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2、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3、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
4、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村民争剪为薪去,万事从前预料难。
8、【关于雨的诗词】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9、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0、④炉烟:香炉中的熏烟。
11、朝代:宋朝|作者:刘辰翁
12、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13、元年诛刘辟,一举靖巴邛。二年戮李錡,不战安江东。
14、问天工还有几时晴,天也道阴晴难保。
15、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6、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7、不办黄金作屋,风流债,点却群花。
18、——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9、苍生百万亿,性命雨旸间。
20、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21、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22、⑹“素衣”两句:素衣,白色的衣。这里是化用典故,谢脁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是说“京洛有许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的了。”柳宗元是反其意而用之。
2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4、犀浦道:属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县犀浦镇。安史之乱,唐玄宗避蜀,因定成都为南京,实未进驻。
25、⒁“散骑”句:晋代潘岳《秋兴赋》序云:“(余)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此反其意而用之。散骑(jì)之省,即尚书省。
2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27、何处岸颓漂大树,明朝水落阁平滩。
28、海风石首随潮上,梅雨航船入市浮。
29、1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30、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31、白话文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2、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3、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34、梦半残,晓月寒。为你失眠,在无数个夜晚。
35、凶灾忽如此,容易便平安。
36、1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37、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38、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39、10微雨过,小荷翻。
40、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41、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4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
43、✎一位佳人独自倚楼,凭栏远眺,花瓣在风中轻舞飞扬,似梦似幻,春雨丝丝缕缕,似无边的愁绪。
44、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45、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46、雪藕丝:把藕的白丝除掉。
47、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48、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49、——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50、⑻“未待”句是说,未等水流平稳,就逆流而归。
51、【关于雨的诗词】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52、上马迥休出,看鸥坐不辞。高轩当滟滪,润色静书帷。
53、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54、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55、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56、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锄。
57、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58、流俗酣溺死不怪,我有苦言谁听纳。
59、10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60、大雨落幽燕,白浪淘天。
6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62、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6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无疑这是写春雨的最美的诗句了,诗人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但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欲湿",表现了蒙蒙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这样表达,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
64、——唐·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65、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66、去年数州旱,秋雨漂民庐。
67、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68、学泅儿辈喜,绝爨老夫忧。
69、⑵云水地:等于说云水乡,云水弥漫之地。
70、春雨知时,山桃含笑,梦醒贫家。
71、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72、——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73、三三径,量枝数叶,汲水匀沙。
74、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75、“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76、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77、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78、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值。
79、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80、⑷因恐其难久,故特觉可惜。堂上书生即杜甫。杜甫身世,与决明有类似之处,故不禁为之伤心掉泪。
81、——宋·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82、(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83、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8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85、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86、“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是有名的写景句子:笑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轻轻漾漾,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这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景色之中还复印着人物的动作,表现出了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87、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88、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89、朝代:宋朝|作者:葛天民
90、②似整如欹:谓春雨蒙蒙中,弱柳似烟若雾,它的枝条又好像是歪斜的雨丝泻洒。
91、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92、——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93、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94、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95、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96、⒀衰颜:衰老的容颜。更:一作“动”。藜床:藜茎编的床榻,泛指简陋的坐榻。
97、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98、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99、⑥奇:美妙,与诗中“好”同义。
100、此诗咏早春,从小雨写来,开头一句,抵得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摹极美用词极生动,加上后面的“朦胧草色”,若现若隐的情态,首二句可谓摄早春之魂者。
10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