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2、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3、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4、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5、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6、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7、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8、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9、(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0、【诗歌类型】〖4〗离开家乡,外出游玩,看见美丽的山山水水,就会产生“山水诗”;看见漂亮的动物,就会产生“咏物诗”;看见古建筑,就会产生“怀古诗”。
11、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2、答题格式:(1)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2)展现了……的画面,(3)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13、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14、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15、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16、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7、(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18、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和闺怨诗。
19、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20、(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21、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型、同病相怜型
22、(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2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4、问:这首诗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25、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26、③后诗中的××字,则表现了诗人对××的××,抒发了其××的情怀。
27、模式:某句诗用了的手法(1分),写了的内容(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1分),具有的优点(1分)。抒发了诗人的感情(1分)。?
28、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29、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30、(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手法的把握。考生首先要明确何为“点染手法”,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诗歌标题点明该诗为离别诗,第一句“送君多暮情”点明伤别之情。接下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把暮景层层铺开,渲染了幽淡惆怅,烘托了离别之情。诗歌最后“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表达了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
31、分析主旨(情感)型题
32、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33、【诗歌类型】注意:山水田园诗的写景技巧。
34、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5、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36、炼字常用的表现手法:拟人、渲染、烘托、对比、对偶、以动衬静,化静为动,情景交融等。
37、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8、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39、这两首诗都写了××形象(意象);前者侧重写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而后者则着重写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40、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41、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42、例:(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43、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44、诗歌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下列是我收集的答案:按内容,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抒情诗主要是通过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感受来反映社会生活,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诗歌内容,抒情诗又可分为颂歌、哀歌、恋歌、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史诗等等。叙事诗主要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它以叙事为主,且以抒情的方式叙事,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人物形象。按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它们都具体体现各自不同的形式特点另外,还有分类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藏头诗,藏尾诗等。
45、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46、(3)常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
47、所有的黑暗地方都看不到眼睛吗?
48、(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4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0、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51、诗歌描绘了竹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雪的磨难,依旧顽强地生存着的意象(步骤一)。诗人通过描绘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竹的意象(步骤二),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媚权贵,不迎合时俗的刚劲品格。(步骤三)
52、答题:通过什么内容+表达了+基于某种原因或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感情基调(或忧愁或孤独或喜悦)。
53、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54、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很多类别。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55、(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56、?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57、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愉悦的心情。
58、分析形象(意象)时,首先要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题的统摄下,把握诗人情感和诗中景物的内在关系。诗人的情感决定并影响着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描绘,意象又凝聚并表现着诗人的情感。不要单就景物谈景物,那样可能会南辕北辙。
59、模式:某句诗用了的手法,写了的内容(归纳时摘录诗中词语组合),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60、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61、诗歌按音律又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62、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63、■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64、(19高考专题六)小说答题技巧大全
65、公式:诗句是何种手法+手法在诗歌中的证据+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66、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67、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68、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69、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70、③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1、④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
72、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73、■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74、触景生情:如“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75、(19高考专题二)古汉语句式大全
76、(1)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形象(身份+性格);(2)描绘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诗句);
77、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与古体诗。相对应的是近体诗(唐时称今体诗,宋以后称近代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式,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
78、(题目要求)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79、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80、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81、《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82、(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83、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84、(答案)“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85、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86、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87、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88、诗歌按内容分类又可细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现代诗。
89、(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90、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91、(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92、骚体诗,就是指《离骚》一类的诗。这是因为屈原诸作为韵文,属于诗歌之范畴;况且古人认为屈原距古诗人未远,其作尚有古圣哲遗意,深得诗人之旨,或为变风变雅;而屈原之作《离骚》又是自创新体,即以骚体作“诗”,故称屈原之作为骚体诗。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较自由,句尾多带“兮”字。从网上搜的
93、(19高考专题四)天文历法常识大全
94、2提问变体:①诗歌中的“×××(物)”具有什么特点
95、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96、新世纪来了,新时代来了。与时俱进赋予青年一代新的使命,科学发展号召青年奔赴全面小康的征途。作为青年的我们,时刻准备,奋发图强。江山多娇,牡丹尽展风流,锦锈中华,黄花迎霜斗放,壮美山河,梅香笑傲冰雪。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这是一个各展其姿、各尽其才的希望时代。正值青春的我们,不要彷徨,不要虚张。看前方红霞烂漫,日正东升,希望,在东方的民族燃烧,用热血沾亳,挥洒人生豪章,把壮志煮酒,笑看今朝风流。
97、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98、怀古伤今:古盛今衰、物是人非
99、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100、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101、类型二:比较诗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