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歌的知识【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6-28 10:46:50

1、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写作手法,彼此有杂糅

2、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3、(6)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4、⑶长调(91字以上)。

5、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6、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7、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按形式分为:

8、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9、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10、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人妇、商人妇、游子妇、劳动妇女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宫怨诗专写宫中的失宠后妃以及宫女的怨情。

1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12、(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13、沙鸥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14、“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5、(4)以别号命名,如《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16、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17、【有关诗歌的知识】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

18、为了能帮助大家少走些弯路,提高一些命中率,下面我就相关诗歌投稿的一些基本常识与大家交流一下,哪里说得不对,希望大家指正:

19、(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20、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21、田园诗:主要描写农村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一般富有生活情调,风格清新、自然、质朴。主题一般表现田园的悠闲;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质朴感情;隐逸生活的情趣。如孟浩然《过故人庄》

22、李清照,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选自《漱玉词》。

23、(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24、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6、残阳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往往错综交织,感慨万千。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

27、⑴小令(58字以内);

2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9、⑥传神的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准确生动

30、想象可能是“凭空”想到的。

3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2、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33、(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34、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比喻,强调相似性)

35、诗歌题目:常有“赠、别、送、饯”等字眼

36、(6)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

37、(1)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38、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39、心理分析主义诗学认为

40、(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41、(27)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42、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

43、反问:明知故问,不做回答,增强表达语气

44、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热爱生活、旷达乐观,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45、③流水对。出句和对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如流水不断地连贯而下。也就是一句话分做两句来说,但一般情况下前后不能颠倒。如:

46、【有关诗歌的知识】问: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47、李贺,唐代诗人,以乐府旧题写当代战事。

48、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49、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50、绝句起源于汉魏南北朝的歌谣。绝句刚出现时是相对于联句而言的,所以古人又把它称之为截句、断句和绝诗。从形式上分,绝句每首都是四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五绝,如:

51、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52、《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53、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54、(17)直接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间接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人自比)。

55、《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56、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57、设问、反问、反语、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

58、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59、七言绝句的字数=四句×每句七个字=二十八个字;

60、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61、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选自《孟襄阳集》。山村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情趣,老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62、小结:诗歌是怎样写景的?

6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64、封建时代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叫“避讳”。如《捕蛇者说》“观人风者”中的“人风”即“民风”,改“民”为“人”是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又如“秀才”改为“茂才”是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之讳。

65、爱国情怀也是诗歌的另一大主题,诗人不能仅限于个人的小爱小恨,应该把自己的热情溶入国家,溶入社会,对好的现象予以表扬歌颂,对不好的现象也要批评、鞭挞,和平时代虽然没有明显的敌我之争,却能够用手中笔表达自己的爱憎,言为心声,诗亦然。歌德说:“要是只能表达自己那一点主观感情,他是不配称为诗人的;只有当他能够驾驭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时候,他才是诗人。”别林斯基说:“诗人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是他的祖国的公民,他的时代的子孙,民族和时代的精神影响,不能比别人影响少些。”这概括出诗作者能成为伟大诗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诗人自然是有自己个性的人,同时,也应和祖国、时代、民族、人民共着生命和脉搏,至少在思想上要相通。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人,大都如此。

66、《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67、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68、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69、附录2:相关的文化常识

70、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71、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有“美刺”(歌颂与讽刺)作用;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72、(19)联想一般由某个参照物引发的。

73、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

7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5、⒉从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入手分析。如绘形、绘声、绘色,即所见、所闻、所感;嗅觉、听觉、视觉、味觉,感觉的转移(通感)等;如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化静为动等。

76、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开豪放派词之先声。

77、附录1:与文学常识相关封建朝代更替简要说明

78、猿源于大自然对人的影响而积淀下来,内涵是哀愁凄厉。这种悲愁常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相联系。如:郦道元《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80、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周代时郡小县大,战国时逐渐变为郡大于县。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郡县制,以郡统县。汉代沿袭这一制度。到隋、唐时代,有的称州,有的称郡。到宋代以后,不再称“郡”,而称“州”“府”。

81、诗歌中所记叙的事情包括诗人的现实生活和典故两大类。

82、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考生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

83、托物式。诗人借助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84、黄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最为著名的是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85、综上所述,诗和词按照格律和声韵,可以作如下分类:

86、(18)画龙点睛往往与诗眼、练字、卒章显志、升华主题等关联。

87、陆游,此诗是一首山村记游诗,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又现的境界,意新语工,最富理趣,给人启迪,是传诵千古的警句名言。

88、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忠而获罪的愤慨,颈联既念家人,又伤怀国事,联想到前路艰危,因而徘徊不前表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89、《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90、(28)比喻与借代的区别

91、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扩展资料:诗歌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9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歌

93、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94、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95、——源自快乐的小松鼠的博客

96、词牌和题目:最初的词牌都有与之相关的内容,但是后来词的内容可能就与词牌原本内容脱离了关系,于是人们就在词牌之外,再加一个内容题目。

97、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98、杜甫,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选自《杜工部集》。

99、《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100、公、侯、伯、子、男:古代的五等爵位。

101、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