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首词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也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词写的是清明,却从“客窗”的意境表现,不消说客愁才是真正的主题;结尾以一个“蓦”字打断客思,重将目光投向窗外,照应“清明”,而深意又不止此。
2、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3、鹧鸪天水西清明(当代·王蛰堪)
4、我推荐一首带有讽刺意味的诗:
5、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译文
6、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7、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8、清明日游白云山二首(清·丘逢甲)
9、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10、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11、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2、【清明诗句古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3、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14、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15、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16、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17、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
18、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19、清明抵西山上冢(近现代·陈三立)
20、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
21、《郊行即事》(北宋·程颢)
22、今天,我们透过45首诗词,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过清明的吧!
23、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4、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25、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词:
26、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7、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唐·孟浩然)
28、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9、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30、三月二日风日暖,千家万家桃李开。少年白日骑马去,满城红雨拂面来。共君且饮酒一斗,处世不必歌七哀。孙刘事业果何在,百年断石生莓苔。
31、再钻巴火尚浮家,去国年多客路赊。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香鬟半醉斜枝重,病眼全昏瘴雾遮。锦地绣天春不散,任教檐雨捲泥沙。
32、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3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34、原文: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35、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
36、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清明祭诗》
3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8、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39、清明夜,唐代:白居易
40、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41、原文: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42、同克明曹生清明日登北固山和韵(元·萨都剌)
43、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44、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
45、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出自于: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46、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47、译文;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48、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9、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50、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5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52、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53、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54、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55、泉下漆灯微,林外鹃声苦。漠漠低空有断云,不辨幽明路。
56、用作品说话,头衔、官职、证书等全都扯淡!
5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是说,请教当地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远处的杏花山村。这是写“未来之美好”。在落拓之外,诗人因想借酒浇愁,而派生出一片诗意广阔的天空。这里面有闲适、有逍遥、有狂放、还有无惧与凛然,壮阔与疏朗。
58、庚辰西域清明(元·耶律楚材)
59、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60、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61、【清明诗句古诗】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62、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63、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64、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65、清明辇下怀金陵(宋·王安石)
66、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温庭筠《寒食日作》
67、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68、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大全
69、卜算子戊子清明祭扫(当代·熊盛元)
70、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71、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郑刚中《寒食》
72、译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73、熟睡起来,宿酲微带。——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74、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
75、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古诗
76、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77、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78、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79、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80、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81、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82、多少书画家,死在了这两个字上!
83、三月二日风日暖,千家万家桃杏开。白日少年骑马过,红雨满城排面来。共君且须饮一斗,处世不必歌《七哀》。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
84、悯农二首李绅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86、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87、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温庭筠《寒食日作》
8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9、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90、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91、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92、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93、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94、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95、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96、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97、清明时节雨声哗。——出自于: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98、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99、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100、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101、此诗中诗人于清明时节触景伤情、感慨万千,畅叙漂泊之凄苦。令人忍不住想起诗人的另一联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