防线,仍然不可能解决防震减灾中的一切问题,而地震的发生又是短暂的几秒、十几秒时间。如果地震发生在夜晚,居室里的人又很多,加上停电停水、通讯中断等许多不利因素,紧急救援问题是必须采取的第三道防线。
56、当然,我相信“汶川诗歌”能够带给诗人们更多的思索,我更希望诗人们能够从“汶川诗歌”现象中发现点什么,明白点什么。毕竟,我们的这些积极投身到“汶川诗歌”活动中的“草根”诗歌写作者,当这场灾难过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或许就会放下手中的笔,退出这场诗歌运动的历史舞台,默默地回到原来的生活之中。诗歌的进一步复兴和发展,还得靠我们的诗人来推动。
57、【关于地震的诗歌】每一个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
58、157涪江,涪江/丁余科
59、站在埋葬生命的废墟之上,他们已不是主席和总理,只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也只有人在自然面前才如此无奈,才真实地感到了人类本身的有限性,才在先验律令面前真正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60、二是灾难中展现出来的坚强信念为“汶川诗歌”注入活力。
61、日腹昏盲伥,风口鸣呜咿。
62、这里幸存下来的生命,在帐篷、在板房、在废墟的建设工地上,
63、地震来自大自然,毁灭家园不少见。
64、有声四出嘻可怕,谁击万鼓何雷硠。
65、091羌红窃听我重新激活的心跳(三首)/祭鸿
66、你又怎能主宰你的命运和方向?
67、一首首有关汶川大地震的诗歌,以迅猛的速度在网络、报刊、广播、电视荧屏和千万读者、听众以及观众见面。《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我们血脉相连》《背着你--献给汶川失去妻子的丈夫》《孩子,别怕》《母亲的雕像》《亲爱的宝贝,妈妈永远爱你》……犹如一股热浪、犹如一股暖流,感动了全中国。
68、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69、然而,我们的地震诗歌又一次歌颂了人的无限性、神圣性、伟大性和英雄性,又在向某种英雄主义膜拜、感恩、招魂。地震诗歌的最大失败也许并不在于感情的虚蹈,而在于它过多地夸张了英雄主义和道德偶像本身,忽略了那躺在瓦砾下的灵魂的归处。
70、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71、你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72、亿万双手种植震区挺直的精神
73、我相信你依然会选择救更多的学生
74、由于长期以来地震诗人所怀揣的生存理性大于自由理性,即便在天崩地裂面前也不忘戴上文明的面具,让自己再次成为发布“人间正义”的布施者。这样的话“正义的布施者”又进入了“道德”“无限”的重叠之中,地震震脱掉的各种道德面纱又重新粘合在社会的名义之下,个体生命的尊严再一次陨落。
75、父亲,母亲,爷爷,奶奶
76、听见八方援手与乡亲在死神身边歌唱
77、齐刷刷地在春光里拔节生长
78、清明时节——纪念“五一二”所有死去的生命和你
79、我们告诉中国,我们告诉世界,
80、075时间的聚光灯撤掉/羊子
81、你说你妻子在世的时候最爱打扮最爱干净
82、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
83、就是用一堆短小的句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可以采用押韵、朦胧等形式,表达一种音节和感情丰富的感觉~~~
84、不能让老婆肚子里的孩子一出生就没爸爸
85、一方面,地震诗歌滥用的那些大词掩盖了灾难的本质意义,也就是灾难及灾难中的行为只是事实判断,几乎没有价值判断。更不能套上神圣的花环,那样的话,如何去向埋在地下的八万灵魂交待。另一方面,地震诗歌只给“抗震英雄”们寻找了神圣化的T型台,而没有给八万亡灵提供安息的通道。
86、我在前面也讲过了“汶川诗歌”暴发前我国的诗歌现实,我愿意再讲一次:“汶川诗歌”暴发之前,我国诗歌的现状是“诗歌死了”、“诗人的翅膀被折断了”甚至有人喊“饿死你,狗日的诗人”……对诗歌,我们无可奈何。
87、那是一张美丽的脸,是我躺在病床上看见的天使的脸,
88、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11号东郊记忆21号楼5楼
89、龚学敏,《星星》诗刊主编,四川省作协副主席。1987年开始发表诗作。出版了诗集《九寨蓝》《紫禁城》等。
90、更有这样大声疾呼的诗:“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团结!同胞!团结!中国!”
91、我承认,网络诗歌确实给诗歌注入了一股活力,网络这个特殊的媒介使诗歌得以迅速传播,为我们的绝大多数诗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我们也看到一些优秀网络诗歌的出现。但是,这种“活力”并没有让我们看到欣喜,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网络诗歌里的浮躁——网络诗歌似乎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这种浮躁,我们的一些“网络诗人”都抱着这样或那样的目的,一天以十几帖、几十帖的速度“生产”和“批发”自己的诗歌,再加上网络论坛的随意性,大量晦涩的诗歌充斥着网络诗歌论坛,这些网络诗歌缺乏起码的生命体验,更不具备“历史的穿透力”。
92、地震来,忌外跑, 三角地,就近找;
93、情从屋底砖旁续,气自危墙缝里来。
94、被一群人传递着的,不仅仅是粮食、水,还有温暖。
95、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96、穿过时空,穿越记忆的海洋
97、009在春天,仰望星空/靳晓静
98、我曾用十年的情怀补贴曾经洒落的泪滴
99、因为善良的人从来都不计较得失
100、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
101、莫过于混凝土浇筑大梁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