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2、吃粽子,祭奠英魂表哀思
3、已酉端午 (明 贝琼)
4、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5、青箬,又裹紧丹心及馨荣
6、念奴娇 (宋 张榘)
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清初诗人何绛于六如亭上、朝云墓前,感怀东坡朝云这对才子佳人的旷世爱情,留下《朝云墓》诗,诗云:“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胜帝王。”好一个“嫁得才人胜帝王”!朝云墓已成惠州人文景观保存至今,引得无数才情骚客深情凭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踏歌吟唱苏东坡“佳人相见一千年”的端午情歌。
8、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端午节,亦有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别称。在盛夏的开端,几场细雨,几卷荷风,在这烟水迷离的日子里,吟咏踏歌的先贤诗人、文人墨客款款走来、绰约闪现于目前……在他们眼中的风情端午是:一首千年吟唱的风景诗,一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一次家国情怀的屈子祭,一个骚客雅集的诗人节,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
9、【端午节的诗歌】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0、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11、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12、背个竹篓入山谷;
13、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14、杨柳绿含滋,雕弓纵射时。向风飞白羽,和露折青丝。
15、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16、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17、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18、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2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21、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22、流芳百世千年......
23、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4、爱国是我们毕生的精神追求
25、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26、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7、与端午节日有关的诗词:端午日唐代: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唐代: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28、秦兵破郢金瓯碎,屈子舍生故土禋。
29、端午佳期传告,屈原世代尊贤。和谐岁月庆余年,再把家园共建。
30、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31、路两旁沙枣花阵阵清香,
32、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33、所有投稿作品文责自负;
3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35、南歌子·游赏 (宋 苏轼)
36、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37、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38、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39、采叶青青,溪水涟涟。新苇岸、初见蛾鬟。轻风绰约,艾气和兰。恰腕垂囊,眉点痣,步如仙。
40、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41、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2、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4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44、永世讴歌屈原一腔爱国情怀
45、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46、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47、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
48、吃粽子,饮雄黄酒,划龙船
49、让烟火,再炙烤行将沉沦的黯殇
50、仍将汩水咏滔滔。意难消,韵成潮。新词旧赋,曲曲寄云霄。抱石沉江堪笑慰,千百代,颂离骚。
51、
52、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回味无穷。
53、着急忙慌捎着精致的礼行,
54、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55、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56、汩罗江中,冤魄忧魂,浪逐泪飘。听洞庭暗泣,哀音袅绕;郢都素裹,祀乐明昭。苦艾横流,剑蒲劈水,粽酒含悲祭楚招。湍流急,盼千舟竞发,争救诗骄。
57、你的美政终没见到湛蓝湛蓝的天
58、远山诗歌同题创作集团:
59、【端午节的诗歌】且将你的故事化作春雨
60、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61、赏析: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62、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63、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64、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65、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66、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67、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68、由此文学的国度开创了诗歌的浪漫
69、龙戴鲜花吃粽子
70、几千年地存在,
71、(香港端午佳节赛龙舟)
72、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73、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74、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75、风,吹拂着他的长须,
76、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7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7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79、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
80、只为告慰那个忠贞的灵魂
81、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82、将全部的感情裹进粽子叶
83、力谏怀王斩说客,倡联齐主御強秦。
84、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85、“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屡屡被贬,发妻王弗、续妻王闰之先后离世,惟王朝云与东坡携手人生的巅峰,又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地陪伴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是最“懂”他的女人。朝云为东坡育有一子,未满岁便夭折于金陵(南京),东坡“老泪如泻水”。可叹天妒红颜,朝云在陪伴东坡被贬惠州时于34岁溘然长逝,东坡从此终老亦未续弦。朝云去世后,苏东坡为她亲书墓志,建六如亭于墓畔,亭联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留下一阕《雨中花慢》词,其最后一句:“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其情真真,其意切切,苏东坡可谓有情有义大丈夫。
86、④发布于现代诗歌网的诗歌暂无稿酬,所得收益用户平台服务器、日常维护及编辑酬劳,投稿者的投稿行为即视同意该方案。
87、整首诗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己酉端午》
88、昏庸楚后疏肱股,宵小同僚诋冢卿。
89、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90、苇叶青青水嫩,葡萄翠翠香圆。一根红线扎三边,灶上沸腾雾散。
91、花心动 (宋 史浩)
92、成就华夏有血性的文学巨匠
93、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94、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95、五日(选一) (明 陈子龙)
96、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9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98、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99、技术及合成:王英莉小丁噹
100、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101、爬上大柳树将柳枝插在自家院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