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徐玑《秋行》
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4、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5、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6、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7、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9、《登高》(唐代杜甫)
10、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1、【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渔家傲》(宋)范仲淹
1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13、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14、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1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6、这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写出了暮江晚景的奇美。一“铺”字,形象地写出夕阳与地平线已近平齐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真实地再现了江面一瞬间呈现的两种颜色变化,被历代诗家所称赞。
17、“湖光秋月两相和”这句诗描写月光和水色相互交融,两两相照。而“潭面无风镜未磨”则是让人一下就看到了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状态。可以说通过诗句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洞庭湖的优美情景。
18、这首诗是苏轼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描绘出晚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后两句揭示赠诗的目的,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不要因年事已高而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抒发了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19、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20、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2、《秋风引》(唐)刘禹锡
2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24、梧叶先风落,草虫迎湿吟。
25、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26、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2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9、《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0、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1、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关于秋天的古诗有哪些?《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2、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33、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34、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35、这首诗歌给人一种秋天萧瑟的感觉。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
36、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3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9、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40、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41、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42、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43、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44、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4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6、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4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我屋上三重茅。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刘禹锡《秋词》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8、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49、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50、这首《燕歌行》是魏文帝曹丕的诗作,写了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是一首言情的名作。整首诗里语言清丽,情感缠绵委婉。借用秋天的萧瑟之感,把人物情感表现的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表现了女子在秋天思念远方的丈夫,已经想得肝肠寸断,读起来给人一种空旷,寂寞的感受。
51、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52、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53、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54、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55、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
56、何日捷书来。重阳把一杯。
5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58、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59、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60、【描写秋天的古诗词】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6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62、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马戴《落日怅望》
63、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64、且喜炎前别,安能怀寸阴。
6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66、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67、滕王阁序(节选)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登蓬莱阁观澜亭柳倩波涌千层逐浪翻,无端独自莫凭栏。海风拂拂催秋老,长岛遥遥落日残。众屿横陈安水域,峰山纵列属仙班。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8、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李白《渌水曲》
69、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70、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
71、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72、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73、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74、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75、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76、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77、枯藤老树昏鸦,
78、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79、秋堂积雨新凉入。今宵雅乘鹏飞集。
80、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81、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82、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83、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84、坐听宫城传晚漏,起看衰叶下寒枝。
85、一夜新秋风雨。客恨客愁无数。
86、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8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8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89、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9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91、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92、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李白《长歌行》
93、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9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9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9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97、每天几首诗,读诗,读史,明智。
98、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99、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10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01、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